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第 97 章(2 / 2)

“二十文。”

“多…多少?”难民像是听差了似的,仿佛收费文书说的不是二十文,而是二两银。

收费文书抬头看了说话的难民一眼:“二十文。”

难民简直不敢相信,连忙交了入关费往关内走。

排在后面的卢桢他们,看着金坡关入关口竖着的牌子,都震惊了一下,问卢父:“这里入关费怎么这么便宜?”

卢父也是不解,“往年路过此处,入关费五十文到两百文不等,今年只收二十文,实在奇怪。”

戚阳朔说:“金坡关守将为杨烨杨将军。”

卢桢不知这杨将军,卢父却是从原身的记忆里找出一些,道:“杨将军不是驻守在蕲州吗?怎么来金坡关了?”

就像现代信息那样发达,现代人也很难知道目前各地守军将领名字一样,这时代的底层百姓对朝堂上之事,更是耳目闭塞,全然不知。

卢父会知道,还是拖了他常年跑商的福,消息较为灵通一些,且这蕲州本就在西北,杨烨杨将军在蕲州一代可谓是大名鼎鼎,无人不知无人不晓,据说是武艺高强,用兵如神,有杨无敌之称。

这样一个边关大将、沙场奇才,不驻守在边关,突然被调来驻守在金坡关,颇为奇怪。

不是说金坡关位置就不重要,它再重要也是内三关了,其军事地位远比不得处于边境的蕲州。

贺蕴章交了入城费,只说了四个字:“功高盖主。”

卢桢总觉得贺蕴章说这四个字时,表情很微妙。

她有些不好的预感,总觉得这个时代的皇帝很昏庸似的。

身在古代原本就很不好了,若还遇到一个很昏庸的皇帝,那底下百姓简直就没日子过。

过了金坡关,走过七阴径,出了西牛山,就是太行山。

太行山纵跨豫、冀、晋三州,冬无严寒,夏无酷暑,四季分明。

和金坡关一样,也是属于冬长夏短的气候特质。

不知是不是还处于金坡关地带,进入太行山后,不仅没觉得气温上升,反而更冷。

路上不停的有人倒下,除了被冻死外,还有很多人是被渴死,这时候不仅他们身上的肉,成为很多难民活命的东西,就连他们身上的血,都有很多人扑倒想要。

且还不能等尸体被冷冻成冰块时再取,最好是刚倒下,温热的,血液不曾凝固成冰。

是以一旦有人倒下,基本上分分钟就被吞食。

也有不愿吃人的,就从路边挖野草根吃,冬日树叶枯黄,可埋在土下的草根,多少还能嚼出一些水来,虽不能解渴,但有九派河在前方引着他们,让他们知道,再走几日,就有水了,哪怕旱成这样,依然有大批的难民,还在拖着沉重的步伐向前走。

经常有人走着走着就倒下,深深凹陷的眼睛依然挣得大大的,木然地看着远方,像是在看九派河,又想是在回看自己的家乡。

他们身边的亲人,连为他们收敛尸体的力气都没有。

有的因为亲人倒下,悲伤跪地,欲哭无泪,片刻后,自己也倒在亲人的尸体上,一同死亡。

有的,在亲人死后,悲伤的跪下,咬住他们的脖子,埋头吸血,靠着这几口血,又能坚持一段时日。

这时候,人已经不像人了。

卢桢他们一行人走在这群难民之中,车队里有老人、有孩子、有女人,十分突兀。

可也没多少人在看他们,反而是他们在看着周围。

现在这些难民,于他们这支车队来说,已经没有太大威胁了,毕竟很多人已经冻的浑身冰凉,有些已经渴的两眼冒金星。

孩子们都睁大了双眼,看着周围发生的一切,老人只是蹒跚地走着,继续向前。

所有人心底都只有一个念头:前方就是九派河。

“再有几日就能到九派了。”路边嚼草根止渴和止饿的人,眼巴巴地望着遥远的远方。

太行山由东向南,全程四百公里,但他们却不需要横穿太行山,只是路过此处。

走了四五日,终于到达九派河。

到达九派河当天,他们就听到后面传来一声悲痛欲绝的沙哑哭喊:“爹,我们到九派河了,前面就是九派河,爹,你快起来,快起来……”

少年连痛苦嘶吼的力气都没有,只不停的拉着他的父亲,最后摇摇晃晃的将他父亲背在背上,一步一步往九派河边移动,等终于到九派河边,众人才发现,九派河上,结了厚厚一层冰。网,网,,:

上一页 目录 +书签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