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企鹅中文>都市言情>比邻> 第14节
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第14节(1 / 1)

李果辞别,他一脸疲倦,今日相遇的李果,哪还有往日生龙活虎的样子。“我,我有二两银,你缺钱用的话,我给你。”赵启谟平日身上没钱,都是仆人拿着,帮他付这付那,这次买书买笔墨,娘给了五两。李果错愕看着赵启谟,他们认识这么久,赵启谟从没说过要给他钱,一文都不曾有过。“我自己能挣钱。”李果摇头,他又不是乞儿,何况这也不是两文,随手就要给他二两银,也太吓人了。要说,李果也是挣过大钱的人,曾经挣过五银和二银,虽然那全凭运气,后来再没有这般的幸运。目送李果离去,赵启谟凝滞的神情才消失,他适才竟有个念头,觉得他可以拿钱给李果,这样李果就不用去干这么累的活。第18章 云泥殊途赵启谟的文房木盒里,有一些彩色的小石子,煞是好看。别人跟他讨一个,他也不肯给,舍不得。清风有次洗涤木盒,遗失一块,想着还有十几块,赵启谟不会发觉,不想随即被发现,不得已,清风回到井边,将石子找回来。这些石子,看着像是海边或者河边捡的彩石,比寻常彩石更绚丽好看,但毕竟只是石子,也不值钱。清风后来才知道,这些石子,都出自李果之手。在清风看来,李果很会阿谀奉承他家公子,总是送一些讨喜的小玩意,彩石,贝壳,花草。却也不想,花草是投其所好,可彩石和贝壳是李果自己的喜好。何时,便也成为了赵启谟的喜好。在县学里,学子们说话读书,都用官话,学会官话是他们进入仕途的必须。就是清风,说得也是官话,他也是京城人氏。姑母服侍赵夫人多年,跟随着到闽地来,他也得以成为赵家二公子的书童。官话自然比土语受用许多,然而也有热枕于学会当地土语的,那便是前来此地做官的官员。本身说得一口字正腔圆官话的赵启谟,对土语的兴趣浓烈,学得很快,他兴许也有些语言天赋。赵启谟的土语,学自同窗,赵宅里的仆人,还有李果。李果的官话,学自海港的商人,还有赵启谟。两人相互影响着,这份影响,远胜于赵启谟在闽地的其他伙伴们——大抵也不过是些同窗。近来,有一事让清风很开心,李果好久没有出现在窗外,他无需提心吊胆,担心李果出现被宅中仆人发现,并且连累自己。不出两天,清风便发现这不是什么好事。他家公子,夜读疲惫会爬窗,到屋檐上看月亮,有时甚至到桓墙上走动。如果将这些事,告知赵夫人,清风很确定,自己将不再是二公子的书童——二公子有办法让他在赵宅待不下去。县学里课业繁重,管制森严,而赵家的家风,也是严刻,一位十二岁的男孩,会有想逃脱束缚,爬窗逾墙的念头,倒也不足怪。清风觉得,这是李果带坏了二公子。一个寻常的午后,赵启谟在院中照顾花花草草,悠然自得,清风拿着外衣想给赵启谟披上,半路被喊去赵提举书房。赵提举从赵朴那边获知,桓墙上有许多泥印,明显有人攀登。赵朴没逮着李果,却还是发现赵启谟翻窗的身影。清风被问,便就老实交代,他是怕赵启谟,但更畏惧赵提举。赵提举毕竟是个官,不怒而威。而且带着几分嫉意,清风讲了文房木盒中的彩石,书案上把玩的贝壳,甚至是养在窗上的芦荟。还有其他一些捕风捉影,添油加醋之事。清风出来,赵启谟喊进去。这一年多,赵提举对赵启谟的影响,不可谓不大,父子两人相见,竟都是一样的沉稳,思虑。“你娘亲封窗的事,我之所以默许,你可知晓为什么?”赵提举提起夏时之事,这件事并不遥远。“爬窗逾墙,稍有不慎,会摔伤致残。”赵启谟老老实实回答。“还有呢?”赵提举继续问。“和市井之徒玩戏,会影响学业。”赵夫人尤其强调这点,还说择友需择上,不可与白丁往来。“还有呢?”赵提举仍是询问。“没有了。”