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第62节(1 / 1)

然后心头一震,今日是君子之约的最后一天。回头看向莫少珩。莫少珩还在“震惊”他煮出了盐,而且……出盐量好大。周围的士兵看向李垣的眼神已经有些不善了,青莲剑君的手也放在了剑上。若是普通小国的皇子,在他国“意外”见到这样一幕,怕是很难再回国了。不过,李垣倒是不怕,他东唐被称为上国,自然是有底气和原因的。李垣一会看看莫少珩,一会看看赵棣。结合这一路上的赶路,“……”莫少珩这是“无意间”发现了大量出盐的工艺,正好被他瞧见了,北凉又不敢真拿他如何,所以他带着“无意间”看到的制盐工艺回东唐,就成了理所当然的事情。谁敢说莫少珩资敌东唐?明明是朝廷自己要放李垣回东唐。甚至莫少珩发现盐的新工艺,还有功于北凉。即没有损害北凉的利益,也没有资敌的嫌疑,只是多了一个无意间知道了新的制盐工艺的东唐皇子。而赵棣是作为这次事件的足够分量的见证人。赵棣已经在安排人封锁现场了。这么大的事情自然得先验证清楚了,然后再向上禀报。当然,也不能让东唐的人离开。李垣:“……”按理,他哪怕离开,莫少珩也会将工艺给他。但作为一个“无意间”发现这么大秘密的人,就算赶他走,他也不会走,他得留下来弄清楚情况才是正常的表现。莫少珩还在那里提醒,“你们别一个劲将盐往嘴里面塞,都没过滤彻底,有毒。”李垣:“……”才发现的制盐工艺,你就知道有毒了?能不能装得像一点。赵棣在安排人按照莫少珩一开始煮盐的步骤重复了,莫少珩还在旁边指点,“我最开始好像是这样的……”盐,这种东西太重要,莫少珩若是生了什么自己制盐来卖,那估计怕是活腻了,就拿北凉来说,连私卖盐都是重罪,更别说自己大规模制盐。他只能以合适的方式和合适的时机拿出来,一是利民,而也顺便给他换点功劳,立足的资本。第二日,一匹快马,向凉京飞奔而去。快马上的人,手持一血红的鹰旗。这是北凉鹰师的八百里加急旗,哪怕是凉京卫都不能拦,拦者必死!鹰师看似在二十年前就已经消失了,但是并没有,圣人承诺,镇北王府保留着鹰师的番号,自然这血红的鹰旗还是有效的。当然,也不是随随便便什么情况都能用这样的鹰旗。官道的驿站,都时刻备着战马,为的就是有紧急情况的时候好换马。……北凉,凉京,一如既往的炎热。这时,一缕烟尘自远处官道而来。守门的将军皱了一下眉头,刚要说话,就听急促之声从那飞奔的马上传来。“鹰师血旗,速速让行。”什么?众人还没有反应过来,那将军已经不可思议地猛地站了起来,太久了,这道声音实在太久没有听到了。手都是颤抖的,但为何?鹰师已经不在,但为何鹰师的血旗却再次出现在了城门之前。但已经来不得想,大喊道,“放行,快放行。”“凉京卫速为血旗开道,拦者杀无赦。”那匹马如同入无人之境,越过城门,奔向走马大道,向皇宫而去。前方已经有实力高深的凉京卫,用足内劲,将走马大道上的百姓呵斥到两边。百姓也是惊恐万分,因为上一次发生这样的事情,还是洵州六地丢失的时候。只是往那急奔的快马上一看,不由得愣住了。红色的鹰旗?也只有一些稍微有些年龄的人才知道这血旗代表着什么。但鹰师不是只剩下一些伤残了吗?鹰师的血旗为何还会出现在凉京?急马飞驰,在皇宫前才停了下来。那马竟然已经满口都是白沫,艰难地喘着白气。守卫皇宫的将军快速的验证了一下身份,亲自带着向金殿而去。