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企鹅中文>都市言情>港娱1982> 第181章 旗鼓相当
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第181章 旗鼓相当(1 / 2)

钱仲武在1987年上半年的专辑,由于诸多原因,最终选择了新歌加精选的取巧方式来发行。

下半年的粤语专辑,就不能再这样应付了。

怎么也要对得起歌迷的支持,满足他们的期待。

虽然已经在颁奖季,取得了荣誉的大满贯,已经处在无欲无求的阶段,不过,在与谭咏霖、陈柏强、张国嵘的竞争中,也不能率先掉队。

所以,在结束《胭脂扣》的拍摄工作之后,钱仲武就把主要精力,放在了自己下半年的粤语专辑制作上。

陈柏强和张国嵘,今年发行的第一张专辑,都是粤语专辑。

在通过钱仲武,了解到国语歌曲在内地的庞大市场之后,今年的第二张专辑,都选择了国语专辑。

这样就和钱仲武,在竞争上形成了差异化。

不过他们两个之间,又要短兵相接了。

谭咏霖和钱仲武,在“十大劲歌金曲颁奖典礼”上,都已经实现了“金曲金奖”和“最受欢迎男歌星”的满贯,在四人的竞争中,稍稍领先半步。

在后面的竞争中,可以稍显从容。

只需要保住眼下的声势与地位,尽可以笑看追赶者,拼得刺刀见红。

陈柏强只获得过一次“最受欢迎男歌星”,张国嵘则刚在去年,拿到过一次“金曲金奖”,仍要竭力争取奖项满贯,实现荣誉圆满。

这也是他们二人,在1987年的竞争,如此激烈的根本原因。

已经在四人的竞争中落后了半步,自然要尽可能快地赶上,不能被越撇越远。

陈柏强和张国嵘,虽然都自建了个人音乐工作室,把专辑的制作权牢牢掌握在自己手里,只把发行权交给传奇唱片。

但是由于二人性格上的不同,在具体的行事方面,差别还是很大的。

陈柏强性格温和谦逊,虽然在音乐上有自己的追求,但还是很能听进去别人的意见。

前面的粤语专辑,主打歌一直不能令他自己满意,在从钱仲武那里得到《一生何求》之后,可以毫无心里障碍地使用。

张国嵘在自主权方面,要显得更加自我一些,可能也是受到经纪人陈舒芬的影响更大,更愿意相信“外来的和尚更会念经”,把专辑的制作地,放在了音乐产业更加先进发达的倭国。

两个人不同的选择,没有什么优劣之分,效果都非常好。

接下来的国语专辑,二人依然延续了之前的策略,一个把专辑制作地放在港岛,更注重音乐的原创性;一个仍然把专辑的制作,放在了倭国,不惜重金聘请倭国,乃至欧美的顶级音乐人,为制作保驾护航。

二人的音乐风格,在这两张国语专辑中,也呈现出了差异化。

陈柏强吸取了之前转型失败,以至于在港岛歌坛的竞争中,开局大好情况下,被谭咏霖、钱仲武、张国嵘三人赶超的教训。

在这张国语专辑中,一如既往地选择了自己最擅长的伤感情歌的路线,继续加强自己“情歌王子”的形象设定。

上一章 目录 +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