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企鹅中文>都市言情>重生之香江大亨时代霍> 第234章【随身听】
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第234章【随身听】(2 / 2)

....

林荣亨手上虽然有80多亿港币的现金流,却没法做到去海外大举投资,因为这笔钱需要在明年去投资黄金现货;而且香江这边购买或拍卖优质物业和地皮,也需要一笔资金;再加上收购战所需要的资金,林荣亨根本不可能去海外投资那些收益很慢的资产。

只有到了1980年以后,林荣亨才可以大举在海外进行投资,在这之前,林荣亨除了投资黄金现货外,最重要的就是稳定自己的基本盘——香港。

恒大地产突然在市场大肆购买工业用地及旧厂房,还是影响到了不少公司,其中以鹰君地产最甚。

鹰君地产的创始人叫做罗鹰石,‘鹰君’取自罗鹰石和其妻子杜莉君,鹰君地产早在50年代就已经涉猎地产,比李嘉诚、郭德胜、李兆基、王德辉等人都还‘觉悟’的早。

鹰君在1972年上市,集资仅为3000万港币,上市首年的纯利也才1200万港币,远低于‘华资地产五虎’,显然不是谁先进入地产市场,谁的实力就最大。

鹰君地产,罗鹰石召集一众高层商讨对策,三子罗旭瑞豁然在列;

罗旭瑞是罗鹰石的重要帮手,是建筑系毕业的科班,今年31岁。

鹰君在1975年7月份地产转旺之际,瞄准了香江经济转旺急需工业楼宇这一商机,打算利用自身的资金1500万港币以及大举借债(3500万港币),总计5000万港币的资金去市场购买工业地皮,然后全力发展中小型厂房。

按照当前的工业地皮价格,红磡一带约80港币每平方尺,观塘带约70港币每平方尺,鹰君的资金差不多可以购买六七十万平方尺的商业;不过如此庞大的土地交易,自然也需要市场供应和时间。

如今恒大地产前来‘抢’筹,影响自然是巨大的。

罗旭瑞说道:“恒大地产集中在九龙、荃湾一带收购工业地皮,出价普遍高出市场一成以上,以我们公司的实力,很难对抗。想再多的办法也无益,只能尽可能的收购工业地皮;再说了恒大地产进来分一杯羹,这也充分说明工业大厦的前景远大。我们目前拥有的30多万平方尺工业大厦的地皮,应该尽快开发起来。否则等恒大地产的期房销售,到时候对市场也是个庞大的考验。”

恒大地产的规模太大,所以很多地产商都会将恒大视为地产的晴雨表;恒大地产的发展,势必要挤压这些中小地产上的生存空间。

一众高层纷纷觉得罗旭瑞的话很有道理,鹰君在恒大地产面前,还是不够看;这次筹集的5000万港币资金,已经是鹰君最大的实力,而恒大地产筹集5000万港币的资金,恐怕只是一句话,银行就会奉送上去。

罗鹰石说道:“恒大地产入场,那我们更要将全部资金压在工业大厦上面,最近大家尽量去谈工业地皮,价格高一成两成也是可以接受的。与此同时,已经拥有的工业地皮,也要在自己开发起来,争取1977年能销售大量的工业厂房。到时候我们再转向住宅楼宇,一定会比现在进入住宅楼宇更好。”

聪明的地产商也总结了一个道理:工业厂房是最先跌,跌的最狠的;同样也是最先涨,涨的最快的。

若是鹰君打好时间差,在这一波行情就比同样规模大的地产商,发展的更好。

上一页 目录 +书签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