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企鹅中文>历史军事>吕布有扇穿越门顶点> 第六百三十五章:刘备求和
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第六百三十五章:刘备求和(1 / 1)

因此,最终衡量了一番之后,曹操还是打消了出兵的念头。曹操不出兵,面对大华国咄咄逼人的攻势,蜀汉就只能选择自己抗在蜀汉的援兵到来之后,大华国的攻势终于为之一滞。接下来的进程,每一次战役,都陷入苦战之中。南中的地形极为负责,这一点对防守方有利。但是地形这种东西吧,有利就必有其弊。比方说,南中地形非常大。尽管大华国已经打下了一小半的地盘,但是剩下的地盘将五万防守士兵撒进去,也溅不起多大的浪花。而在蜀汉的援军到来之后,大华国的进攻非常谨慎,并不贪功冒险。没有探查清楚的地形,他们宁肯大军驻扎,都绝对不会在毫无所知的情况下一头扎进去。在地形险恶,而对方有埋伏的情况下,他们宁肯绕道。这也直接导致大华国好几次非常漂亮的埋伏,完全没有发挥出作用。而地形险峻,也意味着一个问题,不但进攻方非常难受,其实他们的支援速度也快不起来。因为地形对双方来说都是一样的。在这种情况下,最终就变成南中剩下的地盘,就成为一个个的据点。这些据点就是那些城池,最终剩下的,还是攻坚战。并且对蜀汉不利的是,他们的支援速度缓慢,很多城池,只能眼睁睁地看着被大华国大军攻坚。现在就要看,到底是大华国支撑不住如此大得消耗而退军,还是他们防守不住而被迫放弃了。不过他们相信,攻城方得消耗一定要比防守方大得多。最先支撑不住的,一定会是大华一方。相信大华一定不舍得用七八万士兵的性命,来换取南中这种鸟不拉屎兔子不下蛋的地方。额,不过最终证明,似乎他们想多了。因为在攻城战之中,他们震惊地发现,攻城方得损伤率,居然比他们守城方还要小。这种情况,不由让刘备、诸葛亮、法正等人大吃一惊。怎么会这样这根本就是不可能的事情啊但是事情,真的就是如此。最终,刘备、诸葛亮亲临战场,仔细观察了几次攻城战,最终发现了问题的症结所在。最关键的便是对方的云台,简直就是防守方的克星。云台搭建极为方便,很难被摧毁。一旦被推倒城墙上,并且用铁臂卡住城墙之后,绝对会成为防守方的噩梦。居高临下得射击啊,城墙上防守的士兵,简直就是被灭杀啊好吧,其实防守方有三弓床弩。但是三弓床弩对付云台,并没有太好的办法。三弓床弩的强度,固然可以破坏云台。但是能够破坏的,只是其中某一节而已,并不能整体性将云台破坏掉。而人家,根本就不在乎损失那么百八十节的钢铁竹筏。并且,一点他们祭出三弓床弩的话,对方都会用新式抛石车加以破坏。有了新式抛石车外加云台,直接导致防守方得损失,竟然要比进攻方大得多。而南中一个个据点,被大华国一个个拔掉。南中的地域,正一点点的被大华侵蚀。很快,南中有一半的地盘,落入到大华国手中。而剩下的地盘,恐怕他们也很难坚持多长时间。除非他们举全国之力死守南中。而实际上,这是不可能的事情,蜀汉绝对不敢这么做。吕布的七万大军,还在巴郡之外虎视眈眈呢。如果他们敢调集大军死防得话,吕布绝对会趁机进攻巴郡。这一次,诸葛亮和法正精诚合作,两人联手设下种种陷阱,运用种种策略。无奈,这一次,吕布暗中将郭嘉、庞统、周瑜三位军师全派了过来,还有贾诩在暗中策应。而在南中,蜀汉并没有过多的经营。南中更多的地方,还保留了自治,这也导致,蜀汉对南中的掌控并不多。诸葛亮还有法正,能够施展的手段也相当有限。如果换成是在益州北部的话,他们就能够施展出更多的手段出来了。而郭嘉、庞统还有周瑜、贾诩几人,在智谋上,并不输于他们多少。无论是陷阱还是埋伏,之所以能够成功,关键就在于进攻方贪功冒进。但是这几人都知道诸葛亮和法正的厉害,因此他们根本不贪功冒进。而是稳扎稳打,很多时候,他们宁愿攻城,都不会轻易进攻蜀汉露出的破绽。因为他们都很清楚,这不科学。尼玛得你们现在全面处于下风,安心的守城就得了呗居然还会露出破绽成心的吧你以为我们会上你的当吗面对这种情况,诸葛亮和法正也极为无奈。在绝对实力碾压的情况下,对方还如此小心,这让他们没有丝毫办法。时间一天天过去,蜀汉也在不断加派援兵。但是汉中的据点,仍然在稳步减少着。更让蜀汉为之担忧的是,他们的粮食不多了。如果再继续打下去的话,就算能够将大华驱逐出境,他们明年必然会爆发饥荒。会有超过一半,甚至更多的百姓无粮可吃。这种情况一旦发生的话,蜀汉将会面临巨大的危险。一多半的百姓无粮可吃,必然会爆发大的暴动。而损失超过一半的百姓,对蜀汉来说,是一个极为沉重的打击。到时候,就算没有大华国前来进攻,他们能不能支撑下去,都是一个未知之数。面对这种困境,他们必须要尽快做出一个决断。无论如何,这一仗,不能再打下去了目前他们在南中,囤积了六万到七万得兵力。这么多兵力,每一日都要消耗大量粮草。刘备、诸葛亮还有法正,糜竺等刘备的智囊,召开了一次会议。法正叹息了一声,对刘备说道:“皇上,为今之计,还是向大华国求和吧”在此之前,蜀汉对大华一直在谴责。现在求和,就意味着,他们必须要承认,大华国打下来得地盘,都将归大华所有。但是走到这一步,又容不得刘备不去求和。:

上一章 目录 +书签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