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企鹅中文>其他类型>大秦始皇后全本免费> 第47章 101~104
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第47章 101~104(2 / 2)

涉及朝政民生,嬴政比任何人都要更敏锐。

之前那场异常的大雪,已经完全足够引起他的警惕了,所以听到林阡的话后,嬴政直接问她:“你需要多少钱?”

林阡一愣,旋即惊喜地看着嬴政:“越多越好!”

嬴政竟也问都不问,立刻就叫来蒙毅——

蒙恬上战场后,蒙毅就取代蒙恬开始负责嬴政的安全,而林阡身边则换成了一个深得王翦真传的小将负责安全。

蒙毅刚踏进大殿,还未行礼便听嬴政吩咐:“你去库房将之前从韩赵燕魏等国家抄来的所有财物,尤其是黄金制品都给寡人拿到大殿。”

蒙毅讶异地看了嬴政一眼,见他正与林阡头挨着头,神情凝重地商议着什么事儿,不敢耽误,立刻转身带着几个内侍去了库房,直接将库房内的所有黄金饰品都运到了主殿。

挥退所有人后,嬴政立刻看向林阡:“这些东西你随意用,能买多少布匹与棉花就买多少!”

反正都是意外之财,他花起来完全不觉得心疼。

若能因此减少百姓伤亡,他只会觉得划算——

因为年年打仗,各国人口都开始大量减少。嬴政并不希望出现等自己完成大一统事业后,治下却没几个百姓的情况。

林阡点头,立刻打开了位面交易器。

==·救灾·==

二号宿主自从开店之后,除了极少数出门的时候,大部分时间都相当悠闲,所以第一时间就看到了林阡发送过来的消息。

他点开语音——

“你手上有多少布匹和棉花?能卖给我多少?从其他人手上进货的话又能买到多少?”

二号宿主愣住了。

虽然林阡极力掩饰,但他还是听出了她语气中的急切。

她应该是遇到了什么麻烦,需要采买大量的布匹。

二号宿主眼睛一亮:“你要多少?”

林阡没有隐瞒:“你能给我多少我就要多少!”

说完,她直接将大殿内那好几大箱子的黄金饰品扫描成图片后发给了二号宿主。

“这些黄金饰品能买到多少,我就要多少。”

“对了,不要印花布,全部买素色的棉麻粗布。”

二号宿主看着那闪闪发光的几大箱黄金,眼睛都快要黏在了屏幕上面。

这还有什么可说的?

他果断回复林阡:“我手上大概只有一仓库的棉麻粗布,但有两仓库的纯棉布,价格并不比棉麻粗布高多少,一仓库棉布也就比一仓库棉麻粗布多出半个金杯而已,你要吗?”

“不是我趁火打劫想要坑你的钱,而是在水力纺织机逐渐推广后,纯棉布的成本大降,一匹纯棉布的成本与一匹掺杂了大半麻的棉麻粗布高不了几个钱,所以现在大部分拥有水力纺织机的厂家全都只生产纯棉布,并以此与其他人生产的棉麻粗布竞争,生产棉麻粗布的厂家这两年都倒闭得差不多了,市面上流通的棉麻粗布大部分还是之前生产出来的。”

“你若是只要棉麻粗布,我必须到其他地方去找,若加上运输成本说不准比棉布的价格更高。”

“相反,你若是接受纯棉布,我现在就能给你送来两仓库,明日还能给你送来更多。”

林阡听完先是一愣,旋即大喜:“可以,若价格真与你说的一样,全部买纯棉布都行。”

毕竟纯棉布的保暖性比棉麻粗布好多了。

后世棉麻粗布主打的一个有点就是透气性,但在需要保暖的冬天,谁想要透气?

两人非常愉快地达成了这场交易。

下一刻,二号宿主就直接给林阡送来了所有布匹存货。

林阡按照之前定好的价格,给他发过去了十四个金杯重量的黄金饰品,然后立刻前往仓库,选择了接收所有的布匹。

这时候,二号宿主又发来了一条消息:“我刚才重听了一遍,你好像还需要棉花?你确定需要没有经过纺织的棉花?”

