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第198章 198(1 / 2)

要不是还有这么多朝臣在,即便是他最心疼的儿子, 盛文帝也要好好同聂渊祈聊聊人生。

大事上, 又怎好多生事端呢?

盛文帝看了一眼自家儿子, 聂渊祈也不避不让回了一个眼神。

两人眼神交锋了一会, 但也只是短短的一瞬, 除了两人无法察觉。

最终盛文帝还是给足了自家儿子面子,让黎青颜答这道题。

反正, 他手上磨出来的刀, 最终都是要交在太子手上的, 就像这江山,早晚有一日是由太子继承的。

许是太子自己想考考黎青颜的水平呢。

至于聂渊祈真正所想, 盛文帝怎么都想不到。

他啊,只是怕黎青颜难受。

难受自己不是堂堂正正靠着自己的实力得到的状元之名。

聂渊祈太了解黎青颜, 如若有一日,她发现自己的题牌是被父皇动了手脚,恐怕将成为她一生折磨自己的污点。

这对于一向风光霁月的黎青颜而言, 她如何受得了。

他的阿颜, 喜欢在光亮的地方下生长,而他, 便保证这个环境足矣。

在外人面前,极尽冰冷的聂渊祈,眼神轻轻扫在黎青颜身上, 旁人只以为是审视。

谁也不知, 那里面藏着汹涌澎湃的压抑爱意。

即使, 黎青颜自己,也不知道。

只是很快,聂渊祈硬生生逼着自己移开眼神,在移开的一瞬间,聂渊祈眼里闪过几分痛苦悲凉。

黎青颜不知圣上和太子之间的插曲,既然给到了她什么题目,她答便是。

只不过,没想到殿试竟然终于让她碰上了她最怕的时政题。

这确实是,难办。

一下子,黎青颜眉头轻蹙。

跟着一旁引路的小太监,去往殿内早已布置好的场地答题。

殿试虽然由圣上钦点,但圣上也不可能将所有人的答卷一一看过,三百多位贡士的答卷,圣上一人哪里看得过来。

所以,这便有了一旁的礼部高阶官员组成阅卷官团。

当着圣上的面批卷,谁有那么大的胆子搞幺蛾子。

再者,能进阅卷官团的,其中一半是圣上的心腹,另有一半则是各方势力的安插。

盛文帝不担心,即使他只有一半,他想要的人选,也会拿到。

就是状元……

盛文帝看着一直皱眉的黎青颜,心里也跟着悬悬的。

悬过之后,心下有些好笑,他一个皇帝,还担心一个贡士考不上状元。

这说出去,可得被史官们好好记录在史册里,笑话一笔。

为了避免被笑话,盛文帝虽心里担心,但面上还是一副云淡风轻的模样。

仿佛谁当状元,都跟他没关系一般。

殿试也是有时间限制的,不会由着贡士们无休止地写下去。

于是定好的时辰香燃尽后,便有那考官前来收卷。

黎青颜倒是赶赶地在最后一点香燃尽的瞬间,写完了。

看得一旁假装不关注黎青颜的盛文帝,暗自又替她捏了把冷汗。

这忽上忽下的心情,比当年他等待他的父皇宣判他成绩时还紧张。

如果不是盛文帝挑剔,这么些年,就相中一个黎家,黎家现在最出挑的还就只有黎青颜一人。

他可想广撒网,重点捞鱼了。

盛文帝一边安慰自己,他这是精良挑选,一边眼神又止不住朝着阅卷官那边飘去。

刚刚担心黎青颜答不完卷,现在又开始担心黎青颜的试卷过不了阅卷官那一关。

简直比黎青颜父亲还操心。

本来盛文帝先前还有些自信的,结果看黎青颜一皱眉,又忽地想到,黎青颜根本就没去过吴河这个地方,怎么治理,她一个十几岁的少年如何能有个确切方案。

而且,吴河治理之难,好些专注水利的大臣都是头疼不已。

盛文帝忽然就有一种搬起石头砸自己的脚的感觉,他胡乱塞的这题,好像…太难了!

