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企鹅中文>其他类型>小货郎歌曲歌词> 第117章 第 117 章
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第117章 第 117 章(1 / 2)

第117章

邑伊县乃至春安城,大部分商户都在震惊纪彬这次货单有多长。

大家稍微合算一下,竟然有十五车东西,这些东西都被引娘安排送往兴华府。

十五车啊,就算是邑伊县那种卖货极多的地方,现在一个月也才五车。不对,五车已经很多了,隔壁盘临县还是三车四车,那买卖已经算大生意了。

这十五车的买卖,看着就吓人。

也有人自我安慰,肯定是兴华府缺的东西太多,刚开始如此罢了,等到时间久了,你看那边还能不能进这么多货。

而且他挣什十么钱啊,运费都那么贵。

如果纪彬要卖高价卖的话,他家杂货店物美价廉的名声岂不是完了。要是按平价卖,怎么赚钱啊。

在老温老薛他们带着两个地方车队缓缓去向兴华府的时候,又一匹快马赶来,给了老温一封信,让他秘密递给纪彬。

这匹快马继续朝兴华府方向疾驰。

这件事也就被老温跟他儿子知道,虽然不知道为什么。但老温本能道,这件事要瞒下来。

不过如果是带信的话,为什么纪彬跟更信任他,而不是信任同乡的老薛啊。这个想法让老温心里非常舒畅。看来他老温还是跟纪彬关系最好的车夫!

因为这个想法,老温对另一个车队还多有谦让,这让一群糙汉子们组成的车队竟然异常和谐。也是不错了。

等车队缓缓驶入兴华府时。看门的侍卫人都看傻了。

这么多货物,能收多少入城费啊!他又能吃多少回扣啊!

而且看着赶过来的车夫们,都是他不认识。难道哪家肥羊又上赶着被宰?

这些侍卫们摩拳擦掌,明显准备抠油水,就听背后传来一个温和磁性的声音。

≈ot;劳烦了,这是我家车队。≈ot;

纪彬身边的陈乙展开豁免令,上面有谈知府的签名跟印章,证明纪家的车队货物,不管进出城门,那都是不收费的。甚至人头费都不用出。

这侍卫们傻眼了。怎么又来一张豁免令?

要知道整个兴华府里,只有骆,金,李,谈,四家手里有这个东西。就连金家的附庸魏家,他们怎么都求不来啊。

这纪家又是谁?

也是纪彬太低调了,除了兴华府上层之外,也没人知道他做过什么。就算是杂货店那边,也不晓得杂货店姓纪,谁让他一直就拿杂货店来命名。

侍卫们看着纪彬,就算是有豁免令,那你这么多东西,难道不该给兄弟们赏钱?以前各家都是如此。

纪彬家就当没看到,他愿意给赏钱的时候自然就给了。如此胁迫要给,反而拉倒吧。

这些人欲壑难平,一点点银子,只会撑大他们的胃口。

他有钱吗?有啊。给这些人吗。

做梦吧,就算他捐给路边乞丐,也不会给门口这些侍卫。

当初春安城的侍卫们,就算是有出入城费的时候,也不会特外索取报酬,这就是区别。

纪彬拿着豁免令,直接带着十五车东西停到他家铺子后面,这后面自然还是五六间仓库。估计这里会塞得满满当当,连货架也会没位置。谁让他买的东西多呢。

纪彬在城门口愣头青的做派,让很多人心里疑惑。

是不是他们太长时间没出门,不知道外面的情况。

纪彬这种一点也不圆滑的人,到底是怎么在外面赚到钱的。

难道外面真的像别人说的那般,其实是太平盛世,只有兴华府乱糟糟的?

这个想法让骆家的家主骆金川叹气∶≈ot;但凡我们有个谭清那样的刺史知府,也不至于像现在这般。≈ot;

骆家大公子也疑惑∶≈ot;爹,你不是说纪彬很圆滑吗?不仅给你棉花,还愿意低价给你?≈ot;≈ot;原本以为是个聪明的,如今看他连打赏的银子都不愿意给城门口侍卫,这说不通啊。≈ot;

别说骆家大公子不解了,就连骆金川也是不解的。

当初他跟纪彬是交好,但也因为他觉得纪林聪明,还跟江南的几家公子交好。以为这人就算发展生意,也会去江南。

怎么选来选去,到了兴华府?

