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企鹅中文>科幻惊悚>汉贵女三春景千千> 第257章 宛丘(1)
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第257章 宛丘(1)(1 / 2)

交通号在边郡的事情进展的很顺利, 按照陈嫣的规划, 新的秩序建立起来——交通号在边郡兴建货栈,特别是进行汉匈贸易的地方, 更是拥有超大货仓,这里有的是各地调配来的各色货物, 丰富多样、质量上乘。

而向草原上扩展,在草原上也建立起了据点。

在边郡的贸易市场迎来了整改, 正经做生意无所谓,但那些有歪心思的、黑吃黑的这些全都会被警告!如果以后再有人遇到这种事, 这些人就等着被找上门吧!

找上他们的是官府的人这在以前就是个笑话,因为众所周知, 官府在这种山高皇帝远, 地方势力又过大的地方根本没有什么存在感。相比起官府,他们才是这个地方的主人!

但现在不同了,地方大族, 包括子弟遍军中的那些家族, 都站在了官府那边——准确地说, 就是他们背后指使官府做这件事的, 不然官府也不敢贸然插手这种事!这种事又不是第一天存在了,以前就没管,现在要是没有理由, 谁又会突然管起来呢?

边郡的经商环境为之一肃, 可以说是焕然一新!不敢说里面再也没有阴暗面, 但至少比之前不知道好了多少倍, 上升到了一个相对安全的程度。这种程度可以让原本对边贸不感兴趣的人尝试着做这门生意,而原本就做这门生意的人更加做大。

打通大汉和匈奴之间的交易通道也是差不多的效果,保证了这条路上行商的安全(至少不会比大汉境内其他商道上更加危险),多得是商人愿意来此赚钱!

交通号没有霸道到垄断这条商道,也无法垄断,不过交通号也没有白白做好人就是了——交通号自己的货物过路不要紧,其他商队过路却得按照商队车马数量收‘保护费’。当然,说得没有那么露骨,只说是维护治安费这一路能这么安宁,那是要花钱的!无论是匈奴贵族,还是边郡的大族,都得拿钱喂饱!

陈嫣并没有按照货物的价格收费,原因有很多,其一,她又不是朝廷,弄得像收税一般,多大脸?其二,商户不见得愿意将自己的货物清单、价值之类的暴露出来,还是那句话,陈嫣又不是官府,他们对此是心有芥蒂的。

另外,统计货物价值这种事太容易掺水了,里面作假太容易索性算车马数量大小,这总归是一眼看得见的。

保护费不、是治安维护费,大家交的还算是积极。这笔费用虽然是新增成本,本该是大家深恶痛绝的东西,但给商人带来的安全感却是无法衡量的。此前做汉匈贸易就是把头拴在裤腰带上讨生活,很多人就是赚个快钱,搞到钱之后就去做别的生意了。现在,做汉匈之间的贸易似乎和做别的也差不了太多,这种‘美好的’感觉,没有经历过之前提心吊胆日子的人根本不理解!

一开始大家或许还有一些疑惑,疑惑这条商道真的安全了吗?同行难道没有使坏的?匪徒难道都从良了?匈奴人难道也乖乖听话了?

不过时间会证明一切,当他们半信半疑地走上商道,保持着极大的警觉做生意,一次两次最终他们总会相信,他们确实安全了!

度过了最开始那段战战兢兢的时间,这条商道就迎来了大发展!

消息扩散开来,会有大量的投机者、冒险家、商人来到这里,寻找属于自己的机会!

业内传闻也在这个时候适时而出——交通号联系了许多大人物,在匈奴、在边郡进行沟通,如今的局面是各方面共同配合的结果。边郡这边,十几个最有权势的百年大家族都被吸纳进了利益团体,而中间做说和的人物竟然是剧孟的一位子侄!

剧孟是什么人?他是朱家之后又一位名满天下的游侠。实际上,于秦汉之际游侠已经彻底没落了,之后的游侠大多名不副实,沽名钓誉或者干脆就是仅仅好勇斗狠者居多。而剧孟大概算是最后一个比较传统的游侠了,堪称游侠时代的谢幕者。

之后华夏的历史彻底进入了大政府时代,大政府是无法容忍这种名满天下的游侠的,所谓‘侠以武犯禁’,可以概括大政府对这种人的‘深深恶意’。至于称颂这种人物,那更是想也别想!

不过现在出于‘惯性’‘固有观念’等原因,整个社会还很崇尚那些有名的游侠,事实上两汉时期都有这个风气。

剧孟活跃在陈嫣她舅舅在位时期,最有名的事迹是帮助了周亚夫平定了七国之乱他在其中发挥了非常大的作用,周亚夫称赞他顶的上一个国家。这种称赞类似后世领导人称赞科学家顶的上几个师,都是差不多的意思。

剧孟已死,但江湖上到处流传着他的传说!当年他母亲死的时候,整个关中有三千辆车来为之送葬,可见其人气!

