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企鹅中文>其他类型>穿成男主大丫鬟> 第25章 第二十五章
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第25章 第二十五章(2 / 2)

边上的人们对堂审的官儿好奇不已,听他们的语气似乎很熟络的样子,忍不住八卦询问。

朱婆子来劲儿了,唾沫星子横飞,“我家郎君状元之资,且任中书舍人一职,乃天子近臣。

“喏,你瞧,就是穿绯袍那个,生得贼俊。”

堂上的顾清玄一派威仪肃穆,跪在下面的邱三正战战兢兢陈诉自己受贿的过程。

门口的众人纷纷唾骂邱三以职谋私,白害一条性命,简直丧尽天良。

彭县令头大如斗拍惊堂木,大声道:“肃静!肃静!”

稍后证明裘五郎有癫痫病史的证人陆续上堂作证,一名是裘家的仆人,另一名则是曾跟裘五郎诊过病的大夫。

面对数起指认,盐商裘敬之死不承认。

顾清玄似有懊恼,厉声质问道:“我且问你,邱三仵作行当,一年不过八两银子月奉,他从何处得来的钱财于开春在昌平购得商铺民宅,共计一百五十二两八钱。

“这笔钱银是从何处得来的?!”

这话把裘敬之问住了,一时答不出话来。

顾清玄做了个手势,差役立马把邱三购置民宅商铺的地契呈上来示众。

众人不由得窃窃私语。

仵作行当不仅地位低贱,且得来的酬劳也甚为微薄,是上不了台面的活计。

邱家只是最底层的百姓,一家老小全靠邱三养活,根本就没有其他营生来源,忽然购置商铺民宅确实让人匪夷所思。

偏偏裘敬之是个硬骨头,还不服气狡辩,彻底把顾清玄惹恼了。

他是文人,讲究的是以理服人,硬是拿出真本事在堂上一条条与裘敬之辩理,口齿明晰,态度严正,冷峻面容上皆是律法严明,不容亵渎。

在底下围观的苏暮似受到堂上激辩气氛感染,情不自禁勾起嘴角。

那男人到底学识涵养底蕴扎实,头脑清晰明理,每一条质问都击中要害,把跪在地上的裘敬之问得吞吞吐吐,无法作答。

那一刻,许是慕强心理作祟,她爱极了男人咄咄逼人的态度与不可侵犯的凛冽庄严,以及维护律法时所展现出来的正气凛然。

这不,边上的百姓无不拍手称快。

司英偷偷拉了拉苏暮的衣袖,娇羞道:“咱们郎君好俊!”

苏暮亦是心潮澎湃。

先不论立场,至少在这一刻那男人是极具个人魅力的。

底下的人们窃窃私语,一边觉着这起案子有看头,一边觉着那袭绯色委实招眼,纷纷议论起样貌来。

有妇人热议道:“那郎君眉眼生得真好,这样俊的郎君,只怕得王公贵族才养得出来。”

还有人问:“不知婚配了没有?”

听着他们七嘴八舌,话题完全走偏了,全是议论顾清玄样貌和身家背景的,前头的许诸不禁皱眉。

这是来观热闹还是来观俊郎君的?

妇人都爱八卦,朱婆子同她们吹捧,激动道:“历经六朝而不衰的河东裴氏你们听说过吗,我家老夫人可是裴家长房的嫡长女,那等门楣教养出来的状元郎,岂是咱们这些小民见识过的?”

这话确实唬住了不少人。

堂上的裘敬之方才嘴硬,接连被质问答不出话来后,便选择沉默。

这回顾清玄先礼后兵,直接命人用刑。

裘敬之年纪大了受不住刑供,也是被唬住了,连忙老实交代他贿赂邱三的实情。

可怜天下父母心,自家儿子无端病发身亡,便把气撒到了丁大郎身上,非要让他替裘五郎偿命。

于是才有了使钱银买通仵作坐实丁大郎杀人的罪证。

得了他的供词,顾清玄又追问:“昌平县令朱兴荣可得了你的贿赂?”

裘敬之没吐实话,想保朱兴荣。

堂下的人们本以为这桩案子应该算水落石出了,哪晓得峰回路转,得了清白的丁大郎忽然当场告发裘家行销私盐一事。

一石激起千层浪,引得众人哗然。

裘敬之被气得吹胡子瞪眼,忙替自己辩解一番,场面顿时吵嚷混乱起来。

彭县令头大如斗,拍惊堂木休堂,稍后再审。

门口的许诸道:“这会儿郎君休堂,我先进去了。”

朱婆子点头。

她们还要办正事,也没继续围观,便散了去。

路上司英兴致勃勃同苏暮议论,觉着自家郎君清正威严,很是了不得。

苏暮也赞许道:“能为民请命的官都是好官。”

