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第176章 三路平定(1 / 1)

“休想!先打赢我们再说!”面对杜壆和柳元的招降,上官义和刘以敬不为所动,一个挥舞双戟,一个舞动方天画戟,分别向王进和高宠杀来。杜壆和柳元的本事两人是知道的,一时半会儿也打不赢;而王进和高宠他们却并不认识,虽然没有轻视之心,但却有了赌一赌的想法——如果侥幸能先杀了王进和高宠,再面对杜壆和柳元就有了胜算。在这种情况之下,两人能不约而同做了同样的反应,算是身为一个高手在战场上的正常选择。当然,能否成功关键在于他们的运气好不好。事实证明,他们的运气很差。三十合……五十合……上官义和刘以敬越打越吃惊,面前这两人既然丝毫不亚于杜壆和柳元,甚至隐隐还高出了一筹。赌输了!因为一百五十个回合已经过去,四将还是没有分出胜负,而杜壆和柳元还在旁边虎视眈眈。上官义和刘以敬带来的一万兵马,这会儿也死的死、降的降;找不到上官义和刘以敬,投降是绝大多数人的正常选择。“没必要再打下去了!”赵桓在旁边看了半天,觉得这样下去很可能会有一人又一个细微的失误而丢掉性命。现在他已经胜券在握,没必要再多添伤亡。他的话就是命令,杜壆、柳元、宿红裳、陈丽卿、解珍、谢宝一起围了上去,四个人打一个,而且个个都是高手,上官义和刘以敬一个撑了三十回合,一个撑了十几回合,都被打落马下。上官义和刘以敬不是縻貹,做不到在一群高手的围攻下越战越勇,也没得到让对手之间相互牵制的秘诀,双拳难敌四掌,落败是肯定的事。再说,围攻他的八个人又有哪一个是弱者。“上官将军!刘将军!现在打赢你们了,是不是该谈谈投降的事了?”寇烕骑着马笑眯眯走了过来。刚才若是他出马围攻,这两人一个也活不了,都得变成大烧鹅!“哼!要我们投降也可以,你们放大王一马,我们两个立刻投降!”上官义和刘以敬冷笑不已,心道并不是所有人都像你们那样贪生怕死、临阵投降,我二人可是一等一的好汉,死没有什么好怕的,怕的是与人做狗。“真是放肆!你当我们投降是贪生怕死吗?是王庆大失众人所望!”寇烕指着上官义和刘以敬的鼻子大骂。“王庆乃是不忠不孝不仁不义的奸恶反贼,大家伙都指望着他能带着兄弟们打下一片朗朗乾坤,结果这厮做了大王比原来的大宋还要,而东京那边仁义贤明的太子殿下已经成了监国,贪官污吏被杀了个干净,现在求贤似渴,满心都在百姓身上,老子不降宋,难道要跟着他王庆一条道走到黑?”这一席话可以说是说出了大家的心声,杜壆、柳元、酆泰等人大为触动,上官义和刘以敬也沉默不语。赵桓看了一眼寇烕,又对此人有了一个新的认识。会异术、明智慧、性耿直、有口才,竟然是个全能的人物。有前途!“可以!本太子答应你!”赵桓骑着马上前,大声说道。他走到上官义和刘以敬的面前,坦诚而言:“我没见过王庆,不知道他是一个什么样的人,但既然能把你们这些人收到麾下,就一定有过人之才!”“不过本太子不怕,因为大宋百姓需要的是一个能带着他们吃饱饭、穿暖衣、不被贪官污吏毒害、不被外邦异族欺凌的好皇帝,如果他王庆够格,本太子让贤又如何?”“男子汉大丈夫说到做到,我在这里答应你们:我放王庆安然无恙离开南丰府!当然,仅此一次;再抓住他,那就公事公办,让淮西的百姓审判他的罪行!如何?”赵桓一席话,让上官玉和刘玉静张大了嘴巴不知该如何回应。这就是大宋太子?的确气度非凡,看起来比王庆正派得多!可是……刚才那一句只是用来为难杜壆、表示自己坚决不想的坚定信念的,怎么面前这大宋太子还当真了?他真的会放王庆一马?两人都有一些不敢相信。“上官兄、刘兄!”柳元在旁边沉声说道,“太子殿下在一个时辰之前说过,淮西上上下下包括王庆在内,所有人的反叛之罪都不追究,但那些滥杀无辜、残害良民、奸淫掳掠的恶贼要依法治罪!说白了,太子殿下是一个真正为天下百姓、为大宋江山着想的明君,为忠为义,两位都没理由不降!”上官义和刘以敬相视一眼,“大宋太子!你真的不会在淮西大开杀戒吗?”“不会!你看看你们的这些部下,厮杀半日折损不过千人,本太子已经在极力保全他们了!但凡正义良善之辈,本太子能救得一个是一个!即便罪在不赦,本太子也决定让他们做十年苦役,去挖矿修河,十年之后让他们重获自由,重新开始!”“本太子清楚的很,但凡有条活路,没有几个百姓想造反;而那些唯恐天下不乱的野心之辈,也不过是有志难舒罢了!”“果然是大宋仁君!我上官义愿降!”“我刘以敬也愿降!”“好!”赵桓亲自把两人扶起来,大声说道:“如今本太子身边聚集了那么多忠直正义之士,只怕今后想做个昏君都难了——近朱者赤近墨者黑啊!我如果不能做个明君,就没资格做你们的主君了!哈哈!”一句话说的众人都开怀大笑起来,这样的坦诚之言比所谓的帝王心术更能让他们归心。“四路军马已经平了三路,现在就差纪山军了!本太子这就亲自去拜访李助、李懹叔侄两个,纪山军一定,整个淮西就重新回复安宁!”上官义、刘以敬、柳元等人立刻请令:“我等愿往!”杜壆也请命:“既然此处已平,南丰城中又无大军,有刘、岳两位将军在此足矣!杜某请命同去,若是李助、李懹等人不降,某等即引军攻之!”

上一章 目录 +书签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