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企鹅中文>科幻惊悚>带着别墅穿越的小说> 七十年代知青(03)
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七十年代知青(03)(1 / 2)

第二天凌晨四点半, 许媛媛已经与郑海燕出发。

郑海燕用手电筒给许媛媛照亮前方的路,其实并不需要,前面有马灯。

一路上, 两人的怀里还揣着其余几人的信件还有钱,给他们要带一些日常用品。

四个小时以后,两人已经抵达松市。压根不是去台县, 许媛媛直奔松市。

到了松市, 也就九点不到。

许媛媛先去寄信, 各自都有信要寄, 每人一封。

顺带的许媛媛还买信纸与邮票, 可惜的是,全国山河一片红的邮票要等到十一月才开始发售。

等到那时候自己一定要来买,买上十几二十套。

“媛媛,咱要去哪儿?”

郑海燕没有主意, 依靠着许媛媛。

“走, 去南松市场。我刚才问了,那边有个政府开的旧货大店铺,家具啊什么的,都有。”

在邮局就问过了,嘴甜还舍得塞巧克力豆, 问到不少信息。

前世,原主很少来松市,也不是很了解松市。

“哦。我听你的,你说去哪儿我就去哪儿。”此时区别就体现了出来差距。

刚毕业的高中生,再有理想,再思想成熟,可终究见识还有胆量差穿越多世的许媛媛一些。

来到陌生的地方, 终究有些放不开还有害怕。

“海燕,咱先去南松市场那边。然后再去供销社大楼给她们几个买东西。”

“好。”

南松市场,有家大的旧货店铺。

两人进店铺,确实有不少的家具,当然大部分商品都是家具,也有旧的自行车。很少很少。

人家都标明了,每一处的,都是几成新,不用你挑三拣四。

想占便宜也不容易。

至于去废品收购站买,那都是瘸腿断裂的家具。

一张四方桌子,两个大炕柜,两个三角架,还有三把椅子。

都是五成新的家具,许媛媛自掏腰包买了一个堪比暖气的铁炉子,有烟囱伸出去的那种。

买回去,到冬天以后,不用烧炕,用铁炉子生火,屋子里暖暖的,还能用烧水壶全天烧热水。

就因为这个,还买了烧水壶,买了能放在生铁炉子上炒菜的锅,还有锅铲。

这些在旧货店铺都有,不需要工业票,但需要少量的粮票。

许媛媛大手一挥买了,装菜的大碗吃饭的小碗筷子也买了各自六个六双。

顺带的还买了一个碗柜,带锁的。

就这样,不耽搁时间,去供销社大楼买了生活用品,在对面的国营饭店买了馒头包子还有一盒红烧肉,两人就开始往红旗生产大队赶。

路上,马儿累的吭哧吭哧,许媛媛中途下车,给马儿喂了一颗丹药稍作休息,才让马儿恢复过来。

到家说时候,缩短了时间,白天看得见路,只花了三个小时就到了屯子里。

两位男生帮忙抬柜子,抬桌子,忙的不亦乐乎。

许媛媛见东西全部卸下,赶紧的驾着马车去了队委还车。

吃了丹药的马儿,生龙活虎,不见丝毫长途跋涉的疲惫。

去还马车,几位干部很满意,看来没有累着马儿。

“小米同志,你们那边如果以后还要用马车,就得提前知会一声。对了秋收以后的半个月马车除了交粮,可不能外借。

得好好休息,你们那边的同志要买什么大件的物件,最好明天后天就去乡公社或者县城买好,别等到时候再买。”

“好,我回去就告诉他们一声。还有,支书叔,队长叔,我想问问,我们这一批就六位知青,户口也转了过来。我们以后能养鸡吗,我们不外卖,就想养鸡下点鸡蛋,偶尔改善伙食。”

这事昨儿忘记问了,许媛媛马上问。

“养鸡啊,你们会养吗?”

支书好笑的很。

“会啊,我会啊。还有明年我还想抓一头小猪养呢,到年底也能换工分。”

“可以,你们一个屋算一家,可以养两只鸡,但不能多。知道吧,今年养不了吧?”

“能养,离过年还有好几个月呢,我想问哈,咱屯子里谁家有小鸡,我抓两只养,他们几个我也回去问问。”

“行,商量好,派个人来队委吱一声,带上钱哈。”

“嗯,谢谢。”

有了柜子,各自有一个,还带锁的,有啥物品,都各自有了地方可以搁放。

自买的碗柜也放在她们俩的屋子里,小小的屋子,放满了一半地方。

“哎呀,媛媛,海燕,你们这屋子一收拾已经有家的感觉了。”

潘清四下环顾,真还有家的味道。

炕上靠墙的那边,两头是放着炕柜,靠墙那,都糊满了报纸。

自己也仔细看了看四周,还是比较满意的,笑道,“今儿我给大家做好吃的。”

好吃的,几人来了劲,馋笑道,“什么好吃的呀?”

