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第65节(1 / 1)

那沙俄的皇帝虽然子嗣不如他众多,但是却也娶过几任皇后,听闻宫廷内部斗争还挺激烈,而最如今上位的彼得大帝正是以前老皇帝继妻所生,康熙根据探子带回来的消息,立刻察觉这是个极为棘手的对手,不仅能在异母姐姐的打压下夺得政权,而且还极有见地,年少时便对军事感兴趣,曾建立“少年军”,甚至率少年军平息自己异母姐姐策动的叛乱,夺回政权,这种经历与康熙极其相似,这也是他对这个彼得高看一分的原因。但不仅于此,康熙得知这个沙俄皇帝年少便出游海外,还学了大量航海学识和造船技术,等回到沙俄后就开始建立造船厂,然后建立起沙俄第一支舰队,甚至很快就利用这舰队开始远征,康熙看着这些消息十分心惊,这样年轻有魄力的皇帝,一看便不是个安分的主。而探子带回来的大量消息验证了他的想法,在远征夺下一个叫做亚速的地方后,第二年彼得就派了大使团出使西欧,不断地与那些海外国家学习科学技术,甚至自己本人还亲自随团出访过,不仅到处学习造船航海技术,还聘请回大量海外技术人士回沙俄,在此之后,这个彼得在沙俄便大刀阔斧地开启改革,除了开办各种工坊外,又是开凿运河,又是开通商埠,甚至还建学校、办报纸,废除掉许多陈规陋习,大量征用有才之士,还大力扩建军队,弄出步兵、骑兵、炮兵等名目来。康熙将探子递回来的折子一览,便知这是一个极有想法的年轻君主,而这个沙俄皇帝的许多做法甚至与弘晖很相似,康熙心里非常清楚弘晖这些年给大清带来了多大的变化,可想而知,如今的沙俄肯定也是蒸蒸日上,甚至有可能对方做得更多,康熙对此深深忌讳,有这样以为对手在北方虎视眈眈,他如何能放心得下。最要紧的是,康熙如今年岁大了,而那彼得皇帝听说还相当年轻,康熙根本耗不起,这两年他身子愈发虚弱起来,而对手却还年轻气壮,他不得不为大清的祖业多番考虑,而这也是他此次放手让弘晖大干修铁路的原因。既然如今的沙俄有这番变动,那就不能再像以前那样放任不管,必须多派些兵力过去镇守,既然他们有石油、有钢铁这样的利器,那就必须得利用起来,面对强大的敌人,此时不能再守拙。而康熙在听闻那沙俄皇帝还派了使团去西欧游学时,心里若有所思,这个彼得皇帝能有这番变化,与其游历海外有着很大关系,而康熙以前从未将那西洋夷国放在心上,在他看来不过是一群蛮子罢了,如今看来那些人还是有不小的能耐,彼得皇帝不过是从中学得些许皮毛,便能有这番造化,焉知那西洋又是何等模样。康熙不由想起被弘晖折腾出去的出海讲学团,如今这些人去了海外已经有了一载,也不知如今有何变故?康熙以前对出海商船的事情从不过问,故而也从未将那些出海人士召到殿前询问过,如今心里却多了几分迫切,他想让那些出海讲学团能早日回来,好让他得知那西洋如今究竟是何境地?而远在西洋的讲学团可不知他们如今还没回大清,就已经被康熙给惦记上了,如今他们心里也正经历着一番巨大波动。这支出海讲学队伍里有不少人都是被忽悠进来的,不是出身国子监的纨绔少爷,便是至今没有功名的中年文士,他们本就对这出海之事兴趣不大,若非是受到乌智德伍与胤祉的忽悠,也不会上了商船,可等登上船后,很快就心里产生悔意。从大清坐船到西洋,他们也不知道在海上漂了多久,只觉那日子十分难熬,在登船之初兴许还有几分新鲜劲儿,毕竟住在京中的多数文人少爷们都是没见过海的,可是很快他们就察觉这坐船不好玩了。