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企鹅中文>都市言情>女文豪有谁> 第 366 章
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第 366 章(1 / 2)

“到底是乔琏先生呢, 我们以前也是看过公案的了,然而与这个相比, 实在是实在是不知道说什么了!”远在苏州的金凤放下报纸, 感叹道。

说起《鸳鸯蝴蝶剑》影响最大区域,还是非苏州莫属了,整个江南地区次之。此时的《鸳鸯蝴蝶剑》已经掀起了全民潮,这只能说武侠对于华夏来说实在是太对胃口了。

仔细想想, ‘千古文人侠客梦’,这也不是不能理解啊!

看看太史公就是因为太偏爱侠客了,所以《史记》中才会有刺客游侠列传这个板块。要知道那个时候的史书还是典型的英雄史观呢!一般人眼里刺客游侠确实算不了什么, 只有王侯将相才是史书描述的重点!

再看看诗仙李白,作为一个文人, 无数次吹嘘自己的剑术, 硬生生地让后人认可他是大唐第二,而且还写了《侠客行》——‘十步杀一人, 千里不留行’, 除非传说中的武功是真的都存在的, 不然这很明显就是吹牛啊!

只不过因为李白诗写的好,所以吹嘘的比较好,比较有文化而已,但这样的吹嘘就不算吹嘘了吗?当然不是的!说到底,这只不过说明了李白对侠客梦的痴迷。

可以说,后世之所以有武侠大师们渐渐自动发觉出武侠这个题材,本就是文人侠客梦的终极体现!

应和这样的心态, 再加上连翘的根本没有经历过武侠的不成熟期,直接出来了很成熟的作品,这对读者们的震撼可想而知。

金凤这样说,直接让其‘黄龙阁阁主’陆心远苦笑起来:“公案和武打融合起来其实并不罕见,只不过以往都是以公案为主,辅之以武打内容。乔琏先生却反其道而行之写出来确实让人赞叹!”

古代的公案确实有这个特性,最明显的就是《三侠五义》了,主要是包大人探案,但是探案过程中会有很多江湖人登场。其中南侠展昭更是代表人物让整部带有一些武侠的特性。

这个特点在《鸳鸯蝴蝶剑》中是反过来的,以武侠为主,带有公案的特点。

唐宋却懒得听他们这些作者的抱怨——他们这些人作为作者,站的立场不一样,看到这样的好作品,觉得好的同时,也很容易产生一种颇为感慨的‘无力感’。唐宋就不一样了,他不是作者,单纯就是读者而已。

这个时候完全就是迷弟的状态,大为赞叹道:“乔琏先生写什么,什么的格局就要为之一变,风气为之一心呢!《鸳鸯蝴蝶剑》之后武打恐怕要大变,人人都会争着学乔琏先生。而看到现在呢,就连公案都被波及了,不至于人人学乔琏先生,但至少会多出一个不同的流派了。”

读者对武侠的欢迎是十分强烈的,只要稍微注意一下读者们的动向,对于作者们来说并不难以察觉。大家都是要吃饭的,既然如此受读者欢迎,那么谁也不会逆着潮流前行了。

公案就要差一些了,《鸳鸯蝴蝶剑》的这一篇章证明了这种流派的推理非常受欢迎,却没有将传统公案打倒。说到底传统公案有其存在的土壤,以推理的角度来说有很多缺点没错,但其实它的读者也不见得仅仅是将其当作是公案去读。

这类中出现的主角,也就是那位公正严明、善于断案的官员,其实是普罗大众对于官员的美好寄予,一种想象。大家盼望着生活中真的能有这样一位官员,保护平民百姓不会受到冤屈。

为什么即使进入现代,公案改编的电视剧还是很受欢迎,其中观众有大量的老年人,以及其他并不是推理受众的——这就很清楚地得到解释了。

唐宋这个纯外行一样的评论让丁一新大笑起来:“唐公子比我们这些人洒脱,比不得的不过说起来连小姐的似乎就是这样,总能让风气为之一心。虽然行内学大作者们的已经是常事了,但做到连小姐这地步的还是少数。”

这确实很正常,哪怕是后世网文圈子里,由某个大神写热了某个题材,这个题材这个流派也会难免被其他作者进行跟风。

这个时候也是这样,连翘的只是将这种影响扩大了,不只是一般的作者,而是所有写的作者,只要是写她涉足的领域,都不免受到她的影响。只不过有的人是主动的,有的人是被动的。

丁一新有此感叹,那是因为就连他也不可避免地被卷入其中,被动地多少受到一些影响。

“说起来算算日子,连小姐应该已经到京城一段时日了罢?却始终没有听到她出新的消息,难道她在京城真的不写了?”丁一新看起来真的非常遗憾。他现在也是半个连翘粉丝了,只不过和脑残粉不同,他还是很理智的。

他每次都十分期待连翘中那些‘新东西’。

说到这里,唐宋就十分得意了,当即道:“并不是呢!”

上一章 目录 +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