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企鹅中文>其他类型>小货郎歌曲歌词> 第107章 第 107 章
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第107章 第 107 章(1 / 2)

第107章

而卢益赖亚只觉得峰回路转,脑袋里充满不敢置信,因为他们手里也有一份契约。这契约写得明白,就是说,他们拥有船只的一半份额。他们真的买到船了!还是新船!竟然是真的!

虽然是跟纪彬共同拥有这艘船,但他们也是有船的人啊!

签完契约,李家大公子原本想留纪彬他们在李家吃饭,但被他婉拒,纪彬笑∶&ot;我说过今日要回家肯定要出发的。&ot;

李家大公子一愣。

就见纪彬又笑了笑,方法一切尽在掌握。

而卢益赖亚两人,则准备留在这,他们两个对船只要求最清楚,肯定要留在李家督建。这也是纪彬在契约上写明的,他要派人过来看着进度。

李家虽然头一次碰到这种事,但也是认同的。看就看呗,这么大的财主,他们肯定好好招待。

卢益赖亚两人在这定然是好过的。

至于两人也没有什么被抛下的感觉,亲眼看着自己的船做好!这是件多好的事啊!

只是他们跟着纪彬到了马车附近,纪彬这才道∶&ot;你们留在这,应该没事吧?&ot;

卢益赖亚立刻摇头∶&ot;没事,您之前说要有人督建的时候,我们就有心理准备了,而且这是我们的船啊!&ot;

从几年前开始,他们就有买自己船只的念头。

可以说是日思夜想,这次又经过那么多波澜,如今船只契约到手,就跟做梦一般美妙。

纪彬点头,给了二人十两银子,当作这里的花销。

两人立刻推辞,指了指口袋∶&ot;我们还有钱,而且还是把我们身上的钱让您带回去。&ot;

他们这次来买船,一共带了三百四十两银子的整钱。

可现在签完契约,只是付了五十两定金,这定金还是纪彬付的,所以这钱都没动。他们想让纪彬先帮忙保管,不然这么多钱放身上不安全。

卢益赖亚可算是领略兴华府的民风,是有些害怕的。

再说,这三百四十两里面,其中更有三百两是他们买船的钱,就当提前给纪彬了,之后付船只总金额的时候,纪彬一起付了就行!

纪彬只能默默收下。

现在怎么回事,怎么都让他来帮忙保管银钱。

卢益赖亚给了纪彬三百三十两银子,自己只留下十两,够他们的花的了,而且还绰绰有余。

纪彬点头,看了看他们道∶&ot;过几日,我会找人过来替你们。&ot;

这话让两人一愣∶&ot;没事啊,我们也不会觉得辛苦,而且我们长时间在外面跑,没事的。&ot;

纪彬笑∶&ot;一定会替你们的,放心吧。&ot;

如今看来,这是个往兴华府安插人的绝好机会。

到时候来替卢益赖亚的,不会是他的人,更有可能是军中的人,又或者说太子的人。这个位置派人过来,不仅能打探内情,还不会引人怀疑。

其实纪彬也好奇,这兴华府到底做了多少不法买卖。

而太子留下来的武官程知县,文官谢阁老,到底要怎么收拾岌岌可危的兴华府。

兴华府若是乱,那宿勤郡必然也乱。

如今的宿勤郡已经是大郡,再加上棉花天然适应这里生长,就意味着任何有远见的统治者都不会任由宿勤郡大乱。

再放任兴华府不管,那就不是走私盐巴,窝藏逃犯那么简单。而是留一个虚弱的口子,只等被番邦异族发现。那就等着被人宰割吧。

所以汴京的事了了,谢阁老也没走,太子也没想办法把谢阁老捞回去。肯定是要谢阁老帮忙收拾兴华府的残局才是。算是将错就错,尽早让兴华府恢复太平。

接下来的时间看戏就行!

等太子的人收拾好兴华府,把这地方打扫干净,他就进来做生意了!他家的铺子,他家的酒,刺绣,可都要等不及了。

纪彬想想就觉得开心。

还有兴华府的港口,不知道如果他出资一部分的钱修邑伊县到兴华府的官道,能不能换几个免费的船只停泊位。

如果可以的话,那他立刻掏钱!

