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成宝长番外(1 / 2)

壹初见

神宗十三年, 嫁到临沂钟氏的袁思思随夫婿钟辰的南调洛阳, 带着一双子女回了阔别几年的袁府。

袁休历经两朝, 帝宠不减, 又以其知进退、明得失, 已经从孝宗朝间的紫金光禄大夫做到了尚书台尚书令, 与参知政事梁任并立, 时人有“老袁小梁,东西两相”的说法。而袁思思作为袁休唯一的子嗣,虽是女儿, 但眼看着袁相也没有过继嗣子的打算,袁家这外孙/外孙女的身份自然是水涨船高,除却身为临沂钟氏子弟生来自带的骄矜清贵, 还附上了一个位高权重、简在帝心、桃李满天下的宰相外祖。

——且袁休还真实打实是个特别疼爱女儿、外孙女的。

钟府的马车缓缓驶入袁府, 钟情安静规矩惯了

,但耐不住哥哥钟越是个急性子, 从入城到进府, 一直咋咋呼呼地围着妹妹的马车转来转去, 嘘寒问暖, 生怕因这一路条件上的不便利, 委屈慢怠了妹妹哪里。

初春三月,天晴风好, 其外有小风呼呼刮过,面对兄长颠三倒四地反复关怀, 钟情小掀帘角, 感动又无奈地小作了一番温言安抚,马车徐徐碾过,一丛灌木之隔的中道上,几个少年却猛地站住了。

“重言兄,这是怎么了?”同行有不解者,疑惑地先问了身边最近的那个韩姓少年。

“那,那是府里的小姐么?”韩歧涨红了脸,磕磕绊绊地问引路的袁府仆从道,“晚生寡闻,不曾听闻,听闻府上还有…”

“能坐着马车穿过内影壁,直接往垂花门去的,自然是府上的小姐了,”有轻浮王孙随口调笑道,“韩兄弟这不是寡闻,这是非一般的孤陋寡闻啊,袁府千金秉绝色之姿容,有洛阳城第一美人之称,给钟家养出来的女儿更是青出于蓝而胜于蓝,韩兄弟刚才是

见着钟四姑娘了?”

按临沂钟氏族内女儿行排,钟情行四。

袁府的仆从当即露出被冒犯的不悦神态。

“我们是来向袁老大人讨教学问的,不是来过问闺阁女儿之事的,”虞宁侯傅从楦冷言道,“王孙殿下若是与我等不同路,不如现在就分开吧。”

虞宁侯年少袭爵,而今侯府虽不鼎盛了,傅家却如何都不是好惹的,韩王世子妃与神宗皇帝之母是同出一宗的堂姐妹,韩王孙贵为神宗皇帝的姨表堂弟,方才出言虽是轻浮,但也确实是这群人里个个都暗暗捧着的人物了,被傅从楦如此不留情面地讥讽出声,顿时大感脸面扫地,当即冷哼出声,愤愤地咬牙找补道:“自然是不大同路的,实不相瞒,我今日来,本也是想与袁相好好地商量商量两家的婚事的!”

——这话自然是半真不假的,韩王孙仰慕袁府外孙女的美色,早年便死乞白赖地闹着让韩王世子妃出面求娶过,结果自然是毫无疑义的,被袁休一口给回绝了。

袁休可有“门人弟子三千数”之称,后来临沂钟氏那开治学堂,被时人奉为“当世孔圣”、“天下座师”的钟源,都是袁休亲自带出来的嫡系弟子。

人越活越老,也越老越精,大风大浪历到如今,眼睛早被练得毒辣极了,就韩王孙这样绣花枕头一包草、色厉内荏、无才无德的窝囊废物,袁休哪里可能看得上!

但韩王孙这话,还真不是信口胡诌,因为如果真要论的话,神宗皇帝、寿春王与他,也确实称得上是“一家”的,神宗皇帝仰仗袁休之能,临沂钟氏清贵,钟氏更是养在深闺却美名早扬,神宗皇帝想为幼弟寿春王聘钟氏为妃,也确是正与钟家在暗暗商量着的婚姻了。

韩王孙与寿春王年纪仿若,互为姨表,自小暗比惯了,然自神宗皇帝登基后,表堂弟怎及得上亲弟弟,韩王孙就此处处不如人,而今连自己看上的女人都被人截了胡,韩王孙又酸又气,虽是知道此情此景发此言不妥,却是少年意气,忍不住就故意这么藏一半

、露一半地说了。

这般春秋笔法,不怕你误会,就怕你不误会。

果不其然,此话一出,同行的少年尽皆震惊了,纷纷或崇拜或嫉妒或暗羡或惋惜地回望韩王孙,有不少知道韩王孙内里德性的“酒肉”朋友,都不免懊恼地在心里叹息道:那还真是,一朵鲜花插在了…唉!

