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企鹅中文>历史军事>李自成的明末游戏> 第86章 天上地下,唯我独尊
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第86章 天上地下,唯我独尊(1 / 2)

夸克穷只是个破产小商人,无权无势,根本谈不起每年70万两银子的大买卖。

但是架不住人家会吹牛啊,反正李自成一时半会儿也没地方打听去。

“……海路艰险,我那五艘大帆船就被海盗抢劫一空,连块船板都没给我留下。不过没关系,跨洋贸易利润丰厚,我还可以再次组织十艘大船。现在我又搭上了大统领的关系,我想,我们的合作必然互惠互利,双方将来财源滚滚。”

“夸克先生有魄力。”李自成点头称赞,“我必须要说的是,你做出了这一生最大最正确的决定。”

马阳纯端起酒杯,“我认为,我们应该先为合作成功干一杯!”

他早就眼馋新端上来的酒水了。

“干杯!”

夸克穷抿了口雍正牌葡萄酒,放下高脚杯咂咂嘴,“口感很好,而且这个酒瓶和玻璃杯更出色。”

三人又岔开话题讨论了下酒瓶和酒杯的生意。

李自成不得不把他们引到正题上。

夸克穷说道:“大统领,你所要求的火腿、红糖、大米都不是问题,算下来有三万多两银子就足够采买齐全了。可是,你却愿意付出年产达到70万两白银的矿场。恕我直言,这有些说不通。”

李自成笑了笑,正要开口,马阳纯抢先说道:“如果我猜的没错,大统领提供的那些南美银矿应该都位于西班呀和葡萄呀的统治区域内。”

“实际上,并不为完全是……”

16世纪之前,白银主要产自西欧和中国,但是产量很低,即使在好的年份西欧产银不过50吨,中国在31吨左右。

在欧洲,随着汞气化技术的发展和应用,16世纪欧洲每年白银产量提高到了90吨:同时期俺大明发明了先进的“灰吹法”,白银每年的产量为20万两-30万两。

主要是大明的银矿并不丰富,所以产量比人家低十倍。

16世纪后,产银技术得到提高,新的银矿相继发现,欧洲,忠国,日奔和美洲相继出现开采银矿的热潮。

其中最大的亮点来自于美洲。

1492年,是大明的弘治五年。

1492年1月,西班呀王室接受了最后一位酥丹投降,阿拉博人被赶出伊比利亚半岛,西班呀也成为唯一被伊是兰入侵后还能光复的地方。历经七百年风雨,西班呀这块土地终于又回到欧洲人手上了,史称“收复失地运动”。

1492年4月,统一的西班呀为了能绕过奥斯瞒帝国的“收费站”,跟大明和印渡直接做生意,决定资助哥伦布出海,开辟一条新的贸易线路。

穷疯了的伊莎贝尔女王甚至卖掉了自己王冠上的珠宝给哥伦布筹集经费,凑齐了200万马拉维迪。

哥伦布带着西班呀王室写给印渡话事人和大明皇帝的信。此外他还带了一些玻璃珠、小镜子、花帽子、铜铃、衬衫、饰针、针线、花布、小刀、眼镜、石球、铅球等小商品,准备跟大明以货易货,因为他也不知道忠国人到底喜欢什么。

那点东西只能骗骗大西洋小岛上未开化的野人,大明做为天朝上国,怎么可能看得上哥伦布这么点廉价的小百货。

那时候全世界都流行源自于大明的奢侈品,丝绸、瓷器等等,他们有着狂热的需求,但是得拿真金白银找大明人换。

比如,16世纪30年代,每年有4万到6万件大明瓷器运到里斯本,到40年代,里斯本的有钱人都穿着中国丝绸衣服、喝着中国的茶叶、吃饭时用专门订购的明朝瓷器,只有这样生活的人才算打入了上流社会。

到16世纪80年代,里斯本的一条街上就有六家专卖大明瓷器的商店。里斯本的旧圣多斯宫瓷器室装饰着200件明代青花瓷砖。

可怜的欧洲人,他们那么不要命地穿过茫茫大西洋,只是为了从大明手里买点好东西,改善下自己的生活。

1492年8月3日,哥伦布带着三艘破船从巴罗斯港出发,其中一艘大船载重120吨,两艘小船载重60吨。比郑和的宝船差远了。

那年头出远洋跟玩命差不多,九死一生,不是正常人干的事。

哥伦布经过七十天艰苦航行,跨过茫茫大西洋,10月12日到达巴哈马群岛;10月28日,到达古吧。

在此之前,美洲大陆对于当时的世界还完全是一个迷。就连“发现”美洲大陆的哥伦布都一直坚持认为自己到达的东方是印渡,因此将那边的土著称之为“Indian”,印第安,意为“印渡的居民”。