如今剧孟家的子侄没有他的名气,也比较本分。但是顶着剧孟子侄的身份行走江湖,到哪里都是有人争抢着给面子,将其奉为座上宾的——有的时候也不是这些人真的那么敬佩剧孟,只是宴请过剧孟家的子侄呢!说出去都是极有面子的。

有这么个人人物穿针引线,再加上交通号舍得分出利益,这件事总算在一次次的酒宴中被定了下来!

而匈奴那边就更让其他人吃惊了交通号竟然走通路子,直接找到匈奴左贤王於单!

陈嫣有相关的见识,所以知道联系匈奴左贤王实在不是一件难事(至少对一部分人来说并不难),只要利益到位,匈奴左贤王其实很好接近!但在其他人眼中并不是这么回事,那可是匈奴左贤王啊!匈奴单于的太子,在大汉,太子时随随便便能见到、能买通的吗?

不过在接受这个之后,大家反而觉得这才对若是没有搞定匈奴左贤王,又怎么保证商道在草原部分的安全?一个一个匈奴贵族去打招呼?且不说实在难做,就算表面上做到了,恐怕也会有人没那么守规矩!

于此,交通号借着建立起全新的商业环境,终于搭建了一个比以往大得多的舞台——原本的北地边郡对匈奴贸易就不算小了,但相比起现在的成果,未免有些小巫见大巫。

舞台大了,不只是数量级上的差别,更是给交通号辗转腾挪的空间!从此交通号调配资源的量级、方向通通都与之前不同是向好的方向转变的。

这不仅仅是因为交通号在此往来,吞吐货量很大,也是因为其他往来于此的商队——别看他们运输贩卖的货物都和交通号无关,交通号除了收取一些治安维护费,似乎没有别的交集了。

实际上不是那么简单的,交通号可以影响到他们,通过收费,通过倡导各种规则,建立各种行会,在边郡货仓调配不同货物。

这类似蝴蝶效应,交通号并不直接去做什么,但是他做的事可以影响到他想影响的方面。在这种情况存在的前提下,这些往来于匈奴草原与北方边郡之间的商队,他们的货物一样可以成为交通号的资源、力量!

另外,说真的,淘金的真不一定比卖牛仔裤的赚钱——虽然陈嫣的本意并不在于赚多少,觉得能够回本也就行了。但真的收取治安维护费之后才发现,这真是一个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钱袋子。

商人不是没钱,关键是得有办法将他们的钱从口袋里掏出来!

交通号保证了商道安全,他们自然也心甘情愿地愿意为此付出一些金钱。而这笔钱并不是一锤子买卖,而是随着边郡与草原上的经济活动往来越来越频繁,会越来越多!

虽然因此每年给边郡、匈奴上缴的好处也在增多,但对于交通号来说,赚的还是越来越多了!关键是这笔钱是无本买卖赚来的活似个中间商赚差价(其实也不能这样说,在边郡各大家族之间牵线搭桥,还要说服匈奴那边,听起来就是一句话的事,利益给到位就完了,但具体操作其实是很难的!全天下能做成这件事的其实也没几个,交通号能做成,就在于其实力不一般,大家都愿意相信他,唯他马首是瞻)。

不过这些都是日后的事情了,包括这件事将交通号的名声又推上了一个新的顶点——回到现实,陈嫣在这件事初步有了个框架之后就离开了边郡。

事情最开始的谋划阶段已经过去了,剩下的就是那些做实事的人的事了。倒不是说陈嫣从来不干实事,只是随着集团越来越大,她离第一线也越来越远了。事实上,她所处的位置也要求她不能专注到一件具体事务上,因为那往往意味着对其他事务的忽视。

“公子,已经到广昌县了,不出几日便能离开代郡。”找到可以歇息的地方,婢女便向陈嫣通报最新的情况。

离开边郡之后的陈嫣并没有走来时的原路,就是自云中郡向东,穿过定襄郡、雁门郡、代郡、上谷郡、渔阳郡,然后搭乘海船回到不夜县。而是穿过定襄和雁门之后抵达代郡,然后从代郡南下。

代郡的南方就紧挨着常山国去常山国见刘舜一面是陈嫣这一次出门的重要原因呢。

“已经到广昌县了吗?”陈嫣这些日子日日都是在马车上过的,一开始还有些新鲜,后来就真的没意思了。走到哪里也是靠身边人通报,不然的话,她真不知道自己走到哪里了。

浑身颠的酸痛,这公元前的交通工具乘坐体验,只有当事人才知道是怎么回事了!

上一章 目录 +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