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83、第 83 章(1 / 2)

对于他们要再次去县城,李招娣没有啥意见。年轻人嘛,去哪走走停停很正常,但是他们一定要带上李家康和叶聪两个孩子,李招娣就不那么乐意了。

“大集那么挤,干啥让两个孩子跟着去遭罪?”李招娣嘀咕。再说老儿子还没有空,到县城直接就得去机械厂报道,如此就剩下儿媳妇,或许还有小夏能搭把手,小杨她是不敢指望的,那工作能得排到年后去了,还能总休息?

所以怎么就急在这一时了?集市上上人挤人,人挨人的,一个照顾不到孩子被冲散了,还得了?偏偏儿子儿媳还坚持。

李招娣的反应在沈卫民意料之中,要是平常,他也不会和老人家争。不过今儿这事儿,如果两个小孩儿不去,剩下的谁都没有去的必要了。

“难得的机会,之前我已经答应他们了。杨哥和夏哥跟着,他们能少受不少罪。”沈卫民好脾气的解释。

李招娣转头看和小伙伴玩的不亦乐乎的俩孙子,也说不出什么阻止的话,她在俩崽跟前可是个好奶奶,这样想着,最后到底没说什么。

老太太并不知道什么间谍什么危险的,沈卫民也没有告诉他们,他只庆幸这些事情到现在都没有波及到沈家沟。多个人知道多份担心,与事情进展而言毫无益处,倒不如在他们还没有察觉前把事情都给解决了。

“行,你们有数就行。”最后到底是李招娣松口了。

“您放心。”

和李招娣说完话后,沈卫民回到房间。赵琪正在窗户旁边绣花。赵琪擅刺绣这事,沈卫民在结婚之前就知道,他还帮着买了几次工具,不过能精进到这种程度是他没想到的。

开始之前没啥准备,直接上手,刚刚他出去的时候才刚开始穿针,现在半朵花都完成了,堪称神速。关键是速度快,质量还好,没有毛边,没有参差不平,看上去活灵活现,煞是可爱。

这时候的赵姑娘最是娴静不过,气质淡雅平静,嘴角微微带笑,仿佛在做一件最幸福不过的事情。沈卫民倚着门框看了她好一会,她都没有发觉。

沈卫民哑然失笑,声音引得赵琪看过来,“和娘商量好了?”

沈卫民点头,“主要担心进了城我们照顾不好两个小的,我和她说也哥和夏哥都跟着,有什么好担心的,最后肯定能平安回来。”

最后这句话,沈卫民即是在告诉李招娣,又是在告诉赵琪,也是在告诉自己。虽然到现在他都不觉得自己的做法是在冒险,毕竟只有一举将歹人一网打尽,两个孩子才能免除后患。昨天程振华和县城各方同志已经做了一天的部署,他们明天过去,在一开始就带着某种优势。但是担心当然还是有的。

沈卫民现在也还不知道,今天这一整天程振华他们到底有没有进展,但不管有没有,明天这趟他们都非去不可。他现在能做的也只有默默祈祷,明天两个孩子能平安无事。

“小叔,小叔,”李家康推门而进,拿着一张纸递到沈卫民眼前,“你快帮我折一个纸飞机。”

沈卫民伸手把自己鼻尖儿前的纸拿在手里,没有立刻动手,“李毛蛋小朋友,我之前怎么教你的?”竟然直接推门就进,闯到他跟前没大没小,这小孩得好好教育教育。

李家康正处于兴奋之中,外面他的兄弟们还都等着他呢。他可怜巴巴的看着沈卫民,“小叔,你快点,小聪哥还等着我呢。”

沈卫民看孩子确实着急,就趴在床头给折飞机。算了,孩子还小,这样的事情也不常发生,就不和他计较了吧。等下次,下次如果他还这样行事,定得好好的跟他讲道理。

李家康接过折好的纸飞机,临走前又把一沓纸递给沈卫民,“谢谢小叔,我一会来拿。”说完迈着小短腿儿出门儿去了。

沈卫民拿着一沓纸愣在当场,旁边一直围观的赵琪“噗嗤”一声笑出来。

沈卫民无奈,“这小孩倒是会使唤人,自己的错还没掰扯清楚,都会给我安排活儿了。”

“那也是因为他知道卫民哥定然会做才过来的。”赵琪笑着说道,她这话可不是随便说说。卫民哥喜欢给两个小家伙立规矩的,没有规矩不成方圆,家里人也都没说什么,不过俩小孩年纪都不大,虽然比其他小孩懂事,但你要让他们整天像成人一样严以律己,那根本是不可能的事情。

