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企鹅中文>其他类型>小货郎歌曲歌词> 第58章 第 58 章
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第58章 第 58 章(1 / 2)

第58章

纪彬从邑伊县离开,剩下的八万斤酸果酒已经卖完了,其中单是知县夫人家的段家酒肆,就买走了两万斤。

还有盘临县的洪玉海急匆匆过来,提走四万斤。

剩下的酒直接被邑伊县内的人消化掉,其中不少货郎也买了几百斤,因为这酒便宜,走街串巷的时候也有人买的。

不管谁来买酒,只要能保证价格在十七文到二十文中间,那就可以进货,纪彬是一点也不限制的。跟之前的黄米酒那种完全不同。

这八万斤的酒,像是小溪汇入江河一般,售卖得极快,而且看样子还有市场没有开发完。

这就是低档酒的好处啊。买的人多,潜力巨大。

卖完这八万斤,纪彬也要去春安城了。

主要是了解一下酸果酒的情况,再收收订单,然后见见詹明他们。纪彬总觉得詹明似乎有事要跟他商量。

而且他对西域那边的情况也很好奇,多了解点总是没错。

纪彬骑上引娘给他买的马,又给柴力租了匹马,两人骑马去春安城,来回时间能节省一半。纪彬都在考虑,要不要给柴力也买一匹马了,可是如今家里两匹马已经够扎眼,若是给护卫也买,难免有点让众人惊疑。

而且引娘的马,自己的马,都是当礼物送的,大家也只当是咬牙消费了一波,没有怀疑他们手里有巨款。

好难,财不外露真的太难了。

纪彬跟柴力一路往春安城走,第三天上午就到了城里。

现在两人早就对春安城无比熟悉,甚至还能认出来城门口守卫的人,可以说来过很多次了。

两人到了春安城,自然先去自家杂货铺歇脚。准知道刚到,就听到里面似乎有什么吵嚷。

&ot;怎么可能?你们上次不是还剩一万斤的酸果酒,怎么就卖出去了?这不是才四五天的时间?是不是看我家酒肆小,所以不卖的?&ot;

然后是徐杰的声音传来∶&ot;别说过了四五天,酸果酒送来的第二天,那一万斤都已经卖完了。再说怎么会嫌弃酒肆大小,反正我们卖给谁都是一样的价格,这位兄弟可不要乱说。&ot;

徐杰已经耐心解释了,可这人还是不依不饶,纪彬进去的时候,他们才垂头丧气回去。看来没买到酸果酒,真的很难受啊。

纪一飞抱怨道∶&ot;烦死了,说了多少遍卖完了,还不信,一定要看我们仓库才行。&ot;

刚说完,纪一飞就看到纪彬,惊喜道∶&ot;东家!你来了啊!&ot;

车夫老温老薛他们说过,东家过几天就来,没想到比他们想象中来得早!