在海上资源非常少,他们吃的膳食几乎都是干粮,要么就是腌制过的,或是派人打捞了海鱼上来,总而言之新鲜的绿蔬果子几乎没有,甚至就连喝的水都不多,有时竟还要等着将海水过滤才能喝,这些讲学团何曾受过这样的委屈,他们多是家境殷实之辈,平时在家中都被丫鬟小侍们精心照料着,这次上商船顶多就只能带上一个侍者,一个个都叫苦连天起来。而除了物资极少外,还有不少人晕船,不管大夫给了多少药剂都不管用,上了船后就面如菜色,全程都是在床上躺着度过,若非是身边还有一个侍者照顾,都不一定能挺的过去。而对于那些有幸不晕船的人来说,日子同样不好过,等商船在海上漂了数日后,他们起先的那股子新鲜感早就不复存在,在日日夜夜都看着望不到尽头的海面时,他们只觉得十分枯燥与焦虑,只觉得日子过得十分缓慢,那在京中的日子像是很久之前的经历,在海上漂久了,他们除了自己的商队,几乎什么都看不见,只有无尽的海面和随时可能会出现的暴风狂雨。幸好他们带了不少书籍与乐器,还能用来打发时间,若不然他们真有可能会被眼前的大海给逼疯掉,直到见到那英吉利海峡时,他们才感觉又重新活了过来。而在踏上英吉利国土时,所经历的一切见闻,也对这出海讲学团造成了极大冲击。那些中年文士们在走下船后,不少走路都轻飘飘的了,在不知道坐了多久的船后,原本还身材丰腴的中年文士个个消瘦起来看上去无精打采,但在见识到街头英吉利女人时,他们吓得眼珠子都瞪大了。他们早就知道这些洋人长得碧目金毛,但没想到穿着竟如此暴露,一个个袒胸露乳,简直就是不守妇道!而且这些妇人怎可如此大大咧咧走在街头,甚至还和男人谈笑风生?中年文士们受到极大冲击,恨不得当场掩面而走,最后还是颤颤巍巍拉着衣袖挡在面前,在商队带领下找了住处。在有了稳定住所后,讲学团们没有急着出去讲学,而是陆陆续续听了许多关于英吉利的事情,在得知这英吉利男人只能娶一个媳妇,而女人居然还可以像男人那样找情夫时,他们恨不得当场昏厥过去,尤其是那些中年文士士大夫,他们恨不得立刻就对这些妇人好生教化一番。只可惜言语不通,商队里有不少翻译,但是这些翻译在听闻这些书生们居然想要用三从四德教化西洋妇人们时候,一个个都眼观鼻鼻观心仿佛压根没听见。他们又不傻,若真跟这群呆书生出去说教当地妇女,那不是讨骂嘛?得不到任何一个翻译反应的中年文士们只能悻悻作罢,心里突然觉得自己肩上责任沉重,怪不得阿哥要派他们来讲学呢,这西洋女人果然是有辱斯文,可恨他们言语不通,当场不少文士就撸着衣袖暗暗起誓,他们一定要好生学会这英吉利话,到时候让这些女人懂得女戒女规。其实与这些中年文士相比,国子监出来的纨绔子弟们倒是适应良好,他们一个个都年纪不大,很多才十七八岁,正是精力充沛性格好奇的年龄,虽然也对这英吉利的咂舌不已,但这里却也吸引着他们。这些纨绔子弟们虽然书读得不怎样,但个个都长得挺俊俏,又是黑发黑眸,英吉利当地不少人听闻他们是出自神秘东方的贵族家庭,还向他们发出邀请,这些国子监少年不过学了两句搭讪之话,竟然就跑去赴了好几场宴,几趟跑下来,倒也能与当地人说上几句了。他们虽然在大清的时候学识不怎样,但杂七杂八也学了不少东西,而以他们的出身,更是自小就学了琴笛,不少人还在赴宴时露了一手,顿时让英吉利本地人眼前一亮,对土著们而言,大清的不少乐器他们从未见过,而其中的凄婉动人曲调更是充满了异域神秘之感。很快的时间,国子监少年们就在这一带闯出不少名声,当地的公侯听闻后,甚至都对他们发出了邀请,而这一切对这群少年而言也是一种从未有过的新鲜刺激的体验。以前他们在京中的时候,便因功课不好而时常受到父母尊长的苛责,何曾被人这样惊叹赞扬过,一时心里又骄傲又自豪,每日都精神昂扬地出门,去赴各种名流的宴会,甚至还学起了当地的交际舞。