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疏离(1 / 2)

因着赵令仪雷霆之怒,吴嬷嬷一家被赶出了柳家,吴嬷嬷本人更是被收入大牢,只等秋后处以绞刑。孙嬷嬷上了年纪,乍然挨了五下,虽没死,半条命却也没了。

赵令仪又叫人将半死不活的孙嬷嬷抬回了隔壁,一起被送回去的,还有被吓呆了的柳家老太太。

老的惊吓过度卧床不起,小柳氏因着脸上有伤,成日里也窝在家里头不出门,一时间,两府倒是清静了不少。

趁着有空,赵令仪带黛玉入了一趟宫。

时已秋日,皇宫的秋意比之外头却更为浓烈。大概是宫墙太高宫苑太深的缘故,那份秋高气爽的劲比外头大了许多,可热闹却不比外头。

卢皇后宫中没有熏香,她更钟爱花果天然香,是以屋子里一股淡淡的果香萦绕。

黛玉坐在下首,正听她讲话,刚听到“永嘉的眼光不错,今儿给你选的这身衣裳很好”,就听得外面有人通传:“娘娘,贾女史来送书了。”

贾女史?

黛玉心知,元春来了。

元春目不斜视,一进来先给卢皇后请了安,又把书递给了卢皇后的大宫女,这才对着她语带惊喜地喊了一声:“林妹妹。”

早在她进来的时候,黛玉就已经起了身,可却被卢皇后按下去了。

卢皇后道:“本宫倒忘了,贾女史和林丫头有亲。”

元春忙回道:“是奴婢失礼了,实在是太久不见家中姐妹,今日又不知林妹妹前来,方才有些惊喜,还请娘娘恕罪。”

“人之常情,何罪之有?”

卢皇后不计较,又任由姐妹两个寒暄。

元春对着黛玉笑道:“多年不见,妹妹长高了不少,气色瞧着比之前好了不少,看来沁园的水土养人,永嘉长公主会调养人。”

不等黛玉回答,又道:“怎么不见永嘉长公主,只见妹妹一人?”

黛玉回:“义母自有安排。”

赵令仪自然是去苗太后宫里了,本来母女两个一同在苗太后宫里听苗太后说话,结果卢皇后突然来请安,之后就把她带走了。

虽是第二次见卢皇后,可她并不害怕卢皇后,她总觉得卢皇后待自己格外亲昵,也不知为什么。

赵令仪更是悄悄告诉她:“玉儿,去吧,你回来时皇后肯定要给你好东西。”

卢皇后此人敦厚可亲,黛玉在她面前比在苗太后面前放松了不少。元春此问,让她有些淡淡的不适。

她和元春虽是表姐妹,但并没有见过几面,彼此之间年龄错差太大,实在没有什么旧可叙。

若元春开门见山问贾母,问王夫人,甚至问宝玉,她都会知无不言,可元春偏偏先问了永嘉长公主,后又话里话外揪着永嘉长公主不放。

话里话外,好像永嘉长公主和她亦有亲一样。

将黛玉的疏离看在眼里,元春暗地里握紧了拳头。

黛玉与她不亲近,皇后的表情也淡淡的,可她总觉得,她心里在想什么,对面一大一小两个人都知道。

其实她和家中的姐妹都不亲近,对于黛玉,印象更是模糊的可怜。

先前宫里宫外都在传史湘云要成永嘉长公主的养女了,她和湘云,较之她和黛玉更亲近一点。湘云外向,黛玉,总是有股清冷劲。

林家的人都这样,清高,目下无尘,她们和她不是一路人。

这是母亲王夫人的原话。

彼时王夫人说姑母贾敏,说她没出嫁前目下无尘,嫁入林家,越发目下无尘,果然不是一家人不进一家门。

其实她知道,是因为王夫人没读过书,忌惮姑母的才学,又妒忌她在家中受尽宠爱。

但她的确不喜欢黛玉。

可纵然不喜欢,如今见着对方,还得笑脸相迎。

想到方才黛玉起身却被卢皇后按下去,元春心里有股淡淡的苦涩。

若是在家中,所有妹妹们都要给自己行礼,如今身份有别,黛玉见到她,竟然连身都不用起,她却什么都不能说。

欲要一问家中情况,永嘉长公主却来了。

“贾女史?玉儿的表姐?”

虽是疑问,但元春知道,永嘉长公主没问她。

也不等人回答,赵令仪自顾自回了一句:“以后见面机会多着呢,贾女史若去太后宫中送书,兴许能遇上玉儿。”

话音落,要对着卢皇后道:“皇嫂,我是来接人的。”

卢皇后佯装生气,“茶还热着,你就来抢人了,敢情是怕本宫亏待你姑娘?”

赵令仪笑道:“皇嫂是个良善人,待玉儿如何,我都看在眼里,哪里敢胡乱说皇嫂的不是?皇嫂既然舍不得玉儿,不若”

话未说完,卢皇后已经明白她的意思了。

“陈嬷嬷,去把那串翡翠珠子拿来。”

陈嬷嬷应了一声,不多时,那串翡翠珠子便拿了过来。

翡翠透绿,珠子却不似一般珠子大,约莫只有小拇指指甲盖一半大,每一颗珠子都圆润一般大,触手凉凉的。

卢皇后道:“按说秋天戴这东西,怪凉的,可本宫一看到玉儿,就想到这串珠子,再没人比她更适合了。永嘉,你也别嫌,这是本宫娘家侄儿从南边寻来的,送给了本宫母亲,本宫母亲又送给了本宫。”

上一章 目录 +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