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企鹅中文>其他类型>王熙凤重生红楼txt下载> 第113章 迎春婚事
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第113章 迎春婚事(1 / 2)

刘姥姥来过后,王熙凤今年手里面的事,要紧的就只有一件了——给今年已经十四岁的贾迎春选个丈夫。

其实一年前,王熙凤就把这消息给放了出去,只是不巧她怀上了,这事就给耽搁了。

没办法,除了王熙凤对贾迎春的婚事上心外,贾母、贾赦、邢夫人和贾琏都是不管贾迎春的。

不过也别把王熙凤想得太好,她上心这事,也是想把贾迎春当做联姻工具而已。

王熙凤心里多多少少对上辈子最后那样的结果,有心理阴影,所以准备家里面的姑娘们,年纪到了就将其都嫁出去,这样未来若是还如上辈子那样,或许还能有个伸出援手的人。

毕竟出嫁女无罪。

上层阶级还是讲究脸面的,而且大家都不傻。

儿媳妇娘家出了事,你就立马要弄死儿媳妇,让自己的儿子死老婆,那谁家以后还敢和你家结亲呀!

绝大多数人联姻,都是想着互帮互助,而不是单方面的付出。

因此绝大多数的人家都会像之前的北静王府和齐国公府一样,在流言蜚语最高的时候,把儿媳妇带出去见人,已示自家品行。然后就用各种各样的理由将其关在府上,看情况要不要让对方过几年“病逝”。

不过因为忠楚王爷(太上皇十二子)尚未彻底倒霉,只是甄家彻底倒霉了,所以齐国公府和北静王府的两位甄氏也都还活得好好的,只是不得在外出而已,家里也是婆婆在管家。

至于最后能不能用上,无所谓,王熙凤只求问心无愧。

如今出了月子,又接见了刘姥姥,王熙凤便开始专心给贾迎春选丈夫,还发动了身边的亲朋好友。

王熙凤的要求只有两条:

第一、必须要和荣国府门当户对,没办法区区一个贾迎春还不值得王熙凤冒险将荣国府的档次主动降低。

第二、嫡出庶出无所谓,但人得上进,哪怕不上进,也不能是个纨绔子弟。

就这么看上去很简单的两条要求,实际上找起来也挺难的。

而且还有一条隐性的要求王熙凤没有说,那就是贾迎春的夫婿最好是走文官的路子,当然要是实在是找不到勋贵家也可以。

毕竟在元哥儿没有读书读出来之前,贾家是不可能脱离勋贵的。

什么是“读出来”?

就是考上进士!

以元哥儿的资质,其实考上进士还是有些难度的,除非他猛然开窍,不然就只能看运气了——比如会试的时候遇见一个喜欢他风格的考官。

已经八岁的元哥儿,在林如海这样的大佬眼里已经能看得出来未来的潜力有多少。

元哥儿虽继承了贾琏和王熙凤的聪明,可这聪明没点到读书上。

对比的就是小他半岁的林瑞,小小年纪已经有下场考童生的势力了,只不过林如海现在是内阁大学士,需要低调行事,而且林瑞年纪实在是太小,因此才没有让他下场。

而元哥儿这边,童生的考试对他来说如今还有几分难度,如果遇见刚好以前说过的题目,那能有五成把握,不然就是去送菜。

啥?

科举考试考以前出过的题目?

没错,真的是如此!

至少考童生是如此,在四书五经的范围内,选择一句进行考察。

四书五经虽然内容不少,但却是有数的,只要努力认真,十几年下来把四书五经背得一个滚瓜烂熟都完全没问题。

如果运气好遇见一个靠谱的夫子,将四书五经每一句都给你讲透了,那考个童生完全是小菜一碟。

当然也不要把科举想得太简单,童生只是入门而已,所以相对简单。

对于荣国府这样有钱有势,能请得起好夫子的人家来说,只要人不是真傻子,真的不难。

真正分出高下的是乡试和会试,尤其是会试,有些人考到白发苍苍了也考不中。

因为乡试和会试就不是死命题了,而是活命题,什么事情都有可能被当做题目,而且还要套上一个四书五经的框架这就更难了。

在这样的情况下,王熙凤都已经做好了元哥儿考到四十几岁都不中进士,然后依托贾家的势力,直接补官的准备。

当然,元哥儿要是像贾敬就好了,二十多岁的时候撞了大运,凭自己的本事考中了二甲进士。

上一章 目录 +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