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第123章 第123章(1 / 2)

船很快就到了北京,早就有人专门在码头等着他们,只要见船上有穿军装的人出来,就上去打听。

来往的行人都急着去找自己的家里人,挥挥手就又闷头赶路。

这次问到路政委头上,他笑呵呵点头:“是我们。”

来接他们的警卫员高兴的都快哭了:“在这里等了快三天了,不知道问了多少人。”

说完,他挨个挨给大家敬礼,帮大家拿行李,又带着大家上了车。

这几个来接人的警卫员很健谈,一路上都在说话。

陆秋和左至历挨着坐,时不时回应几句,好奇的四下打量着。

从这里到北京还有一段路,她是真没想到能从这里就开始接他们的。

可见这次表彰大会对他们的重视程度。

越靠近北京,陆秋的心里就越紧张,生怕自己说错了什么话,给家里人招惹上麻烦了,在心里告诫自己好几遍,一定要谨言慎行,能不说话的时候就不开口。

她可不希望自己的生活再受到影响。

宁宁和蓉蓉依偎在一起,两个人有些困了,眼睛都睁不开。

陆秋伸了胳膊揽着他们,“睡吧,等到了叫你们。”

两个孩子靠在一起很快就睡着了。

左至历等他们睡熟了才对陆秋说:“你也睡一会儿吧,等到了我叫你。”

陆秋虽然很累,但是精神很亢奋,闭上眼睛等了半天都没睡着。

汽车在左右摇晃颠簸,可能因为还在正月里的原因,路上行人并不多,经过几个村庄的时候,孩子们看到汽车经过,都跟在后面追着跑。

一边跑孩子们还欢呼几声,陆秋睁开眼往后看,就见他们一个个不知道是兴奋还是冻的通红的脸。

她收回视线,再次闭上眼睛,这次却慢慢睡着了。

不知道过了多久,她听到左至历叫她的声音,陆秋迷迷糊糊睁开眼,就看到天色已经黑了。

而他们已经到了左父亲的家里。

三个孩子也被叫醒了,陆秋下车之后回头看过去,没发现路政委他们。

左至历好像知道她在想什么,解释道:“他去那边的宿舍了,总得有人过去看看。”

陆秋就放了心,领着孩子们进了家门。

朱亚青就在不远处等着,宁宁正在揉眼睛,就被她妈妈给抱在了怀里,眼睛里都是震惊和欣喜。

“妈妈!”

她大声叫,搂着朱亚青的脖子,在她脸上亲了两口。

朱亚青就朝陆秋点了头:“辛苦你了。”

“不辛苦,那今天晚上就让宁宁过去睡吧,这孩子念叨好久了。”

“好。”

朱亚青脸上的笑容就更大了,抱着宁宁往旁边走。

陆秋回头招呼蓉蓉和陆冬去,“咱们也快点收拾好房间,这样就能早点睡觉了。”

明天还有很多人没赶过来,表彰大会定的时间在三天之后,他们特意预留出来时间,就怕路上有个什么意外。

蓉蓉不是很高兴,陆秋收拾完房间的时候才发现,就问她:“这是怎么了?”

“妈妈,宁宁每次见到她妈妈就忘了我了。”

蓉蓉很委屈,刚才宁宁都没和她打招呼,眼睛里只有朱亚青。

“那不是很正常吗?”

陆秋把她抱在怀里,安慰道:“你看到妈妈不高兴吗?何况她已经一年没见到自己妈妈了,肯定高兴啊。”

“可是我不喜欢宁宁来见她妈妈,我觉得那样她都不是我的姐姐了。”

“你这样可不对啊。”陆秋很高兴蓉蓉愿意给她说这些,但是也意识到一个问题,蓉蓉对宁宁太过依赖。

上幼儿园的时候也是,现在宁宁见到朱亚青了又是。

“宁宁她有自己的生活,你们两个是姐妹没错,但是这个姐妹不是说你们可以剥夺对方所有的权利,你得尊重她,喜欢她喜欢的。”