心中也是惊惧无比,到底是何事,竟然动用了鹰师血旗。今日金殿上,最得意的要数赵岚了。修建运河,这等千秋留名之事居然落在了他身上,北凉的子民都会记得他赵岚的名字,原本以为会跟他相争的燕王,连朝都没上,听说去游山玩水去了,刚在朝上,还被人参了一本。这时,急促的声音直接从殿外传来,“报!”众人一愣,没有通过通传的宫人就进来了?是八百里加急!心都不自觉地抖了一下。或许凉京百姓是看一个热闹,但对于他们来说,是山河之动摇。“报,鹰师血旗,奉世子奉燕王令,呈八百里急报!”第34章 搞事情“报,鹰师血旗,奉世子奉燕王令,呈八百里急报!”声音在金殿上响起。原本因为八百里加急而提起了一颗心的百官,不由得一愣。鹰师血旗?现在的鹰师,也就只剩下镇北王府上的那些老弱病残了,能有什么急报,还用上了血旗?再说,莫少珩和燕王不是在游山玩水吗?这几天可没少被参,就等着回来后处罚。虽然大家心中疑惑,殿上的老宫人却没有懈怠,赶紧去取了鹰卫手上的急报。不免还看了一眼鹰卫,是一个老兵,干练,沉着,的确是久经沙场才会沉淀出来这样的人,一身难以想象的风尘,当是没日没夜的赶回来的。赶紧将急报送到了圣人手上。众人目光齐刷刷地看向珠帘,实在好奇,游山玩水能有什么八百里加急的消息。但马上一愣,因为圣人居然从龙椅上站了起来。急报上的内容怕是不简单。半响,圣人将急报递给旁边的老宫人,“念。”独特的唱声响起,像他们这样的老宫人,这份能清晰的咬文嚼字,又能将声音传递到金殿的每一个角落的本事,还真不是一般人能学会的。“臣莫少珩与燕王,游玩至北海湾岛,于无意间发现煮海为盐的制盐工艺,其出盐率为现有岩盐的十倍有余。”顺便还提了一句,“东唐皇子李垣窥视在侧,见证了整个出盐工艺的过程,臣不敢擅专,还请圣人示下。”嘶!整个金殿都倒抽了一口凉气。急报的内容并不多,也就两句话,他们能从中获取到最最重要的信息。煮海为盐?十倍有余的出盐率?反倒是李垣,在这个消息面前已经不那么重要了。煮海为盐,怎么个煮法?要知道他们北凉靠海的疆域并不算少,而且,海水,那可是无穷无尽。他们北凉缺盐,一是岩盐的出盐率并不高,处理起来也困难,二是岩盐的矿场本就稀少。这就造成了百姓吃盐困难,盐价普遍居高的情况,但百姓又不得不吃盐,朝廷为了稳盐价,每年都会花费很大一部分支出去诸国购盐。有人出列,“陛下,此事事关重大,还请立马派人去接世子和燕王回京。”急报的信息虽然将事情说清楚了,但还有太多细节需要询问清楚。若真能解决百姓无盐可食的问题,这可是能撼动民生的大事。赵岚:“……”这都行?都不在凉京了还能掀起这么大风浪。别说等莫少珩和燕王回来的时候处罚他们了,就算他们将整个北凉都浪完,有这功劳在,也没人敢说他们半句不是。还好,他还有修运河这件差事,不然还真被人压住了。无论凉京有多轰动,莫少珩一行人在小渔村停留了几天,莫少珩得“无意间”将正确的出盐工艺完善不是。海水煮盐有很多讲究的地方,不然里面的矿物质太多,少量食用或许没什么,但吃太多就会出问题。他可不想留下这么个隐患。等“无意间”研究出正确的制盐工艺后,一行人这才重新上路准备返回凉京。现场倒是不用守着,因为海沿线太长了,再多的人都守不住。

上一章 目录 +书签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