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企鹅中文>其他类型>小货郎与傻妮> 第 35 章
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第 35 章(1 / 2)

第35章

因为耽误了时间,纪彬跟车队紧赶慢赶,也只在十七号晚上到了邑伊县,只好等第二天清早再回纪滦村给引娘过生辰。

马儿一牵过来,就引起店里人的围观,多漂亮小马,就是矮了点。等知道是给引娘生辰礼之后,不少人张大嘴巴。谁家送这么奢侈的礼物啊?这一匹马少说也要三十两?

不管怎么样,纪彬还是让柴力照料好小马,然后跟店里伙计周账房跟学徒徐杰道∶&ot;明日店里休息一天,不用开门。跟着我回去吃酒吧。&ot;

他带着柴力出去那么多天,大家应该也累了,正好凑着引娘生辰,大家都歇息两天,明天吃宴席,后天可以休息。

现代人来说,可能对吃酒席没有那么热衷,毕竟桌子上的鸡鸭鱼肉什么时候想吃都可以买。但对古代人来讲,去免费吃席面,那可是好事啊。能美美地大块吃肉,敞开了喝酒。毕竟平时肚子里油水少,吃席面补补油水。

纪彬还让人找了柴尺,还有在昌伊县的蔡运,他们要是有空的话一起去,都不用带东西,谁带东西不准入席。

说这话那就是明白了,就是请大家吃饭。

至于办席面要用的器皿厨子,县衙附近就有个小店,专门负责这些用具,纪彬过去交代好给钱就行。

明日他们就会搬着桌椅碗碟还有各种食材,跟着他们一起去纪滦村。虽然时间有些急,但钱给够,一切都好说。

纪彬倒也不是一定要大张旗鼓,也是借着这个机会,跟这些合作伙伴们都休息休息。因为接下来的事情只会更多。不过赚钱嘛,谁会嫌钱多呢。

而且给小女娘过生日,肯定要热闹的。

最重要的是,这是十五岁生辰,也是古代女子最重要的生日之一,一定要办得漂亮。

虽然别人觉得引娘已经嫁作妇人,可他心里,引娘还是那个小姑娘,既然是当妹妹看待,那当然要有个体面的十五岁生日。

此时纪滦村,纪彬家中。引娘跟娘亲正在吃饭。

因为明天是她十五岁生辰,娘亲提前过来陪她,等到明天的时候爹爹,二哥,三姐,四哥,五姐五姐夫都会过来。

但对引娘来说,她觉得这样太隆重了。

从小到大,她的生辰从未这么被重视过,就算是去年十四岁,也只是家里多炒了两个鸡蛋,旁的也是没有的。

引娘给娘亲夹了块鸡肉,心里似乎有些感触。

来的人似乎不是因为她,而是为了纪大哥才过来的。

因为纪大哥太厉害了,很多人都指着他挣钱,指着他让自家生活变得更好,所以才会来给她过生辰。

引娘是不愿意这么想自己亲人们的。

他们平日里对自己很不错,只是她是家中最小的,容易被忽视而已。

可现在不同,好像谁都不会忽视她了。

引娘看了看还没写完的作业,荆夫子说过,人要自强才会被人看得起,就算身为女子,也可以被人尊重。

像荆高庄的女子们,她们养蚕,种桑树,抽丝,织布,所以她们去哪都受欢迎,她们在家中说话也极有底气。

就算遇人不淑想要再嫁,比之其他妇人,那也是简单得很。

当然了,她不需要再嫁,但她想变得跟纪大哥一样,很厉害,非常厉害,然后受人尊重。

引娘第二天起来,家里人陆陆续续过来,但没看到纪彬在,所以有些惊讶。引娘四哥甚至小声问她∶&ot;纪彬呢?你生辰他怎么不在。&ot;

&ot;他去春安城了,应该是有事耽误,暂时不能回来吧。&ot;引娘虽然觉得遗憾,但也没什么。可周围人听了她的话,表情不一。

不过里长早早也赶过来,还带了家里几个儿子儿媳,客气道∶&ot;听说今日是引娘生辰,媳妇儿们正好给你们搭把手,做做饭。&ot;

