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企鹅中文>其他类型>七零被迫养娃记> 第102章 赚钱养娃
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第102章 赚钱养娃(1 / 2)

初禾新店开业第一天,营业额非常好看,大部分单品都卖的很不错,尤羊毛衫和衬衫,虽然准备的很足,也差点脱销了。

和这些形成鲜明对比的是牛仔裤。

虽然放在了最显眼的地方,但销售情况只能用惨烈来形容,多数人倒是都好奇地看了看,有的还试穿了,但最终只卖掉了十几条。

主要是因为,第一牛仔裤是以前从来没有过的,无论款式和用料都是,尤其是用料,大家似乎一时还不能接受,第二没有价格优势,比店里一般的棉布或者混纺的裤子都要略贵。

这种情况下,肯定要选择后者了。

许沁没当回事儿,一个新事物让大众认可,本来就需要时间,牛仔裤算是舶来品,此时在地球的另一端,很多国家都已经开始流行牛仔面料的衣服,尤其是牛仔裤,包括在香港,牛仔裤也已经受到很多年轻人的喜爱。

肯定在这四九城也不例外。

但李玉萍的心情可不算太好,为了这个新店,她付出了很多心力,有时候都琢磨的晚上睡不着觉,为了这个牛仔裤,还专门下了两大张的内容介绍,并且要求售货员都给背下来了。

结果压根儿没用上。

“小李,我顺路捎你一段吧。”

李玉萍点了点头,上了车就道歉,“老板,对不起,今天牛仔裤的小手不理想,还是我想的太简单了,我回去一定好好想想,再做出一个营销方案。”

许沁将车子拐了弯,说道,“没关系,会有一个过程,不过,的确要想新的营销方案,你想过没有,这牛仔裤的消费群体主要是那些?”

李玉萍回答,“年轻人啊,肯定是年轻人。”

许沁点头,“对。”

李玉萍沉默了数十秒,说,“要不,咱们去各大商场门口发发宣传单?”

许沁点头,“这也是个好办法,你组织一下,明天就可以开始了。”

这个时代,是信息相对比较封闭的时代,电视机还没有普及,最近一两年出国的人倒是不少,但走了就不回来了,外面怎么样,流行什么,大家都不知道。

但不管怎么说,牛仔裤后来是风靡全球,而且久盛不衰,这样的单品,大家是没理由不喜欢的,而且许沁设计的牛仔裤,剪裁得当,款式并不夸张,来店里买的人还是逐渐多了起来。

也有极少数有见识的顾客,看到店里的牛仔裤眼睛都直了,说是从香港让人捎来,一条至少要六七十了,初禾只卖三十九,便宜了快一半了。

这样的顾客,往往一下子就买走三四条。

许沁穿着牛仔裤去上学,倒是受到了前所未有的瞩目,杨岚最近挺忙,忙着谈恋爱,成天和齐家军吃喝玩乐,往往一下课就找不到人了,就连自个的茶叶店都很少去了,她有些惊讶的问,“牛仔裤?你托人从香港买的?”

她摇了摇头,说,“不是,是我厂里自己生产的。”

杨岚猛拍了一下她的肩膀,说,“许沁,不够意思啊你,怎么不早告诉我?”

许沁更用力的拍回去,“你才不够意思,你最近都找不到人好吧。”

杨岚不好意思的笑了笑,说,“那我周末去你店里啊,我要买,至少也得六七条吧!”

不仅本系的女生纷纷打听,外系也有找她打听的,甚至走在校园里,都有校友会上前问。

这一批带动的销售还是很明显的,原来越多的年轻人来店里买。

但总体来说,北京这边的销售,远远比不上上海。

厂里新招的销售科朱科长,带着两个员工以及几大包牛仔裤南下,意外的发现上海已经有极少数的人穿这种裤子了,一问都是托人从香港买的。

朱科长带着员工不搞零售,而是做批发,找了几家服装厂吃了闭门羹之后,主攻各大商场,跑了半个月谈下来一个商场,一下子就把他带去的货全要了,而且还很快就断货了。

后来陆陆续续又谈下来四个合作的商场,不得不说,还是上海人对于流行把握的准,牛仔裤摆到柜台上,哎呦第二天来买的人简直多得不得了。

绝大部分都是穿戴时髦的姑娘。

朱科长就是个土生土长的门头沟人,家里父母都是农民,之前虽然在纺织厂干过销售,但真没见过这阵仗。

他跟一个手下说,“上海人可真有钱!”

厂里从流水线上下来的牛仔裤,百分之七十左右都发到了上海。

大栅栏初禾这边,不是一下子就上来的,但出货一天比一天多,五月初,已经有了较高的市场接受度,销量一下子就上去了。

卖了一个多月,店里的牛仔裤第一次断货了。

朱科长也发了电报,让厂里发过去五千条牛仔裤。

微风制衣的工人平时都是按时下班,这下却不得不加班了,崔厂长怕工人有意见,晚上也在厂里坐镇。

还怕工人晚上饿,让家里人送来两大盆煮鸡蛋,一人一个发下去了。

许沁听说后,立即让食堂去采购了一批鸡蛋和面条,凡是晚上加班的,食堂一律供应一碗鸡蛋面条。

“小许,估计今天就能差不多,明天一早就派人发货。”

朱科长是个急脾气,这两三天,简直是夺命连环扣,每天都会给厂里发一个电报催货,崔厂长急得嗓子都上火了。

许沁笑了笑,说,“好,现在牛仔裤的销量上来了,天天加班肯定也不行,我看以咱们的体量,两班倒也不会产能过剩,还是得招人!”

崔厂长说,“我也琢磨这事儿了,等会儿就让小邓写一份招聘启事。”

许沁点了点头,“小邓会写美术字是吧,让她把版面好好设计一下,然后多写几份,门店那边也都贴上。”

崔厂长又说道,“牛仔面料库存不多了,得赶紧调货了。”

因为这个,许沁又去了隔壁第二棉纺厂,杨厂长看到她笑道,“小许,不得不佩服你们年轻人啊,这粗布做成的衣服,还真挺受欢迎的。”

何止是成衣受欢迎,很多人闻风而动,听说这种布料是他们第二纺织厂出产的,都找他来进布料。

这种时候,杨厂长就不得不说了,“已经跟微风制衣签了合同,这布料生产多少都是她的。”

上一章 目录 +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