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第43节(1 / 1)

还是得靠他。赵琮实在忙碌,晚膳也未与赵十一同用。他回侧殿前,赵琮交代道:“这几日朕有些忙碌,你要记得按时用膳,多听茶喜的话。”赵十一不悦地抿嘴,赵琮把他当小痴子了不成!这是念叨三岁孩童的话吧?“明日有使官进宫,均是外国来的,你也从未见过吧?若感兴趣,朕让他们带你偷偷去瞧一眼。”他说罢,便朝茶喜道,“回头你去与你们福大官说,躲在紫宸殿侧门处,可以瞧上几眼。”茶喜诧异:“陛下,当真可以这般?”赵琮点头:“自然,朕说可以,便可以。”他又问赵十一,“如何,想不想看?”赵十一沉默,他并不是十分想看。赵琮却当他默认,笑着伸手摸了摸他的脑袋,令茶喜带他回去。他们一同从正殿出来时,一位面生的小宫女正在阶下,与福禄手下一个叫作路远的太监说话。小宫女说话有些忐忑:“这位阁长,我们戚娘子亲手炖的汤,想奉予陛下。”赵十一眉毛一挑,这就有妃子争宠来了?他故意放慢脚步。路远是福禄亲手带出来的人,倒也机灵,他当然知道陛下眼下正忙于明日见使官的事儿,哪有功夫搭理这些个,他笑道:“陛下现下正忙。”拒绝得很婉转。小宫女却无经验,又恳求道:“请阁长为婢子通传一声罢——”她的话未能说完,因赵十一走了出来,路远一见他出来,立即殷勤行礼:“小郎君。”赵十一点点头,他才又立起来。赵十一看向面前的小宫女,小宫女手拎食盒,被盯得越发局促,不由低头。茶喜见状,有些可怜她,笑道:“这位妹妹,回去罢。陛下正忙呢。也回去告诉你们娘子一声,日后陛下若要见她,自会召见。”“是……”小宫女满面通红,转身离去。路远笑:“这才几日,一个两个竟这般沉不住气来。”“到底进宫时日不多,往后她们自会明白。”路远点头,又问赵十一:“小郎君,小的正要去膳房,陛下晚上吃八宝鸭子汤,小郎君要不要?”赵十一无反应,茶喜道:“陛下吃的,小郎君大多喜爱呢!”“那便好,小郎君且耐心等着,约莫半个时辰,便能摆上晚膳。”路远再行一礼,领人往膳房去。茶喜高高兴兴道:“小郎君!咱们回去吧!”赵十一不满,什么叫赵琮吃的,他都喜爱?是赵琮吃着觉得不错的,总是叫人给他送去,还要叫人亲眼看着他吃,逼着他吃。他是个傻子,他能不吃吗?!他又在长身体,自然要多吃,多吃了,身体才能更为健壮!这辈子也好在战场上更为威风!他上辈子幼年时吃得不好,并未长到六尺高,堪堪唯有五尺九寸。这辈子,一定要长到六尺。作者有话要说:宋朝的一尺是31cm多一点,六尺,大概一米九~赵十一:得意[耶]。第42章 横竖都是不吃亏的。紫宸殿已六年未曾见光。七月十九, 赵琮坐在镜前, 染陶郑重地亲手为他戴上朝冠。赵琮望着镜中的自己,登基六年来, 他再一次穿上了这身衣裳, 并要穿着这一身去见各国使官。他无一丝的不适, 也并无紧张之意,甚至连兴奋也无。他挺平静的。毕竟, 这只不过是一个姗姗来迟的新开始罢了。原本就是该他的。赵琮对着镜中的自己露出微笑, 他起身,往外走去。染陶心中忽然便一定, 她不好跟去前殿, 将赵琮送至福宁殿门口便停下了脚步。赵琮宽待下人, 宫中宫女、太监,除非犯了错,才要对他下跪,其余时候, 赵琮很少要他们下跪。此刻, 染陶跪在地上, 行了个大礼,郑重道:“唯祝陛下今日之后,便事事如意。”赵琮回身,正要笑,却瞄到远处游廊中一个天青色的身影一闪而过。常穿天青色衣裳的,只有赵十一。但他已来不及将赵十一叫来跟前说话, 他低头对染陶道:“起来吧,此时天凉,小心伤了身子。”染陶再磕了一个头,才立了起来,她满眼都是期冀。赵琮再朝她一笑,而游廊中再无天青色的身影。他转身,带着大小太监、侍卫,一行人浩浩荡荡地往紫宸殿行去。染陶知晓小郎君要去紫宸殿看使官,但她许久未见他们出门,她奇怪地走往侧殿。只见常发呆的小郎君,又坐在游廊的长凳上头发呆。“染陶姐姐。”茶喜见她过来,行礼。“怎的不带小郎君去前头瞧使官去?”“小郎君坐在这处不愿动呢。”前辈子跟那些国家的人连仗都打过,杀都不知杀了多少,又有什么好瞧的?但赵琮是好心,赵十一便有些犹豫。他坐在长凳上,背靠游廊中的柱子,却想到方才远远见到的赵琮。赵琮一身朝服,穿起来居然也挺有模有样。