当然,这都要等到谢阁老跟程知县收拾了兴华府再说。

他现在好好做自己的生意。

纪彬回到纪滦村,已经是四月十五,天气已经暖和得很。家里一片井然有序,不管哪边皆是井井有条。

最重要的是,纪彬看到了来纪滦村卖货的杂货郎筐子里,竟然在卖冰块。

那货郎看见纪彬,立刻打招呼,开怀道∶&ot;东家,你们家竟然有冰引,邑伊县都已经抢疯了,要不是我们跟杂货店关系好,我们都买不到。&ot;

说着,货郎在给旁边人装冰块,冰块放到杯子里,再倒入酸果酒,买酒的人一口饮下去,别提多爽快了。

大热天吃个这种冷饮不快活吗!

纪彬瞧着,自己不过出去半个月,大家已经无师自通,开始这种售卖方法了。也是他回来的着急,早知道顺路去躺邑伊县冰铺里,也能看看情况。

但既然回来了,那还是回去休息休息,谁知道一到家,引娘竟然是不在的。

管家林博道∶&ot;夫人一直在冰铺,那边刚开业才三天,她还差人送信到兴华府,估计您那会刚好向来就没收到信。&ot;

纪彬点头∶&ot;原来是这样,没事,既然我没收到,信肯定很快就会退回来。&ot;

说着,纪彬又问了问家里的情况,林博立刻把他知道的全都说出来。

这半个月也没什么事,只有油菜花榨油的事耽误了一两天,但引娘过去都已经处理妥当。还有就是梁家二女儿夫妇两个,新做出三个花样不同的簪子,在杂货店卖得很好。他们夫妇两个还雇了周围人帮他们做简单的活计,很多人都去他们那领着事情做。

私塾那边,谷夫子的夫人跟子女都已经安排好,如今都在纪滦村住着,到现在来看,住得还算习惯。

肯定习惯啊,他家为了读书科考,来的时候衣服打满补丁,到这时候,有引娘做主,给他家都换了衣裳。

虽说不是什么特别好的料子,但至少看着体面。而且这里吃喝自然不错。夫子那边的吃食都是纪宅里面做的。

纪彬听着,就知道一切都还好,只有冰铺那边,他还需要过去看看。

林博也大致讲了冰铺的情况,但还不仔细,估计很多事只有引娘知道,算着时间,应该四月十三号开业,也没几天的时间。

纪彬点头,让林博把他买回来的东西收拾一下,鱼虾养起来,吃的时候吃鲜活的。至于一些玩意儿海贝海鱼之类的,除了单独给引娘买的之外,其他则让谢老先挑。挑完剩下的放到库房里。

这林博作为家里管事,自然知道谢老的存在,但平日里大家都叫他老先生,真实身份自然是不知的。

林博自然也不会乱说,他也是个谨慎的人,甚至连他弟弟林豪都不知晓。

说起来林豪,如今他忙得头上汗都来不及擦。

之前要开新铺前,邑伊县杂货店,春安城杂货店加起来,也就只有一个徐杰知道。

林豪他也是没讲的。

毕竟卖冰事关重大,不出意外的话,以后会是他这的长久赚钱买卖,所以自然不能提前说出来。

所以林豪在引娘拿去冰引,并吩咐收拾铺子准备开业的时候,人都傻了。冰引|?!

在春安城都难求的冰引,他们家竟然有两张?!