骆金川嘀咕∶≈ot;难道说,他低价给我棉花,不是因为聪明,不是因为审时度势想交好骆家,而是因为真的傻?≈ot;

真的傻,所以愿意低价卖棉花,只要自己挣钱就行。

真的傻,躲过棉花一劫,还收留在他家白吃白喝的人,这才发迹了。

如果是邑伊县,春安城,乃至宿勤郡正在努力重建家园的周小公子,还是江南徐顾景三家,又或者汴京谢家,谈家,太子,知道这边的猜测。

肯定会直接笑出声。他纪彬傻?

他纪彬要是傻,世界上就没有聪明人了。

可纪彬来兴华府之后,他们真的是这样想的啊。

纪彬所做的所有事,可能在其他地方是正常的,但在兴华府不对劲啊。

这不是傻是什么。

金家反正恨得咬牙切齿∶≈ot;这样的人都能发财,真是老天不开眼,我等计谋这样多,却被他压了一头。≈ot;

魏家在金家也在这样讲。是啊,凭什么这种人也能发财啊。就应该让他们这种聪明人发财的!

至于李家?

李家父子还在研究新船,他们家下人小厮跟李家一条心,自然不乱说话。船只才是最厉害的!别的都靠边站!

最后的谈家,谈峰也有些摸不清纪彬是个什么人了,只对谈知府道∶≈ot;棉花没买回来之前,不要让他跑了,想做低价生意就做,稳住他。≈ot;

反正棉花买到之前,纪彬绝对安全。放长线钓大鱼,才是谈峰的想法。

纪彬听着柴力等人报上来的消息,摸清这几家人的心思。

钓大鱼?

他这个只吃鱼饵不咬钩的啊。

他们身边的严庆云道∶≈ot;估计谁也想不到,能在兴华府做成买卖,靠的竟然是伪靠山。≈ot;

现在的情况是,他们知道谈家为什么不动他们,也知道什么时候会动他们。就算如此,纪彬仍是靠着中间的空隙,开始自己的杂货买卖。

杂货,这东西单看不起眼,但确实是百姓生活里非常重要的一环。普通杂货店,保证生活必需品。好一些的杂货店,提高生活品质。

现在邑伊具那边处干提高品质的阶段,兴华府则是保证生活必需品。

吊然目的不同但杂货同样重要。

这十五车东西虽然远远不够,可已经够很多人欣喜的了。

纪彬这边也不卖关子,虽然利润确实不高,但数量多啊。再说了,纪林直不靠这个挣钱。

他一边做生意,一边在搜集情报啊,甚至在等着邑伊县那边作坊繁荣起来。培养一个产业基地或许比直接提高价钱挣钱慢,可就跟当初的刺绣坊一样。

如果他直接拿着图纸给别人绣,他家刺绣坊永远发展不起来。

如今三四年过去,刺绣坊要技术有技术,要数量有数量,都是慢慢经营的。

如今的买卖自然一样。

再加上有了人来人往的杂货店,他们的消息简直灵通得不行。店里六个人,一边卖东西,一边跟大家聊天。

从高门大户的管家婆子女使,再到最最普通的百姓,都会来这里卖东西。

东西便宜,物件齐全,能不买吗。这消息,比茶馆的都灵通。

纪彬再把这些事记下来,总有能用到的。

纪彬打的就是这个主意,等着十五车东西卸完,车夫老温终于找到机会跟纪彬单独说话。他身边人来人往的,实在是太忙了。

看着老温给的信,纪彬并不惊讶。

信封上果然写着程,但信件很厚,应该还有其他人的信都在里面。

整个兴华府送信使都在谈峰手中,也只有依靠这个机会送私人信件了。

纪彬并未着急看,现在青天白日的人太多,还是安排车夫们先休息,他们回去的话,还要拉很多货物呢。

总不能十五个空车回去吧,那也太亏了。

纪彬扫眼看过去。

车夫们有陈乙带着休息,其他四个人都在帮他整理货物。

在汴京他们还是校尉什么的,如今到心甘情愿理货,毕竟在严庆云,乌革,江志,柴力眼中。纪彬已经不是普通货郎了。这人聪明得厉害!

