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企鹅中文>科幻惊悚>二分之一剧透[穿书]> 第180章 第一百八十章
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第180章 第一百八十章(2 / 2)

为了增加代入感,温晏然建议在撰文的时候,还可以在故事中添加一个负责侦破案件的过路御史。

张络看到天子列出的作品纲要后,心悦诚服地拜了一拜——他如今已经不是那个会为了皇帝种种举措而感到惊讶的新手内官了,陛下受命于天,不管拥有哪方面的才能都十分正常。

官报发行后,太康城中的读者经过了“这是在说什么”、“暴富的生活当真快乐”、“县中小吏委实可恨”、“孝感动天,好人有好报”以及最后的“!!!岂有此理,当真是人心险恶!”的追更之路,导致官报的发行量在短短一个月之内,就直接提升到了原来的十倍。

温晏然想,自己的判断无误,想要迅速吊起读者的兴趣,悬疑题材确实是一个很好的切入口。

作为一个勤政的皇帝,就算对小说感兴趣,她只能在百忙之中给下属一点意见,无法经常帮忙撰稿,不过温晏然又额外提醒张络,告诉他可以允许旁人向官报投递文章稿件,对于那些通过筛选的文章作者,市监不妨酌情赠以银钱,当做对方润笔的费用。

许多有名气的士人不屑于此,但南学中的学生却很有些兴趣,私下尝试写稿投递的不在少数,导致官报上逐渐出现了不少新奇的,可以称之为短篇小说的文章。

南学内。

一位博士摇着头往屋舍内走,远远看见同僚褚岁正在跟一位穿着青色袍子的人相对而坐。

此处时常有人拜访,这位博士当下也不以为意,进门问候过两人后,叹道:“如今那些官报在学中越发风行,褚博士或许不知,南学的学生们还常常写一些骈俪不通的文章投递过去,甚至以此为傲,实在是有辱斯文。”

“啪嗒。”

由于这位博士说话时的肢体幅度太大,一份官报直接从他宽阔的袖口中掉了出来,发出一声轻响。

“……”

这名博士其实可以把官报的来源推脱到学生那边,奈何他自己出于文人的习惯,在翻阅的时候,还顺带着做了不少备注。

褚岁沉默一瞬,还是替对方将官报捡了起来。

桌边穿着青色袍子的年轻人见状,也是笑了一笑:“那官报上的确有违经背古之言,想来足下定然是在用批判的眼光在细细阅读。”

官报由市监负责刊印发售,如今许多朝臣也都醒悟过来,这个机构其实是以内官为核心,进行一些情报收集跟纪律监督的工作,池张两人虽然手段厉害,奈何缺乏舆论优势,加上手中人才有限,导致整个机构发展受到了不少阻碍。

然而随着官报的发行跟推广,两位管理市监的头子也迅速意识到了,自己面前摆放着一条新的消息渠道,借着官报的便利,他们可以更加方便自然地与各色各样的人产生接触。

张络本人更是恍然大悟,明白了天子当日看似心血来潮的举动中究竟蕴藏有怎样的深意。

昭明十二年后,大周的科技发展跟文化发展都进入了一段空前的繁荣期,甚至有学者认为,官报的出现跟丹学、药学一样,都具有划时代的意义。

官报的设置自然存在着政事上的目的,它大大增强了市监的影响,同时扩张了这个机构的权势,除此之外,也直接刺激了大周文化产业的发展,致使最早的连载小说《张学生做梦得黄金》的诞生——这同时也是世界上最早的悬疑类小说。

随着后世人员对建平旧址的发掘,考古人员在某一个大周墓葬中,找到了一批藏有纸张的陶罐。

陶罐中装着的乃是昭明年间改良过的竹桑纸,柔韧性强,而且不易腐烂,上面记录的内容很有意思,对揭开《张学生做梦得黄金》一文的创作者的身份具有关键性作用——墓地的主人是宫中的一个小内官,据此人所言,那篇小说的思路布局极可能就来自于孝明帝。

在《张学生做梦得黄金》之后,官报上还出现了一系列跟风之作,其中大多都虚构了一个明察秋毫负责勘破案件真相的“贾御史”,许多学者都认为,此人的原型正是周世祖孝明帝本人。

新文物的出现也对考试题目产生了影响,虽然现在学生们早已习惯了周世祖在哪门课上都无法回避的强烈存在感,但在意识到自己骤然多了一堆类似于“周世祖对小说发展的积极影响”以及“论官报小说与昭明年间刑狱改革的联系”等考点时,还是感受到了一股由衷的悲催之意……:,,

上一页 目录 +书签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