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企鹅中文>历史军事>兵起秦川> 第十五章 春耕时的突发事件
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第十五章 春耕时的突发事件(1 / 2)

敕勒川,阴山下。天似穹庐,笼盖四野。

天苍苍,野茫茫。风吹草低见牛羊。

这是一首南北朝时期流行的民歌,歌里所唱的刺勒川,也就是如今的云中。

肥沃的土地加上如今聚集在这里的流民们,如今焕发了别样的生机。

从去年义军收拢流民开始,到如今已有三十余万人口。

三十来万人听说规模庞大,可是分散在辽阔的云中和朔方的土地上,便显得格外的单薄了。

为了更好的开发河套,义军在榆林推行了一项苛政。

凡是户籍在榆林的,所有农户,需要将收成的一半,用于上缴给义军。

当榆林治下的百姓听说这一政策后,第一反应便是觉得负责收税的小吏在故意使坏。

直到再三确认后,他们才知道,征收泰半之赋,真的是义军的要求。

那几天,榆林治下的百姓,非常的低落,甚至可以称之为绝望。

“天下的乌鸦一般黑!”在义军看不到的地方,农夫们悄悄的说着类似的话。

过了几天后,便又有小吏,到农户的里甲里,宣导义军的新命令。

凡是愿意搬到河套的农户,义军给予其田五十亩,牛一头。

是留在榆林承受泰半之赋,还是到河套去,享受那五十亩田和一头牛,这并不是一个问题。

于是榆林治下的百姓,十之七八,都将家搬到了河套之地。

如此一来,河套平原便多了几十万的人口。

今日,赵胜领着麾下的文武,亲自到田里,主持云中府的第一次春耕。

只见,一处平地上,放置着一张供桌。

供桌上,从左往右,分别是一天活的黄河大鲤鱼,一个冒着热气的猪头,一只被煮熟后,头尾都有毛的公鸡。

在三牲祭礼之前,放置着三个装满酒的杯子。

这是义军第一次进行春耕的仪式,因此汤伦也好,范进,宋献策,王积,甚至远在朔方的刘希尧。

这些人统统向赵胜请求,务必要庄重,因为这将为后世你典范。

赵胜走到供桌前,先是将那条活蹦乱跳的黄河大鲤鱼给放生。

然后便端起桌子上的酒,先用右手手指沾着酒,对着空中弹了三次,随后将杯中酒洒在地上。

如此春耕的第一阶段仪式便算完成了,接下来便是赵胜,亲自扶犁耕一块地。

“本帅,以前在家里,做的便是耕田的活计,这个我很熟悉。”赵胜笑着对众人道。

“大帅,如此精通农事,真是天下之福呀,天下有德之士听闻之后,定然如同水流于下一样来归附大帅。”范进走到前方,牵起了赵胜用来耕田的牛的绳子,很明显他是想要为赵胜牵牛。

宋献策见范进去牵了牛,立刻从旁人手里接过牛鞭,想要为赵胜赶牛。

“你们干什么呢!”赵胜呵斥了一句,夺过了宋献策手里的牛鞭。

然后又对范进道:“耕田一人便可以了,快把绳子递给我!”

范进听了这话,自然不敢违抗,乖乖的把缰绳递给赵胜。

随后,赵胜左手扶着犁,右手轻轻的挥一挥牛鞭,便耕起了准备好的那块地来,动作熟练得跟老农没有分别。

“礼成!”随着主持春耕仪式之人的话音落下,义军中的第一次春耕仪式结束了。

赵胜将犁和牛交出去后,想着等会儿还要处理其他事务,便想着先洗个手。

范进时刻注意着赵胜的动作,他立刻明白了赵胜的意思。

上一章 目录 +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