事情还要从四月初说起。

纪彬在三月二十九去兴华府看看买船的事,引娘在四月五号的时候,就收到平老板的来信,让纪彬速速去春安城拿冰引。

纪彬不在家,自然是引娘过去。

知道这件事后,燕芷游跟柴力定然是不放心的,两人陪着引娘走了一趟。

三人骑马到春安城,也差不多是四月八号下午,等见了平老板,这才知道今年卖冰是个什么章程。

去年的时候,太子在夏日造冰的事世人皆知,都不知道他是怎么做出来的。

在他身边做事的老道,还有前工部尚书也是闭口不言,只讲太子厉害,再问就是神仙指引。

原本只是玩笑话,但传着传着,夏日冰就有了一个外号,就叫神仙冰。既然是说夏日有冰是仙人神迹的意思,也是说夏日畅快用冰快活似神仙。

去年的冰块只销往两个地方,一个是汴京,另一个则是江南四个城市,按现在的话说,就是当时江南四个商业中心,分别是杭州,宁州,绍州,台府。

就连扬州,苏州都没分到什么。

可当时的利润已经能跟暴富的棉花对抗,可见其利润有多大。

去年为了配方保密,运到江南的冰块还是先在汴京造好,然后运至江南那边,路上的损耗都很厉害。

今年太子手中大权在握,已经把制冰配方献给圣人。

再有太子做主,三月初提议建造全国制冰所,各府各郡各城,都设制冰所,都能制冰售卖,只是这价格要按各地实际价格来定,不得太高,收入的三分之二归国库,三分之一归当地财政。

可以说这个制冰所一出,整个南军国的衙门都松口气。好事啊!

他们各地府衙都要有钱了吧。

虽说三分之二归国库有点多,但吃个零头,都够很多地方高兴的了。毕竟是白得的钱。

等于说制冰归于国有,当地承担成本,只拿三分之一。南军国朝廷给配方,拿三分之二。

不愧是太子,这敛财的方法厉害的。

在大家都夸太子的时候,引娘心里却知道,这就是纪彬的制冰敛财法第三页的内容。

早在去年就有了这个主意。只是今年实施而已。

不过引娘并未多说,只听这制冰所的建立。

如果说要做其他事情,那南军国各地可能有所推脱,这个不想做,那个懒得搞。推广种棉花这种事都有些惫懒的。

可制冰不一样,再没远见的人都知道这有多厉害。

所以全国各地都开始秘密建造制冰所,如果说种棉是高调进行,那制冰所则是秘密进行。反正在春安城新刺史侯天银来的时候,就已经开始筹办,毕竟拿到秘方之后,还要找到合适的人进到制冰所里。

一个部门的成立不是那样简单。

放在其他时候,说不定还要折腾几个月。

但因为这是制冰,基本全国城以上的地方,不用十天时间,已经开始按照配方制冰了。

而他们遇到问题跟太子一样。

原本以为很复杂的方法才能制作出来,可有了足够的硝石之后,再严格按照配方来造,只能说谁能想到,这造冰速度之快?!

怪不得太子给他们的售冰指导价近乎低廉。如今看来,就算是低廉的冰价,他们也是很有的赚。

不仅如此,硝石还有回收利用的方法,可以更节省硝石,这应该是那老道跟前工部尚书的功劳。

不管怎么样,各地冰价都已经定好。

从哪个方面看,像江南那边价格稍高,一斤普通冰一百五十文,比去年少了五十文。一斤可食用冰是一千文,比去年少了一半的价格。已经是很多人家用得起了。

随着进入盛夏,这个价格还会慢慢降低。

或许以前大家不信,但太子现在的话十分管用,他说让棉花降价,那不就降价了。

至于他们宿勤郡这边,虽然近些年发展得不错,可跟江南没得比,宿勤郡一斤普通冰一百文,斤可食用冰八百文。

春安城普通冰不变,可食用六百文。

到了邑伊县,普通冰不变,可食用的二百文。

这个价格已经不止是惊喜了。而是夸张。

稍微有些余钱的中等人户,都能买得起可食用的冰。

反正引娘听到这个价格的时候,忍不住惊讶∶&ot;邑伊县的冰,真的那样便宜?

谁知道平老板却笑∶&ot;唯独昌伊县这么便宜。&ot;

等引娘了解完之后才懂平老板的意思。

整个南军国里,邑伊县是唯一一个县城可以有单独制冰所的点。还是让春安城的制冰所分出一半人,临时去邑伊县制冰。当初乌革跟谢建宝就是因为这件事,才耽误了出去的时间。

听到天下独一份的时候,引娘隐住自己想说出口的话,反而问道∶&ot;为什么邑伊县是独一份?&ot;

平老板一本正经∶&ot;自然是太子感念昌伊县棉价太平,百姓安居乐业,特意给的赏赐。&ot;

好家伙,这是特意给邑伊县的赏赐,还是特意给纪彬的赏赐?

