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第49节(1 / 1)

“那,现在下去。”顾襄说。电梯门又一次自动关上了。“香香……”顾襄仰头。高劲的嘴唇碰触上她的额头。电梯里,真的比室外闷热……***四十多分钟后,高劲和于主任抵达机场,他发了一条微信:“我到了。”于主任说:“身份证检查一下。”高劲拿出钱包,打开说:“在。”于主任:“我就怕你落车上,在车上换什么钱包。”高劲笑而不语。不远处,焦忞正跟人打电话:“我现在飞北京,等到了再说,挂了。”他挂断电话,摘下墨镜,朝高劲的手上望去。☆、第37章 37飞机平稳飞行。高劲坐在座位上, 翻阅着这次研讨会的资料。于主任喝了点东西, 也开始抓紧时间工作,道:“这人呐, 就是有那个惰性,我怕我到了酒店后就想睡觉,一动不动可就糟糕了。”他说着,偏头看了眼。小高医生戴着金属边框的眼睛, 正低头认真,听见他说话, 微微含笑, 于主任又感叹:“我年轻的时候要是能像你这么自律又认真, 现在说不定都能当个院长了。再不济,副院长总行。”高劲玩笑道:“承蒙于主任看得起, 等再过二十年,我再看看自己是什么职位。”于主任大笑两声, 忽然又想起这是在飞机上, 他赶紧闭上嘴, 笑意不小心变成了咳嗽。高劲笑着看了他几秒,复又收回视线,继续检查资料。隔壁空位微微下沉, 一道声音传来:“高医生, 坐飞机还在工作?”高劲转头, 心里诧异, “焦先生?”焦忞扫了眼小桌上的文件, 道:“高医生这是去北京旅游还是出差?”他自问自答,“看着该是出差吧。”“是,出差几天。”高劲微笑,“焦先生这是回家?”“回去待两天,过几天就回青东。”焦忞道,“对了,高医生身上有没有零钱?我想换点零钱。”“有。”高劲把钱包拿出来,“焦先生需要多少?”焦忞拿住他的钱包,就着他的手,翻看了几秒,道:“这钱包是什么牌子?看着不错,我也想换一个。”高劲看着他的举动,挑了挑眉,他报出品牌名字,又听焦忞问:“你这是新的?”高劲答:“新的。”焦忞松开手,调整了一下姿势,把腿往前伸了伸,道:“还真坐不惯经济舱。”高劲还打开着钱包,“焦先生还没说需要多少零钱。”焦忞拿出一百跟他交换,把零钱放进自己钱包里,焦忞低头问:“高医生出差几天?什么时候回去?”高劲含笑道:“现在还不确定。”“是么……”焦忞慢慢站起来,扶着座椅,弯腰与高劲对视,“要是有时间,咱俩可以出来喝一杯,我尽地主之谊。”高劲:“焦先生太客气了。”焦忞眼神微凉,“我也觉得自己太客气了。”顿了顿,他一笑,拍拍高劲肩膀,“开个玩笑,高医生别介意。我坐头等舱,不打扰二位了,再会。”于主任朝他点了下头。高劲道:“再会。”等焦忞离开,于主任才问:“这是谁?”高劲道:“一个开教育培训公司的有钱人。”于主任:“看着不太好相处。”说着,他又想起来,“我们这次就去三天,你不知道?”高劲翻看了一会儿钱包,轻轻擦了擦刚才被人捏着的地方,他若有所思,牵起嘴角:“唔……”***顾襄在数小时内收到了三条微信。第一条,“我到了。”第二条,“飞机准备起飞了。”第三天,“我下飞机了。”顾襄松开鼠标,又拿起手机看了一遍,估计着现在的时间,发去一条微信。顾襄:“你到酒店了吗?”没几分钟收到回复,“刚刚办好入住手续,现在要上楼。”顾襄放下手机,继续看电脑。又过了大约十分钟,微信提示音。高劲:“你在做什么?”顾襄回复:“在上网找书,你呢?”高劲:“在煮开水。”跟着发来一张照片。是酒店客房,照片中还有他的行李箱。夜色朦胧,玻璃窗外是北京的霓虹灯。顾襄多看了一会儿照片,然后点回去,下一条消息已经进来。高劲:“你在找什么书?”顾襄输入了两本书的书名,“当当和亚马逊都缺货,我打算明天去书店看看。”高劲:“淘宝呢?”顾襄:“看过了,也没有了。”高劲:“北京有什么好吃好玩的?”顾襄:“你有时间玩吗?”高劲:“总能挤出点时间。”顾襄回忆着,给她介绍了几处地方,名胜古迹不用她多说,她多介绍一些不为人知的小吃店。高劲:“这家店你常去吃?”顾襄:“没有经常去。这家店离我家和学校都很远,我最多一个月去一次。”两人聊得断断续续,高劲回复得不是很快,顾襄在看书写东西,总是不能完全静下心来。最后她忍不住,发给他,“你要休息了吗?”高劲:“我还在工作。”难怪回复得慢……顾襄:“我想去洗漱了。”高劲:“想睡了吗?”顾襄:“嗯。”高劲:“好。”顾襄拿上换洗衣物去了浴室,半小时后回来,手机里多了一条新语音。高劲说:“晚安,香香。”四个字,中间顿一下,又轻又缓,语调像旖旎夜色。顾襄望着窗外,瑞华医院的灯光一如往常,这是再普通不过的寻常日子。她也语音回复:“晚安,高劲。”她摸摸额头,有点酥,有点痒,就像傍晚时分他突如其来的一吻。酒店里,高劲又听了一遍语音。也许是声音放轻了,她比平常要娇|软许多。他放下手机,敛神深呼吸。要专心把这些资料看完才行。***第二天,高劲和于主任准时出席研讨会。此次关于临终关怀的研讨交流会由北京和日本的几所大学、研究机构共同举办,参与研讨会的国内外专家学者有四十多人。研讨会分为两部分,先是两国各派学者专家轮流发言,阐述各国临终关怀的现状,再是讨论相关的议题,众人随意发言。研讨会进行到半途,有人过来同于主任打招呼:“于教授。”于主任看向来人,笑道:“司徒教授,我刚才还在想你这次怎么说来又没来。”司徒教授:“我年纪大了,腿脚慢,所以迟到片刻。”“几年未见,您还是和当年一样精神矍铄,倒是我们才真正感到时光流逝,你看我,都长白头发了,工作压力大,不认老不行,幸好还有年轻人帮忙分担。”于主任向对方介绍,“这是我们瑞华医院的高劲医生。”又向高劲介绍司徒教授的身份。司徒教授来自香港,是最早一批在香港开展善终服务的医生,如今他已经年近八十。司徒教授同高劲握手,笑问:“怎么样,听了日本学者的发言,有没有什么感受?”

上一章 目录 +书签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