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第143节(1 / 1)

他说完一展袖,将那些军绿的棉衣都收入了袖口,便又转身离开了猫咖。小煤球趴在沙发上,见他走了,就疑惑地“喵”了一声。到底出什么事情啦?为什么大老虎今天一天都不在家。而且外面的雪好大呀……总让煤球觉得,这个场景好眼熟。它以前似乎总是在这样的环境里打滚行走,它总是很冷,找不到一个安稳的住所。可是那么冷,它也应当过得很快活。可是煤球有最温暖的家与最好玩的爬架,为什么会在雪地里打滚喵?小猫咪想不通,就站在沙发上娇娇地冲顾长安“喵喵”。顾长安走过去摸了摸它暖洋洋的小脑袋:“白七哥哥有重要的事情要处理,所以现在才不在家。煤球要是无聊,去找尺玉玩好不好?”小煤球抱住他的手,顾长安便顺势将煤球抱起来,放进胸口处特意做大了的衣兜里。那衣兜刚好兜住一只小猫,煤球就扒拉出自己的脑袋,在顾长安胸口处快活地看来看去。它看着看着,就看见了一个眼熟的人。那人走到门口,拍了拍身上的雪,便疾步走进了猫咖。“顾郎君,接下来的事你有什么想法?”马仪语速极快地问,“救灾当然要救,但这却有些……治标不治本。”这才刚过霜降,往后的天气还不定会怎么发展。若是一直如此扫雪送粮,莫说是府内的粮食库存撑不住,便是衙役们都得累出病来。“我一直在想,有什么比较适合推广的保温之法。”顾长安说得有些慢,“这样大的雪,上山砍柴显然不合适。便是烧煤,外面的煤暂时也进不来。更莫说百姓们根本没那么多存煤能烧。”“是极。”马仪道,“江南道的运河还没彻底封冻,现在勉强还能与苏州府送信。我问过况知府,他那边的煤炭储存也不太够。”顾长安摸着猫,他脑子里想法极多,回话却更慢了。他看了马仪许久,才道:“马知府去过陈录家中么?”马仪一愣。“陈录家中那个小院,我曾改造过一番。您觉得这个法子……适合现在么?可会人手不足?”第132章 【一更】要想点别的法子……陈录家中的那个小院, 马仪是去过的。不仅仅是马仪,许多人都闻声而动,悄悄去拜访过。他们的猫老爷平日里两耳不闻窗外事, 对杭州府内高门大户的动静并不关心, 也就不知道,其实陈录那种的那种改造, 已然成了杭州府富户们的潮流。他们虽不知猫老爷是怎么给陈录家改造的, 却早已认定,猫老爷拿出来的东西都是好东西。这法子不好直接上门去问,便悄悄从故纸堆中寻出了前朝皇家的保暖法子。一开始是想做暖墙,但又怕逾制被锦衣卫给抄了。就让同在三更书院念书的小辈们,去套陈录的话。再让工匠们照着陈录说的话,以作火墙的方式, 做出了那样的暖床。这次突然大暴雪, 那早已改造好的暖床便在高门大户中立下了大功。也更让他们认定了, 跟着猫老爷走,永远有好果子吃。所以便是派出家中随从帮忙除雪救灾, 都派得那么利索。“顾郎君是说……陈录家中的那个暖床?”马仪试探着问。“是的。”顾长安点点头, “那东西应当在边境比较常见, 他们称之为火炕。是在灶台下挖出一个通向房间的通道,做饭烧火时,那热气便从烟道里钻进了炕床下, 因此睡觉时也就暖和了。”江南一带贯来温暖,便是下雪最冷的时候, 也冷不到哪里去。多盖几层棉被, 多穿几件棉衫, 一冬也就过去了。可现在既已进入小冰河期, 连运河都开始封冻。此后若是年年如此,那引入更有用的保温手段是极有必要的。马仪显然也想到了这个问题。怕的不是一年的严寒,而是年年的严寒。可同时他又害怕,这般改造大张旗鼓的做了,此后却又温暖起来。“顾郎君,你说的这个火炕若是修好了,百姓们夏日又该如何做?”马仪问道。老百姓家中可比不上那些高门大户,许多人家只有那么一两间屋子可用。“在烟道上做一扇活动门。夏日便把门扣上,那暖气也就去不了烟道中了。”顾长安说,“只是房屋改造需要大量的人手,现下开始,也不知来不来得及。”马仪咬牙摇头:“来不及。”杭州府是全国知名的大城,便是动荡未歇之时,城中人口就不少。更莫说后来天下大定,又有不少流民逃荒来此。现今城内的户籍以十万计,还有城外的村落、流民……那些流民今春才开始开荒种地,连宅子都是土坯宅,就盼望着秋收有个好的收成,好能从中攒下一点积蓄。现在可真是……一场大雪,全完了!顾长安沉吟许久,道:“马知府,你看这样行不行。召集工匠来改造流民安置所。将城外毫无御寒能力的新民重新安置在流民安置所中,同时将城中最难熬的孤寡老人也一起安置在流民安置所中。能保一批人,是一批人。”流民安置所是现今杭州府内最大的空置建筑。因为总有流民来杭州府,今春马仪还组织扩大翻修过一次。若将里面所有房间都改做大通铺一般的火炕,也能塞下不少人了。“可行!”马仪连忙道,“让流民们自己来修建,再在避风出放置几辆红薯小车。轮流干活,比枯守城外好得多!”他说干就干,当即就离了猫咖。