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优秀女职工 15(1 / 2)

冰兰接过郭星华递过来的一本不厚的书册,是一份英文设备使用说明书,专业术语多一些,如果没接触过这方面知识的翻译着是费力。冰兰逐句给他翻译出来,又将几个专业术语词汇点出来“这是设备专业术语,要找工具书或许能找到。”

郭星华没想到冰兰能给他解决了问题,为了完成任务他不得不舍脸虚心求教。让冰兰从头帮着看了一遍,改正了一些用语词汇不当之处,将一些术语分列出来。

冰兰流利的英语别说朱建英,就是两个姑娘对冰兰都有了改观。一个个拿着不解的题让她帮着解答。

“小林上学是不是学习很好?怎么没考上大学?”朱建英问儿子。

“她考工考了第一名,考大学的时候听说出了点差,要不也考上了”

“哦,怪不得,还真是可惜了,怎么没复课?林家对儿女学习是不是不重视?”

“也不是,当初毕业正赶上招工,考上了可能觉得不去可惜就上班了”郭星辉发挥着想象帮冰兰解说。

因为帮着郭星华看翻译稿,时间就耽误久了,两人回来天已经黑了!幸好是开车回去的。郭星辉不说,心中是十分佩服冰兰。一手握住方向盘一手握住冰兰的手,眼睛看前方,嘴角带着笑。

“笑什么?”

“我觉得自己好幸运遇到了你”

“好好开车,我还想好好活着呢!”

郭星辉这才拿回手认真开车。冰兰嘴角挂上一抹微笑,男人话不多却让你安心,冰兰又找到那种自在不寂寞的感觉。她不喜欢那种霸道男人,不喜欢围着老婆转的男人,就这样,彼此自由,默默关心最好。

自己的一项技改技措居然只是得了五十块钱,冰兰很失望,处境一点都没变,那么自己有证了会不会变?现在她只想努力现将那两门外语结业,拿到毕业证在厂子挂上号,如果还没动静,就要考虑动动窝了,她不会结婚带娃还要倒班。

83年的改变已经超乎了人们的认知,街上有人卖早点了,市场上东西多了,有爱美的戴上了□□镜,女人们穿上漂亮的裙子可以去照相。电影院里一部部新片充斥着人们的生活,电视冰箱电风扇慢慢进入了人们的家庭。

唯独住房没进展,好容易盼到了棉纺厂要建职工房,却没冰兰家啥事。林大哥再次豪气,与村子租了一亩地,在养鸡场旁边建了一排四间大平房,一排厢房,四间道座房。院内打压水井,大门就朝着马路,道座专门配置盛放饲料。

玉米豆粕都从那个一直与他合作的那人处买,主要是价格低量大。在市场上他还不能一下子买到这么多的粮食。弄得冰兰带着大豆压榨了一批又一批豆油,大豆油处理了一次又一次。

空间里万亩地除了玉米就是大豆,外面一年一季,她可以种植两季。鸡鸭鹅还得给他预备着。蛋鸡一般500天就要更换,冰兰的鸡种好,两三年是没问题的,不过鸡太老不好吃,在两年头上冰兰开始给林东阳换鸡。

换下来的鸡可不能便宜卖,林家都吃过,这鸡是真的很好吃,味道十分鲜美,尤其炖汤。

“哥,咱们家鸡可以打出名头,其实鸡蛋也应该有个牌子。以后别人一听是咱们家的鸡蛋贵点也认。咱们家的鸡和鸡蛋真的与众不同。”

“对,冰兰说的有道理,东阳,这鸡给坐月子人吃最好,我看就叫月子鸡,城里人想买都买不到。你看你媳妇坐月子就是喝鸡汤,那奶水晨晨都吃不了的吃。”葛云退休没事经常带着两孩子过来住,雅兰月份大了也住了过来,林清江有了自行车过来方便,加上林东青和偶尔过来住一阵子的老夫妻,全家人大部分都过来了。

住惯了这边大院子,谁也不想回去住那个小院子了。老爷子老太太种菜养鸡,越来越少回自己的住处了,也就曹丽和冰兰为了上下班方便住在城里。

“咱们家的鸡蛋打上林氏字样,以后都让他们来买咱们家的鸡和鸡蛋”葛云补充道。

林东阳心里早有了成算,“我先去卖卖试试,冰兰,你帮大哥炖一锅鸡汤,跟哥去卖鸡”

葛云哪用闺女,一次炖了两只,家里也要吃,不能光赚钱。

尝过林家鸡的味,可想而知老太太们是多么喜欢,“这味别的鸡出不来,一块五一斤贵了一点,不过值!来两只,给我孙媳妇坐月子”

带去的五十只鸡卖了,还有预定的,林东阳给了地址,想要的可以去鸡场买。

老太太特意回去在左邻右舍的帮着宣传,加上吃过的人宣传,林家的鸡确实出了名。不嫌远的就去鸡场买,愿意等的去市场上遇,林东阳不可能天天来买鸡。

三百只鸡出去后,林东阳又开始算账,一只鸡都是四斤左右,一只能卖六块,买鸡的时候不过七八毛,一只就赚五,三百只

上一章 目录 +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