在炕上正撅着屁股铺炕的郑海燕,笑着说道,“媛媛在国营饭店买了红烧肉,还有媛媛说她带了有干的海鲜,给咱烧带鱼吃。”

几人变身吃货,金强高兴的直嗷嗷叫,“哦哦,带鱼,红烧肉,我都喜欢。我已经好久没有开荤了。”

脸上的笑容,怎么也收不住。

褚正亚也高兴的嘴都合不拢,大嘴咧的大大的。

除开郑海燕以外的两位女同学也乐的一直捂嘴偷笑。

也是开心的。

收拾好房间,买回来的碗筷全洗好,放在上面敞开的那一截,还有一截有两扇小实木门,带锁的,许媛媛把自己带来的海鲜全转移进去。

小虾米干,干带鱼还有一系列的干海鲜,全塞的满满当当。

最下面还有两格不带门的,一格放了酸豆角坛与自带的菜油。下面的上一格留着以后放粮食。

目前,没有第二批知青来,六人吃饭全在一起。

夜晚的知青院,热热闹闹,几人吃的满嘴流油。

“哎呀,这才是神仙日子。真舒服,多久没有吃肉了,今儿下乡了居然还能吃一顿肉。”

金强拍着刚刚鼓胀起来的小肚子,拍的啪啪响。

褚正亚戳牙花子,满意的喟叹。

“好了,咱们几人以后可得团结一心。以后互帮互助。”

郑海燕有了许媛媛一路上的念叨,对农村的生活有了一点点心理准备。

“那是,咱们是一个学校一个班的,当然得互帮互助。”

几人纷纷表态。

……

已经开始劳作的几人,算是有了体会,真累。

中午,几人在地头吃着午饭,都是粗粮馒头,还有许媛媛炒的酸菜,在屯子里找人换来的。

在许媛媛是积极争取下,他们六人有了一块菜园,还养了六只鸡,一个屋两个人,算一家人,能养两只鸡,分到人一人一只。

养猪得等到明年春上 ,许媛媛已经找人定了两头小猪崽子,打算秋收以后,在后边盖个猪栏。

他们六人出钱一起养。

蹲在地头吃着午饭,补贴的粮食不多,没有在屯子里上工按照工分分的多。

必须省着吃,他们现在每顿都吃,但每顿都只吃个半饱。

省下的粮食,打算秋收的时候,狠狠的造。

现在油水吃的好,即便吃半饱,也不是很饿。还是能抗的住。

几人其实都不会做农活,前三天有人教他们,带着他们,现在三天新手期已过,没有人带,队里给他们分了任务,每天的任务干完,每人就要十个工分。

这可是满工分,开始肯定都做不到。

按照没有完成的扣,十天下来,每人每天有七个工分,倒是让屯子里的其他队员刮目相看。

红旗屯虽然一直没有知青来,可架不住支书,大队长他们常去公社县里开会,别的屯子里有知青,那些支书,大队长们说起屯子里的知青,大半都是摆脑袋。

一幅讨厌恨得要死的样子。

说的都是知青带给屯子里的坏处,没有一丝好处,听对了,覃支书他们也是怕啊。

可上面分给他们的知青又不能拒绝,只能面上欢喜的带回家。

可十多天相处下来,虽然知青们都是学生娃娃,没什么力气,做不来农活,可态度好,做事认真,教他们做事的几人都是屯子里最最精通农活的老把式。

老农民教的认真,学生娃娃们也学的认真,没有偷懒,不管学成了啥样,至少态度是好的。

半个月相处下来,下地做事也做的有模有样。

覃支书算是比较满意的,对知青的印象好了不少。

这群孩子们不闹腾,还不乱窜门。男知青也不乱撩屯子里的小姑娘,女知青们也不与屯子里的小伙子乱来,规矩都是蛮不错的。

屯子里的大部分人对六人的印象都不错。

傍晚时分,下工前,汪大队长前来通知几位知青,“小米,明天休息一天,在家里好好休息。后天开始秋收。”

“谢谢队长叔来通知,我们一定好好休息,争取秋收时不掉链子。”

许媛媛笑着说道。

“不错,态度是好的。继续保持。”汪大队长满意小米同志的保证。

许媛媛几人拖着疲惫的身体,往回走。

秋收开始。

早上第一缕阳光照亮大地,给知青划出来的那一片地方,六人的背上闪耀着闪亮的光芒。

天不亮 ,几人就开始出来割麦子。

等队员们下地的时候 ,他们已经割完了一亩多地。

“呀 ,学生娃娃们这是几点出来做事的?”

站在地头,一位老农讶异的自言自语。

“不错,不错,不错,是做事情的人。”

上一章 目录 +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