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淇奥(77)(2 / 2)

之前陈嫣来东莞县的时候两人已经见过一次了,不过这还是陈嫣第一次在清的家里见她,有点陌生——清是家里的正室,身边围绕了众多婢女,甚至还有妾室,这种感觉非常微妙。

一切也正如陈嫣预料的,两人其实没有太多可说的。就算说些当年的旧事,多少有些叙旧的氛围,也免不了因为彼此的不自然而大打折扣。最后还是陈嫣即使把话题转到了生意上,这才好了一些。

强行怀旧会尴尬,但一本正经说公事不会啊!本来就是公事公办的事情,自然少了许多不自然。

陈嫣主要是说推广养殖家禽家畜的事情,之前已经做了不少工作,有些清也是参与了的。

清也不知道,便让人去问——哦,不巧,或者说正巧,今天华先生来客了,来客还有些不同寻常,好像是本县县令。正在谈的事情是关于修渠的,话说这件事本来就是最近东莞县上上下下热议所在。

“哦?竟是此事?也不知县令找郎君何事。”清有些意外,毕竟这件事于他们家而言她实在想不出除了出钱以外的关系——她家以经商为业,除了少少的一点儿土地外,根本没有地产,这修渠的事情与他们家根本没有利害干系啊!

然而就是因为没有利害关系,偏偏她家捐的还比较多,这才找上了她家!

官府要修渠,地方豪强也出了一笔钱。修渠是好事,有利于乡梓,他们也愿意出这个钱,只是他们不愿意受人蒙蔽,花了钱却肥了官府!所以豪强们希望派人监督账目什么的。

如果是一个传统的官僚,估计就让这些地方豪强们滚出去!去了!

汉代官府和地方豪强之间的关系很微妙,颇有一种不是东风压倒西风,就是西风压倒东风的意思。如果地方豪强足够厉害,特别是扎根的地方很偏远,官府力量比较薄弱,那地方官基本上就是任由豪强们搓扁揉圆了!

没有背景、没有根基的地方官去到这种地方任职,只能夹起尾巴做人,不然被赶走是轻的,有没有命活着卸任还两说呢!只说乡民暴躁,卷入地方斗殴中(别的差不多的理由也可以),死了人算什么事儿呢?

这个时代太容易死人了!小民如此,贵人其实也如此!

这种地方,官员才不会让豪强有机会染指官府的事情呢!捐钱修渠的事情既然已经认下了,那还要怎样?监督官府的账目?你当你是谁?呵呵,当自己是皇帝,每年十月要上计吏在宣室殿报账!

只能说颜异这个人大家有一定的了解,他是一个很正派的年轻人,也很有原则,别人会妥协的地方他不会。但与此同时他并不是一个敌视豪强或者地方上其他势力的人,只要按照规矩做事,他其实都是一视同仁的。

他也不会说豪强们过来查个账就觉得自己被冒犯了,只要这件事确实出于必要,他向来好说话。

豪强们提的这个要求于他不算过分,反正他自己光明磊落,也不怕他们查账,所以答应了下来。不过也不可能人人都能来查,所以让豪强们派一个代表。

换成其他人,会不会因为利益关系就不能公正负责地做这件事了?这个可不好说!反正东莞县几个领头的人家争执不下,彼此都没办法说服对方让自己做代表,那就干脆都别做了,选一个没什么相关的人!

这么个事落在自己头上,华先生自己都没想到,而在仔细考虑其中的利弊之后,他还是答应了下来。

这件事的坏处是明摆着的,做事情就会得罪人,查账的事情会不会得罪县府的人,会不会因为这样那样的原因让某些豪强不满?但好处也很明显啊,这可是一次露脸的机会。

华先生自己是做商!贾的,很有钱,但分家出来之后底子太薄,不像人家,一个豪强怎么也传了两三代吧,都是有土地的人!有时候钱不是一切,对于此时的豪强来说土地才是根本!有土地立足,这才算是在本地站住了脚!这才能享受郡望之类的好处。

华先生没有多少土地在东莞县,即使他再有钱,在本地圈子里也都是二等公民。正是因为如此,捐钱修渠铺路这类有利于地方的善事他比一般的地方豪强还要积极,就是想进一步站稳脚跟么。

却没有想到如今人在家中坐,喜从天上来!