引娘跟平老板都从对方眼中看出答案。

怪不得纪大哥一直讲,太子是个有恩必报的人,他们只管做好事,必然有好报。

这不就来了吗。

不管是种棉书暗戳戳用纪彬的字迹,还是连带了封赏,又或者这次特意在邑伊县特设的制冰所。怪不得他家冰这么便宜!

当然这是有冰引的铺子去制冰所进冰的价格。

售卖价格为同一价,那就是普通冰一斤加五十文,食用冰加一百文。毕竟后者的保存也是成本。

也就是说,三百文可以买一斤可食用的冰,那买个一两,二两的份额,不就是三十文,六十文?很多人家都买得起啊。

要知道他们邑伊县现在是有钱人户,去年都卖了棉花的!这还不买疯!

就算买不起可食用的,买个解解暑气的普通冰,一斤只要一百五十文。几个人合买一块,在最盛暑的时候,不止是解暑气,而是救命。

每年都有因为中暑去世的人,有冰块后,这种死亡也会减少很多。

引娘随便一想,就知道以后的前景。

至于想卖冰的店铺如何购买冰引,这又是个问题。

各种盐引,茶引的获得,基本通过几个渠道,豪强们托关系,又或者托钱,再或者你走别人不愿意走的商路,帮官府便宜价格送物资,能得到各种买卖特殊物品的凭证。

而今年的冰引怎么获得,又是个大问题。

但这跟纪彬家又有什么关系呢。

在制冰所刚开的时候,就有人传下来消息,要给他两张冰引。

至于侯天银看到这消息时候的反应?不敢有反应不敢有反应。

他这种在粮草道做久了的人,闭着眼签就行,只要不影响大局,不是中饱私囊,他都可以。这大概就是足够油滑的人吧。

可在明眼人心中,给纪彬家冰引,并非徇私,更近乎物归原主。

这东西原本就是他的。只是他献给太子而已。

如今太子通过让他们县城可以开制冰所,再送来两张冰引,算是回报的一种。

所以引娘发现,她到春安城其实什么都不用做,只是去新刺史侯天银那把冰引拿到手而已。

至于其他人想要冰引?

简单的,看看你家捐了多少私塾,修了多少路,清了多少河渠,造了多少桥。什么?

以前就不爱干这种事?

那你还是回去吧,我们太子讲了,他只看这些东西。

基本上把抠门,不愿意行善的商贾都给剔除。

剩下的人户里面还要——排查,看他家名声如何,可有什么纠纷官司,可有欺压百姓。若是有?那趁早离开,还要开堂审案。再剩下的,那就是不错的人户了。

再从这些人户里面挑选三家出来允许卖冰,剩下的人户备选。

可这冰引对他们来说也只是两年的,第三年时还要这样排查。出一个问题,就会收回冰引。

所以这些人家想要继续卖冰,必须家风严谨,必须没事就做好事,什么施粥施米,绝对不能少。

太子也是个狠人,借着卖冰立刻整肃不正之风。

至于是不是纪彬在信里提的,那就只有他跟太子知道了。

反正引娘手里有两张冰引,其中一张给到徐杰,让他收拾春安城冰铺准备开业。

引娘在春安城待了三天,一手把冰铺操办起来,看着冰铺平稳运行,这才离开,不过她走的时候,让徐杰再招两个短工帮忙。

短工只在四月到七月之间在冰铺忙碌。也有很多人愿意挣这份钱。

三天后引娘跟柴力,燕芷游回伊县,手里自然拿着冰引。而邑伊县的制冰所已经翘首期盼,等着她回来。

邑伊县一共只有一处卖冰的,也就是纪彬家店铺。这一处制冰所只为纪彬一家提供,不少人都觉得稀奇。

其中内情,只有少数人知晓了。

上一章 目录 +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