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第31节(1 / 1)

这是被子……哦,被子不能扔。将莲子花生等物扫到地上,陶青开启了她的洞房之夜。任由夫郎眼中泛泪、眼尾泛红,低声哀求,陶青现在的想法就是——福临好可爱,好想欺负他。翌日,当周福临揉着自己的腰,狠狠地瞪着陶青时,后者心虚地、小心翼翼的讨好道:“还有哪里难受?”周福临面无表情:“哪儿都难受。”昨晚让陶青停,这人偏不,非要向他证明自己能行。周福临冷笑道:“现在还行吗?”陶青一本正经地回答:“行是行的,不过……”触及夫郎的目光,她立马改口:“你说行就行,你说不行就不行。”然后定唯夫郎马首是瞻。“最好是这样。”周福临又揉了一下腰。公婆不在府上,他的确不用早起,可心中还是不爽。腰酸背疼的滋味,只有自己清楚。他想再同陶青生一炷香的气,陶青却迅速为他端上了丰盛的早餐。周福临:好吧,那就改为半炷香。吃完饭,陶青又给他按摩了一番。周福临:好吧,不气了。……张府。陶青成完了亲,这消息才传入她爹的耳朵里。陶青的爹瞬间泪盈于睫:“阿青还在怪我,都不肯认我这个爹了,成亲这么大的事,我竟一点儿不知。”听说她成亲的对象是个嫁过人、死过妻主的男子,陶青爹的眼泪流得更凶了:“呜,我的女儿何苦要娶这样的男子呢?若肯让你母亲替你物色,怎会到如此地步。”他觉得陶青不是真心要娶对方,只是为了气他们。“木已成舟,孩子们也都大了,你也别太担心。”张毓安慰夫郎道。她的夫郎什么都好,就是性子柔弱,爱哭。张毓有些厌烦夫郎的两个孩子,尤其是那个陶青,半点都不像夫郎,全随了她的那个亲娘!她安慰夫郎:“你若担心明日就去看一看吧。”陶青爹擦擦眼泪:“我是要去看看的,我得看看那是什么样的人,迷住了我女儿的心窍。”等周福临和陶青听到门外的敲门声,打开门一看,一个纤瘦柔弱,长相姣好的中年男子,出现在眼前。一看到陶青,眼眶又湿润了:“呜呜,阿青。”陶青最烦他那样:“有什么话不能好好说,非得哭哭哭。”“你娶了那样的男子我能不伤心吗?一点都不像小时候那样听爹爹的话了,好不容易安定下来,为何不找个好人家的孩子?你就非得让爹担心不可。”周福临:是在说我?眼前的这个人,恐怕就是陶青的爹吧。第三十章 午饭陶父皮肤细腻、身段姣好, 看得出是精心保养,有专人照顾,没吃过太大苦头的。此刻他泪光点点, 站在门前,望着陶青一副“恨铁不成钢”的模样。这种弱柳迎风, 是当朝许多女人喜欢的性格,似乎会激发她们心中的保护欲。陶青觉得她爹的目光让人烦躁。这是自己的父亲。她本不该用恶劣的态度对待,本应一开始就告知他自己成亲之事, 同旁边的夫郎一起向对方敬茶,然后道:“孩儿已经成家, 日后父亲不必再操劳”等语。但陶青听到她爹的话, 就不想再同他交谈, 冷着脸道:“你若只是想说这个,可以回去了。”一向在外对人温和友善,眸含笑意的她,对父亲下了逐客令。“呜,你之前漂泊不定,几乎不来看我。爹爹想你了,人却找不着, 你哥也一个劲敷衍,说不知道你的踪迹。现在定下来了,连门也不让爹进么?”陶父哽咽着,双眼通红, 好像风一吹就要摔倒。他的小厮忙将其扶住, 偏过头看陶青,眼神带了谴责:“大小姐这话真伤主夫的心。主夫在家天天念着您,担忧您在外吃不好穿不暖, 日夜揪心。得知您成亲,还特意备了礼,拿了金银过来补贴,如今您却这样冷漠!”“什么时候,小厮也能插话了?”陶青认得她爹身旁的小厮,这是张家的家生子,看似对她爹忠心,实则忠的是张家罢了。她深深看了一眼小厮:“我可不是张家的大小姐,你们真正的小姐今日还在学堂读书呢。”小厮眼神一闪,低下头。“你还是怪我生了锦儿?”陶父擦擦眼泪,问道。锦儿是陶父和张毓后生的女儿,名为张锦,比陶青小五岁,天真烂漫,为人礼貌善良。她见了陶青会乖乖喊姐姐,就是个孩子,所以陶青对这个妹妹称不上讨厌。