说着,里长帮纪彬解释,讲他这次去春安城是去做买卖,所以不能赶来给引娘庆生。毕竟是成亲后头一个生日,还是十五岁生辰,纪彬不回来是有些说不过去。

其他人跟着点头。

其实引娘觉得有些莫名其妙,她一个生辰而已,纪大哥回不回来,其实都一样。纪大哥对她的好,是旁人不能想象的。但好像周围人比她还在乎这件事。

不管怎么样,引娘还是笑着应了,看起来客气体面,再加上最近读书养出的气度,一看就是女主人的风范。

也不知道从什么时候开始,引娘跟其他村里的女子妇人们不一样了。

在宣老爹跟宣老娘的带领下,家里人热热闹闹地在屋里闲聊。

不知道谁眼尖,看了一眼外面,惊讶道∶&ot;是纪彬回来了吗?&ot;

众人立刻往窗外看去,竟然来了一群人,皆是坐着牛车,后面还有推着碗碟用具的排办之人,就是专门负责办宴席的。

引娘也看了眼,只见纪大哥就在中间,手里好像还奉了匹马?

这会还是上午,纪彬也是紧赶慢赶才过来,出发的时候还遇上从现场出发的引娘三姐,正好一起带上。

一路上引娘三姐心里五味杂陈,她原本奇怪这么多东西干什么的。但一看看排办的人,就知道他们被纪彬请过来,专门给引娘做生辰宴席。

按理说一个生辰而已,自己跟家人不用那样看重,可今年不知为何,亲戚们不约而同地说,要去给引娘好好过个生日。

连她刻薄的婆母都放她出门一天,就为了给引娘庆生。

路上让引娘三姐难受的,不止是请人做宴席,还有小半车的生辰礼。这些生辰礼倒不是纪彬置办,而且跟他合作的商家们,凑着运货的事送来的。这是送给引娘的吗?分明是看在纪彬的面子上,给纪夫人送礼物罢了。但不管为了什么,礼物都是给引娘的。自己虽是秀才娘子,可也没收到过这么多好东西。

可这些跟纪彬的礼物相比,那就什么也不算了。

纪彬也太张扬了些,给引娘的生辰礼竟然是一匹小马驹!小马驹啊!

她相公赶科考的时候,她家去问过马儿的价格,就算是小马,也要二三十两了。纪彬竟然给自己娘子买匹马?问了就是方便引娘上学。

但引娘上学就够夸张了,能骑着小毛驴上学也很夸张。现在呢?

引娘三姐觉得自己都是强颜欢笑,为什么平日不受重视的小妹,竟然有这样的好福气。别说纪彬如今还不是商户,就算是商户也无所谓。谁嫁人不想要这样的夫君呢。

纪彬倒是没理引娘三姐在想什么。

到了家门口就问∶&ot;家中做饭了吗?不要忙了。&039;&039;

引娘已经走了出来,看着纪彬道∶&ot;你怎么回来了?&ot;这语气明显带着惊喜。

纪彬笑,看看引娘,又看看后面跟着的亲朋,笑道∶&ot;今日你生辰,我定然是要回来的。正好引娘的娘家人也来了,不用他差人去请了。

引娘眨眨眼,还没说什么就被她二哥拉住,开口道∶&ot;哪有你这么问的。&ot;毕竟那么多人呢,不给她夫君留面子吗?

纪彬倒是直接接话∶&ot;没关系,引娘想问什么就问什么。&ot;哪有那么多规矩,开心才是真的。

纪彬一回来,家中气氛更是不同,不少人围着他转,问他春安城到底有多热闹,他这次又做了什么生意。

纪彬笑着答了几句,后面排办的人就已经开始生炉灶,准备宴席了。

说是宴席,其实没那么正式,纪彬原本想的就是店里伙计,还有朋友们一起吃顿好的。

没想到家里这么热闹,引娘娘家的人已经来了。还好准备的东西够多,人家排办的人自有法子。

之前准备做饭的人也停手了,只等着吃席面就好。

跟着纪彬来的人,除了引娘三姐,还有柴力,蔡运,徐杰,周账房,以及柴力跟两个正好休假的差役捕快。

现在都坐在院子里聊天。

好在旁边就有棵大树,阴凉地也挺舒服的。

宣老爹,还有引娘的几个哥哥姐夫也是坐在这,里长也被请来,一群人谈天说地,好不快乐。

屋子里多是坐着女眷,把窗户都打开,透着风也挺舒服。

宣老娘,里长夫人,还有几个媳妇儿,引娘她三姐五姐,还有带来的几个小孩子都在厅堂里。纪彬看了眼,跟宣老娘关系好的李裁缝也来了,吃完宴席,正好跟她聊聊绣活的事。

不仅是李裁缝,还有村里绣活最好的高娘子跟徐娘子,最好也请过来。纪彬如今说话特别管用,差了村里的人就去喊了。那两家人来的也快,看样子还特意收拾过。

高娘子跟她相公,还有徐娘子夫妇俩都没想到,纪彬竟然会请他们去吃席面。

纪彬一回来,村子里的人都知道了,可除了里长家之外,也就请了他们两家,这说出去都有光彩啊。

而高娘子跟徐娘子的相公心里明白,他们能来,全是沾了媳妇儿的光。别的不说,这两位在家里的地位,已经比肩公婆了。毕竟到手的银子不会骗人,她们俩的本事更不会骗人。

高娘子跟徐娘子感激得很,说是纪彬跟引娘改变她们的生活也不为过。而且引娘生辰能请她们,这就是那她们当自己人吧?

