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企鹅中文>其他类型>快叫我爸爸快穿百度网盘下载> 第117章 八零老司机(一)
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第117章 八零老司机(一)(1 / 2)

“今年厂里的效益不错啊,过年福利比去年更强。”

今天的红阳棉麻厂格外热闹,一波接着一波的工人围在厂办后勤处,领着今年厂里给的新年补贴。

每个工人都能领到十斤烟台大苹果,个个都有成年人一个半拳头大小,果型饱满,那是供销社那些放得干瘪,还有坑坑巴巴果疤的小苹果完全比不上的;除了苹果,水果里还有一篓橘子和两斤酥梨。

年夜饭以及请客吃饭的时候,用这些水果煮一锅甜汤,那也是极有档次的。

除此之外,还有一箱海货,里面的东西比较杂,有晒干的小银鱼和虾米,还有海带紫菜,最抢眼的要数一捆鳗鱼干和几片剖开晒干的墨鱼干了,他们这边地处内陆,要吃新鲜的海产不太容易,这样的干货也十分难得,往年厂里可没有这样的福利,只不过今年开始棉麻厂跟江浙那边签了几份大合同,厂里的运输队经常会去江浙出差,这些海产品在沿海城市反倒没那么稀奇,运输队回来的时候经常会采购一批海货,补充厂食堂的菜色。

这样一来,不仅食堂的饭菜种类更丰富了,连带着他们这些工人的福利花样也更多了。

一个个工人拎着大包小袋从后勤处出来,脸上的笑意压根掩藏不住,这么多好东西,家里今年都能少买一些年货,而且可以想象,这一次新年福利,他们棉麻厂肯定能拔得头筹,过年的时候,亲戚朋友攀比起来,他们该多有面子。

而且手上拎着的还都只是肉眼可以看见的大件,还有其他补贴呢。

比如一些票据,今年每个工人还发了十斤煤饼票,一斤红糖票,三箱本地啤酒厂的啤酒供应票……

当然,这些票据可不是每个厂的工人都有的,这是他们厂委领导能耐大,跟别的厂的领导兑换来的。

棉麻厂的工人有机会得到一些瑕疵布,肯定是不会缺布料的,但其他工厂的工人未必啊。

这年头工人地位极高,厂委、厂工会办公室坐着的说是领导,其实还是得为工人谋福利,要不然这些工人闹腾起来,可不会管你是不是啥大领导,一些牛气的工人,甚至敢指着厂长的鼻子提意见,要不然怎么说这是铁饭碗呢,除非是工作时发生了特别严重的事故,或者工人本身存在严重的政治错误、作风问题,不然厂长也没权利开除一个工人。

这又说远了。

红阳棉麻厂的领导确实都是干实事的人,他们琢磨着厂与厂之间搞联合,其他厂的工人缺布票,他们缺其他票证,正好可以互利互惠。

当然,在统购统销的时代背景下他们也不能做的太过分,可只是交换一部分票据当作新年福利分给工人,数额在工厂自己能承担的折损范围内,也不是不可以。

每个从后勤处出来的工人想着兜里那厚厚一叠票据,脸上的笑容就更藏不住了。

难怪人人挤破头都想进红阳棉纺厂呢,这福利待遇真的没话说,特别是第一年进场的年轻工人,领着这大包小袋的,脸颊激动得通红,叽叽喳喳跟身边人讨论着回家后这些东西的分配。

“王队长,你们也来后勤领年货啊?”

“诶呦喂,怎么让你们这些大忙人亲自过来一趟呢,到时候让后勤的小赵用推车将你们车队的东西送过去不就成了,这刚出远门回来,也得好好休息休息啊。”

随着一群人的出现,本就热闹的后勤处更加喧哗了。

这年头的工人大多穿着蓝、灰黑这种比较深色的工装,衣服的款式也比较简单,基本不分男女,更何况现在还是冬天,大伙儿恨不得用棉被将自己裹严实了,哪还有心情臭美打扮的,于是放眼望去,一个个就跟油漆桶似的,肥肥胖胖,几乎看不到什么其他色彩。

这群人就不一样了,他们大多都没穿工装,身上的衣服款式千姿百态。

有穿镶皮毛内衬的长款绿军装的,有穿皮夹克的,还有一个年轻小伙儿,可能是爱臭美,大冷的天,还穿着牛仔上衣牛仔裤,跟在一群老大哥的身后,见到年轻漂亮的女工人指着他嬉笑,还自觉帅气地捋了捋头发,然后被东北风一吹,又赶紧瑟缩着吸了吸鼻子……

这一群男人个顶个儿的高大挺拔,加上穿的好,看上去别提多气派了。

这些都是车队的人,领头的那个四十多岁身材高大的中年男人是这支车队的队长王拥军。

如果说红阳棉麻厂是所有人挤破脑袋都想进的单位,那运输队就是棉麻厂工人都想进的部门了,只可惜,运输队可不是那么好进的。

在他们这儿,卡车司机是技术工种,跟钳工之类的一样,基本上都是越老越吃香,而运输队的卡车就那么几辆,往往一进运输队就不会挪位,想要挤进去,那可真是比登天还难,家里关系背景不够硬,完全做不到。

