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企鹅中文>历史军事>逆天明末三十年完整版> 六百零八章 内乱下
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六百零八章 内乱下(2 / 2)

“祖将军,形势危急,这正是需要你为大汗尽力的时候,现在如果能助大汗一臂之力,那就是护驾的大功,这么大的功劳祖将军以后还不是飞黄腾达,前程似锦?”祖大寿的营地内,鲍承先正在苦口婆心的跟祖大寿分析利害形势。当鲍承先来到祖大寿大营的时候,祖大寿也非常惊讶,鲍承先怎么会来单独找自己,可是没想到鲍承先开门见山,直接将金兵大营内发生的事情告诉了自己。也不怪祖大寿,他是真的不知道发生的这一系列变化,金兵的会议祖大寿没有去参加,那都是金国将领参加的,跟他祖大寿没什么关系,而蒙古军的会议,那是讨论辽河套的归属问题,跟祖大寿更是没有任何关系。所以祖大寿成了金兵大营中的隐形人,他手下的汉兵成了姥姥不疼舅舅不爱的人,没有人关心这些汉兵的诉求。

而满蒙联军此时对阵营中的汉兵其实是一种无视的态度,一来是明军的战斗力太差,即便是祖大寿统领的关宁军,在八旗看来也是不堪一击,所以没有人想到祖大寿,包括皇太极,每天日理万机,又有这么多杂事要处理,还要对付阴谋叛乱,确实是没有想起来祖大寿。另外一点是因为从元朝开始的等级划分制度,以满蒙的统治者看来,明人不过是尼堪而已,虽然皇太极给了祖大寿一个汉八旗的名号,但是谁都知道这不过是拉拢祖大寿的手段,就算是祖大寿成为了汉八旗的旗主,他的地位仍然是在满蒙之下,没有任何意义,一个好听的名头罢了。祖大寿虽然渐渐感觉出了不对劲,但是他知道开弓没有回头见,既然自己已经背负起了这个千古骂名,在没有特别好的机会出现之前,自己只能一条道走到黑,而手下的弟兄们要吃饭,最起码在金营里,按目前的情况来看,还能吃得上一顿饱饭。如果脱离了金兵,祖大寿也不知道何去何从。所以当皇太极面前的第一红人鲍承先来找他的时候,祖大寿很是惊讶。可是当鲍承先让祖大寿立刻起兵前去帮助皇太极的时候,祖大寿也犹豫了起来。

说实话,祖大寿对皇太极并没有那么忠心,就算是投降也是为了保全自己性命不得已做的选择,当日在皇太极面前表忠心,自然跟皇太极对他的感情是一样的,大家都是下的表面功夫。内心里怎么样很难说。祖大寿不想去的原因很简单,他的兵马也是新败,弟兄们军心不稳,士气不高,而且战马几乎损失殆尽,自己麾下这七千余兵马竟然只剩下了五百骑兵,剩下的七千人都是步兵,这些步兵守守城可以,如果是跟八旗军野战,祖大寿清楚自己的实力,还不够人家塞牙缝的。可是这点兵马对祖大寿来说万分重要,这祖家军就是他安身立命的资本,没了汉八旗他对皇太极将一点作用也没有,那人家留着自己还有什么用呢?

鲍承先可不这么想,祖大寿的兵马虽然不是强兵,可是也是一支不容忽视的力量,况且这股力量是对方看不起的,或者说有意忽略的,兵法有云,用兵当正奇相辅。从目前的局势来看,祖大寿的兵马正是一支奇兵,一支关键时候能捅进阿敏后腰的一把锋利的匕首,用好了,将是一颗无比重要的棋子。

“祖将军,你可要想好了,既然你已经加入了金国,既来之则安之的道理想必你应该明白,不瞒你说,我鲍承先何尝不是跟你一样,但是大明腐朽,给这样的朝廷效力,岂不是明珠暗投,效力金国也没什么不好,金国人少,将来要是真的进攻大明,还是要依靠大量的汉兵,大元的历史你也是知道的,蒙古军才多少人,征服中原之后军队里的汉兵有多少人,这种事情不言自明,所以你现在既然已经是汉军正黄旗的都统,那你想想,以后会不会有镶黄旗,正白旗,镶白旗,等等等等,而你是第一人,再加上护驾之功,能当上汉八旗的统帅也说不定,这些事情都掌握在你自己的手里,大汗从来是不吝赏赐,只要你现在出兵,将来可是前途无量,大明的降军千千万,到时候都给你统帅,那你在金国的地位岂不是。。。”不能不说,鲍承先画饼的技术堪称一流。几句话一说,祖大寿就已经心动了,鲍承先有一点说的对,即便是以后夺取大明,还是要大量的任用汉军汉将,而自己是元老,皇太极离不开自己。

上一页 目录 +书签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