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企鹅中文>其他类型>足球之请开始你的表演免费观看> 0517 孤独行走的天才——舒斯特尔(免费)
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0517 孤独行走的天才——舒斯特尔(免费)(1 / 2)

另一边,舒斯特尔也接受了媒体的采访。

“我们和拜仁的差距比较明显,这是无可争辩的事实,整场比赛,拜仁的控球率达到了70%,而我们只占30%。”

“控球率带来了更多的进攻机会,就像上半场,拜仁有九次射门,而我们只有一次!”

“我想小伙子们可以从这场失利中得到一些东西。”

在被问到如何看待这场失利时,舒斯特尔如是说道。

记者马上追问舒斯特尔对拜仁哪位球员印象最深。

对此,舒斯特尔沉默半晌,然后缓缓开口。

“托马斯(穆勒)表现不错,虽然他近期陷入进球荒,但今天的表现足以证明他还是一位优秀的前锋。”

“我比较感兴趣的是约书亚(基米希),他的能力和同时上场的阿隆索相比毫不逊色,他一定会成为国家队最近十年内不可或缺的中场球员!”

性格古怪的舒斯特尔能这样夸奖一个人,这让记者们都很惊奇。

“两天后我们和拜仁还会有进一步的交流,到时候我们将要面对像中国小将杨白起、波兰神锋莱万多夫斯基之类的主力球员,我们依然会全力以赴!”

不等记者反应过来,舒斯特尔继续说道,像是已经料到记者们会问什么问题。

记者们很识趣,没有再刨根问底。

舒斯特尔号称“一半是金发天使,一半是孤胆混蛋”,没有人想要见识他“混蛋”的一面。

在球员时代,舒斯特尔频频和俱乐部、主教练甚至国家队闹出矛盾,从天才逐渐沦为平庸。

“是他的个性毁了他的足球生涯!”

这是大家给他的评价。

提到国家队内讧,大家第一反应大概就是荷兰的三棍客传奇,紧接着还会想到法国每两年一次的内部斗争。

在球迷们的印象中,德国与内讧似乎从不沾边,就算有,也充其量是小打小闹罢了。

然而要是让杨白起来说,绝对不认同这样的说法。

因为就在接下来的2018世界杯后,德国队的甩锅简直令人刮目相看。

后世看了世界杯的杨白起还感叹:万万想不到,你德国这浓眉大眼的也学会这一套了?

实际上,德国队的内斗和国家队帮派,何止是青出于蓝,简直就是由来已久。

自从拜仁在德甲联赛强势崛起之后,德国队就始终由拜仁帮牢牢把持,其他队的球员,就算能力再强,往往也只能给拜仁球员打下手。

为此,德国在80年代失去了自己国家最好的中场大师——舒斯特尔。

1980年欧洲杯,德国击败比利时夺得冠军,25岁的鲁梅尼格靠自己在德甲和欧洲杯上的强势发挥获得金球奖。

然而那年的银球奖得主,却是一名不满21岁的德国中场。

他就是舒斯特尔。

论俱乐部表现,他效力于德甲科隆,当赛季排名第五;论国家队表现,欧洲杯他总共只踢了两场。他是靠什么获得银球的呢?

靠的就是那两场欧洲杯。

两场比赛,他送出4记助攻,帮助德国队以3-2和2-1分别击败荷兰队和比利时队,最终夺冠。

没有人会怀疑,他将成为德国队史上最伟大的中场核心。

18岁之前的舒斯特尔在奥格斯堡青年队踢球,在德国u19国家队,他基本属于随心所欲的状态,怎么踢怎么有,表现完全不像一个未成年球员。

当时身处乙级联赛的奥格斯堡当然已经留不住他,于是德甲冠军科隆队挥舞着支票,把他签入球队。

舒斯特尔在科隆的表现很不错,然而那几年球队的成绩却很不如人意,只能在五六名的样子厮混,欧冠半决赛面对诺丁汉森林,最终一球小负,德国杯决赛又一次铩羽而归。

1980年欧洲杯之后,科隆队已经留不住他了,于是他转会到了巴塞罗那。

在巴萨的8年时间里,舒斯特尔拿到了一个联赛冠军和3个国王杯,这个荣誉薄与他超级中场的定位似乎不太符合——但他的国家队荣誉更加惨淡:1980年欧洲杯之后,他就没再参加过任何一届国际大赛,1984年以后,国家队出场数,干脆就是0。