成为本地大户的代表诶!只要办好这件事,就算是在整个圈子里露脸了!代表都能做的人,难道还不能牢牢扎根?想必其他人由此会改变对他家的态度。

清连忙摆摆手:“不过是乡野小事而已,当不起翁主的恭喜翁主不觉妾目光短浅、没甚见识就好。”

清的见识当然不少,实际上她比很多贵女的见识都高,毕竟跟在陈嫣身边那几年见识过太多事情了!那些事涉及宫廷豪门有几个人能经历这个等级的事?

之所以这样说,不过是一种谦虚而已。

陈嫣歪了歪头,忽然扑哧一笑:“说起此事,我是不是也得见一见这位县尊?不少事若有县府通融,会容易不少呢!”

在老百姓面前背书,说明陈嫣是有信誉的,行!给陈嫣的作坊各种方便,地皮上的,原材料上的,雇工上的,行!县府这么配合,一方面是陈嫣已经将不夜县经营成了自己的根据地,地方官员们只要不是太不识趣,基本都是愿意配合她的。

另一方面就是配合陈嫣本身就有利于地方发展陈嫣又不是什么魔鬼!她的致富经往往都是尽可能照顾小民利益的,至少也能做到不影响小民的生计!如这次的养殖计划,做的好了,对于小民确实有很大裨益!

别小看猪啊鸡啊鸭啊这种家养小动物,真能养出来,对一个普通农户是意义巨大的。

普通农户一年到头也就混个肚子而已,但养了这些小动物,就等于将自己闲暇的时间和零碎投入放了进来。等到年末的时候‘收获’,一次性就可以得到一笔不算少的收入!

即使是陈嫣上辈子那个时代,还有一些贫困地区,农民一家就指望着家里几头猪承担各种开销呢!

好处摆在那里,即使是一开始不愿意和陈嫣合作的官员,只要不是死硬派,最终也真香了。

清在一旁陪笑道:“翁主何必说通融?若是有心此事,恐怕县尊大人会倒过来求见呢!”

“哦?”这倒是有些出乎陈嫣的意料了。不是她没自信啊,而是此时官员的德性她也算是知道的。说得好听一些叫做有风骨,说的不好听就是自视甚高、不知变通了。

前者尊贵是尊贵了,但和这些官员有什么关系呢?难不成她一个翁主还能插手官员升迁?女性贵族也是贵族,可官员向来是无视她们的。在她们干坏事的时候这种无视是一种放水,在她们打算做正经事的时候,这种无视就是一种障碍了。

后者更别提!商贾是什么?真正的末流!而且西汉本身就是古代历史中比较歧视商人的时代,商人因为粗放经营,没有什么限制的原因,有钱是真有钱,但上头割起韭菜来也是真的毫无抵抗力。

商人再有钱,对于官员来说也就是个移动提款机。

陈嫣是能给地方带来好处,但这些官员从来没有因此就主动找过陈嫣,最多就是陈嫣在做什么事的时候半推半就这已经是他们最配合的举动了。至于后世投资商在地方招商引资局那里的待遇,抱歉,陈嫣真的没有享受过。

清笑意盈盈地解释:“本县的县尊大人非同一般,为人与时下不同”

陈嫣听说对方是颜回十世孙的时候是真的有点惊讶虽然她是连孔子后人都见过的人,但忽然听说这么个名人后代,还是会觉得很意外——她其实也很喜欢《论语》中出场的颜回呀~

见陈嫣神态是感兴趣的,清似乎比她还要积极,立刻自告奋勇要牵线搭桥,吩咐身边的奴婢道:“去问问老爷,县尊大人是否留下用饭,只说女郎有事与县尊商议,请他居中牵线。”

陈嫣的身份其实是半隐藏的,所以不该知道的人都不知道她就是‘不夜翁主’。不过清只要说‘女郎’,华先生自然明白,别人的话清也不会如此称呼。

≈ot;

上一页 目录 +书签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