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第 392 章(1 / 2)

这些女孩子读过《丁香传》吗?如果是在比较低档的风月场所,这个答案应该是否定的。那里的女孩子且不说绝大多数都不识字, 就是认识字的, 因为生活的艰难, 也没有那个心力去做什么的消遣了。

但是换成是高档的风月场所, 这个答案就恰好相反,肯定居多。

本来风月场所就是市井俚俗的一部分, 就算包装的再高档, 里面绝大多数的小娘都是爱一些市井娱乐和消遣的。和客人诗词相合,并不耽误他们看看什么的。而《丁香传》因为主角是一个风尘女子,而且风尘女子的生活写的很深入, 再加上名气真的很大,这些女孩子十有八九是读过的。

不只是读过, 如果说良家女子对这部有的还讳莫如深, 在这些风尘女子那里就丝毫没有这种顾忌了。一个个每日追看《丁香传》,当初女主丁香的初恋以悲剧告终, 哭的最惨的就是她们了!

在她们看来那就是她们命运的小小缩影啊!即使她们其实没有女主那样的真爱, 但被社会主流所不容, 这是确定的。

这时候之所以保持沉默, 其实是不知道该怎么说。

《丁香传》这部,要说是纯写实文学, 那就是胡扯了。光是里面塑造的‘章台’世界, 这就是假的了。而在这个前提下衍生出来的一整套生态,也变得值得推敲起来。

但是要说是假的,那也很难说。至少读《丁香传》的风尘女子们感觉很真, 里面一个个女性人物经历过的事情她们都仿佛经历过,或者曾经经历。有些事情说是感同身受也不为过——这种情况下要怎么说是假的呢?

这部在大框架上虽然不真,但对这些姑娘们来说已经是最接近她们内心的了。相比之下,有的主角为风月女子的作品,虽然完全复制了大环境,可是具体到人物,完全不是那么回事儿!

静默了一会儿,还是那个唱歌的女子道:“这要看如何说了,二位贵客而言这便是真假参杂,可是也不必追究,终究只是个消遣而已。但是于我们而言,这就是最真不过的了。”

包厢里演奏声起,歌女唱的也很好听。

沈钰一面喝酒交际,一面想起了半个月前他在京城拜访连翘,特别谈起《丁香传》这部。其实他也问过连翘这部的真实度,而连翘也对此做了回答。

“这要怎么说,这部我只能说是来源于现实,同时它是高于现实的。没有发现吗,我本可以写一个更加底层的小妓女,那样倒是更能体现一种奋斗精神了。但是我没有,因为我知道那样写出来就很难有这样漂亮、纯洁了。”

连翘当时说的清清楚楚,这个故事在青楼女子读来或许会感同身受,觉得这就是发生在自己以及自己周围的故事。然而事实上绝对不是那么回事儿!这个故事和她们的生活无限接近,而又无限遥远!

很多事情她们经历过,很多感情她们是理解的,但是这就能说明丁香的故事,丁香周围其他人的故事,这就是她们的故事了吗?当然不是的。

其实这些女孩子根本没有深刻地了解自己的生活到底是什么样子,所以连翘的让她们觉得那就是她们的故事。

“这是非常正常的事情,又有几个人弄清楚了自己的人生呢?类比就知道了,市面上那么多的世情,说是描绘了市井中的生活琐碎。里面的人物和故事追究起来确实是来源于现实生活,这本不错,可是终究是,不可能将生活照搬上去的。”

连翘对此心中有数,艺术是源于生活而高于生活的,这句话她曾以为是装腔作势,后来才明白这句话有多么的一语中的!哪怕是那些写实文学,也不太可能是生活的完美映照。这就像是纪录片,纪录片也不可能是将摄像机固定在一个角度,然后一直拍一直拍。

纪录片同样是电影工业的体现,需要优秀的摄像去展示内容,需要剪辑去权衡取舍,有的会加上配乐和旁白之类的东西。通过这一系列操作之后,呈现给大众的就不是完全写实的东西了。

这里面必然包含每一个经手者的思想、倾向,这是不可避免的。

放在上这是一个更明显的事实,连翘对此心知肚明。事实上或者别的文艺作品本身也不是为了写实而存在的,所以有此结果似乎也没什么不对。

连翘向沈钰展示了他们这个行当‘冷酷’的一面。

“我们作为说故事的人,一般来说,我们不一定要求真实,除非真实有利于。实际上从最终的结果来看,真实往往会对有所阻碍。而且硬要说的话,甚至连合理都说不上,只不过是读者在读的过程中投入进去,很多不合理的东西会在自己的想象中自己合理。”

沈钰按照连翘所说的,跳出一部看这部的核心,发现确实如她所说。当初读的时候并没有觉得哪里不对,但这个时候看来整个充满不符合常理的东西。特别是里面人物的理念,读的时候站在主人公的视角似乎没问题,这个时候不站主人公视角,发现到处都是问题,放在后世应该算是三观不正

实际上后世的,包括网文也有这个问题。读的时候只要爽、有趣就行了,没有太多值得考虑的。但是事后仔细想想,主人公的三观是怎么回事儿?歪的相当腻味了——这种体验,很多网文读者都是有的。

上一章 目录 +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