在场的工人看着运输队的人,眼神别提多羡慕了。

刚刚他们稀罕的那一箱海货,对于这拨人来说,完全称不上稀奇。

东西就是人家运过来的,他在回来的时候多捎带一部分,或者截留一部分,谁能说什么呢,谁不知道,这年头卡车司机的油水是最丰厚的。

人家倒爷为了倒卖点东西东躲西藏的,这些运输队的人出门都有证件凭证,只要稍微隐蔽些,出一趟远门,赚个几十上百完全不成问题,而现在普通工人一个月的工资也就几十块、百来块而已。

听说车队长王拥军家几乎餐餐吃肉,巷子里经常能看到他儿子手里拿着雪糕、糖果、水果罐头到处跑,他的媳妇都戴上明晃晃的金链子了。

这两年风气越来越开放,这些富得流油的,也不藏着掖着了。

王拥军家大鱼大肉,车队里其他成员也普遍差不到哪里去,要是能嫁给他们中的一个,那可真是享福了。

“诶,听说运输队宿老二的老婆已经过身了,他家还有仨孩子,家里也没个长辈,总得有个人来带吧?”

几个女人看着运输队的人走进后勤部,指着其中一个人的背影说到。

她们口中的宿老二就是宿傲白,之所以会这么称呼他,一来是因为他本身是家中老二,二来是他在运输队的资历。

宿傲白不是车队的副队长,因为他这人爱喝酒,性格又懒散,队长王拥军一直不敢让他出远门,就怕他这个性格开长途车的时候会出事,这些多年,宿傲白开车去过最远的地方就是临市,几乎都不用在外地过夜,不过也因为这样,他进车队的时间和王拥军差不多,却至今没捞一个官做,现在车队的副队长是一个比宿傲白晚九年进车队的司机,之所以称宿傲白为老二,完全是按照现在车队成员在车队里待的时间算的。

不过别看宿傲白性格懒散,他在修车这门技术上确实有些本事。

红阳棉麻厂一共有七辆卡车,其中五辆是黄河jn162重型卡车,整车长8米,发动机为12l排量,自重七吨,载重十吨,是八十年代重型卡车的代表,不过这年头可没有什么超载的说法,只要能装,就往死里装,再加上有些路段路面条件恶劣,车辆的损耗情况十分严重。

车队里那五辆黄河车都破破烂烂了,更别提另外两辆七十年代的重型车了,开一路,修一路,对于这个年代的卡车司机来说,都是十分正常的情况下,几乎每次停车休息的时候,都得将车子检查一遍,以防在开车过程中出现意外,因此每一个司机,不仅要开车,还要会修车。

而宿傲白修车的技术,是车队里最好的,这一点连王拥军都比不上。

每一个长途车司机出车的时候,都会让宿傲白将车子检查一遍,即便是一个车队的,请人帮忙那也得给点谢礼,要么是一条烟,要么就是回途的时候给带点当地特产,因此宿傲白虽然不开长途车,可油水一点也不少。

而且像他这样不开长途车的,还比其他司机多了一份安全,现在治安可不好,司机出车的时候车里都带着家伙,随时都是要干仗的。

这么一想,宿傲白这样的条件,简直不能再好了。

有三个孩子又怎么样,只要姑娘是头婚,就还能再生一个,人家的本事就是把家产分四份,那也比给普通人生个独生子来得好,更何况,有了后娘就有后爹,只要把宿傲白给哄好了,前面生的三个孩子又算什么呢。

在场不少人都动了小心思,还有些人忍不住懊恼,之前找对象的时候怎么把宿傲白这个黄金单身汉给忘了。

“你们啊都别想了,人家有对象了。”

一个大娘的话残忍地打断了她们的妄想。

徐红梅看着一张张失落的面孔,忍不住嗤笑一声,这算什么好对象啊,简直就是一个大傻冒,被寡妇勾地五迷三道,自己孩子不养,养别人的种,这种人不是蠢货是什么?

“什么,有对象了?”

“过明路了没?”

徐红梅耳边闹哄哄的,全都是想打听八卦的。

不少人都认出了徐红梅,知道她家分的院子和宿家是一处的,应该知道一些旁人不知道的消息。

其实也不意外,毕竟宿傲白的媳妇都走了小半年了,说句让人心凉的话,就他这条件,即便带着三个孩子,在他老婆背过身,做完丧事,就该有人上门给他说亲了。

有点良心的,再等几年,没良心的,马上就能让另一个女人上他家的户口本。

“别人家的事,咱们可不好多嘴。”

徐红梅不好意思说,毕竟这也算是他们院里的事情,尤其还不是什么光彩的事。

见徐红梅嘴巴紧,打听不出什么消息来,大伙儿也就不再追问了,只是心里留下了这个好奇,准备到时候找别人打听打听。

徐红梅好不容易从人群中挤出来,看着手里大包小袋,想着宿家那仨瘦成竹竿似的孩子,长叹了一口气。

“造孽啊!”

要不怎么说宁跟讨饭娘,不跟当官爹呢,宿家媳妇没了的这小半年,那仨孩子真是遭大罪了,可惜,他们只是外人,也没办法帮些什么。

今年厂里发了那么多年货,宿傲白领到的那些,还不知道进谁肚子里呢。

还不知道别人在背地里的议论,刚来到这具身体里的宿傲白一边梳理着原身的记忆,一边拎着这些年货往胡同里走去。

这一片早些年都是地主的房子,开国后因为各种各样的原因收为国有,分给了各个厂子的工人。

上一章 目录 +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