林阡赶紧回复:“事实上,我对棉花的需求量可能比布匹更大。”

顿了顿,她解释道,“那些棉花我准备用来当衣服的填充物,用以做出更保暖的棉衣。”

二号宿主停顿片刻,似乎从中得到了什么灵感。

他过了会儿发来消息:“若你也要棉花的话,我手上还有好几个仓库的棉花储备。价格的话,为了报答你刚才那句话给我的灵感,我可以按照原价加运输成本的价格给你,一仓库一个金杯怎么样?”

林阡自然无有不应。

但想要买到足够多的棉花与布匹,即便是二号宿主也需要一些时间。

而在这段时间内,因为辽东等地的降温与大雪已经渐渐成灾,所以嬴政便下令,准备让人护送着林阡最先从二号宿主那儿换来的布匹与棉花,以及之前没卖完的布匹与前两年收获的棉花先去辽东。

嬴政在朝堂上提出此事后,却遭到了以王绾李斯为首文臣的强烈反对。

并非反对以布匹棉花赈灾,而是反对“免费”二字。

他们也给出了自己的理由。

如李斯就觉得:“无规矩不成方圆,若真的免费送布,说不准会出现一些没皮没脸的百姓为了得到更多布匹撒谎、哄抢的情况。别到时候好心赈灾,反倒给一部分百姓带去了灾难。”

王绾则更担心以后:“这次赈灾因为有六国王室与贵族的财物托底,所以棉花与棉布可以免费送给百姓;可下次发生其他灾难呢?老百姓会不会希望朝廷同样免费发放赈灾粮食与物品?一开始还能支应,等六国王室与贵族的财物用光了,又该如何?微臣担心,这样会养大了百姓的胃口,等朝廷不再免费发放物资的时候,他们会对朝廷生出怨恨。”

嬴政一听有理,果断否决了之前的想法。

只是……

他看着王绾李斯二人:“百姓往常买一匹布都要攒许久的钱,若这次送去赈灾的布匹也用来出售,老百姓怎么买得起足够御寒的棉花与布料?”

王绾李斯二人面面相觑,最后也只得出了一个“降低价格的答案”。

嬴政有些失望。

林阡却给出了一个办法:“不如朝廷搞一个无息借贷如何?”

嬴政转头看向林阡:“无息借贷?”

林阡点头:“面对灾难,我相信老百姓远比咱们更有求生欲,只要有机会,他们都会死死抓住。若免费发放布匹与棉花不可行,那直接将棉花与布匹借给百姓不就好了?价格就按照铺子的价格来,那对百姓而言已经非常低了,但这种出借,不收百姓利息,而且不设置还款日子。”

李斯皱眉:“不设置还款日期?”

“对,”林阡笑了笑,“不设置还款日期,但每年都可以按照一定比例从百姓收获的粮食中折价扣除部分,一直到扣完为止。而具体比例,则参考百姓所拥有的田产数量,在不影响百姓温饱的前提下进行扣除。”

因为是朝廷作保,老百姓也不需要太过担心被坑。

王绾恍然大悟,认真思索后点了点头:“这法子倒是不错,布匹本就可以购买许多东西,往常交税的时候也可以用布匹抵偿,直接将布匹当做钱财出借给百姓倒也方便,而不收利息,也不会给百姓增加太大负担,让百姓可以更安心地和朝廷借款。”

李斯再次提出了不同意见:“方法倒是不错,可谷丰侯可曾想过,底下官吏会不会阳奉阴违,借机坑害百姓?”

林阡知道,李斯所言是极可能发生的事情。

就算朝廷亲口承诺借款不收利息,日后慢慢还上就行,但这命令落实到各地郡县后,负责实施这项决策的官吏却不一定能忍得住诱惑。

多少影视剧中出现过官员侵吞赈灾银两的情况呢?如今还涉及到借款,隐患就更大了。

林阡一下就颓了。

嬴政看着林阡头顶排排坐的蔫哒哒小号林阡和小号嬴政,再看了看林阡脸上的失望,突然轻笑一声:“这法子若有可行性,直接推广下去便是。”

见李斯似要插嘴,他眼神倏地冷了下来,“若有人敢趁机对布匹棉花,甚至是百姓的借债数目或条款出手,查清后直接诛九族!”

李斯瞬间闭嘴,再不劝谏。

若真有人在得知嬴政命令后还敢作死,想来这种人不管是推行何种政令都可能钻空子,防是防不住的,不如直接杀鸡儆猴。

……

林阡又提出了一件事:“除辽东外,其他地方应该还不至于积雪成灾,而其他的棉花与布匹还需要过段时间才能送到咸阳,这段时间我们是否应该做些其他准备?”

