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企鹅中文>都市言情>樟树湾变形记> 第11章 改善
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第11章 改善(2 / 2)

文主任:“......”

沈小霞忍笑,解释道:“文主任放心,我有把握才这么说的。而且这样可以让大家更有信心、积极性更高,做起事来才更认真。”

大家点点头,倒也是。

唐会计忍不住道:“沈书记,老祠堂那边......”

沈小霞道:“回头咱们看看预算,过几天我抽空去一趟县里,跟领导们请教请教、商量商量,看看有什么法子能给咱尽快的把问题解决了。”

唐会计只能点头说好。

几个人又商量了一会,便也散了。

等到了公路可以通车的那天,正好是个赶集日,大家伙儿更是欢天喜地,纷纷笑说这可真是巧呀,是个好兆头,今日上街,终于可以平平稳稳了。

许多人本来没什么事需要上街的,为了体验体验这条公路的舒适感,表示也要坐一回车。

为了庆贺,跑运营的张小毛大手一挥,豪迈的表示,这天他白送大家伙儿上街,不要钱!

此举获得众村民们热烈的鼓掌叫好,纷纷夸他够意思,更是热闹起来。

不知谁说起这条公路全靠了沈书记才修了起来,这第一趟车怎么着也得让沈书记坐一坐。

大家纷纷表示这话有理,于是两个小孩飞跑去把沈小霞拉了来,又有人去把老支书也拉了来。

沈小霞原本还以为发生了什么事儿呢,吓了一跳。

结果到了大地坪,听大家说起这个,心里又是感动又是哭笑不得,笑着摇摇头道:“我就不去了,我上街也没什么事呀,你们去吧!这车啊,我迟早能坐上的!”

“那可不一样,”张小毛笑呵呵道:“今天是第一天,跟以后哪一天都不同,怎么能少了沈书记呢?你们说是不是?”

“对对!沈书记快上车吧!”

“是啊是啊,这是个好兆头!”

沈小霞心里有些软、有些暖,不忍拒绝,有些纠结的笑着看向刚过来的老支书。

老支书已经明白怎么回事了,不由分说笑眯眯道:“这可都是大家的心意,沈书记上车吧。沈书记没逛过我们的集市吧,去逛逛嘛!”

沈小霞不好再推辞,况且大家的的确确是真的满腔好意,看着这一张张真切的笑脸、真挚的目光,沈小霞也说不出来拒绝的话,便点头笑道:“好好,那我们一起!走,逛街去!”

“好啰!上车上车!”

大家欢呼着,簇拥着沈小霞与老支书上车,还特意把最前边的位置留给他们。张小毛发动车子,小破车颤抖着摇晃起来,发出嗡嗡的震颤声,听在沈小霞耳中,却是不一样的感觉。

一条好路对一个偏僻的村庄来说意味着什么,在这一刻,是真真切切的体会到、感受到了。

她更体会到,只要用心、诚心诚意的去做一件事、去对待人,结果总不会让人失望的!

村里的基建工程干得热火朝天。

正好还没到秋收农忙时节,家家户户都比较空闲,虽然不少人都外出打工,但留在村里的人也不少。

劳动力方面不必担心。

公路正常通车后,一车车的水泥、砂石、砖头、各种建筑材料陆陆续续运送到村,村里又请了一队比较专业的施工队带领,热火朝天的进行村庄大改造。

公厕建起来了,路灯增加了,垃圾桶安放好了,码头修起来了,各处休闲的长凳装置好了,樟树林的地面铺起来了,特别优待的老樟树底下,围起了一圈花坛。

河畔的竹林里,各家各户清理各自的地盘,然后再用水泥板铺设蜿蜒曲折的林中小路,合适的位置安置长凳和垃圾桶。

最大的工程,便是建吊桥连接村子这边与大河对岸的竹山,得先在村子这边建一座高高的水泥塔,然后再建吊桥连接两头。竹山上,建水泥台阶山路、山顶观景台、有些路段比较危险,还需要设立围栏......

后山的老祠堂暂时还不动。种树、种花这个时节也不合适,只看准了地方,统计了需要的数量,等过了年之后再开始动土。

文主任、刘姐等天天忙着各处跑,看着村里一天一个变样,大家心里都十分高兴。

建设的过程,也是收获信心的过程。

沈小霞和文主任去了一趟县里,见了周副县长,详细的介绍了老祠堂。

沈小霞还将在老祠堂拍摄的照片一一翻给周副县长看。

“老祠堂有上百年的历史,如果就这么没了,那真的是太可惜了啊!而且,村里这不是在发展乡村旅游吗?这算是一个不可复制的人文景点,是很重要的加分项啊!”

周副县长点点头“嗯”了一声,表示赞同。

沈小霞他们的准备工作做的很详尽细致,老祠堂该如何修一条一条列得也十分清楚。

石鼓、石兽、石灯座、屋顶的兽首瓦当、廊下、窗户、隔断的雕花纹、三进院子房屋的还原修护......

尤其是那些雕刻,非常精美,非常繁复,但是,雕工肯定也非常费钱。

这一项大工程做下来,没有大几十万肯定不行。

县里的财政也都是有数的,修祠堂这种事算是例外,归在发展乡村旅游项目下,倒是能拨部分款,但恐怕也给不了全部。

而且,今年也不行了,今年已经过半,财政各项款项都已经有了规划计划,最早也得等明年。

但这话周副县长没有直接跟沈小霞说。

小姑娘做事很认真,他不想打击她的积极性。

再有就是,回头他们领导班子几个人可以坐一起商量商量这事儿,看看今年能不能挤出一笔钱,稍微改善改善也好啊。

这上百年的祠堂,的确是发展乡村旅游的加分项,值得保护。

“这样,你们把资料先放下,小沈你把老祠堂的照片都发给我,我们回头先商量商量再给你们答复!”

沈小霞和文主任本来就没打算第一次来就有结果,当下答应下来,拜托了周副县长便告辞了。

离开之后,文主任抹了把汗叹气道:“沈书记啊,这个事像是不好办呀!”

上一页 目录 +书签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