纪彬笑,让他们开后门,柴力牵着马在后面等着。

等坐下喝口茶,徐杰鲁石已经把最近发生的事告诉纪彬了。

酸果酒送来之后,当天就被春安城的人领走,钱也是照常给过来,还是老规矩,不给钱是不能拿货的,就算有些想赊账的,也直接被拒绝。

所以这十一万斤的酸果酒尾款,全都如数在这里,一共是四百一二两五钱。

别的不说,就这些钱,已经足够养活春安城的铺子。一张开就能吃几个月啊。

纪彬稍稍点了点钱,又听徐杰道∶&ot;原本还剩一万斤,但第二天一早就被老陈拿走了,平喜楼晚来一步,还说要再订酒呢。

这一万斤的钱是一次性付清的,一共是七十五两,对好账后,也交给纪彬。

看来老陈还是老道啊,明白这酒好卖,第二天就又追加那么多。

毕竟老陈转转手就能卖出去,现在春安城的客人们都喊着要喝酸果酒,谁家要是没有这个酒,那是会被嫌弃的。

其他人家酒肆酒楼都有,就你们没有,这岂不是白白流失许多客人。

而且这酒好喝,卖得也快。

有个酒楼里,一天就能卖出五百斤,有些人家买了五十斤就走,显然是大户人家里也需要的。就算主人们不喝,给下人们也是可以的。酒这东西,什么时候都能卖得出去。

而且酸果酒的味道非常奇特,那种酒味的劲爽,特别能解乏,比之一般酒又不容易醉,累的时候喝一口,酸甜爽口,整个人都清爽了。

酸果酒一上市,立刻受到春安城百姓的喜爱。

现在都已经看出这个酒的潜力。

刚刚又来买酒的人,他们之前只是跟风定了三千斤,现在明显不够卖,所以惦记着再买点。谁知道过来一问,人家的酒早就卖光了。刚刚也是不死心,所以才纠缠一会。

好在徐杰脾气很好,也耐心,换做纪一飞,估计直接赶人了。

说话间,纪彬让徐杰写了个酸果酒售罄的木牌挂到门上,这样来的人都知道了,估计也不会多说什么。

趁着挂牌子的时候,纪彬又问了鲁石跟纪一飞的情况,见他们都好,那就放心下来。

在杂货店歇了半天,傍晚的时候,纪彬才带着柴力去找老陈他们。

许久没跟老陈,老梁,还有詹明吃饭,肯定要叙叙i旧的。

再见到詹明,见他黑瘦了很多,但明显很有精神,詹明朝纪彬笑笑∶&ot;咱们快有半年没见了吧。&ot;

&ot;还不是你出门太久了。&ot;纪彬开玩笑道。

这个确实,纪彬去年下半年来春安城许多次,每次过来,詹明基本都不在家。等到年前了十二月份才回家。要是能见到才奇怪了。

老陈跟老梁也点头∶&ot;现在大家都忙得很,也没时间坐下来吃饭,今日我们一定要好好聚聚。&ot;谁知道他们说着话,平喜楼那边来请,平老板的意思就是,你们吃饭,为何不带上我?纪彬是不是拿他当外人?

要说在以前,别说老陈老梁,就连詹明都不怎么去平喜楼。毕竟上楼吃个饭,喝个酒,最低消费二两银子,真的贵啊。

他们原本的打算是在兰阿巷子附近找个酒楼就行了,谁知道消息灵通的平老板竟然来请他们。

老陈倒还好,跟着纪彬也跟平老板认识,两人又都是酒商会的,说话也和气。但老梁跟詹明还是头一次去。

那可是平老板啊,不止是在春安城有最厉害的酒楼,他家平家,在汴京也是有铺子的。

詹明低声道∶&ot;平家在都城有些底蕴,平家的酒楼在汴京也属于不错了,他是跟家里闹矛盾,所以才来了这么远的地方。所以春安城许多官员对他都让三分。&ot;

竟然是这样?

纪彬心里恍然大悟,怪不得作为酒楼老板,竟然能跟刺史公子认识,也就是那位山清公子。竟然有这样的缘故。

平日虽然跟平老板关系不错,但纪彬不是个爱打听的,自然不会问这么细致。要不是詹明走南闯北,知道的事情多,估计他还不晓得呢。

但知道也就是知道了,不会影响纪彬的态度。

来平喜楼之后,不仅是平老板在,柳掌柜同样也在。看来这就是年后的聚餐吧?

在座都是经营生意的,就算头一次见面,也能非常热络。

老陈老梁倒是觉得,他们如今跟着纪彬做事,身份竟然水涨船高,否则怎么能跟如意楼的柳掌柜,还有平喜楼平老板坐一起吃饭?

来这之后,纪彬才知道,原来柳掌柜跟詹明也是认识的。而且正是因为棉花结缘。

但棉花并未在春安城销售,而是在宿勤郡卖得极其好,直接送到贵人家中,那些贵人们也是抢着要。

毕竟这是棉花啊,可是好东西。

白绒绒的一团,冬日里盖着新棉花被入睡,十足能睡个好觉。纪彬跟引娘可都感受过了。

纪彬还好,引娘却惊讶万分,可听到棉花被的价格,才知道自己盖着什么睡觉的。

听说在宿勤郡,一两棉花能卖到四千文,也就是二两银子,如果一床被子是三斤重,基本需要六十两银子。

六十两银子能买什么呢?两匹马。

这就能看出来价值了。

以纪彬来看,现在的棉花应该是还没正式种植,只有边疆才有,所以价格才这么昂贵。不过能运过来卖,说明种植技术已经有进步了?是不是有什么地方,已经开始大量种植棉花?

