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企鹅中文>科幻惊悚>e408果冻> 第493章 第四百九十三章
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第493章 第四百九十三章(2 / 2)

一方面,他们自视甚高,瞧不起南方诸国;另一方面,随着时代的发展,他们畏惧南方诸国的科技和经济,因此将南方的高原山脉视为保护国家的天然屏障,一直没有消除的打算。

天时地利与“人和”导致了北清如今的模样。

在科技还不发达的年代里,北清可以依靠得天独厚的地理环境和骁勇善战的勇士令人畏惧,但自上个世纪以来,东大陆的南方诸国逐渐强大了起来,他们虽然无法破除北清的天然屏障,但可以通过其他手段削弱北清的国力。

一百多年前,舜国通过粮食援助计划,令北清饿殍遍地,民不聊生;

而今,北清又一次遭到了经济制裁。

山雨欲来,这座坚挺刚强的冰雪之国的头顶隐约聚起了乌云。

决缡下达命令以后,各集团立刻开始执行。

付芝忆找来了平陵、柳凌荫、童泠泠、陆鸳等人,进行战前会议。

“如指挥长所说,本次作战…抱歉,本次行动是以‘护送国民回国’为目标,并非‘侵略’。因此,在北清对我们施加大规模重击前,我军绝不能做出超过常规限度的暴力行为,例如轰炸、扫射、主动袭击等。”付芝忆道,“这一点,在出发之前女王就叮嘱过诸位。”

“我们的最终目标是和舜国东西呼应,迫使北清政府放归国民,赔礼道歉。”

“调来的士兵对高原的空气压强已经十分适应,问题在于如何让八万主力军翻越海拔五千二百的巫勒山。”

她指着墙壁上的电子地图,解说道,“墨河以北,从这里过去全部都是北清的领土。”

“我国水军孱弱,想从蓝石海湾北上进攻没有可能性,只能从空陆两处进发。”

“大致思路在来之前就已拟定,各位也已知晓,在此不多赘述。”付芝忆尽可能简单地梳理了一遍作战计划,“北清向来倚仗南方的天然屏障,而这些屏障确实然人头疼,但凡入侵北清,只能空中下手,因此从本世纪初开始,北清就极其重视防空。”

“他们的空军力量平平无奇,甚至不如我们,但防空系统位列全球前五。”

“我们不可能在北清的防空系统下,明目张胆地用飞机把八万人一趟趟运过巫勒山,即便飞机经受得住,落下的士兵也受不住;也不可能让包括后勤医疗在内的八万人去徒手攀登平均坡度在49-53°的巫勒南坡。”

“基于此,翻越巫勒山分为前后两个阶段。”

付芝忆碰了碰屏幕,跳出了示意图。

“第一阶段,由本次参与作战的五千空降兵分为若干小组,直接空降至巫勒南北两坡,在坡上搭建缓冲梯,降低攀山难度,让三万攻科组成的先头部队翻越过山、抵达吉歇令高原。”

“第二阶段,先头部队抵达高原后,立刻搭建传送c13平台,尽可能地将其余部队转移过来。”

所谓的“缓冲梯”和“c13平台”是尧国这些年针对北清所研发的产品,本质上都是传送阵的变型。

缓冲梯可以视为小型的传送点,安装起来简单便捷。

一般而言,连接两个城市的传送站需要半年左右的建设时间;

连接两个小镇的传送点需要两三个月;

而每个缓冲梯只需要一分钟的安装时间,且不需要专业法师,连普通人经过训练后都能熟练上手。

为了得到这一惊人安装的速度,缓冲梯牺牲了传送距离和传送量。

它的最大传送距离只有三十米,单次传送极限为十五人,无法直接越过巫勒山,只能用来避开险峻部分。

之所以舍弃传送距离、追求安装速度,是为了保障安装者的生命安全。

空降兵孤身降落至北清的国境,每一分每一秒都是拿命在换,安装所需要的时间越久,他们暴露在炮口下的时间越长,死亡率就越高。

当空降兵在山体上安装好缓冲梯后,身体素质较高的三万先头部队便可以借助缓冲梯减少翻山难度。

在他们翻山以后,就能在高原营地上铺开c13平台,将体质较弱的五万后方部队运输过来。

所谓c13平台,全名是“简易大型生命体传送平台”。

简易的是它的安装模式,专业人员可以在96小时内将其搭建完毕;

大型的是它的传送量。

当然,这里的大型对标的不是民用的传送站,而是相对于缓冲梯这类的小型传送平台。

c13平台的传送效率在1800人/小时,换而言之,只要搭建九个平台,就能在三个小时内,把后面的五万军队传送过来。

这两个项目都由陆鸳提出。

这十五年来,她辗转于百里谷和国科院,与百里谷的决缡、陆酉纹不断讨论研究;与国防部的严煦及军部高层反复测验调试,最终得到了这两样成品。

直到去年年初,两个项目都通过了最终测试、进入批量生产后,陆鸳才能喘一口气,看一看她这些年落下的游戏番剧。

“这些都没有问题。”等付芝忆讲完后,柳凌荫道,“问题是,空降部队要如何穿过北清的防空系统,在海拔五千多米的南坡上安置上万个缓冲梯?”