至于印第安人是不是殷商后裔,美洲是不是由郑和最先到达,这些就不提了。

反正,从哥伦布开始,欧洲对美洲,西班呀对南美的残酷剥削从此开始。

哥伦布到达新大陆后,因为败血症死了不少人,船上食物变质,水也变成绿色没法喝,当地土著看他们可怜,好吃好喝款待他们,哥伦布吃饱喝足后返回西班呀交差,按照他和女王签订的《圣塔菲协议》——

他是所发现土地上的总督,这些土地上获得的黄金、白银、珍珠和宝石、香料等他都可以留下十分之一并免税。

哥伦布第二次再过来新大陆时,带着大炮和十字弓,把救过他命的当地人摁在地上跪下喊他总督。

在欧洲的殖民之前,美洲古代发现过三个文明:玛雅文明、阿兹特克文明和印加文明。

玛雅文明处于公元前5世纪到14世纪,主要处于墨西哥南部和危地马拉,由于未知原因而走向衰落;

阿兹特克文明处于是14世纪到16世纪,主要位于墨西歌中部,后被西班呀人打败;

印加文明处于公元11世纪到16世纪,主要位于南美的安第斯山脉(包含币鲁、智力、厄瓜多而和哥伦比呀等),后被西班呀人打败。

美洲大陆被完全征服比想象中来得快。西班呀人用550人和16匹马,用时二年击败了阿兹特克帝国;又用小股部队(不到200人)打败了印加文明占领了秘鲁,美洲的古代历史就此终结,千年孤独结束得异常迅速。

武装起来的哥伦布在当地行事手段极为残酷。他强制土著男子去采矿,女的留下开山耕田种木薯,谁不听话,“就拿刀在他们身上割几片肉下来”。

根据传叫士卡塞斯的记录,他在古吧亲眼目睹了哥伦布丧失人姓的行为,三个月就有7000名儿童死去,“有些母亲为了不让孩子受苦,亲手淹死自己的小孩”。

哥伦布规定,所有14岁以上的印第安人要在三个月内交出一定数量的黄金,交完后就在脖子上套一个铜圈,作为完成任务的标记。三个月后没有铜圈的人,就会被剁掉双手。

(也许有理由怀疑后面的比利石国王就是从他这得到的灵感,才会用同样的方式残暴折磨非洲的钢果人。)

哥伦布将大批印第安人送去做奴隶,谁敢反抗,就把他们的新生儿丢去喂狗,或者当着父母的面将小孩活活摔死在岩石上。

有病有残疾不能干活的人,哥伦布就拿去给士兵当练枪法的活靶子,打死一个算一个。谁要是提出反对哥伦布,他就让手下砍死这人,再把死者的残肢扔到大街上震摄别人。

印第安人自然不甘愿被奴役,但打不过哥伦布的队伍,被反复镇压了好几轮。

哥伦布残酷折磨当地人的行为最后连西班呀正府都看不下去了,他们倒不是心疼印第安人,而是觉得再让他杀下去就没人可奴役了。

1500年8月,一名皇家特派员到新大陆逮捕了哥伦布,将他铐回了本土。不过王室还是舍不得杀他,毕竟人家确实做了很大贡献,于是又让他出海两次。

1505年11月,哥伦布的出海毫无所获,没钱谈什么感情?从此哥伦布在王室面前失宠,第二年即病死。

1506年是大明正德元年,离大明建立已有138年,离大明灭亡还有138年,想不到哥伦布死的时间卡的刚刚好。

据统计,西班呀从1502年到1660年,在南美洲挖到的金银占全球金银总量的83%,一时壕不可及。

赫赫有名的波托西银矿(今玻利维呀西南部)从1545年开始开采,1581-1600年,仅波多西银矿每年就生产白银254吨,约占全世界产量的60%。

十六世纪中叶到十九世纪,波托西作为世界上银矿一半的产出地,密密麻麻的矿坑先后吞噬了800万条生命,这些来自地狱的财富曾经支撑了西班呀300年的辉煌。

在大约300年的时间内,西班牙一共在南美洲掠夺了超过1亿公斤的白银和250万公斤的黄金。

再把时间线拉回到1611年,波托西的人口已经达到十六万,它不仅成为新大陆最大的城市,也比欧亚很多中心都市的规模还要大。

西班呀国王卡洛斯五世赐予波托西的盾徽上就写着:“我是富有的波托西,全世界的财富,众山之王,众王之妒。”

这还不包括墨西歌的撒卡特卡斯和瓜纳华托银矿,两者则分别在1548年和1558年开始开采。

西班呀人从南美挖走了大量黄金白银,那些财富的流向大多进入了大明。

只有使银子,西班呀人才能从大明商人手里购买他们梦寐以求的奢侈品。

随着欧洲进入大航海时代,大明商品走遍全球,在全世界打得其他国家毫无还手之力,一时间居然冲垮了许多国家的手工业。

比如1594年,远在南美的秘鲁总督写信给西班呀马德里皇室:

“忠国来的商品比欧洲来的品质优良,价格也要低廉一些,利马的居民都身着最精美和昂贵的丝绸衣服,利马人叫这种衣服叫忠国波布拉娜(China Poblana)。”

1614年,荷蓝阿姆斯特丹的富裕人家都把大明瓷器当作日常使用,每年还要找大明进口3.5万公斤生丝。

当时南美白银流入大明分成三条贸易线:

第一条从墨西歌西海岸的阿卡普尔科到菲律宾的马尼拉,再从马尼拉到大明。因为这条贸易线的存在,1588年有一万多明人到马尼拉定居,1603年已经发展到三万人。那也是南洋华人大规模移民的开端。

第二条线叫宝藏舰队,从南美将金银运回西班呀的塞维利亚,先偿还西班呀的正府债务和支付国家支出,再从葡萄呀流向印渡、东南亚、大明。

第三条线同样是把白银运回西班呀,不过部分到达塞维利亚的白银会转运到阿姆斯特丹和伦敦,再由东印渡公司运到亚洲,用以购买大明的货物。

1608年,荷蓝东印渡公司就一次性订购了10万多件大明瓷器。

总之,美洲白银的最终归宿,基本都是大明王朝。

大量白银涌入,这也间接为张居正改革提供了必要条件。

在之前明朝的税收制度一直很混乱,收的大都是实物。种白菜的交白菜,种小麦的交小麦,造纸的交白纸等等。这种制度有一定缺陷,一是这些东西容易腐烂,不好保存,另一个是留给了官员可操作空间。

另外明朝16岁以上男子得服徭役,就是免费给官府干活一段时间,有时官府故意在农忙时节叫农民去服徭役,逼着农民贿赂他们。

这时候美洲白银刚好源源不断进入大明,张居正一看,得了,都用白银吧。农民交税换成白银,徭役也可以用白银抵,衙门再花钱雇人干工程。

期间张居正又重新丈量了全国土地,谁都别想跑,大家都老老实实用白银纳税。

张居正死后,其很多改革方案都废了,但白银的官方货币地位从此正式确定。

西班呀在南美攫取的财富,以及和大明之间热火朝天的生意让穷疯了的鹰国人妒红了眼。

一大批鹰国人开始在最重要的第一条贸易线上开始抢劫,鹰国佬的海盗事业就是从这时开始发迹。

他们最先大规模开抢的就是西班呀跟大明做生意的商船。

这些海盗里,最著名的就是弗朗西斯.德雷克这货。

鹰国人和西班呀人第一次翻脸,是因为一个叫霍金斯的鹰国人,他专门干从非洲买黑奴卖到南美的勾当。

1568年他卖完奴隶遇到大风,请求到墨西歌一处海港休整,刚好这时候西班呀任命的新总督到港。西班牙人信天煮教,英国人信新教,两边互相看不顺眼。

本来新总督已经同意了让霍金斯进港休息,但不知道为什么脑子一抽,认为鹰国人是在他们领土上搞走私,临时翻脸,叫人把霍金斯400人的队伍几乎全宰了,西班呀跟鹰国从此结了仇。

从死人堆里逃出来的不仅仅有霍金斯,还有他表弟弗朗西斯.德雷克。

鹰国人从此找着了理由,决定报复西班呀,第二年就扣押了几艘由西班呀开往荷蓝的宝藏舰队。双方彻底结怨。

捡回一条命的霍金斯后来做到了鹰国海军大臣,给表弟德雷克做坚强后盾。让德雷克冲在前线,负责抢劫西班呀开往马尼拉跟大明做生意的商船。

前因后果在此,现在就能理解,为什么鹰国王室会给海盗发私掠许可证,并且授勋了。在鹰国佬眼里,抢西班呀商船是天经地义的事情。

德雷克的抢劫生意最早在西印渡群岛小打小闹,开始十分狼狈,最惨时被西班呀砍到只剩十几个人。

他的两个亲弟弟也死于枪伤和黄热病。

后来德雷克在外海遇到了一艘法国私掠船,他成功说服了这些人加入冒险团队。

机会很快就来了,那一次,德雷克抢到了10万金币和15吨银锭,完成了原始积累。

从此德雷克专注抢劫从阿卡普尔科开往菲律兵、准备跟大明做生意的装满白银的马尼拉大帆船。

1579年德雷克抢到一条西班呀小船,上面就有1300条白银、14箱银币、大量黄金、珠宝、大明瓷器。

1587年他的同行卡文迪什抢到的一艘大船上有6万公斤白银。这买卖真有搞头!

上一章 目录 +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