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企鹅中文>其他类型>大明长歌小说> 第十三章 攻防 (中)
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第十三章 攻防 (中)(1 / 2)

攻防 (中)

攻防 (中)

不像一百余年后的某盛世,官员们接一次圣旨比唱戏都要隆重。大明朝的颁旨仪式相当简单,几个主要官员核验过了圣旨包裹上蜡封,传旨钦差的身份,然后冲着北京方向行个礼,再请钦差将圣旨打开,从头到尾宣读一边就算完事。

圣旨中的内容,也没太多废话,第一,准了辽东巡抚郝杰前一阵所上的请调折子,将其召回北京,经吏部考核之后,另有任用。

第二,召掌印太监张诚返回皇宫,监军太监一职,移交给前来传旨的钦差,原乾清宫管事太监陈矩。

第三,则是,询问刚刚升任辽东朝鲜总经略没多久的宋应昌和刚刚赶到辽东没多久的李如松,问他们二人是否已经掌握了倭寇在朝鲜的情况?是否已经商量出了一个切实可行的作战方略。按照二人的方略,大军何时才能够过江?胜算有几成?

并且非常郑重地强调,如果没有必胜的把握,拖到明年开春再过江也无妨。朝廷已经从江南征调了当年入库的秋粮,正在水路并进运往北京。而北京城内目前的存粮,随时可以调往辽东支撑大军的日常消耗。

“谢陛下厚恩!” 传旨钦差的声音刚落,宋应昌立刻流着泪,大叫着朝西南方向躬身。

两个月前,他本是以兵部左侍郎身份,代表朝廷来辽东巡视,所以大伙都尊称其为宋钦差。谁料巡视着巡视着,他这个钦差就被朝廷下令留在了军中,经略朝鲜、蓟辽等处军务。也就是世人口中的备倭经略,头衔也顺势变成了右都御史。(注1:经略是差遣,也就是主要负责范围。左、右都御史均为都察院长官,有权力监察文武百官。)

换了别人,肯定会兴奋得飘飘欲仙,而已经年近花甲的宋应昌,非但丝毫没感觉到飞黄腾达的喜悦,反倒愁得每天晚上都无法顺利入睡。作为嘉靖四十四年进士(1565),他在二十七年的宦海沉浮中,可是见过了太多的风浪。深知道,眼下万历皇帝和朝中

重臣们,对自己的期望多大,将来一旦自己那处做得不令人满意,等待着自己的打击就有多重。

所以,对于前一段时间张诚速战速决的主张,宋应昌毫不犹豫地就选择了否定,甚至多次公开与这个权势熏天的司礼监掌印唱反调,以免犯了当年李光弼的错,因为忌惮一个太监而葬送数万大军!(注2:邙山之战,中唐名将李光弼明知道时机不成熟,却不敢得罪太监鱼朝恩,强行开战,结果唐军大败。错失尽快结束安史之乱的良机。)

这个举动,为他赢得了一片赞誉,同时,也令他说话做事,愈发如履薄冰。毕竟张诚是万历皇帝还在做太子时就陪伴左右的心腹太监,受信任程度,远远超过他这个嘉靖年间的进士。而大明朝自从永乐皇帝之后,又有太监执掌大权的传统。哪怕他宋应昌在跟张诚的争斗中胜利得次数再多,只要后者一日不从辽东滚蛋,他就有满盘皆输的可能。

现在好了,张诚被皇上召回去了,监军的位置上,是传说中跟此人极不对付的乾清宫主事陈矩。这非常

上一章 目录 +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