大致计划众人早已知晓,但安装缓冲梯这一部分是空军的任务,因此柳凌荫所属的陆军部队并不知情。

“三个月前国防部下发了新式防护服。”付芝忆道,“在六级防御的基础上,根据充能大小,增加10%的防御。”

目前最新的防护服已经能够防御四级狂战士的攻击,但由严煦带领团队研发的这一批防护服,只能防御六级狂战士的一击。

六级的防护服在三十年前就普及了,并不稀奇,但耗费了严煦十数年心血的作品绝非那么简单——

它是一件充能服。

在没有充能的情况下,防护服的基础防御只有六级,可只要往防护服的储存库里注入能力,这些能力就能转变为防护服的防御力。

这一转化率为10%。

这个数字并不高,一名五级的法师将全部能力注入其中,也无法把六级的防护服提升到五级,还不如直接买一件四级防护服来穿。

但如果是一千名五级法师往里面注能呢?

严煦研究成果的霸道之处便在于此。

每件防护服里的储存上限是一级上阶的总能,目前最多可以挡住四级上阶的狂战士一击。

四上的防御力足够抵挡大多数火力。

这一技术同样运用在了尧国的飞机上,且飞机上可以装载的能力储存库比防护服的更大,因此转换后的防御罩足以抵挡大多数的地空导弹。

在开发前期,很多人反对这项研究,认为它不切实际。

现如今,四级是机器和人力的分水岭,严煦的想法虽然好,但制作出能储存一级上阶总能的能力装置,太过艰难。

与其挑战一级的高度,不如老老实实研发三级防护服。

这样的质疑至今存在,经过十多年的折腾,毕竟严煦的最终成品还是只有四上的防御力而已。

听说舜国内部已经有了三级防护服的雏形,严煦连一级的储存装置都做得出来,要是一开始就研发三级防护服,他们说不定还能抢先注册专利,大赚一笔。

现在弄出这么个昂贵的东西,连自己的军队都无法普及,实在是白费力气。

但严煦一意孤行,并不理会这些非议。

在她看来,传统防护服是有极限的,所谓的三级防护服,到底只是雏形而已,何时研究成功还是个问题。

天地仁王是凤毛麟角,投身于科研的天地仁王更是少之又少,想要让科技达到天地仁王的强度,非常艰难。

相较之下,“充能”是一个相对简单的研究方向。

她不需要让科技去对抗人力,而是让人力以另一种形式存在。

幸运的是,早在千年前,人类就已经制造出了存储空间十分可观的储物器,为严煦的团队提供了参考案例。

做出一级上阶的储存库后,她不需要再向上突破,往后唯一的任务就是提高转换率。

眼下,充能防护服确实不尽如人意,可这不代表它没有发展的潜力。

这十五年她制作的防护服转化率只有10%;下一个十五年,她会提高至20%;再下一个十五年,她会提高至30%。

总有一日,她所研发的充能防护服会超过传统防护服的防护水平。

严煦坚信着这点。

“我们花了三个月,动用了七级以上的法师,将五千件防护服充满了能力。”付芝忆道,“它可以帮助空降部队抵挡住大部分的空中火力。”

她走向会议桌,看向了童泠泠和柳凌荫,“比起担心我们,先头部队的风险才更大,你们要做好心理准备。”

严煦的思路有可取之处,得到了宓茶的大力支持,但任何研究都不可能一蹴而就。

就现阶段来看,充能防护服的成本太高,尧国无法负担,只能供给空降部队。

柳凌荫和童泠泠率领的先头部队使用的是传统四级防护服,他们需要在北清空军的眼皮底下,攀登海拔五千一百米、平均坡度50的巫勒山脉。

伤亡无法避免,这将是一场与北清、与自然的死亡博弈。

“既然来了这里,那就做好了心理准备。”会议桌前,柳凌荫扬唇一笑,“你放心,陆军绝不会拖你们的后腿。”:,,

上一页 目录 +书签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