今日她算是对顾清玄刮目相看。

下午接近傍晚时分主仆才从外头归来,顾清玄忙碌了一日,整个人都有些疲惫。

郑氏备了解暑的饮子来。

顾清玄摘下幞头,许诸接过。

他自顾到铜盆前净手,许是还有事,吩咐小厨房传膳,结果没用几口就撤下了。

梳洗沐浴后顾清玄到书房看白日里拿到手的供词,今日丁大郎告发裘敬之行销私盐,所谓私盐来源,一是灶户监守自盗,比如丁家的情形。

通常售卖给官府的为正盐,正盐质优,但制盐过程中总会产生些许质地差些的余盐。

像这类盐的价格就要低廉些。

按律法规定,灶户是不能私自处理余盐的,需按官府规定降价转让给盐商。

作为盐利最底层的灶户,每日辛劳所得的报酬极其低廉。

在这种前提下难免会滋生出灰色收入,那就是偷偷把余盐,甚至正盐积攒起来脱手给盐商或外面的其他私贩,以此谋取额外的利益。

二是盐商的行销区域都是划分明确的,但有些地方的盐质供应差,且因运输等原因导致稀缺,从而促使私自开采井盐或私盐贩子偷偷贩卖过去抢占市场。

人们见到盐质不错,价格还便宜的自然愿意采买。

三是官盐定价问题,早几年并没有一斗盐110文的官方约束。

之前朝廷行使的是从灶户手里以十文一斗收购,转手给盐商110文,其中包含了盐课,盐商无需额外交税。

盐商要从中获利,贩卖到百姓手里的盐价坐地而起,一些地区是150文每斗,一些地区则是200文甚至更高。

这番操作导致百姓苦不堪言,怨声载道。

朝廷意识到光收课税不顾百姓死活的严重后果后,对盐政进行了改革,统一定价110文每斗,就算区域不一,上浮也不能超过120文每斗。

其中商人缴纳盐课占六成,其余四成则是他们的利润。

虽然利益大大减少,但因着是全国垄断性行业,且还是百姓每日所需之物,故而利润仍旧可观。

然而更可观的却是私盐操作。

只要把盐官们喂饱,他们睁只眼闭只眼,你就能从灶户手里获得不需要缴纳课税的私盐。

用官盐做掩护私下处理私盐,哪怕价格便宜些,也会因为没有课税而赚得盆满钵满,故而盐商几乎个个都肥得流油。

不仅如此,他们还能获得良好的名声。

百姓愿意购买比官价低廉的私盐,对这群人非常推崇;上头的官员被这群人喂饱,对他们的态度和蔼可亲;遇到天灾年这群人再做点善事,便可笼络人心。

他们在民间的威望甚至已经影响到了官府的威慑。

长此以往,必生祸端。

而现在顾清玄要干的就是杀鸡儆猴,把整个盐政彻底改革。

这项任务是非常艰巨的,动了太多人的利益,甚至京中也会受到影响,哪怕是皇亲国戚,但凡牵连其中,都难逃伏法。

能把差事交到他手里,可见天子对他的器重与信任。

这绝非心血来潮,而是筹划许久的预谋。

现在顾清玄以丁家案为导火索,搅动风云,掀起一场腥风血雨。

在他伏案查看供词有没有纰漏时,一道敲门声响起,原是苏暮得了郑氏差遣送来参汤提神。

顾清玄头也不抬。

书房里灯火通明,照得亮堂堂。

那男人伏案于书桌,青丝松松挽到脑后,外衫里只穿了一件松垮的寝衣,正提笔审阅。

苏暮把参汤送上前,说道:“郎君辛劳,郑妈妈差奴婢送来参汤给郎君提神用。”

顾清玄“唔”了一声,“搁到一边。”

苏暮依言把参汤放到一边。

顾清玄似想起了什么,问道:“我听许诸说你今日去府衙观热闹了?”

苏暮点头,应道:“朱妈妈也去了,郎君在堂上好生威武。”

这话把顾清玄逗乐了,视线从供词上收回,放下笔,把供词收到一旁,饶有兴致问:“怎么个威武法?”

苏暮两眼放光,拍马屁道:“郎君口齿伶俐,连翻质问盐商的那番话引得百姓们拍手称赞,奴婢也觉着好生了不得。”

她说话的语气里充满着崇拜,小表情里浮现出孩子气的仰望,彻底满足了顾清玄的虚荣心,很是受用。

见他面色愉悦,苏暮心知马屁拍到位了,继续吹捧道:“郎君穿官袍的样子俊极了,一身威仪,百姓们都问得是什么样的身家背景才能养出这般厉害的人物来。”

顾清玄明明知道她那张破嘴最会哄人,还是听着欢喜,问道:“你是真心夸我,还是说违心话来哄我?”

苏暮立马道:“自然是真心话了,奴婢就觉着只要是为民请命的官都是好官。

“郎君为丁家伸冤,质问那盐商简直大快人心,奴婢在外头听着都心潮澎湃,百姓们也是交口称赞。”

顾清玄抿嘴笑,连眼里都装满了笑意,抬了抬手腕,朝她招手道:“你过来。”

苏暮依言走上前。

他揽过她的腰身,本是要把她揽到太师椅的空隙位置与他同坐。

哪曾想那女人胆大妄为,居然故意不小心坐到了他的大腿上。

顾清玄:“……”

很好,很有上进心,胆子也够肥。

苏暮脸皮贼厚,硬是装作会错意坐他的大腿,试探他纵容的底线。

顾清玄收拢腰肢的手略微用力,斜睨她道:“胆儿越养越肥了。”

苏暮俏皮地环住他的颈脖,歪着脑袋,附到他耳边,温热的气息撩人心扉,“那也是郎君纵的。”

这话把顾清玄气笑了。

苏暮亲昵地蹭了蹭他,像奶猫似的讨饶,“郎君忙碌了一日委实辛劳,奴婢给你揉揉肩解解乏。”

她这般热情讨好,他很是受用。

松开她后,苏暮走到太师椅后揉他的肩。

力道不大,跟挠痒似的。

起初她还老老实实,结果不一会儿揉着揉着就滑到了寝衣里。

顾清玄捉住她的手。

苏暮从身后探出脑袋,在他扭头警告她时,忽地凑上去堵住了他的嘴。

顾清玄:“……”

她真的很会玩儿!:,,

上一页 目录 +书签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