盛文帝眼下心思流转,下意识认为黎青颜的答卷恐怕难以出挑,于是他决定,如果一会,黎青颜要是过了阅卷官那一关,他就是闭着眼睛,也给黎青颜的答卷吹出花来。

吹不出个状元,吹个榜样…不…探花…不…进士也行。

盛文帝暗自盘算,也不断降低要求中,脑海中已经构思如果黎青颜成为进士之后,该怎么给她铺路。

就是慢了点,难度大了些。

盛文帝脸上流露出几分不满意,觉得自己简直是为他们聂家的江山操碎了心。

以后,要是去见了父皇,可不得得一阵夸。

盛文帝虽是戏谑心思,但想到这,心里也悠悠叹了口气。

他自己的身体,他清楚的很,虽然外表看上去没什么,但已经是外强中干,前些时日,太叔子还在的时候,他让太叔子替他看上了看。

已经是油尽灯枯之相,恐怕只有几年时日了。

可盛文帝放下不下太子,他还得为太子好生铺好路才行,这样见到他的皇后之时,才不至于愧对。

想到皇后,盛文帝刀锋一般的眉眼里,浅浅划过一丝温柔的怀念。

阅卷官们只会选择最好的十份试卷呈给圣上,钦点最后的状元,榜眼和探花。

其他地便有阅卷官共同审核排名。

没过多会,新鲜的十份答卷就呈放在了圣上面前,由一旁的大太监为圣上唱名。

“殿试进士及第第一位,白景书。”

“殿试进士及第第二位,黎青堂。”

“殿试进士及第第三位,黎青烨。”

“殿试进士及第第四位,文山鸣。”

“殿试进士及第……”

“殿试进士及第第十位,黎青言。”

听到黎青颜名字的一瞬间,盛文帝一颗心终于悠悠落了下来,外表庄严肃穆的他可一点瞧不出内心那般波澜起伏。

谁能想到,一直到第九位都没听到黎青颜名字的盛文帝,差点想任性称病,改日再来一回。

当然,盛文帝哪里能任性。

当上皇帝,可是越发身不由己。

做皇帝难,做个好皇帝更难,盛文帝日常一叹。

黎青颜这个当事人,虽然眉头还是皱巴巴的,但对于自己成了进士,好似并没有太大的意外。

她意外的是,黎家加她竟然出了三个进士。

估计黎父要知道这个消息,脸都能开出花来。

之后,又另有官员公布了二甲和三甲的排名。

黎青颜只稍微记着点黎家的几个,黎青峥是二甲第一的传胪,也就是第十一名,黎青牧名次就差了,但也在百名以内。

因为黎青牧先前的怪异,黎青颜对黎青牧多有留意了些。

可她眼神刚一过去,就对上了黎青牧明显妒火焚烧的眼。

这让黎青颜心底冷不丁一沉,黎青牧总算泄了心思,却是这般心思。

这让黎青颜觉得黎青牧好似在暗自盘算着什么,才会让情绪这般外露明显。

可黎青颜不知,黎青牧究竟在盘算着什么。

黎青颜沉了沉眼,耳边已经听到圣上在点评他们的答卷,她赶紧整理思绪。

不管怎么样,先把眼前的殿试应付了去。

这十份答卷中,只有黎青颜一人是抽的“论吴河治理”,旁人皆是其他两题。

或许真的是因为这题太难了,抽到的考生,大多答的云里雾里,也很难出挑。

而比较有意思的是白景书同黎青烨抽到的是一个题目,“治国强兵之道”,其他几人皆是“如何真正传道受业”。

如果以这两个命题而言,白景书和文山鸣各自占领了鳌头,答出了新意和花样。

上一章 目录 +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