中年文士们傻了眼,这些从国子监出来的纨绔们,他们从未放在眼里,在他们看来这些人一个个都不学无术,不过命好会投胎吧,没想到这些不学无术的人,如今竟然抢先完成弘晖阿哥布给他们的任务,已经开始向当地人展示起各种乐器名曲了。眼看国子监少年们名声越来越大,这些中年文士纷纷坐不住了,他们也不端着那士大夫清高模样,开始拉着翻译学了几句常用话,就就急匆匆也出门赴宴。但是没有年轻俊俏的面孔,他们可不像国子监少年们那样受欢迎,几乎没什么人邀请他们去舞会、宴会,而对他们而言,那种场所不去也罢,而是选择了截然不同的方向,去见识了各种沙龙。对中年文士们而言,这沙龙看上去与他们大清的清谈很是相似,来参加沙龙的人可以抒发着自己的见地,这种地方才是他们该来的地方,只可惜如今他们言语不同,只能磕磕巴巴听着翻译一句句转换,压根就没上场抒发己见的机会,但即便如此,还是让他们找到了展示自己的机会。这些英吉利举办沙龙时,都极爱喝点下午茶,而中年文士们在看到这些西洋人的下午茶后,都不约而同露出嫌弃模样,不仅泡茶手法太粗糙,那拿出来的茶叶子也不是上好货色,有些不过茶渣压成的茶饼。在了解一番情况后,中年文士做足了功课,特地整了一套汉人穿的文绉绉长衫,给英吉利人展示了一套行云流水般优雅的泡茶姿势,在成功获得一众赞扬后,更是将范儿拿捏起来。中年文士可比那群少年们心思深多了,在端起姿态后,他们没有也开始试着邀请起当地人来参加已经的沙龙,准备的却不是下午茶,而是来自大清的各种糕点。在他们看来,这英吉利的伙食实在是不行,不仅菜式极少,论起味道也压根无法与大清美食相比,故而中年文士举办的这场沙龙,与其说是要与人辩论抒发观点,不若说就是来秀大清美食的。而英吉利土著确实对他们准备的食物充满惊叹,甚至在这次沙龙之后,中年文士们开始收到大量邀请函,原先还不太在意他们的宴会,也纷纷对他们发出邀请。这让中年文士站到国子监少年面前时,脸上扬起十足的骄傲,可转瞬一想,他们竟然要靠膳食来与这群纨绔比试时,心里顿时不是滋味,脸上神情都讪讪起来。他们可是来让更多西洋洋人聆听孔孟圣言的,怎能以这些庖厨之物博得关注,中年文士一个个都发了狠,恨不得拿出科考的架势来也要将这英吉利之语学会,到时候再参加沙龙的时候他们也就能让这些西洋人听听圣言了。而他们没想到,在将圣言宣讲出去前,他们自己先感受了一波英吉利的冲击,这里不仅是妇女大胆肆意,居然还可以女子当政,如今英吉利的国王竟然是一位女子。在听到这个消息时,中年文士们只差将“牝鸡司晨”四个字喊出,自古以来除了那武氏女,何曾再出过一位女皇帝,而这英吉利居然任由女子当真,简直就是匪夷所思!只可惜英吉利可不懂什么是牝鸡司晨,他们压根不明白中年文士们心里的惊诧,甚至还兴致勃勃讲起了百年前那位厉害的伊丽莎白女王,她不仅带领英吉利打败了那傲慢的西班牙“无敌战舰”,还让英吉利成为了这海上最强的霸主。中年文士们对女子当政十分不认可,想要极力反驳,但是他们在见到这些英吉利男人们对此不仅一点不反对,甚至是满脸骄傲地讲起那位伊丽莎白女王的功勋时,也不由沉默。这些英吉利男人们难道都没有男子之尊吗,竟然甘愿为一小女子驱策?而在听完伊丽莎白坎坷传奇的一生,从公主变成不被承认的私生女,最后却一步步掌权,成为加冕女王,带领英格兰打败西班牙的“无敌战舰”,让英格兰成为这海上最强的霸主,在这个过程,她经历了漠视自己的父亲,绊倒自己的继母,甚至是反目的姐妹,打压阻拦自己的兄弟,还有威胁自己地位的外甥女,最后她却仍戴上王冕,登上荣光。