这些疑问一直在纪彬心里,来见詹明也是想问这件事。

可此时詹明眼柳掌相认识,似平更加证明他的看法,如意楼都对这个买卖很感兴趣啊。

平喜楼包厢里,几人边喝酒边聊天,算是给纪彬接风洗尘,毕竟他好不容易来春安城一趟,大家都有话要对他说啊。

如老陈跟平老板就要订酸果酒,根据他俩估计,现在不限制购买的斤数,老陈那走的都是低档路线,一个月能买两万斤。

平老板这主要还是高端路线,卖个一万斤差不多。

单单他们】两个地方,就有三万斤的数量,更不用说还有四十多家店铺等着买酒。

眼看着,酸果酒的生意已然稳定下来,谁看了不要夸一句纪彬厉害。短短不到一年时间,他家的酒在春安城都有一席之地了。想必下面的县城,估计用不了多少时间,也会布满酸果酒吧?

想想这个数量,大家就不由得咧嘴,谁能想到走低档路线,竟然这样赚钱?!这也让众人对纪彬更加敬佩,他怎么总能另辟蹊径啊。

可詹明今日来见纪彬,显然还有其他想法。

众人聊着,不由就把话题转到棉花上。

在座的几个人里,他们家里都有棉花制品的,像老陈老梁,得了修明送的棉花衣服,穿着厚着软和,最重要的是御寒啊!穿着棉花衣服在雪天都不觉得冷的。

而柳掌柜,平老板则是自己买了身衣服,平老板不止有衣服,甚至还花重金买了棉被。

纪彬更不用说,他家两床棉被呢。

所以大家一聊起棉花,定然极有话题,平老板道∶&ot;以前就知道是好东西,但那时候只有大内有要么就是汴京的公卿贵族们,毕竟那东西以前一两十金,这样还买不到。

平老板说的,定然不会有错,以前他都觉得贵,那定然是真的不便宜。

作为彩帛店的掌柜,柳掌柜对这话题也很有发言权∶&ot;是了,今年有些不同,似乎是边疆那边的棉花丰收,所以才能运过来。&ot;

说完,大家一起看向詹明,他对这件事应该最了解了。毕竟宿勤郡的棉花都是他带来的。

詹明也不卖关子,直接道∶&ot;这件事还要感谢柴力他们。&ot;

坐在纪彬身边的柴力还楞了下,就听詹明道∶&ot;自从边关大胜,异族不敢入侵,咱们边疆乃至河套一地没了风险,先是马儿养起来,然后是瓜果葡萄等物也种起来,就连这贵如黄金的棉花,更是种了不知道多少。&ot;

打仗最影响就是粮价物价,内陆就不说了,边关第一影响最深。

毕竟旁边有个随时准备侵犯你的&ot;邻居&ot;,你还有心情种田吗?种粮食都来不及,更不要说种棉花这种经济作物了。

养马的地方也一样,那边水草是丰盛,地方开阔,适合养马。但随时要打仗,养马岂不是给别人养?

但经过柴力他们那一仗之后,边域安稳,过了不到几个月,百姓们渐渐恢复生机。

这还是打胜仗的第一年,若是安稳个四五年,这棉花价格,葡萄酒,葡萄干价格,都能降下来。

所以詹明说,要感谢柴力,一点也没错。

因为那边恢复得好,去年四月底棉花种下去,一年没有战乱,百姓生活安居乐业,棉花产量也是喜人,所以连詹明都能弄来不少。

可见今分年的产量是真的不错。

老陈跟老梁可能还一知半解,可纪彬心里已经明白这些因果,心里倒是念了句那位太子的好。若不是他打胜仗,这日子还没那么好过。

但这都是大事,詹明继续要讲的,却跟他们息息相关。

也就是汴京的种棉热。

没错,古代人也是会跟风的,更会找些投机的买卖。如今在汴京各家门户里,最盛行的就是种棉花。

种田这东西不是什么丢人事,就连官老爷都十分关心,甚至还为棉花写诗。毕竟在文人眼里,这么洁白温暖的东西,跟他们难道不一样吗?