“哦?我怎么听闻,王妃日前刚给你相看了兵部尚书黎家的女儿,难不成,”唯有一少年郎君,持书背手身后,慢悠悠地拖长了声调,懒洋洋道,“你要去和袁大人商量的是,钟家和黎家,究竟哪家拿女儿来做妾了?”

“唔,那确实得好好商量商量了,啧。”

众少年的眼神顿时微妙了一下。——彼此都知道,这根本是不可能的事情。

“裴季礼!”被人这么简单直白近乎明了地指出了自己糊弄过去的重点,韩王孙当即大为羞恼,火冒三丈道,“你知道的可是真多啊!”

“不用这么大声,我听得见的,”裴季礼懒洋洋

地掏了掏耳朵,缓缓地抬起眉眼,漠然里又含着点那么冰冷的嘲讽,讥笑着随意道,“不过呢,这其实也是分人的。比如说谁家的姑娘谁行几什么的,这我就不太清楚了。”

“当然了,尺有所长,寸有所短。只能说,我和你,实在是各有所长咯。”

有几个憋不住的少年,在人群里传出了压抑的低笑声。

韩王孙大感颜面扫地,一口气别不过去,袁休也不见了,恨恨地直接拂袖而去了。

他一走,剩下的少年你看看我、我看看你,或是出于谄媚,或是迫于权势,陆陆续续地走了将近一大半。

“季礼兄说话,”虞宁侯傅从楦微微侧过脸,淡淡道,“倒还是一如既往的有趣。”

“我不过一个偏王庶子,人家可是今上的亲表堂弟,”裴季礼一抖衣袖,冷冷一笑,“我光脚不怕穿鞋的,不比侯爷家大业大,豁出去了,自然就没什么

好怕的。”

——左右看那孙子不顺眼也不是一天两天的了。

“季礼兄实在是过谦了,”韩歧是最后悔的了,早知道韩王孙那么浑,他不就该挑那话头,后悔莫名地留到现在,听得裴季礼此言,当即接道,“您直言大义,当是我辈表率。”

裴季礼嗤笑一声,暗道,我是不是表率先不论,你这张口就问人家姑娘的…啧,缺心眼吧!

虽然那钟四姑娘,裴季礼顿了顿,又默默再心里补充道,确实是…长得挺好看的。

贰遇险

春闱开考前,钟情随母亲去普华寺庙给哥哥上香祈福,都道上山容易下山难,钟情怎么也没有想到,有朝一日,自己还真会落到这般“难下山”的地步。

先是初春冰层未破,下山时不着意,拐了新路,惊了马蹄。

袁思思带着女儿下来,指挥着钟、袁两府跟车的仆从下山报信的报信、收拾狼藉的收拾狼藉、折腾了

一圈,好不容易改换了马匹,可一行人刚刚坐稳还没喘口气,竟然就遇上了暴动的灾民。

——去年年景收成不好,打从徐州往豫州这一路上,都还有过饿死人的村子,这钟情是早便知道的,她捐过银两粮食,钟家在徐州多地都置了斋饭,到豫州府后,因怕时人以“市恩”参之,更是顾忌皇家颜面,不想连累袁府,钟情便一直安安分分地没做声,但如何也不成想,竟然在洛阳近郊,天子脚下,还能遇到彻底走投无路的流民?

但钟情毕竟是被养的太过天真了,她那时候还没意识到,当灾民暴动起来的时候,他们的“灾”,便不仅仅是他们的,而更将是给予给他们遇到的钟情母女的了。

后面发生的事情就比较混乱了,总之,当钟情后知后觉地反应过来时,她已经被袁思思先塞在马车里急送了出去,而赶车的忠仆们陆续倒在了冲出暴动灾民的手下,最糟糕的是,那匹赶车的马,在无人操掌的情况下,既然又一次重蹈了它前任的覆辙,也被惊

着了。

惊马嘶鸣,在向着绝壁的路上狂奔不歇,钟情惨白着脸在马车里立了起来壮着胆子推开侧边的窗栅,看着路边飞驰而过的荒景,一个艰难的抉择浮上心头:跳?还是不跳?

如果就这么跳下去的话,钟情强压着眩晕感往下看了一眼,心底一片冰凉:如此高度,如此疾速…轻则断腿,重则,丧命。

但…也实在是管不了那么多了!跳下去尚且还犹有一线生机,如果再犹豫下去,走到绝路,却是非死不可了!