哪怕是饱读诗书的文弱书生,听了这样传奇的人生也忍不住眼里异彩连连,中年文士们最后什么也没说出,他们没想到这不被他们看在眼里的西洋岛国,竟然也会有这般厉害人物,而且还是小小的女子,这让他们很疑惑。难道女子也能有这样的才能吗?还是只有这海外的女子才可以?中年文士们回去就难得沉默,想起白日听到关于英吉利诸多女王不平凡一生,只觉得心中激荡澎拜,像是有东西要从中澎涌而出,可是他们却不知道究竟是什么。在抵达英吉利后,他们经历了太多的不眠之夜,这里离大清太远,远到他们在思念故土的时候,也忍不住迷惑,感受着白日经历的种种惊奇而新鲜的事情,这是大清从未有过的,他们从最初的无法接受,到后来慢慢适应,如今心底竟然觉得还不错?第86章 日常一更张家原先不过是寻常人家, 偏生孩子生得多,为了养活一大家子,张家夫妇每日都要劳苦耕作, 好在张家长子是个有造化的, 被选到了王府当差, 后来更是得了王府阿哥的青睐,成了亲卫,张家的日子才越发好过起来。张家长子成了王府亲卫后,便将自家弟妹都送去私塾认字, 原本以为这日子会越过越好, 哪知王府送来消息,张家长子竟然殉职了, 虽然有王府阿哥送来的抚慰金,张家人不需为生计发愁, 但心中的悲痛却无法消去, 尤其是张家幼子张瑛。张瑛原本就与大哥关系最亲,在张瑚去世后, 原本活泼的性子就沉闷了下来,等过了两年做出让众人大吃一惊的决定, 他决定要像大哥那样, 为雍王府弘晖阿哥效力。张家人不知道这幼子心中是如何想的,只知道这小子在进京一趟后, 匆匆回来收拾了一个包袱就一直没回来, 只有寥寥几语的家书寄回来。张瑛找上雍王府时并没有上报自家大哥的名号, 但还是被张瑚曾经的同僚认出,领着他去见了弘晖,而弘晖见着这个少年时, 眼里有些恍惚,张瑛与其长兄相貌颇为相似,只是比起张瑚的沉稳,少年人眼里的锐利更加灼亮。弘晖不过是考较了这个张瑛一番,便决定收下这个人,并不是看在张瑚的面子上,而是真心喜欢这样果敢进取的少年人,等到挑选人手随使者团去沙俄时,他就将张瑛塞到队伍当中。弘晖派去的人手只需要到西伯利亚那一带就足够了,不会有太大的风险,而这一路又能增长不少见识,让张瑛跟着去可以好生历练一番。张瑛在接下这个差事后,心里就发了狠,定要不辜负弘晖阿哥所托。西伯利亚非常地冷,哪怕在出行之前就已经听弘晖阿哥的安排做足了准备,但他们等过了黑龙江后仍要继续北上,裹着厚重的棉服都抵挡不住这陌生地界的风寒。风霜让少年人面上多了沧桑,他想要立刻拿下功劳来向弘晖阿哥证明自己,可惜这北地实在是太冷,而且人迹稀少,想着出行前弘晖阿哥的命令,众人勘测所到之处的地貌,打听各种民俗,甚至还试图学当地人的语言。等到日后弘晖阿哥来开发这块土地时,他们此刻所学的东西都能派上用场,若是学得好,甚至有可能在阿哥跟前拔头筹,为此众人都是铆足了劲想要多学些,但是张瑛心里不得劲,若是他与旁人都学得一样,想要在阿哥面前拔头筹太难了。……弘晖整日忙于铁路的修建,这份差事不仅工作量极大,而且还极其重要,尤其是在监工方面,不能出一点差池,若不然将来通车的时候就是大事故,故而弘晖几乎是整日忙在府外,就连乌智与德伍都被他调出来一起忙活起来,几乎是脚不沾地,更别提回王府,差不多都是在工地附近扎营过夜。当初弘晖在规划好铁路路线后,将整条铁路划分了好几个路段,等到开工时是几条路段同时开工,这样效率最快,而且如今的工人主要都是受雇的民力,大多数都是附近村庄上的百姓,这些人吃苦耐来,朝廷给出的工钱多,弘晖给安排的伙食更是油水充足,众人都是铆足了劲,齐心协力地开工造铁路。