卫民哥显然也知道,所以在一些琐事上他总是打破自己定的规矩。总体来说两个小孩和他相处也是极随便的,像这样和村里孩子玩着玩着,突然跑到他小叔身边寻求外援的事情经常发生。

赵琪一直觉得沈卫民是一个温柔的人,在这件事情上就足以能看得出。回头瞟见卫民哥搬了炕桌,窝在上面折纸飞机,一边还嘟哝着:“这些纸都是怎么来的?我给他们买的练字纸是不是都用在这上面了?败家子。”

虽然埋怨,手下动作却没一点停下。赵琪露出大大的笑容,然后就看到她卫民哥突然回过头来“不准再笑了,我都看到了。”

赵琪才不管,笑的更灿烂了。

沈卫民也跟着笑,眉眼都是无奈。孩子是自家的,能怎么办吗?正想着又听见开门声,然后‘蹬蹬蹬’的小跑到里间门口,沈卫民抬头,就看到站在门口的叶聪,只见孩子试探试探够头看屋里人,脸上还带着犹豫。

“怎么了?”沈卫民招招手,“小聪找叔叔婶婶有事?”

叶聪点点头,他跑到沈卫民旁边,把手里的一沓纸轻轻放在炕桌上,“小叔,麻烦你了。”说完之后,他没有立刻离开,站在原地等沈卫民反应。

沈卫民深叹了一口气,他认真看向叶聪,“小聪啊,你也来坑小叔啊。”

叶聪点点头,又摇摇头,认认真真的回答:“我先去找了夏叔叔,他和杨叔叔正忙,奶说小叔手头没事,能帮忙。”

沈卫民心思一动,拿到图纸之后,夏扬州和杨文也回到沈家就一直在忙活。他们虽然没有自制枪械的经验,不过作为军人,他们能以其丰富的经验来判断枪械性能。因为没有经过测评现在也不好说什么,就是有基本算法得到的数据也不准确,不过他们固执如此,沈卫民不理解但是尊重他们的做法,或许唯有这样才能抒发他们激动的内心。

行吧,既然是母上大人亲口给提供的情报,他没啥可说的。

“好,出去吧,小叔给折。”不然还能怎么办,两个侄子要一视同仁,总不能答应了这个忽视了那个,对了,“把几个给家康稍出去。”

叶聪迟疑的点点头,拿着纸飞机走了。

本来沈卫民正等着沈宏志上门找,还觉得时间有些难熬,这下子倒是有了打发时间的事情。折纸折纸,平心静气,他竟然觉得还不错。

“小叔,”门突然被推开,李家康小朋友气势汹汹走进门,一副要兴师问罪的样子,沈为民都没有反应过来到底为何事,小人冲到自己跟前了。

“咋?”沈卫民不明所以。

“你咋能把我的飞机给小聪哥呢?我们不是一派的。”李家康小朋友满脸控诉。

小孩说的急,沈卫民一是没想明白,稍微反应了会儿才反应过来俩小孩可能没分在一个队里。“我错了。”沈小叔立刻认错,识时务者为俊杰,在孩子看来,他可能真的犯了大逆不道的错误。

小孩接下来的话都被堵在了喉咙里,李家康小朋友张张嘴,不知道该怎么接话,细嫩的脸蛋鼓起,像只小青蛙似的。沈卫民没忍住那手指戳了戳,小朋友一下子就瘪了。

李家康抓着沈卫民的手,满脸满眼都是控诉,“小叔。”

“怎么?你小叔我知错就改,保证下次再不这样做了。记得下次过来的时候,说清楚一边,不然小叔还以为你们是一边的呢。”沈卫民理直气壮。

李家康就算是平常再会说,面对无赖小叔的时候也毫无办法。

“不准欺负你侄子。”院子里传来李招娣同志的警告声。

“我哪有?”沈卫民才不承认。又戳了戳大侄子的脸蛋,“李毛蛋小朋友,你凭良心说,小叔有欺负你吗?”

李家康诚实的点头,外加一声响亮的“有!”

“那小叔有没有跟你道歉说对不起?”

“有,”李家康蔫怏怏的。

“所以要跟小叔说什么?”

