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企鹅中文>科幻惊悚>汉贵女三春景千千> 大东(9)
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大东(9)(1 / 2)

“子曰:为政以德,譬如北辰,居其所而众星拱之”颜异缓缓读着《论语》,虽然手边放着书册,眼睛却没有落到书册的字迹上。《论语》这样的经典,对于世代儒门的颜氏来说,可以说是基础的不能再基础的了。

以颜异来说,《论语》一书,他几十年前就能倒背如流了,这个时候自然没有再照本宣科地必要。

坐在他旁边的位置,是一个年纪不大的小姑娘,跟着他读完这一小节之后就听他不急不忙地把意思给解释出来。

颜异在教陈如意小朋友读《论语》,当然了,陈如意小朋友基本功是很扎实的。早在很久以前启蒙的时候就一定读过、背过不少书了。那个时候她最先用《仓颉篇》学习认字,然后就是跟着老师和陈嫣读各种经典。

其实一开始她并不理解经典中那些句子的意思,那个时候她才多大呢!甚至很多字她都不认识,就是老师和母亲念一句,她跟着念一句而已。时间次数久了,一些特别重要的篇章她自然而然就能背诵了。

就算是不能背诵的篇章,认得字以后也能随口读出,没有错误(除非是本来就有争议的那种)。

古代没有标点符号,至少是没有统一的标点符号。再加上遣词造句方面书面语脱离口语是常见的事,这给研读经典的学生带来了很大的困扰。为什么启蒙的学生一开始什么都不教,就是跟着老师一句一句地读书,连文意都不讲解?

有些人觉得是古人的教学方法不好,其实这是不知道古人学习的‘关窍’!

这一开始就是为了教小孩子们该怎么读书断句呢!而且得教到他们烂熟于心,就算什么都忘记了,再看到曾经读过的句子,也能不错地读下来——而想要做到这一点,也只能使用这种重复再重复的‘笨办法’了。

所以说,陈如意小朋友确实是启蒙完毕了的,她现在进行的一切学习,都是非基础性的。

颜异在考察过这个孩子的基础之后,就直接进入了第二阶段的学习,开始向她阐意了——是的,他现在是这个孩子的老师,专门教《论语》一门。

在陈如意小朋友完成启蒙之后,陈嫣就给她找了别的老师辅导文化课。这个时候的学者一般都会尽量多地读书,不说博览众家,至少自家学说的经典都会读。但要说深入研究,一般就是一两本经典而已,越是水平高,‘专业化’的现象越是明显。

所以陈嫣并没有找一个老师教女儿全科,而是将她的不同学科交代给了不同的老师。数学有自己亲自教,另外还有桑弘羊的远程辅导,平常还有一个算学高手按照教材教她。外语的话,陈嫣身边一直都有外国学者,不只是陈如意要学,陈嫣自己也是要学的。

至于历史、地理、自然科学等等科目,也是有专人教导,不然就是陈嫣自己亲身上阵。

不过陈嫣自己也有很多事要忙,所以在来到长安之后,其实亲自教导陈如意小朋友的机会已经很少了。大多就是有空的时候给陈如意小朋友答疑解难,引导引导这个孩子的思想。

有些科目陈嫣是没有办法了,让别人来教自家小朋友她有些不放心,宁肯进度慢一些,也要自己教,或者让孩子自学。但有些科目不同,现如今读书人读的那些东西,想要找到教这些的人还是比较简单的。

所以什么《道德经》、《诗经》、《礼记》这些经典,都是找的学问不错的人来教,陈嫣就是负责抽查陈如意的课业而已。

陈嫣原本是照着当初公孙弘的标准给陈如意小朋友找老师的,她对老实的学术水平要求其实没那么高。这也可以理解,她又不是想教出一个学究来,所以只要水平在水准线上就可以了,毕竟陈如意小朋友的就是刚刚启蒙的程度,教这么个孩子用太高的水平也有点儿浪费。

相较于学术水平,人品、眼界、心性之类的特点更为陈嫣看重,她觉得这些老师是很有可能影响到女儿人生观建立的她当然是希望有个好一点儿的师长影响陈如意小朋友。

只不过,陈嫣自己当初运气爆棚,一次就找到了一个公孙弘,却不代表这个时候还能有这样的运气!当初的她并不觉察公孙弘的可贵,现在回头看看,这位简直就是奇人!刘彻这一朝到现在为止,恐怕也就是他这个丞相当的最稳当、最令刘彻满意了。

甚至自公孙弘之后,刘彻就一直没有找到满意的丞相后继者,到如今的丞相依旧是将就着用。或者说连将就着用都做不到,现如今丞相就是个摆设,权力完全被刘彻这个皇帝,以及朝中握有实权的三公九卿瓜分了。

公孙弘的学术水平其实不能说是最高的,当然,也不能说他的学术水平差。毕竟他出身虽然卑贱,实在说起来却是学而优则仕的一个孝廉(虽然当孝廉、受举荐的原因是他孝顺就是了,但读书人的身份是没错的)。

他读书的时候已经很迟了,也谈不上有什么万里挑一的学习天赋,在普通人中算是读书料子,但也没有出色到会让人感慨‘奇才’。这样的人,又错过了读书的黄金时间,实际上的学术水平能高到哪里去呢?