在这样情况下,不到一年的观景,从京师到草原上的铁路雏形差不多已经造出来,而弘晖也打算先暂时歇一口气。修铁路是大工程,不能急于一时,而且不管是工人还是监工的管事都一直处于高压之下,若不及时放松歇息,也是无法一直保持高效运作。而那跟着初出使团北上的探索队伍就是这个时候回王府的,弘晖看着众人收集整理上的情报颇为满意,他对如今的西伯利亚也不太了解,甚至连那里是何种人种都了解不多,而派去的这个探索队如今连各处的人群聚集点都差不多打听清楚,甚至还标出了具体的数据,可见是用了心思的。只是他没想到,这探索队里居然还有人带了不少西伯利亚的特产回来。张瑛站在弘晖阿哥面前,哪怕面上不露出丝毫慌张,心里却还是有些紧张,他捏了捏拳头,将几个木笼子搬上来,将上面盖着的布头掀开,里面放着的竟是一些幼兽,有猫崽子、狗崽子,甚至还有狼崽子与虎崽子。张瑛不确定弘晖阿哥是否会喜欢这些小崽子们,他只是听闻这京中不少贵人都喜欢玩猫逗狗,而他带回来的这些品种都是与大清常见的不同,他特地挑了那些长得好看的,只不过成年的野兽凶猛桀骜,倒是不如幼兽好驯化,所以带回来的都是奶呼呼的毛团子。弘晖没想到这张瑛竟还是个头脑灵活的,这西伯利亚的物产丰富,但是有不少都是需要开发才能拿出来的,故而他也没指望这些人能给他带回什么,结果张瑛倒是带回了许多毛团,不仅有猫狗,竟然连狼与虎都给他整来了,不禁失笑摇头。他其实没什么养宠物的爱好,毕竟养宠物要花不少时间,而他还嫌弃自己时间不够用呢,但还是让人给张瑛一份赏赐,便打算让御兽苑的管事将这些幼崽带下去,这皇家都是有专门养宠物的地方,这些幼崽各个皮相不错,送到御兽苑那里,说不准将来被哪位主子瞧上就能挑了去。只是在走过关着狗崽子的木笼时,看着里面蠢萌蠢萌的雪橇犬幼崽,弘晖脑海里灵光一闪,他记得四爷之前似乎对这种犬感兴趣,四爷本就对喜欢养狗,当初看到弘晖那工坊里生产出来的各种动物玩偶,还问过一嘴,当时弘晖也没办法将这雪橇犬弄来,如今倒是有现成的了。弘晖难得来了兴致,亲自将这装着三只雪橇犬幼崽的木笼端起,打算送到四爷院子里去。一旁的小太监见阿哥来端笼子,走上前想要接过手,却被弘晖避了过去,弘晖低头,目光对上那三只小崽子懵圈的目光,眼里露出笑意,雪橇犬其实就是哈士奇,别名二哈,如今小时候看着还挺可爱的,但等到长大可是能折腾的主,弘晖挺好奇,四爷一向冷峻端方,若是养上这三只哈士奇,会不会也有破功的一天。胤禛这段时间其实挺忙的,在胤祯领了康熙的旨意率兵出征西北后,朝廷还要为其准备大量的粮草以及衣物,胤祯如今率兵北上,首先要去平了西藏的祸乱,但在之后平叛准噶尔后,还要继续北上,他们与沙俄迟早会有一战。北地严寒,过了准噶尔之后,更是滴水成冰,若是粮草与衣物准备得不充足,只怕大清的士兵根本不等与沙俄交战,就先冻死大半。军需粮草对行军打战极其重要,而其中油水甚多,往年有不少人都胆大包天冲其下手,但是康熙深知此次胤祯北上对整个大清都是极其要紧的事,故而特地将军需之事交给了老四来办。胤禛的秉性如今在京中也是闻名贯耳,谁不知这个雍亲王是个眼里容不得沙的,若是赶在他手底下偷工减要,那就准备被这雍亲王给弄死。而胤禛即便是顶着这样的威名,这差事办起来还是及其不易,筹备物资本就琐事甚多,还要以最快的方法将其运往北方,而途中更是不能出岔子。以往供给给军中多是干粮,因为方面携带,但是却没什么油水,这次弘晖找上了四爷,提出军士们为大清作战委实辛苦,若不得养得膘肥体壮些,如何与那沙俄作战,弘晖费了不少口舌告诉四爷,那沙俄人体格与他们大清本就不同,人家个个生得人高马大,若不给大清的士兵多补充些营养,那等上了战场很容易吃亏。