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企鹅中文>历史军事>重生从穷秀才开始> 第七十一章:拜师学艺 三国修史
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第七十一章:拜师学艺 三国修史(2 / 2)

“哦?宴请,收徒,有意思,这么好的活动,我可不能错过。”

刚想睡觉就有人来给自己送枕头,这可是天上掉下来的好事,要是抓住这个机会,他以后在珉州府也算是有依仗了。

朱光武不由得担心道:“珉州府所有学子都会去,你有几分把握?”

吴淳淡淡一笑,说道:“原先把握不大,但是现在嘛,我起码有九成的把握。”

朱光武顿时语滞,没好意思揭穿吴淳这迷之自信。

李清晏在端朝的地位,不在官场,而首要在学理方面,在文坛名声日隆的一代大儒,其著作颇丰,更有无数桃李遍布天下。

学富五车,地位尊崇,这样的大人物什么优秀的学子没有见过,吴淳说有九成把握拜入门下,论谁听到都会竖起大拇指,佩服他不知天高地厚,脸皮厚到这种地步。

早在来到珉州府之前,朱光武便派人暗地里打探了李清晏的相关情报。这样的大人物传奇的故事一大堆,就是上大街随便找个学子一问,都能说得出来几个,其知名度可见一斑。

曾经有个云熙行省的天才学子,十四岁考中举人,天资聪颖,很多人认为他能够成为端朝最年轻的两榜进士,但那学子亲自登门拜师,仍旧被李清晏拒之门外,并且评论其早慧则妖。

果然,几年后,那学子在一次泛舟游湖时,不慎跌落游船溺死,证实了李清晏的评语,过后再无人敢质疑这位当世儒学大师,尽皆以隆礼待之。

吴淳心知朱光武不会相信,但也没有解释,反而转过话题问道:“你知道,这李儒师近来在做什么事情?”

朱光武摇摇头,他派出去的人还真没有关注这方面。

吴淳沾了一下墨水,提笔在纸上写了几个字,这才说道:“据我所知,李儒师最近在修撰三国正史。”

“修史!”

朱光武作为一个门外汉,自然听不出这修史的真正含义,只觉得听起来很牛的样子,反正是一件很厉害的事情就对了,否则人家那么出名的大人物岂会亲自做这件事。

“对,就是修史。”

吴淳淡然一笑,胸有成竹道:“他修正史,那我就修一个野史,不比哪家修的好,就比哪家最受欢迎!”

朱光武心里很震惊,吴淳既然敢跟那么厉害的大人物掰手腕,这种勇气值得敬佩。

但也只能说勇气可嘉,毕竟人家可是读了几十年书的一代大儒,吴淳想要和人家比斗,那完全是不够格的。

吴淳有些话没有说出来,反正他说出来也不会有人信,就让行动去证明一切。

在这个世界的三国史,与前世的三国有很大的不同,历史人物和史实也有很大的区别,但是这丝毫不妨碍吴淳写出一个荡气回肠的三国故事。

就算他不尊重史实如何?

本来就是魔改的野史,完全可以借用一个框架,然后将人物和故事套进去,有血有肉,人物丰满,剧情曲折,能够吸引读者就足够了。

基于这个时代的条件,他并不打算写出来刻印,而是让专门提供给茶馆说书人,这样受众面更广,能够迅速积攒名气。

等珉州府所有的茶馆都在说他的三国故事,想不得到李清晏的关注都难。

有时候好名声不如坏名声。

吴淳几乎可以料到,要是他将这个故事写出来,肯定会受到文人圈的口诛笔伐,甚至连李清晏都会朝他吹鼻子瞪眼,但他要的就是这个效果,不怕你出名,就怕你太出名。

对于出名的人来说,坏名声有时候也是一种资源。

“就叫三国演义,来这世间一遭,总得留点什么吧”

吴淳看着纸上的四个字,眼里闪过一丝精光。

......

上一页 目录 +书签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