“没关系,我原谅你了。”小家伙摇头晃脑,说的直接。

“好。”沈卫民笑意盈盈。

一直到出门去,李家康的脑袋还嗡嗡做响,虽然总觉得有所不对,却又完全说不出哪儿不对。

一直听着他们说话的赵琪已经完全控制不住自己,孩子离开之后,她小声控诉:“卫民哥,你好坏,你连小孩子都忽悠。”

“我没有。”沈卫民可一点都不觉得。

西屋里的夏扬州和杨文也听着院子里的欢声笑语,不约而同的露出笑容。

“家里都这么热闹的吗?很难想象营长竟然是从这样家庭里走出去的。”伯娘爽利,不拘小节。虽然只是第一次见面,对他们却像是亲生的孩子一样,撇去浮于表面的客气,剩下的都是真诚。

他们营长在部队之中可是冷面阎王,不仅在训练的时候容不得半点讨价还价,在活中亦是如此,是一个原则性极强和实力强悍兼具的军人。和沈家显得格格不入,但他确确实实是从这个山沟沟走出去的。

“我第一次过来的时候也吃惊了好久,不过端看营长对他弟弟的各种爱护和照顾。也确实是伯娘这样的母亲才能养出营长那样的孩子。”

是个人都有私心,像他们团长十几年如一日的照顾家中幼弟,从起初的一块两块钱到现在一个月几十块钱往家寄,十几年间从未间断,试问能够坚持如此的人有几个?他们团长就是做到了。

“面冷心热”这四个字用来形容他们营长再合适不过。

事实证明,任何一个善意总会收到回报。营长不在了,但他的血脉会在他骨肉相连的亲人怀抱中健康长大。

“你说的对。”夏扬州温笑。

听说李家康和叶聪被沈家人接走的时候,夏扬州还下意识反对。这次任务的结果是谁都没有想到的,他们营长,那个顶天立地的汉子,竟然折在了一次抓捕间谍的活动中。因为事前毫无预料,所以一切都乱了套。

团长后面告诉他部队这边因为希望两个孩子留下做了很多努力,甚至做了很多不符合军队道义的行为。不过沈家小叔是经过他亲自考察的,觉得可信才让他把两个孩子接走。因为是自己的救命恩人,夏扬州没说什么,心里却隐隐有些不舒服。

沈家在他们这些亲信眼里是个什么形象呢?说句不好听的,就是巴望着营长才能活下去的一群人,虽然不能称为极品亲戚但也差不离了。

至于沈家沟时不时会给营长寄些东西,在他们看来理所应当。他们营长一个月几十块钱几十块钱的往家寄,谁家要是有个这样的儿子,不得当宝供起来?至于真的多亲近,那还真是说不准。

但是等亲眼所见,并且经历过就知道沈家的氛围感觉确实不错,这充满烟火气的生活,是他们每个人向往的,而他们入伍当兵,为的就是守护这份平淡安康。

两个孩子过的也好,吃穿用度比上在部队的时候还要好些。

李卫国是亲爹,部队来来往往也都是亲队友,但是大老爷们又是当兵的,大都粗心。他们营长不在的时候,两个小家伙时常饿肚子不说,衣裳几天不洗还穿在身上的时候都有。一句话概括就是孩子养的糙。

现在再看,虽然生活在农村穷山沟沟里,却收拾的白白净净,伙食好像也不错。性格和在部队的时候没啥不同,照样欢脱,在家里想做什么做什么,没有束缚,一切和以前没什么不同,却又悄然改变了许多。

“第一次见卫民的时候,是在县城,当时他被机械厂厂长领着,临时去参加一个饭局。当时我就想着就是这个白面小子,让咱营长挂心了一辈子,突然就有种责任感,觉得自家兄弟该照顾着。”杨文也笑,“后来我才意识到,人家根本就用不着我多费心。”

照顾可能还是得照顾,不过和杨文也最初想象中的照顾不一样。他本来都想接替营长的责任给予沈卫民金钱上的帮助。这样做并不是他认同营长的做法,只是因为这是营长做了一辈子的事,他既然没有停止,肯定是因为不放心他现在走了,他们这群做兄弟的怎么能让他不放心

尽管从内心来讲,这样把拉着兄长吸血的弟弟并不值得同情。营长常说他弟身体不好,这那的他们也都了解一些,就全当这些都是真的。他用钱的地方不多,用来照顾沈卫民和被他领走的两个孩子倒也合适。只是这个想法就只是想法,他还没有提出就被沈卫民的表现扼杀在摇篮里。

和他们营长所说的羸弱弟弟不同。在某些方面,沈卫民很强。就算是面对县长,各厂厂长,他都能侃侃而谈。更甚者,他的提议得到了县城里各位领导的支持,从而得以在几个工厂里大展手脚。

杨文也还发现对方手中宽裕,根本不差钱。甚至可以在县城买房。虽然不想往那个方向想,但是杨文也还是怀疑他是不是动了两个孩子的抚恤金。打听到团长那,却被告知没有,他才因此放下大半戒心。

既如此,不管这笔钱是哪来的,都和他没有关系。这件事也让杨文也真正确定沈卫民并不是他们想的小可怜,两个孩子在他手里吃不了亏。

夏扬州听张文也说着,脸上挂着淡笑,“这段时间,你辛苦了。”

上一章 目录 +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