钟情狠了狠心,刚刚探了个头出去,正欲抬腿,前方却突然传出惊马临死前的悲鸣,马车猛地一顿,却是被人按好,终于安静地停了下来。

钟情呆呆地抬起眼,只见那翩翩白衣少年郎君,随手甩了下手中剑,剑上血滴蜿蜒曲折,潺潺而下,而那人只从容一笑,缓缓伸出一只手来,温柔道:“钟姑娘,你还好么?”

裴季礼眼睫微垂,既是仔细打量了钟情的神色,也是借此略略瞅了下自己的手。

嗯,不错,这只手没被沾染上那马的血,真是太棒了。

刚才有意避开了那喷出来的血,自己如今当还算是比较干净体面的吧…算了,只希望没有吓着她就好。裴季礼一边从容淡然地温柔笑着,一边在心里漫无边际地想着:不过呢,我又计较这些做什么…

裴季礼垂下头,借着这有生之年可能是唯一一次光明正大的机会,肆无忌惮地认真看着了钟情的脸,一寸复一寸。

然后心平气和地在心底承认道:这洛阳牡丹,实在是国色天香,我实是…远配不上她的。

只是心头,总是有那么一抹挥之不去的遗憾罢了。

“多谢,多谢义士出手相救,”钟情颤抖着嘴唇,先小声地道了句谢,却是避过裴季礼的手,小心翼翼地从倒在七扭八歪的马车里出来,然后敛衽行礼,

对站在边上已经等的百无聊赖的裴季礼郑重其事地再次道谢,“恩公救命之恩,没齿难忘。”

“不过日行一善罢了,”裴季礼随口敷衍过去,在心里淡淡地想着,这姑娘长得这般好看,行事举止又落落大方,进退得宜,分毫不差…她日后,定能嫁得如意郎君,再生下几双儿女,更是好看…只是这般想着想着,裴季礼就又觉得不痛快了,冷淡道,“我不过一过路闲人,随手而为,实是当不得钟姑娘如此挂记的。”

如意郎君怎么够得上她,裴季礼想想就又把自己先前的念头给否定了,她这样的,得配得上这世间非一般的大丈夫才行,不然我…

裴季礼突然惊醒了,天下非一般的大丈夫,我是么?

我为什么不能是呢?

叁 赛马

好在普化寺这香上得虽然是惊心动魄、凶险万分,但效果似乎还算不错,当年春闱,钟越金榜题名,

险而又险地得了二甲第一,摇身一变成了“钟传胪”,入得翰林院做了编修,清贵无比,袁休更是隐隐有扶持外孙接掌自己人脉的意思,钟情的身份也随之水涨船高,神宗皇帝更是再不掩饰自己欲为寿春王求娶钟氏女为妃的态度,入秋后,神宗皇帝携妃嫔、重臣北上围猎,袁思思与钟情母女亦在受邀之列。

少年人到了辽阔无际的草原之上,总免不得要聚在一起互相比试比试,视野辽阔之后,人的心胸却也不是个个都能辽阔得起来的,钟情不过是换身骑装在外面随便溜达一圈的功夫,便被人拿鞭子指着挡在马前,非要与她比试一场不可了。

钟情不是喜欢主动招惹是非之人,但这么多年养尊处优的日子过下来,该有的脾气也不是不缺的,钟家人的清贵是自小养成骨子里的,被人当众耀武扬威地如此威胁,钟情骑术虽然平平,但再没有临到阵前先认输的道理,不悦之下,倒也沉着脸应下了。

这下场子可是彻底热闹了起来,拿鞭子指着钟情要比试的是当朝兵部尚书的嫡幼女、贵妃黎氏的一母

同胞的亲妹妹,更是寿春王生母黎太妃的亲侄女…黎二姑娘当众挑衅钟情这个未来的寿春王妃,其中微妙含义,不言自明。

而黎二姑娘也丝毫没有在钟情面前掩饰自己对表哥寿春王爱慕之心的意思,两人整好行装,临出发前,黎二姑娘靠近钟情,以独二人可以听到的音调低低道:“比到前面那棵树,钟姑娘若赢了,我再不纠缠表哥姑母,更不会在姐姐面前与你为难,以后我们就大路朝天、各走一边,谁也不搭理谁,谁也就当谁不存在,我不去碍你们的眼,你们也别来我这里碍眼。

“但,若我赢了钟姑娘,你自回家去,告诉你外祖父,你不中意我表哥,并不想嫁给他。”

钟情微微愕然,然而,还不待她应许或拒绝,率性而为、当面宣战的黎二姑娘已经一挥马鞭,直直地奔了出去,钟情来不及再多话,只能先挥鞭跟上。

临沂钟氏乃文臣世家,袁老也是走科举一道做的阁臣,平心而论,钟情的骑术实在算不得多好,与兵部尚书之女比起来,正常情况下,她是非输不可的。

上一章 目录 +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