纪彬无奈,自然也挽起袖子开始干活,事情虽然多,一件件做也是可以的!

他们杂货店虽然关着门,但不少人都在张望。

想看看纪彬家是不是开始卖东西了,价格是不是还那样便宜。如果是的话,一定要喊着亲朋好友都来买!也有些想浑水摸鱼,多买很多东西然后倒卖的。

可纪彬身边这些人,哪个不是见多识广,再说他们原本就是抱着打探消息的意思来卖东西,自然不会让他们得逞。

反正外人看来,纪彬可真是个老老实实的生意人。若不是谈家护着,他怎么可能把生意做得这么顺利?

别人眼中的老实人纪彬,在夜晚打开几封信。

信件来源并不杂,只是送信的人有些不同。

一封是程知县的,问他过得如何,兴华府那边局势可还稳得住,需要他这边做什么吗。然后又说,圣人命七名巡察使,巡访全国各地州府,宿勒郡这边的巡察使已经到任,最近在查宿勤郡,不日就会到无仙城,春安城。

这位巡察使还负责兴华府,让他做好准备。

纪彬并不惊讶全国都有巡察使的事。

当初圣人那封召回谢阁老的密旨,就已经有些打草惊蛇,总不好直接派个巡察使到兴华府。那岂不是直接讲,你兴华府有问题,逼着你这边开始闹吗。

现如今全国都有巡察使,那就不突出了。

而且巡查一事本就正常,当年宿勤郡房知府在的时候,在离任前还特意抽取地方巡查,也是官员本职工作。

可纪彬知道,这绝对是冲着兴华府来的。否则速度不会这样快。

果然,打开谢阁老的信,这信上点明了,全国巡察使中,他们最重视兴华府这位。只是信里还有个特殊的内容。

原本要来兴华府的,是位皇亲国戚,在谢家,谭家动手脚换人的时候,户部一个左中郎竟然也掺和到这件事里。

算是众人齐心协力,让换掉皇亲国戚,而改成纪彬见过的人。

还记得当年来宿勤郡查棉花一案的按察使吗,刑狱司出身,五十三岁,目如点漆,心细如发。上次差事做得好,今年的巡查也有他一份。原本他该去西北,只是被调换到这边。

之前是按察使,如今是巡察使,而且直接查宿勤郡,兴华府两个地方。

这位姓王的巡察使好像还跟谢阁老有些关系?

纪彬知道,这是汴京那边在协助他。

不能让他单打独斗啊,这下派个熟悉的人,还省了磨合的时间。也是那边想得细致了。

但这封信里,还有一个重点。

那就是原来要来的皇亲国戚,纪彬也有点印象,这位在棉花案的时候去过江南,绝对的圣人心腹。

谢阁老为什么要换掉他。

那个突然出现的户部左中郎又是什么情况?

还是说谢阁老已经朝谈家其实是皇室弟子这种方向猜了?

若是绝对的圣人心腹,又是皇亲国戚过来,难免有所怀疑。

还不如让个大臣过来,大臣见谈知府眉眼跟圣人太子相似,也不会特别疑惑,只要不见到谈峰,那一切都好。

若是皇亲国戚来,只怕是死路一条,人家说不定还是亲戚呢。

可以说想得非常周到。

谢阁老又问候几句,还说等事情了了,让他到汴京来。

最后提了一嘴,他们纪家私塾的万秀才考上举人,如今在汴京学习,若是有空缺可能会做官,只是要任派到下面。

谢阁老说得简单,但这真的成举人了啊?

纪彬都能猜到,邑伊县那边有多热闹,这可是举人老爷。也是好事一桩了。

当然也不用担心万秀才会见到谢阁老。

先不说谢阁老什么身份,再说他现在还在家≈ot;闭门思过≈ot;,圣人看到他伤痕累累,一路过来命都没了半条,当下也说不出什么苛责的话,只让他继续思过,无令不可外出。事情到这,谢阁老十几年前的讥讽祭文案,差不多已经过去了。