听见父亲提张锦,陶青就笑了。实在跟对方说不清。她爹永远意识不到,她和哥哥想要的是什么,永远只看得到自己眼中的东西。周福临抿着唇,尴尬地站在一边。妻主与公公不和,争来辩去,他在这儿算木愣愣的什么?看出这位公公对自己的不满意,周福临自然不会上赶着讨人嫌,他的手被妻主牵着,能感受到对方手心已经出了汗。周福临轻轻捏了陶青的手,后者才反应过来,问他:“是不是肚子饿了?”“福临啊,你俩跑大门口做什么,我和阿盼在饭堂等半天了。瞅着你们出来才端的饭……”胡大爷慢悠悠从影壁后走出来。人老了,眼睛不大好,远处的东西他望不清,走近才发现陶青和周福临面前,还有两个人。他揉揉眼睛,“哟”了一声:“这是……”“我是阿青的爹。”陶父知道女儿成亲时,她的夫郎还带着一老一少。当时心里就不得劲。这嫁人,还把一家都嫁了过来?他女儿刚成亲,就得养一家老小,成什么样子!不舒服归不舒服,陶父依旧颔首,轻声向胡大爷问好:“这位是亲家吧。”胡大爷稀里糊涂点了头,回神:“哦哦,原来是亲家。怎么还站外边儿呢,快进来吧,午饭您可吃过了?”他当即将朱漆的大门门板往两边推,请陶父进来。陶青阻止了他:“不必了,他马上就走。”“谁说的?”陶父看起来杨柳扶风似的弱,性子并不软,让小厮搀扶着,跨进了陶宅的大门。他下巴微抬,细声细气道,“正好未用饭,咱们一块儿吃吧,我带了你最爱的水晶糕。”陶青面色一沉,却道:“也好,今日正好将事情说清楚。”方才已经有邻居路过时好奇地打量,虽说这里住的人都不是好事的,但陶青若真执意赶走她爹,在门口闹起来,昨日的喜气估计就会变成郁气。关了门,陶父和胡大爷并排走。他到底是懂得礼让老人的,走得很慢,和胡大爷交谈着,挑不出一丝错,反倒让胡大爷增添了一丝对他的好感。陶青走在后头,本是目光冷峻,忽然夫郎肚子咕了一声,吸引了她的注意力。周福临捂着肚子,见陶青看他,以为她要笑自己,面色微红嘴上不甘示弱:“看什么?”早饭是陶青端到卧房吃的。如今已经到了晌午,他眉目间却还有一丝慵懒,脸颊靠近耳垂处有道红痕,像是侧身睡时,被竹枕压出的印子。陶青想起昨夜自己将夫郎折腾得叫不出声,心渐渐软了,神色柔和下来。悄悄碰了碰他的腰:“还酸吗?”他们在那儿说了半天,福临一直陪着,下床时就说腰酸背痛,如今定是难受的。陶青揽住夫郎的腰,低下头在他脸上啄了一下。周福临面皮薄,瞪陶青一眼,摸了摸被亲过的地方,压低声音:“也不怕被瞧见。”“瞧见就瞧见呗。”这反倒能证明他俩感情如胶似漆。陶青又亲了一下,“一会儿咱们睡个午觉,我再帮你揉一揉,嗯?”两人睡到大天亮,吃过饭闹了一阵才起的。周福临心道今日光是吃饭睡觉了,赶紧摇头:“我不要。”他生性勤快,还想逛逛宅子,看看有没有缺的东西,然后出门采买一些布料做衣服呢。陶父听得身后陶青笑了几声,偷偷回头,看到女儿搂着夫郎,还伸手点了点对方的鼻子,和在他跟前的模样截然不同。每次和自己相见,女儿便横眉冷目,仿佛他是她的仇人,今日他才知,不是她性格如此,只是她不愿对着自己笑。她心目中的家人,早已没有了自己的位置。鼻间一酸,陶父将头扭了回去,继续同胡大爷说话。今日午饭时胡大爷做的,他手艺老道,但因为习惯等因素,做的也只是家常便饭,不可能像陶青那般,萝卜都给雕出花儿。饭堂两边栽了几棵翠竹,里头小巧精致,设了两道丝绣的游鱼戏水屏风。陶父见状轻轻点头,看到桌上饭菜,又叹气:“光吃这点儿怎么行。”他吩咐小厮将带来的食盒打开。食盒分三层,第一层凉食,第二层热食,第三层点心,什么葱泼兔、麻腐鸡皮、江米粥……应有尽有。尤其是那盘软糯透明的水晶糕,陶父特意指了指,笑道:“听阿容说,你这些年一直爱吃这个,我叫家里厨子做的,你尝尝?”

上一章 目录 +书签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