纪彬没想那么多,他这会也没什么事了。

毕意都请了专门办宴席的人,大家喝茶吃点心,都是排办的人安排,家里人好好休息就行。

纪彬终于明白,古人说的,四般闲事,不宜累家什么意思。

纪彬刚坐下,就听引娘四哥问道∶&ot;你竟然去了平喜楼?那不是春安城最大的酒楼吗?花销肯定不便宜吧?&ot;

&ot;倒也不是,只是去谈事情而已。&ot;纪彬笑道,&ot;贵倒是贵的,都没敢吃什么东西。&ot;

纪彬不是个张扬的人,跟着去的柴力更不是。

两人打着马虎眼说过去,可是能去平喜楼,就已经是周围人不能想象的了。那是什么地界啊,他们大多数人去邑伊县酒楼吃东西,都觉得消费不起好吗。

不过说到生意,纪彬看了看里长,见他也看过来。两人明显有些默契,一起坐到角落里。

纪彬道∶&ot;家里酿酒,一个月最多能酿多少?&ot;

里长惊讶∶&ot;最多?&ot;

&ot;嗯。&ot;纪彬确定道,&ot;最多。&ot;

里长忍住激动,心里算了算∶&ot;五百坛,毕竟要收黄米,要有足够的地方,人手倒是不缺。&ot;

纪彬手指敲了敲膝盖,开口道∶&ot;少了些。&ot;

少?!

里长眼睛睁圆∶&ot;五百坛就是一千斤,这还少。&039;&039;

&ot;嗯,至少翻倍吧。&ot;纪彬并非夸张,而是按照春安城行情所讲,低声道,&ot;方才宣四哥提起平喜楼,里长对平喜楼知晓几分?&ot;

里长摸了摸胡子道∶&ot;只知道是个极贵的酒楼,怎么了?&ot;

纪彬笑∶&ot;我说的谈生意,就是跟他们谈的,他们要订咱们的酒。&ot;

里长不敢置信道∶&ot;他们?!要订多少?&ot;

&ot;平老板给了我一百两定金。&ot;纪彬如实道,直接把其中五十两银票给了里长,只是给之前又道&ot;但我许诺给他们的酒,却不是黄米酒,而是另一种甜酒。&ot;

纪彬知道黄桂稠酒的方子,要求里长他们必须按照方子来做,酿酒工艺虽然各有差别,但其中道理相通,再加上极好的山泉水,做出来不难。

里长接下银票的时候,重重点头∶&ot;酿,回去了就酿。&ot;若不是这里人多,他真的想多看几眼啊!五十两!

他身为里长也没拿过这么多钱!

好在他们坐在角落,又是背着众人,其他人也只知道他们是在谈事情,并不知道已经交易了五十两银子!

不然两人立刻被所有人围住,毕竟农家人一辈子也见到五十两银子吧。别说农家人了,就是邑伊县不少百姓,都见不到这么多钱。里长摸了摸装钱的口袋,总觉得滚烫得很。

等里长冷静一会,继续道∶&ot;那我们就要重新选地方,毕竟一个月要两千斤酒,实在太多了。&039;&039;

这个确实,就算是里长家比较大,那也容不下这么多坛子,就算是一千个坛子都没地方放。纪彬早就想过这个问题,直接道∶&ot;后山,在后山山泉水附近建个酒坊,钱我来出,请我岳父来建,只是用工之类的,还需要里长您来帮忙。&ot;

跟平喜楼谈好黄桂稠酒的生意之后,纪彬就想到这一点,而他的后山空着,不用白不用。最重要的是,酿酒用的山泉水,就在后山流淌。如果在那建造酿酒坊,最合适不过了。

里长点头∶&ot;都听你的,回去了就可以动工。我让家里人先酿黄米酒,然后给你岳父找帮手建酒坊。他们建酒坊的时候,我们试着先酿一些你说的酒出来。&ot;