不少人还在夸赞圣人恩德贤明,器宇不凡大度容人,实乃天下之主,众人典范云云。

纪彬轻笑了下,继续看太子的信。

太子这信里主要内容并不多,但所说的每一句话都让他安心。

比如,王巡察使心里已经明白他要查的方向,也知道纪彬的存在,手里还藏着半块兵符,必要时能调兵遣将。

隔壁宿勤郡所有兵马,都能调动。

然后又夸了几句,安慰几句。

不得不说,这几封信,一封比一封有分量。

还能调兵啊,太子真是人狠话不多。

可纪彬真是受用。

能调兵,还派个知道内情的过来。这事不成都不行。

所以纪彬早就开始想怎么恢复兴华府民生,这不是瞎考虑啊,而是真的这样想的。

这几封信再次被烧干净,全都记在他脑子里。

得到这几封信,纪彬心里已经有数。切都在往好的发展。

靠着他十五车货,总能知道很多事吧?明天就开始营业!开始卖东西!

另一边,还在宿勤郡的王巡察使根本睡不着,他也算经过很多事。但如今这件,还是有些棘手。

特别是太子暗示,不要太在意谈知府的相貌,,越是这样说,他越不安?

再说兴华府那边情况确实复杂,各个家族势力盘综复杂,到底要怎么才能查清真相。虽然人还没到可王巡察已经看出来那边有多严峻。

走私商品买卖人口。甚至还有盐奴。

这在哪都是重罪,可在兴华府却很正常。甚至还可能勾结外贼,对南军国边域有危险。

如果说边陲之地会有这种事也能理解,可兴华府不一样。它之前在汴京的印象,只有一个字,穷。很穷,很听话,根本没人在意的一个地方。

到底为什么能包裹得那么好,这也是个问题。定然是朝中一直有人包庇。

在他离开汴京时,那边已经有所动作,一定会找出兴华府在汴京的人脉。

只是那边动作不能太快,否则会影响兴华府的事。

可那些人在朝中一天,南军国的危险就多一分。

王巡察闭上眼,心里已经在理千丝万缕的消息,可惜兴华府太复杂,必须到了地方才能知道发生了什么。

只是这调查,肯定非常艰难。

王巡察已经做好啃硬骨头的准备,至于里面的纪彬?

也是个聪明点的普通百姓,太子并未说太多这人的事,可王巡察却觉得可能纪彬会给他惊喜?

第二日,七月六日,兴华府杂货店分店再次开业。

这次的商品种类更加齐全,备货也更多,早早打开店门让人过来买东西。

只是买东西的人必须排队,否则就会被≈ot;请≈ot;出去。不得不说,在兴华府用暴力手段,就是好啊。

队伍排成两队,要什么就有人给他们拿。若是想要自己逛?

那不可能,至少要等人少了再说。

就算是要排队,来的人还是很多,谁让纪彬这里物美价廉呢。

而金家也好,魏家也好,眉头紧皱,虽然以前这些杂货生意,只是在魏家二夫人手中,他们也没怎么在意。

可钱被其他人赚走还是不爽啊。

特别是突如其来的纪彬,总觉得这人不安好心。全兴华府都卖高价,就他卖的低?傻子一样。

但他们并未动手,甚至让身边的人也别动手。

如今已经七月了,等到七月底棉花收获,八月中旬他们收到邑伊县的棉花。到时候就是纪彬的死期。

就算是不死,也要把这些挣得钱给吐出来。

金家暗暗放出话去,让纪彬卖东西,让他赚钱。赚到最后,都进他家口袋。当然还有谈家口袋。

不过是给他们两家做嫁衣而已。

这个消息自然不会被纪彬知道,谁让纪彬只是个纯良的小货郎。

但听到柴力说这话之后,纪彬笑了笑。

棉花收完就是他的死期?那赶在棉花之前让他们完蛋不就行了吗。

纪彬可不慌张,甚至有点想笑。

另外的李家不知道这件事,骆家却是听说了,骆家主骆金川最后忍不住,请纪彬上门吃酒。目的就是提醒他,在兴华府不要太张扬,在这边赚钱,最好是分给周围人一点。当然不是给他而是给那些人。

他们骆家的买卖也是如此,你势力越大,分给他们的就越少,势力越小,分过去的就越多。

这种暗示纪彬自然听懂了,但故作惊讶∶≈ot;怎么可能,我已经给谈知府送过礼了,不会再要吧,时间隔了这么短。≈ot;

等这话出口,骆金川深深看他一眼。

上一章 目录 +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