顾长安则又抽了一张纸,开始循着记忆画火炕的平面图。火炕的样式有很多,最常见的是空心炕、花炕、洞炕。现今最适合流民安置所修建的,应当就是洞炕。在炕的内部用石子或砖块垒出几条炕道,两端都留空好使热气流通,其上再用土坯或是砖块垒平,再抹以沙泥或是白灰。也就做成了一张洞炕床。要让热气游走得比较均匀,内部的搭设就要形成一个良好的坡度。炕尾高而炕头低。同时炕头又因为靠近炉灶,是热气最盛的地方,便要在炕头上抹一层厚厚的泥土。土是热的不良导体,会有效的降低温度,同时炕尾热的慢,就要减少泥土的使用。顾长安一边想一边写,直将能想到的都列出来了,他才上楼拿出了一件雪白的羽绒服穿上,有在羽绒服里套了个红色的外氅。把猫饭放进微波炉打热,顾长安才喊:“尺玉,你在家里好好保护煤球哦。我出门一趟。”他一边说,一边把煤球放在了猫爬架上。小煤球“喵呜”一声,茫然地看着顾长安。顾长安便低头亲了亲它:“乖乖在家,哥哥一会儿就回来了。”他说完头也不回的走了。拉开大门时,门外的寒风卷起他的外氅,飞扬得好似一面火红的旗帜。小煤球定定地看着他的背影,又“呜咪”了一声。又走了,又把煤球留下来了。讨厌喵!它团成一个小团子,低头舔着毛绒绒的手手自我安慰。舔完手手,好似心情也好了一般,它抱住猫爬架上的小枕头,呼噜着睡过去了。猫咖里很暖和,梦里却卷起了漫天的寒风。煤球被裹在了一件儿童羽绒服里,外面风呼啦啦的,它埋在蓬松松的羽绒服里呼呼大睡。突然,耳边响起了羽绒服摩擦的窸窸窣窣的声音,然后便是一个人小心翼翼地脚步声。那脚步放得很轻,逐渐走远了。小煤球睁开眼:“咪呜?”它看着那个背影,拖着羽绒服拔腿就冲了过去:“呜喵!”“哎哟儿子!”那个看不清面目的人说,“怎么醒啦?爸爸得去找点吃的。”煤球抱着那人的腿,不肯放开。那个面目不清的人只能叹口气,将它抱起来,裹在自己的冲锋衣内部,又将那件儿童羽绒服小心地塞到衣兜里,才说:“那你躲好了啊,别乱动。我们一起去找点吃的。”大门都被封冻了,花了些时间打将之打开。门外寒风呼啸,飘卷的雪花似碗大,抬眼一看,哪里都看不真切。但他们躲避的那栋房子的三层,有一家小小的退换货点。他们能从里面挖出不少的罐头与方便食物。依靠着那些食物,渡过最难的几天,似乎也没什么问题。煤球藏在那人的怀里,听着凄厉的寒风,只觉得自己暖暖的,特别的幸福安心。它在梦里打起了小呼噜,爪爪伸着,将毛茸茸的小枕头抱得更紧了。门外小雪飘着,风却大了。挂在脸上有些生冷的疼。顾长安出了门,就带上了羽绒服的帽子。一圈大大的毛领遮住了他的脸,只露出一双清凌凌的眼睛。他快步穿过两旁积雪的河坊街,去往了三桥陈录家中。昨日恰巧是周末,又遇上秋收,所以陈录并不在猫咖。他去岁差点在猫咖外冻死,这之后陈娘子就养成了入秋便开始囤柴火与煤炭的习惯,就是怕冬日陈录回家受冻。是以顾长安踏入小院,见到的就是院中被雪埋了的干柴。陈录穿着棉衣在挖雪,一见顾长安就喜道:“猫老爷,你怎么过来了!”“昨日还好吗?可有受凉?”“半夜都冻醒了,幸好我娘早就买了炭,我就去小厨房点了炭火,又温了一大桶水。”陈录连忙说道,“妹妹有点咳嗽,娘亲在给她熬梨膏。”顾长安便点了点头:“你们没出事就好。一会儿马知府许是会带人来你家中瞧瞧,我先来告诉你一声。”他话音刚落,门外就传来了马仪的声音:“陈小郎君可在?”马仪回府衙,不仅带来了工匠,还带来了蒯祥。这位来自工部的蒯郎君,年纪轻轻便已经是工部的木工首。这是国家最顶级的工匠,他最擅长的便是修建宅屋!顾长安见到蒯祥,心中便是一松,他连忙拿出画好的图纸递给蒯祥:“你先看看,有不懂的再问我。”蒯祥接过图纸,也不啰嗦,他快速浏览了一遍,又问陈录:“可能瞧瞧你家厨房?”“蒯大哥这边来。”陈录连忙引人入内。蒯祥看过厨房,又去看了一旁的屋子中的炕,出来便与马仪和顾长安道:“我已知晓,去南城吧。”南城地广,这半日的时间还有许多的地方的积雪没有清扫,但衙役们已经提前扫开了流民安置所那一片。工匠们到了,衙役便留下了几辆红薯小车,又往城外去了蒯祥走进安置所,环顾了四周环境,便指着正厅道:“两侧耳房全都改做小厨房,再与厢房相连。再将南房改做吃饭的房间,可行?”“全听你安排。”马仪冲他拱拱手,“这方面你才是行家,你只管说如何改建,我给你人手。”蒯祥点了点头:“这般一改,正厅后的罩房就也能利用起来。”“只是两个小厨房许是不够暖。”“要想点别的法子……”他嘀咕着在院子里绕了好几圈,才拿定主意,指着一个工匠道:“去官窑通知他们开炉烧砖,再将库房里的砖瓦都拖过来。”又对马仪道:“衙役要去城外寻新安置的流民,便将流民家中储备的修房的泥土也一并带来。”马仪赶紧让长随去通知。

上一章 目录 +书签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