可以,不愧是村里的里长,很快就把事情安排妥当。纪彬还是很放心的。

毕竟一起赚钱的事,里长肯定上心,等这个酿酒坊建好,每个月酿出来的酒可以源源不断运到春安城。

以前的太平车还要经转邑伊县,等这些酒的生意做起来,直接可以从纪滦村运到春安城了。到那时候,丝绸也能搭着顺风车,运送时间还能更短一点。

不过提起黄米酒,还有一件事要跟里长说一下,省得他以后从别人那听说之后不相信。纪彬道∶&ot;咱们的黄米酒需求量暴增,其实还有一个原因。&039;&039;见里长看过来,纪彬继续道∶&ot;刺史大人尝了咱们的酒。&ot;

说完,纪彬加了句∶&ot;对了,今日捕快柴尺他们回昌伊县的时候,你把剩下的酒给他们,估计王知县也要得到刺史喜欢黄米酒的消息了,虽然用不着他去献好,但王知县肯定也想尝尝的。

纪彬一连串人名说起来简单,但里长整个人都要窒息了好吗。刚刚暴富的心情还没平复,就又听到这个消息?

听听纪彬口中的名字,知县?刺史?怎么一个比一个厉害啊。

最重要的是,他们家酿的酒,刺史都说好?!

平日里稳重的里长都结巴了∶&ot;这怎么可能,刺史大人见多识广,怎么会喜欢黄米酒。里长说完,马上道∶&ot;我不是不信你,只是对这事难以置信。&ot;

听纪彬又确认一遍,里长觉得自己真的不能呼吸了。刺史啊!那是刺史啊!

怪不得纪彬这次回来的迟了,竟然是因为被这件事绊住了!

纪彬倒是没解释,自己不是因为酒的事才耽误时间,但是解释起来太复杂了,只挑能讲的说。&ot;不用在意,刺史只是随口夸了句,而且之前也是卖给刺史府的,其实还跟之前一样。&ot;纪彬道&ot;但这次谭刺史夸了之后,春安城的达官贵人都抢着要买,大致是五百坛的数字,也就是一千斤。

刺史喜欢,所以达官贵人们也喜欢,这话听着好像一点问题也没有。但真的没问题吗!

纪彬刚刚还说,给邑伊县知县老爷也送一点?他们送,知县老爷就能要?

有时候就算送礼,也要看自己配不配啊!

可现在呢?他们当然配!

里长觉得自己活了那么久,头一次听到有人这么波澜不惊地说出如此重大的事。

一想到自家酿的酒会让刺史大人尝到,里长就觉得自己精气神特别足,说话声音都大了。恨不得现在就回去酿酒。

等回过神,里长很不好意思,毕竟纪彬年龄比他小那么多,看起来还是很淡定。

这些事谈完,两人也就慢慢回到人群里。

众人看着里长藏不住的笑,立刻明白,他们俩合作的酿酒生意肯定有大进展。说不定还挣了不少钱。

听说纪彬卖什么东西,什么东西就赚钱。真让人羡慕啊。

在场的众人,谁不想跟纪彬合作呢,要是能被纪彬带着赚钱就好了,这是所有人不约而同的想法。

他们在这聊天,排办的人已经在做饭了,喷香的各种肉类已经下锅,再有一个时辰就能吃了!聊着天,纪彬跟宣老爹说起建作坊的事,果然宣老爹也有些经验,不管是朝向还是作坊格局,他都能说出一二。

纪彬自然要把这个活交给宣老爹,最重要的是,这次跟建房子不同,不是白嫖&ot;岳父&ot;的帮忙,而是付钱请宣老爹帮忙建造。

众人羡慕地看着宣老爹,看看人家女婿,这就是知恩图报吧,上次帮他建了房子,这次就要主动送钱。

这想的也没错,纪彬就是接着建作坊的事,还以前建房子的恩情。恩情这东西只靠嘴说是不行的,之前不是有句话,叫什么钱在哪,爱就在哪。反正意思差不多,还恩情,还是给钱最实在。

但是直接给钱宣老爹跟宣老娘肯定不要,不如就把这活承包给宣老爹,让他家也跟着赚点银钱。

宣老爹不善言辞,只是拍拍纪彬肩膀,表情看着有些触动。周围人更是各种称赞,说他们翁婿感情太好了,跟亲父子一样了。宣家的几个人更是笑逐颜开,毕竟能跟着干活就是好事啊。纪彬什么时候亏待过身边的人?

上一章 目录 +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