赵启谟觉得也就这两点,不过是与邻家之子相玩戏,还能有怎样的罪行。“还有,只是你现在还不能懂得。”赵提举将书案上的公文收起,端详站立在他身前,态度恭敬庄重的二儿子。这个孩子,一年前,还略显几分稚气和轻佻,不觉也已长大。“坐下吧。”赵提举示座。赵启谟拉过椅子坐下,父子俩面对面。“你可知道五年后的你,该有怎样的前景。”赵提举循循善诱,他常叮嘱赵启谟,读书不为父母而读,而是为自己而读,得知道自己因何而读书。“到那时,该是在府学里,为功名而科考。”五年后,自己十七岁,已经在府学里就读,为考取功名而刻苦。“那么再五年后呢?”赵提举的询问,让赵启谟一阵沉默,他未曾想过十年之后的事情。“若能得功名,该是双喜临门。”然而,仍旧可以遐想,赵启谟走的是父兄的道路。“我再问你,五年后,这位邻家之子呢,该有怎样的营生和处境?”赵提举多年当着地方官,大部分时期还是处于流放,他接触过贫民,他知道贫民们的生活轨迹。五年后,李果十六岁,他大概也仍旧是在给人帮佣吧,每日的收入或许只够温饱。寒士可以经由读书进入仕途,改变人生,然而李果不能。如此所得也只为温饱,终日忙碌,也只为温饱,他又能凭借什么,去逃脱固有的命运。“大概也仍是给人帮佣度日。”赵启谟感到巨大的悲哀,他没去想过这个问题,太残酷了。“那五年后?”赵提举为人温和,人情世故却看得透彻。十六岁的李果,五年后二十一岁,如果他能有余钱娶妻,生育子女,那么他的生活将更为穷困吧。如果他穷得没有家室,像大部分仆人那般,那么他该是怎样的情况?赵启谟无法想象,他拒绝去思考,成年后,衣衫褴褛的李果,在灾年里备受折磨。“大抵,也是给人佣工吧。”赵启谟垂头丧气,他已明白父亲为什么如此质问他。“你尚年少,亲近邻家之子,并无不妥,只是云泥殊途,终究无法维系,早明白这个道理也好。”赵提举并不是不许儿子和贫家子交友,而是告知赵启谟,这样的友情徒劳无功,终究陌路。“嗯,知道了。”赵启谟小声应诺。“还有,翻窗逾墙之事,皆是小人所为,哪像个世家子。再不可有,这绝非君子所为,若是再犯,便要责罚。”赵提举言语严苛,他对这事的忌讳,不在于会摔伤,不再于可能会影响学业,而是品格。“可知‘君子防未然,不处嫌疑间;瓜田不纳履,李下不正冠。’”赵提举提问。“知道。”赵启谟小声回应。“往后呢?““往后再不敢犯。”赵启谟低着头,显得羞愧。翻窗逾墙的行径,非偷即盗,确实有辱斯文。何况,云泥殊途之说,也让赵启谟十分震动。李果可曾想过,他会有怎样的人生吗?然而出身不可选,后天可以努力,他人可以资助,虽然穷一代,便也穷三代的比比皆是,也总有例外。第19章 隔窗王鲸在县学里挨了一顿胖揍,打他的是两位年长同窗,拿木板啪啪打屁股。王同学考试成绩差不说,还经常旷课,还在学校里打架斗殴。学谕记过,惩罚,还要通知家长。听着王鲸同学在一旁亲娘啊的惨嚎,众多学子沉默无言,心有余悸,当然也有抿嘴偷笑,幸灾乐祸的。堂下的王鲸,呜呜哭号,被两位书童搀到外头去,一番闹腾消停。堂上,学置长仍是严肃查阅各位学子所做得诗赋,喊到姓名的,战战兢兢站起身,到一旁排着等挨训。年关将至,学生们瑟瑟发抖,又到考核一年成绩的时候了。在此等情景下,还能悠然磨墨,翻书,托腮的学子,都是学霸。学霸赵启谟执笔在纸上写下,记大过一次,小过三次。这是王鲸同学入学一载的“业绩”,恐怕他明年再难到县学里就读。不过即是富家子,且是巨商之子,书读得好与否,已不重要,哪怕是个蠢材,也衣食无忧。再过二日,县学放假,学子们可以回家过年,多少人盼这个年假。就是学霸赵启谟,想起这番学末考核过后,便是年假,也遮掩不住喜悦的心情。梆声响起,学子们下课。

上一章 目录 +书签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