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企鹅中文>其他类型>男配不当垫脚石笔趣阁> 135、护国战神12
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135、护国战神12(1 / 2)

丁胜不愧是在宫廷混了二十几年的老油条, 无需阳焱另行交待,自己就将大皇子找他的理由给补全了,出去之后便一顿张罗, 给各皇子和大臣们安置好等待的地方, 张口闭口都是大殿下叮嘱的。

众臣想不到一向被他们认为是草包的大皇子居然会如此贴心, 纷纷夸赞感念起他的恩德, 几个皇子却不怎么高兴了,大皇兄怎么突然开窍了,难道是受了父皇病倒的刺激准备夺权?

这对于他们来说可不是什么好消息,毕竟大皇子占了名份的优势,身为嫡长子的他在没有太子的情况下,若父皇这次真的挺不过来的话完全可以名正言顺地继位。

几人心中有了紧迫感, 再顾不得继续在老皇帝这里表演孝心,各自不引人注意地悄悄退下,找自己的心腹之人商量对策去了。

阳焱之前是没教人察觉偷偷溜进偏殿的,当然不能明目张胆地跟随大皇子一起出来, 等他们都离开之后,才做出一副出完恭出来的样子回到人群, 正好将几个皇子私底下的动作看在眼里。

不过他并没怎么放在心上,老皇帝向来把兵权死死地握在自己的手里,这些皇子手上多是一些文臣,再折腾也翻不出什么花样来。

至于夺权之后是否会遭到众臣的抵制, 敢问还有比大皇子这个嫡长子继位来得更名正言顺的吗?

丁胜很快便避开众人的视线将玉玺取了出来, 在擦身而过的时候, 借助宽大的袖子遮掩亲自交到了阳焱手上。

懒得去想他是怕交给大皇子会出了岔子,还是不甘心想要挑拨离间,东西到手之后, 阳焱悄悄对大皇子使了一个眼色,便借口身体不适先行回府了。

众臣今夜亲眼见证了一顶绿油油的帽子落在他头上,看他的眼神都饱含了同情,倒是没有人产生怀疑,只以为他是因为这件事心情不爽利。

至于他在皇上病重、生死未卜的时候,只顾着自己的心事而不担忧龙体,是不是对皇上不敬?

这种事等陛下康复之后自有决断,还轮不到他们在这里指手划脚的,反正皇上若是要治罪也治不到他们的头上,何必多管闲事呢?

阳焱就这样在所有人毫无察觉的情况下,拎着玉玺大摇大摆地出了宫。

丁胜这人干内务的确是个人才,居然还记得给他准备了几份空白的圣旨,找到吴兴文填好后给部下分了分,众人四散往京畿各处的军营而去。

军师吴兴文亲自前往西城军营召集五千西北兵,浩浩荡荡地往京城而来,城门守将是老皇帝的心腹,见了圣旨依旧不肯放行,被特意留在京中接应的阳焱飞身而出一招击杀,这场宫廷政变正式拉开了帷幕。

一路上半是靠圣旨开路,半是硬闯,阳焱不出一个时辰便携大军进入了皇宫,诛杀了禁军统领后将整个皇宫尽数掌握在手中。

他的时间控制得刚刚好,众臣还没来得及指责他犯上作乱,太医便宣布了老皇帝患的是中风,虽然保住了一条命,但恐怕余生都得躺在床上渡过了。

而且他眼歪嘴斜,连话都说不清楚,双手也颤抖着无法握笔,显然是无法再处理朝政。

阳焱也不含糊,当即冲大皇子单膝跪下,请他登基称帝。

众臣以为他带兵入宫是想趁谋反作乱,自立为皇,不想却得到这样一个结果,原准备跟他拼个鱼死网破的人不由地迟疑了。

大皇子虽然才能平庸了一些,但是身为嫡长子名份上先占了大义,拥他为帝似乎也没什么不妥,至少比宁国公谋逆要容易接受得多。

就是这么一迟疑,有几个惯会见风使舵的已经跪下口称“万岁”,众人犹犹豫豫地大部分都跟着跪倒,事情至此便成了定局。

其余几个皇子虽然心里恨得要死,但自知大局已定,为了不当出头鸟被当场处置了,只能忍下心里的不甘俯首认命。

大皇子想不到自己梦寐以求二三十年的皇位竟然如此轻松地就到手了,一时间喜形于色,接受了众人的山呼跪拜之后,迫不及待地先封了大功臣宁国公为宁王。

大临朝只在开国之初有封赏过异姓王,经过几代之后陆陆续续的都因为各种原因被罢黜了,之后在本朝前的两代都未曾再封赏过,便是因为历任皇帝都不愿意分薄了手中的权力。

岂料新皇还未登基,便糊里糊涂地开了先河,有部分忠心的臣子听闻之后大皱眉头。

不过他们慑于新晋宁王的威势,怕强烈反对的话会将他激怒,万一他突然暴起干脆反了就糟糕了,只能默认下大皇子这荒唐的决定。

但他们对于朝廷的未来却都起了忧心,这样一个毫无政治敏感度的人,真的能做好皇帝,管理明白朝政吗?

不管众臣心里到底是如何想的,阳焱以侍疾的名义将四皇子以外的、二到八皇子全都软禁在宫中,着钦天监择选适合登基的黄道吉日,大皇子成为大临朝的新皇已经势不可挡。

上一章 目录 +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