陆秋不知道这么说,蓉蓉能不能听懂,但是她得把话说给蓉蓉听。

而且她觉得得让蓉蓉和宁宁分开一段时间是好事,两个孩子总是黏在一起,不一定是件好事。

蓉蓉不太明白,但还是点了头。

他们仍然睡在去年的房间里,只不过去年这里很热闹,一大家子都到了,今年却冷清的很。

陆秋都能想到左父亲一个人在这里住着,是多无聊。

可孩子大了就是这样,早晚会离开父母身边的。

陆秋白天睡多了,晚上又睡不着,拉着左至历说了一堆的话。

左至历有一搭没一搭的听着陆秋说,时不时恩几声。

陆秋说的很琐碎,听在左至历耳朵里,却有几分岁月静好的意思。

陆秋靠在他怀里,满足的叹息了一声。

老伴老伴,就是这个意思吧,会给她很多很多安全感,哪怕他什么都没有做,只是安静的呆在她身边。

第二天是个不错的天,陆秋领着蓉蓉和陆冬去一起去了百货大楼,得带一些礼物回去,还有就是她想看看这百货大楼里都有什么卖。

一看才发现,这里真的有他们的羽绒服和羊绒大衣。

陆秋油然而生了一种自豪感。

要是有手机就好了,她就能拍下来,把这些照片带回去给赵大姐和赵巧梅看。

按住心里的激动,陆秋问售货员:“这衣服多少钱?”

售货员先打量了陆秋的穿着,见她一身列宁装,身上的衣服也没个补丁,听着陆秋正宗的普通话,脸上便带了笑。

“这是羽绒服,冬天特别暖和,但是价格比较贵,五十块钱不要票。”

陆秋听得咋舌:“这么贵?”

“这东西是从外面进过来的,本来就两件,前几天刚被人买走了,就这一件了。”

这件羽绒服应该是男装,黑色的面料有些长,陆秋哦了一声,有点好奇是谁买走了另一件的。

售货员见她不买,又向她推销起羊绒衣服来。

陆秋摸了料子,问了价格,才从二楼下来。

陆冬去已经知道点事情,问陆秋:“他们都是我们那里的东西吗?”

陆秋摇摇头:“不全是,我看那商标上写的不是我们的地址。”

陆冬去就问陆秋:“那我们的东西是不是卖的很好呢?”

陆秋又摇头:“东西太贵了,其实卖得并不是太好。”

这也是正常的。

五十块钱一件,说来说去还是太贵了,能顶两个月的工资了,用这钱买点吃的喝的不好吗?

得等到以后经济好些了,人们手里有钱了,才敢消费。

她并不着急。

那一天她总能看到。

很快就到了表彰大会的时候,这一天早早的陆秋和左至历就坐着车去了,把两个孩子放在家里,由左父亲帮着看着。

两个人到的很早,和路政委他们汇合,路政委难得严肃起来,看得陆秋更紧张了。

果然如陆秋想得那样,来参加这次表彰大会的人很多,天南海北的厂长,有功劳的都会过来。

路政委压低了声音说:“我已经问过了,大部分都是炼钢厂子的,像咱们这样的厂子少。”

这时候提倡大炼钢,什么都得拿去炼,最严重的时候,家里连铁锅铁铲子都没有。

反正吃的是公家饭,也不需要锅,一口锅在黑市上都能卖出个高价。

上次左至历不知道怎么联系的,还专门用他们的海苔肉松换了一批锅,虽然有大有小,做工都很粗糙,一拿到厂子里就被抢光了。

部队里的一口锅才要几块钱,出去问问价格少于十块的都少。

左至历心里就有了数。

里面的女同志就更少了,像陆秋这样的副厂长几乎没有,倒是来了几个主任,都是女的。

陆秋就走过去主动和他们交谈。

有不少人在打量陆秋,陆秋也在打量别人,大家都穿得很正式,拿出自己最好的衣服来。

有人就问陆秋:“你们那里是什么厂子?”

陆秋给他们说了说:“服装厂子和食品厂子。”

一听这个,大家都有些惊讶:“这两个厂子能干起来?”

不是他们大惊小怪,是一般谁天天买衣服买吃的?

能自给自足的就都自己干了,衣服不穿到补丁摞一层都不丢。

吃的就更别说了,像什么罐头之类的,逢年过节也不一定能吃上一次。

“这厂子真的能盈利?”

陆秋就笑,也许是有后来的记忆,陆秋知道这些产业在后来都能存活下去。

反而是炼钢的厂子,很多在八十年代就开始倒闭,大量的开始裁员。

真是时代不同,看法就不一样。

要是陆秋现在和他们说,你们厂子最多坚持十年,就都不行了,别人一定会认为她疯了。

这些人也不会理解为什么服装厂子和食品厂子能开下去,为什么会有人去买别人做的衣服和吃的。

不过他们并没有在这里多说,很快他们就进了礼堂,乌泱泱的一堆人都挤进去,路政委先找好了位置坐下,让陆秋左至历,老郑都跟上。

私下里陆秋悄悄问过左至历,他要是升了,这团长的位置谁会来顶替。

上一章 目录 +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