嬴政看向林阡:“什么准备?”

其他人也都朝着林阡看了过来。

林阡解释:“随着棉花与布匹送去辽东的,不是还有棉袄的做法?但这只是因为辽东那边灾难发生太快,时间上来不及,所以我们只能将棉袄的做法并布匹、棉花等原材料直接送去辽东让当地百姓自己制衣。”

“其他地方也未必不能按照这个法子继续赈灾,毕竟如今还留守在家中的多是老人孩子与女人,他们有时间,可以自己制作棉袄。”

“但是,”林阡看了嬴政一眼,“前线士兵上战场应该不会携带针线吧?”

嬴政愣了下,才反应过来林阡的意思。

想到前线的八十万士兵,嬴政也不由皱紧了眉头:那么大一群大老爷们儿,他敢保证绝大多数连缝补衣服都不会,更何况制作棉袄。

他无奈看着林阡:“你可有更好的办法?”

林阡笑弯了眼:“为什么不雇佣一批擅长制衣的女子专门给前线士兵制作棉袄呢?”

==·开厂·==

雇佣更多擅长制衣的女子专门给士兵制作棉袄?

所有人先是一愣,旋即惊喜地看向林阡:这法子妙极了!

天气转冷后,几乎所有的百姓都停止了活动,百姓们大部分也都空闲了下来。若在往年,这时候大家说不准还在为秋红薯秋土豆忙活,但今年嘛……

红薯土豆抗旱,但不抗冻啊!

今年的秋红薯秋土豆,收成彻底没了希望。

红薯还好,还能将红薯藤割下来放在地窖一类的地方按照某种方式保存到明年,但土豆就真的没办法了。

所以说,这种时候老百姓还是很有空的。

李斯瞬间来了兴趣:“女子不用服徭役,但可以让她们以制衣代替其家人,如父兄丈夫儿子等人的徭役,若家中并无成年男丁,也可以支付她们一些工钱。”

王绾补充:“以工代赈其实也是个不错的办法。那些女子每做一件衣服就能抵消一部分棉布与棉花的价钱,想来那些妇人应该会很愿意。”

“若将布匹与棉花直接交给百姓负责,难免出现贪小便宜的情况,不如直接将人请到一个固定的地方制作棉袄?再增派几个官吏盯着,应当可以杜绝此事。”

“这法子倒是不错,但取暖是个大问题。”

“这有何难?直接在屋子里点几个火盆不就行了?”

“棉花与布匹极容易点燃,若在屋子里点燃火盆,稍不注意就可能引起火灾。”

“那你说怎么办?”

“安全更重要,那些布匹一旦燃烧起来基本就全废了,还可能伤及他人性命,多发她们一些衣物就好,最好不用明火取暖。”

“你雇人做活儿,结果有人冻死在了你的地方,传出去还不是影响的陛下的名声?”

“……”

一群文官三言两语,便将林阡随口的一句话补充完整,甚至延伸出了更多可能。

林阡听着大家的话,整个人都惊呆了。

直到发现他们在取暖这个问题上陷入了僵局,这才主动站了出来:“如果所有人都在一个屋子的话,其实可以采用地暖的方式取暖。”

嬴政看向林阡:“地暖?”

林阡点头:“一般是在屋子外面地下挖一个烧火的地方,火焰燃烧会产生许多烟雾,将这些烟雾收集起来,从地下挖掘出来的烟道一直送到某个房间地板下挖出的烟道。只要燃烧不停,屋内就可以保持一定的温度。”

顿了顿,她往坐垫下的地板看去,“若烟道做得好,即便是光脚踩在地面也不会冷。”

所有人下意识顺着林阡的目光,看向了地板。

嗯……

之前还不觉得,等气温降下来后,大家跪坐在垫子上也只有一个想法:真的好冷啊!