当然跑题了,因为今年边域那边棉花产量十分好,运到汴京后,让不少人头一次接触棉花,更多人知道了它的好,自然想要更多棉花被,棉花衣。

可这东西,一斤四千文,最上等的绒棉要六千文。别说普通人,就算是富贵门户也觉得贵。

毕竟像纪彬家里,他一个,引娘一个,差不多就要六十两银子。

如果是人口众多的人家呢?

-家一二十口人,这钱岂不是跟流水一般。有钱人也会算账的,所以都在琢磨着能不能自己种。

但之前也有人想过,把边域的棉花移植过来,可是技术不够,只能当观赏植物。

今年原本也是差不多的情况,可是边域的一户人家,却研究出更好的种植技术,甚至去年在鲁府一带已经种成功了。

只是当时知道的人不多,直到汴京这边有人发现,有些棉花不止来自边域,还来自鲁地,自然震惊。

鲁地跟汴京是不远的,那边能种,汴京岂不是也能?

所以这股种棉热潮也来了。

而鲁地那边的农户也放出话,他家可以派人教导贵人们种棉花,只是成不成,那不好说,毕竟南军国这样大,气候土地都不一样,不能保证成功。

他家从边域到鲁地已经十分艰辛,经不起折腾。

这话的意思也很明白,请他们家的人去种棉花,可以,但不保证一定能成,不成别怪我们。然后就是要给技术钱。

这是肯定,毕竟跟人家辛辛苦苦研究出来的技术,若是白给大家,那也太亏了吧。

詹明低声道∶&ot;这家也是被逼得没办法,种田也是门手艺,可汴京太多门户过去询问,利诱的还好些,威逼的也不少。&ot;

这就是了。

怪不得他家会放出这样的话。

与其被别人威逼问出技术,还不如把银子挣了。估计这里面的事也有不少。

纪彬在春安城邑伊县待久了,知道的都是谭刺史这样的好官,就连王知县也能为百姓做事。突然听到威逼百姓的事,这才想起自己是在古代。古代的权贵是随时要人命的。

那家研究出种植技术的农户,估计也吃了不少苦头。现在想出让各家用钱去换技术的计策,其实也算可以了。至少先把钱挣了。

平老板冷笑∶&ot;那群人惯会这样做,谁知道做过什么。

柳掌柜倒是委婉点∶&ot;贵人们想要什么自会有什么,估计他们开开口,下面的人就会拼命弄到手

至于怎么弄到的,跟贵人们没有关系。

说完这些,詹明道∶&ot;反正等今年年底,只要各家都能种成,棉花价格肯定还会往下降。&ot;

这是定然的,就跟香料价格差不多,只要种的人多,价格肯定会降下去。

纪彬那个时代的古代就是如此,在宋之前,只有丝制品跟麻制品,等到宋之后,棉制品才慢慢开始有,刚开始一件棉服能要二十两银子,等到普及的时候,一两棉花都能降到一百二十文,棉布更是便宜。

跟这里的四千文相比,一个天上一个地下。

南军国不知道会降低到什么价格,反正会比四千文少许多就对了。

别说了,坐等降价好吧。

纪彬看看詹明,显然从对方眼神中看出其中的意思。

酒席散了,第二天中午,詹明果然再次登门。这次要聊的事,两人心里都有数。

那就是种棉热潮。

汴京种棉花都种疯了,咱们不搞一下吗?

詹明道∶&ot;那个从边域去鲁地试着种棉花的农户,家里约莫有十几口人,被汴京抢去了十个,剩下的则被其他人家请走,皆是请他家的人教导如何种植棉花。还有一个被人花重金请到宿勤郡,若是我们能请他抽空来春安城看看,说不定也能学个一两手?&ot;

詹明开门见山,把现在的情况直接说明白了。

那家姓焦的边域人也惨,本来研究出技术,在内陆也种出棉花,高价卖上几年。

上一章 目录 +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