1982年世界杯前,他被铲伤了韧带,休养大半年,自然错过了世界杯出场的机会(铲伤他的是戈耶切利亚,解锁铲伤巴萨两大巨星成就的男人)。

1984年,舒斯特尔干脆就拒绝为国家队出场了——理由非常居家:对阿尔巴尼亚的热身赛前,他的孩子即将出生,他要去照顾自己的妻子。

舒斯特尔这个人属于足球界的异类,队中的其他球员没事的时候喜欢喝啤酒吹牛b,或者一起整人搞怪打扑克,但舒斯特尔不喜欢说话,没事就掏本书出来看。

他的家庭生活也非常文艺,跟老婆的交流方式是合奏钢琴,生活简直就是西德版的过儿和姑姑(当然并不耽误他跟老马一起泡夜店把妹鬼混)。

当然,其实原因也并没有这样简单。

当时的德甲,拜仁汉堡科隆三国大乱斗,互相谁也不服谁。

国家队又长期被拜仁系所把持,舒斯特尔作为科隆出身的球员,自然也受到了一定的排挤。

1984年欧洲杯,德国罕见地小组赛出局,于是队中开始了甩锅竞赛,拒绝为国家队出场的舒斯特尔自然成了众矢之的。

于是乎,舒斯特尔一怒之下:不玩了!

关于这段国家队公案,说法众多——有说法称,当时的鲁梅尼格想重新组建拜仁帮,于是召回了与舒斯特尔打法类似,风格重合的布莱特纳,舒斯特尔敢怒不敢言,索性退队了事。

还有一种说法:1981年汉斯??穆勒开生日趴,全队都去了,唯独少了舒斯特尔,于是他被主教练认为不合群,是队中的不稳定因素。

另一种说法要追溯到1980年欧洲杯——那年欧洲杯决赛,舒斯特尔助攻一球之后,粘球的毛病犯了,沉迷于自己组织进攻,于是被教练用鲁梅尼格换下,舒斯特尔一怒之下,不玩了。

还有一种说法是1980年欧洲杯,德瓦尔召入斯蒂利克和舒斯特尔,其中后者当时在科隆踢的是前腰,但因为德国国内挺斯蒂利克的声音更大,结果决赛时德瓦尔把舒斯特尔从前腰后撤到了后腰。

这个决定惹怒了舒斯特尔,决赛后他把德瓦尔和德国足协骂了个遍,宣布永久退出联邦德国队(当时只有20岁,代表国家队参赛21场进4球)。

所有这些传闻,核心只有一句话:舒斯特尔不爽,所以不跟他们玩了。

这简直活脱脱一个孤胆混蛋。

随后,他开始了西班牙之旅,先后效力于巴萨、皇马和马竞,在三个最不可能相互加盟的俱乐部中,舒斯特尔都做到了最好。

因此,给舒斯特尔定义也就不是什么难事了。

他是一位在“超级后腰的性质”中融入了“伟大前腰的素质”和“天才中卫的资质”,纵横驰骋于整条“中轴线”上的超级中场。

对于这个特性,一生阅人无数自视甚高评点犀利精到的克鲁伊夫也对舒斯特尔佩服得五体投地如此形容:“我怀念他,他是个真正的天才!他用脑子踢球,他能在后场传球,在中场控球,在前场进球。”

“唯一缺憾是他现在所效力的马德里竞技队喜欢打防守反击,这就迫使他常常一次要跑整整60米,所以他现在很进球少了。他要是还在巴塞罗那队,会轻松得多。”

1984年欧洲杯德国队出局之后,教练下课,贝皇接任。

考虑到队中缺少一个组织核心,贝皇试图招舒斯特尔回队。

没想到舒斯特尔老婆直接一句话:想让我老公回队,可以呀,先拿100万马克出来表示一下自己的诚意!

贝皇一口陈年老血:妈的狮子大开口也要有个限度啊!

于是舒斯特尔再也没回过国家队,在那段时间,德国队也失去了自己最具创造力的中场核心。

上一章 目录 +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