反正如今朝廷户部不缺银子,胤禛不过稍作思忖,便欣然接纳了弘晖的提议,将以往的干粮换成炒米,这炒米不仅可以干吃,还能用热水冲泡,再撒上特制的猪骨粉、虾米干,可谓是既方便又营养,除此之外还有许多肉干,都是用弘晖提供的秘方制成,算不得麻烦,却直接将军中伙食提高了好几个档次。而在过冬衣物上,弘晖却没有什么法子,如今让四爷斥资多置办些棉花制成棉服,他还与四爷提了羽绒服,但是羽绒服需要大量的鸭绒、鹅绒,收集起来不太容易,想要全军都供应上可能性不大,如今就只能将那羽绒混到棉花里,制出来的棉服算是半棉半绒,总比原先要暖和些。弘晖不过是给四爷提了点子,但整体事宜全是四爷在忙活,如今好不容易松懈一会儿,便看到自己的长子端了一个木笼悠哉悠哉走过来。胤禛瞟了一眼那木笼,里面有低低呜咽声传出,像是装了什么货物,随口问道,“这里面是什么?”弘晖一脸乖顺地将笼子举高,递到四爷面前,“阿玛你先前不是对那雪橇犬感兴趣吗,如今儿子得了三只幼崽来,特地拿来献给阿玛。”胤禛看向木笼的眼里多了几分兴趣,他还记得弘晖口中的雪橇犬,当初光是看着那玩偶就觉得此犬目光冷峻而容姿威武,一看便是犬类翘楚,十分合他眼缘,而且听闻此犬可以用来拉雪橇代步,可见不是徒有外表,更是让胤禛心痒难耐,恨不得亲自养上两只。胤禛冲弘晖微微颔首,眼里是赞赏,“你有心了。”第87章 较肥一章四爷对弘晖送去的三小只十分满意, 觉得只有这样冷峻而又厉害的犬才配得上自己,故而不仅让人给它们精心安排了屋舍,甚至还亲自执笔给三只幼崽设计了几套衣裳, 叮嘱针线房的绣娘们早日缝制出。弘晖没想到四爷居然还有这等闲情雅好, 他特意跑去绣房那边看过他阿玛的设计图, 不得不说四爷在这方面挺有天赋,连着画了好几套狗狗的小衣裳,不仅看着精致好看,还非常有品位, 就算是放在后世也是相当受欢迎。而除了精致华服外, 四爷还给这三小只整了几套“角色扮演”的衣裳,弘晖看着三只小哈士奇穿上了橘色虎头衣, 它们进京后就用羊乳喂着,时不时还给它们喂些肉汤, 才短短几日就已经肉墩憨实起来, 如今再穿上虎头衣,看上去笨拙惹人怜爱, 不仅是四爷非常喜欢,就连乌拉那拉氏都时常让人将它们抱去正院逗弄。而旁的侍妾就只能眼巴巴地望着, 她们可不敢招惹四爷的爱宠, 实在是心痒难耐,干脆找了御兽苑的太监, 也抱了一两只皮相可爱的猫狗去养, 一时间雍王府里各院都养起猫狗来, 平日里你来我往的攀谈比较竟都是谁养的崽子更讨喜,最后的赢家自然是属于正院。张瑛送给弘晖的一堆小动物中,只被弘晖看中了雪橇犬, 其他的都送去了御兽苑,其中就包括西伯利亚的森林猫,虽然如今还只是幼崽,但就已经被乌拉那拉氏看出不凡,直接抱到正院去养。这森林猫在大清不常见,稍微长大些后,脖颈间就长出厚厚的毛领,摸上去油光水滑,手感非常棒,而且性格也温顺平易近人,可谓是又貌美又乖巧,不仅是那些侍妾格格们看着喜欢,就连正院里负责照顾猫的太监小宫女们也是对它怜爱不已,一有好吃的就忍不住拿出投喂。在雍王府一片和乐融融的气氛中,弘晖与瓜尔佳氏的婚期将近,然而不等礼部将他的大婚操办起来,宫里就传出不好的消息,慈安宫的太后病重。如今宫里的太后出身科尔沁博尔吉特氏,是以前孝庄太后的侄女,虽不是康熙的生母,但作为嫡母却十分得康熙的敬重,听闻太后病重,康熙连日过去请安,后宫妃嫔们更是不敢有丝毫懈怠,日日前去问候。

上一章 目录 +书签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