所有人纷纷看向嬴政。

嬴政:“……”

他无奈地笑了笑,颔首道:“这地暖的具体构造还请谷丰侯告知墨家钜子,待他们研究透彻后,寡人立刻命人将用来安置那些女子的屋子铺上地暖。”

所有人直勾勾地看着嬴政。

嬴政失笑:“宫内也会命人铺上地暖。”

所有人这才收回视线。

很快,雇佣擅长制衣的女子到一个固定的地方为前线士兵制作棉袄这件事,便由嬴政直接敲定,并将其直接交给了林阡——

因为雇佣之人多是女子,交给林阡管理更加方便。

其他人也没有异议。

林阡很快在咸阳,并咸阳附近的几个村庄与县都发布了招工的公告,还特意写明了工钱、可以代徭役、可以包食宿、工作的地方可以取暖等条件。

这已经很像是一个工厂了。

林阡还特意将那个地方命名为“成衣坊”,除了外观,更与前世没了太大差别。

于是没几天,等二号宿主将海量的布匹与棉花都给林阡送过来后,这个已经招收了许多女员工的“成衣坊”就正式开工了。

成衣坊的员工很快就陷入了忙碌之中,又因为成衣坊吸取了墨家流水线生产武器的经验,直接将所有员工分成了裁剪、缝补与填充等好几批员工,所以几乎是第一天,成衣坊就已经有了棉袄产出。

等所有人习惯了这种工作内容与工作节奏,成衣坊的生产效率更是大大提高,有时候一日都能产出上千件棉袄。而且这个数量还在随着闻讯赶来报名的员工数量的增加而增长。

等前线的消息传到咸阳的时候,成衣坊的棉袄日产量甚至已经达到了惊人的五千多件。

里面的员工数量也达到了惊人一千多。

但即便产量如此高,成衣坊这段时间生产出来的棉袄也不过才十多万件而已,根本没办法让所有的前线士兵都穿上保暖的棉袄。

嬴政见林阡失落,私下特意安抚道:“十多万件的数量已经非常让人惊喜了,先将这些棉袄送去前线,加上士兵们之前的衣物,应当可以再支撑一段时间。你趁机多招收一些工人,尽快做出更多的棉袄,肯定能赶上前线战斗。”

林阡安心了不少,继而想到了一种后世常用的工具——

缝纫机。

但这种工具在基建文中出现不多,林阡并不了解其具体构造:她只记得缝纫机的外形,以及那个格外有趣的脚踏板,还有那根上下穿梭的针。

林阡在某次从二号宿主手中交易布匹的时候,几乎不抱希望地问了一句缝纫机。

却没想到二号宿主很意外:“你们没有缝纫机吗?我可以送你一台啊!”

然后没几分钟,二号宿主就给林阡传送了一台缝纫机过来。

林阡:“……”

她转头就将缝纫机交给了墨家钜子。

墨家钜子非常给力,就像之前林阡只是简单说了下地暖的构造,一群墨家子弟群策群力,又做了一些实验后,几乎在第三天就做出了一个小型地暖,紧跟着就将议事大殿与成衣坊翻了新,直接铺上了地暖一样,这次拿到完整的缝纫机,墨家钜子同样带领着墨家子弟在短短两天的时间内及弄清楚了缝纫机的构造,并在几天后仿造出了一个木制的缝纫机。

虽然不如铁制的耐用,但效果相差不大。

很快,木制缝纫机就大量出现在了成衣坊,并极大地提高了成衣坊的生产速度。

不到一个月,成衣坊就生产出了足够数量的棉袄,并将其送去了前线。

王翦之前收到十几万件的棉袄就已经非常高兴,却不想过去一个月后,咸阳竟又一次送来了棉袄,而这次的数量更多,直接做到了人手一件。

他看着堆积如山的棉袄,还特意带了一堆穿着全新棉袄的士兵跑去楚国面前晃悠了一圈儿——

王翦并非喜欢炫耀的性格,但之前后方迟迟没送来保暖衣服,楚军却因为大后方随时可以进行补给而很快穿上了御寒的衣物,狠狠在秦军面前炫耀了一番,险些动摇了军心。

如今大后方给力,他当然要炫耀回去。

而这时,各地的雪灾变得日益严重起来,往年的取暖方式与衣物数量已经不怎么管用了。

再一次冻得瑟瑟发抖的楚军哨兵看着秦国士兵身上厚厚的棉袄,差点儿没在众目睽睽之下“汪”的一声哭出来。

好冷、好想穿棉袄、好想变成秦军不挨冻呜呜呜……:,,

上一页 目录 +书签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