他上辈子匆匆接过御宝,处理政事,还未来得及行登基礼便死了,他从未穿过那一身。“小郎君?”染陶叫了他一声。他才慢条斯理地站了起来,带上吉祥同去前殿。赵琮去得较早,使官尚未来齐,况且人数较多,他们也正在殿中排位子。他便在侧殿中见钱商与蔡雍。说起来也挺有趣,他作为大宋皇帝,在紫宸殿中特别召见使官,看起来很风光。但实际殿中,除了使官与他殿中的太监、他的亲卫,满朝官员,只来了钱商与蔡雍。其他官员,大部分是孙太后的人,小部分是墙头草,不敢来,他也懒得叫。还有部分官员,不够资格进紫宸殿。赵琮倒没觉得心酸,只觉得好笑。怕是所有人都和孙太后一样,以为给他一个紫宸殿,再给些使官。戏台子搭好了,人员也派来了,就等着瞧他热闹,私底下应该都在等着好戏。可他的戏可不是那么好看的,除非他自愿演。否则谁都别想看他的戏,只能他看别人的戏。蔡雍与钱商年龄相仿,却不似钱商生得温文儒雅。蔡雍是个文官,名字也温和,实际长得很高大,肤色偏黑,跟武将似的。他声音洪亮,见着赵琮便跪下行礼。赵琮也没料到判礼部事竟然是这副相貌,前几日蔡雍在紫宸殿带人布置时,福禄日日都来瞧,说了好几回蔡雍行事十分妥帖,是个很细致的人。此刻见他长成这副模样,想来是个粗中有细的人。蔡雍的家世也并不差,又与武安侯府、魏郡王府是姻亲关系,不该为官这么多年,依然只是个判礼部事。赵琮叫他起身,与他说了些话,才明白为何他为官多年,始终只是个判礼部事。此人行事、说话都过分刚直,又能讨好得了谁?先帝与孙太后均是真贵族出身,向来喜欢嘴甜之人,也喜欢相貌好的人,这等不会讨好他们的人,自然不爱用。其实蔡雍当真是有些本事的,当年科举,也是二甲前几名。赵琮没有先帝与孙太后那样的贵族架子,他反倒喜欢蔡雍这种直来直往的性子,成日里绵里藏刀地说话,累不累?虽然只来了两位官员,但都是得用的,赵琮很高兴,笑眯眯地一直与他们二人说话。钱商算是他的半个岳父,自然是全心全意地辅佐他。蔡雍这种性格的人,赵琮最会哄,哄到后头,赵琮说了个趣事,蔡雍也跟着笑了起来,笑声十分洪亮。恰好此时,福禄来报:“陛下,各国使官已全部入殿。”赵琮点头,对钱商与蔡雍道:“二位大人也请去殿中罢,朕稍后便到。”钱商与蔡雍共应“是”,转身先往正殿而去。赵琮起身,福禄又为他整了整朝服,他抬脚正要走,又停下脚步问:“小郎君来了没?”“尚未。”“你跟外头的小太监说一声,小郎君来了,便在此处休息。待朕见完使官,一同回福宁殿。”“是。”赵琮这才放心地去了正殿。正殿在侧殿的东侧,赵琮恰好迎着朝阳行走,他步履闲适,抬头看了眼东方的朝霞,心道,便从这一刻开始罢。而暗了六年的紫宸殿,终于再度照进了清晨的阳光。赵十一到侧殿时,福禄交代的小太监殷勤地赶紧跑到他跟前,行礼道:“小郎君!陛下临去正殿前交代小的在此处等您呢!”赵十一朝他点点头,往殿中走去。小太监是在前殿做事的,对这位魏郡王府的小郎君并不熟,但知道陛下宠他宠得很,更知道他是个傻子。此刻心中却想,傻是傻,气势倒是挺足!不愧是养在福宁殿中的!小太监索性更殷勤,笑着道:“小郎君,您先坐下喝杯茶。待会儿小的便带您去瞧,哎哟!那些外国使官啊,穿的衣裳可真是五花八门,戴着金冠的啊,那是辽国与西夏的使官!只是辽国的使官穿紫衣,与咱们的衣裳十分相像呢!西夏国穿的是红色窄袍,小郎君待会儿看仔细了哟,他们的金冠其实也不同,高丽——”小太监话多得很,一串串地直往外蹦,边说,他还边给赵十一倒茶、拿垫子,一丝错处都没有。他说得正起劲,突然从正殿中传来一阵如山呼般的“万岁万岁万万岁!”小太监怔住。赵十一也怔住。这种感觉很奇妙。应该谁都没能想到,有人会心甘情愿地高呼出这样的声音。赵十一甚至怀疑,那些国家的使官是否已事先彼此打好招呼,要这样表现一场。否则,大多数情况下,那些使官宁愿行礼,也不愿喊得这般震撼。他们撑足了小皇帝的面子,便是打了孙太后的脸。打了孙太后的脸,孙太后又能对使官如何?孙太后是典型的守旧派,不敢打仗,不敢革新。她只能把丢掉的面子算到赵琮身上。使官们只想挑拨孙太后与赵琮。

上一章 目录 +书签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