他当上朝廷重臣后其实也是有一些文坛文章出来的,外界的评价倒不算太坏。但真要论起来,放在如今的背景下,也不如何出彩。有不少人吹捧,只能说是很多人受到了他身份影响,并不能公平公正地评价他的作品。

不过让陈嫣来说,公孙弘的学术水平也没有不能教人。重要的是他的不少观念,他的为人处世曾经陈嫣只是觉得不错,现在要给陈如意小朋友寻找家教了才真的觉得何止是不错!公孙弘那样的简直可遇不可求。

他的身世并不如何出奇,却是难得的有大眼界、懂得变通!有这样一个家教,即使是从学习以外影响孩子也好啊!

如今找不到第二个公孙弘(说实在的,陈嫣要是真的能找到第二个公孙弘,首先也不是拉来给陈如意小朋友做家教,首先应该是被刘彻看到,弄去做丞相),陈嫣几次尝试无果,也就不再执着了。

既然那些她十分看重的特质可遇而不可求,陈嫣的目光就自然而然地转向了学术水平。简单来说,就是尽可能选择学术水平高的至少能学学人家的学问,还有认真努力的心态。

其他的老师都陆陆续续到位了,只不过教《论语》一门的老师一直不能让陈嫣满意。按说现在儒家也算是学生最多的诸子百家了,有孔圣人的‘有教无类’一句,孔子门下在‘传教’这一点上还是做的很到位的!

这种情况下,《论语》不知道多少人都翻烂了,是最当家不过的学问!对于陈嫣来说,要找一个《论语》学的好的,并不会比吃饭喝水更难了。

然而事情就是这么巧,从一开始找不到满意的,再到好不容易有一个满意的。人家教了不到两个月,家中老母仙逝,只能回家守孝,位置就又空下来了。再然后再然后又是一次一次地寻摸合适的。

反正到现在为止,又得给陈如意小朋友找《论语》老师了。

陈嫣经常是很忙的,不过偶尔空下来也是真的很闲。这一日闷在书房里安排各种事务,好不容易做完出来走走,就走到了陈如意小朋友的院子里。看着在水榭中读书的父女两个,陈嫣站住了之后就再也走不动了。

好像脚底下有胶水将她黏的牢牢的。

陈嫣站了有一会儿,一开始颜异并没有发现,直到他让陈如意抄写笔记,这个时候抬起头来,这才和隔着池塘的陈嫣眼神碰到一起。

“真没想到那孩子会这样决定。”陈嫣并没有转身就走,也没有心绪纷乱,应该说她比她自己像的还要平静。就这样打了一个招呼之后,两个人绕着池塘散步。

颜异有些沉默,或者说他一直如此沉默。他用一种很温暖的目光看着陈如意小朋友,然后又用同样的目光看着陈嫣:“我也没有想到”他没有说的是,虽然是没有想到的事,却是最令他喜悦的。

在他长长久久感受不到喜悦之后,因为那个孩子的一句话,好像他的喜悦全都恢复了。

在那次陈嫣离开长安之后,颜异的喜悦就消失了,似乎什么事情都不能让他拥有喜悦、幸福、满足这类美好的情绪。或许别人遇到这种事会很消沉,颜异却没有这种情绪,在这件事上他甚至觉得这样就好。

对于那之后的他来说,沉默、愧疚、痛苦才是昭示他踏踏实实活着的现实。至于那些美好的情绪,如果他还能拥有,他反而不知道该怎么面对自己接下来的人生——他凭什么还拥有那些?对于现在的他来说,那之后的一切都是他应得的!

哪怕那意味着和生命等长的痛苦。

“如意,这是你父亲。”

陈嫣亲口将这个从未提起的事实告诉女儿,然后就静待世界走向该去的地方。

陈如意小朋友当时是怎么想的,陈嫣不会知道,颜异就更不会知道了。她似乎很惊讶,看看陈嫣又看看颜异,想要确认一些什么——她从来没有问过关于父亲的事,在这一点上她可以说是天真,也可以说是早熟。

一开始,她只是没有父亲的概念。她是生活在众多奴仆婢女包围中的娇宠女郎,小的时候也根本见不到外人,直到读书识字了,才从书里面知道有‘父亲’这回事。而那之后,她也没有询问过母亲关于‘父亲’的事。

陈如意从小就是这样了,善于体贴人心所以说这孩子讨人喜欢不是没理由的。

上一章 目录 +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