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企鹅中文>历史军事>重生从穷秀才开始 免费阅读> 第191章:黄雀在后
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第191章:黄雀在后(1 / 2)

其次吴淳开始着手在云熙行省境内大肆收购棉纺,做出急需采购棉纺的假象。在棉纱供应商还没有来得及反应的时候,吴淳用二两五钱每担的价格成功收购了五十万担棉纱,足够织布工坊两个月的用量。

不过随着后面棉纱价格一路上升,蹿升到六两一担后,吴淳就停止了收购棉纱,而是转过头来一边经营织布工坊,一边开办纺织工坊。

第三件事则是试验新式的纺纱机,吴淳想了许久,决定研制出更加高效的珍妮纺纱机。

珍妮纺纱构造简单,但在设计方面十分巧妙,吴淳找到官营铁匠铺,又动用了数十名木匠,将各个部件打造出来组装,花了两天时间,便做出了第一台二十锭的珍妮纺纱机。

珍妮纺纱机的效率,是这个时代纺纱机的四五倍。

这意味着纺织工坊一开工,绝对能够完全改写端国纺织行业的历史,并且将李雄等人垄断市场的企图消灭。这种纺纱机吴淳命人制作了五百多台,外身用木板遮挡防止泄密。

当珍妮纺纱机在工坊开始生产的时候,无论是工人还是主事大吃一惊。

新式纺纱机的高效,完全颠覆了他们的世界观。

沈苏苏目光灼热地盯着纺纱机,说:“这新式纺纱机神奇了,不仅纺的快,而且纺出来的线粗细均匀,质量高出普通棉布很多。”

吴淳眨了一下眼睛,得意道:“有了这神器,李雄的阴谋就要胎死腹中了。”

沈苏苏兴奋地说道:“开始李雄联合其他商人将市面棉纺收购,我还有些担心,这下有了这新式纺纱机,我就彻底放心了,甚至我们还能狠狠赚他们一笔,让他们血本无归。”

吴淳点头道:“接下来每两天生产出的棉纱,用不同的身份去不同州县出售,让他们以为这只是一小撮谋利的小商人,打消他们的疑虑,等他们承受不住的时候,价格回落,我们再低价收回来,织成布匹卖出去,市面无人有棉纱制作布匹,我们的布匹能够迅速占领市场。”

沈苏苏眼睛一亮,螳螂捕蝉黄雀在后,这下不仅纺织行业要全部崩溃,他们还能迅速占领布匹市场,这是一举两得的事情。

————

江明是珉州本地士绅,因为跟李家关系不错,所以江明也决定大肆收购棉纱,乘机大赚一笔。

在他想来,有李家牵头,还有全国有实力的棉纱供应商联合起来,难道还斗不过一个新兴的吴家?

于是怀着十分的信心,江明将家里几辈子的积蓄共计三十多万两拿出来收购棉纱,同时也禁止佃农将棉材料卖给其他人,他则以极低的价格从佃农手里收购囤积起来。

起初,一切发展都在他的预料之中。

吴家用大量现钱全国收购棉纱,棉纱供不应求,吴家的代表吴淳站出来呼吁大家莫要抬高棉纱价格,在江明看来,这是吴家已经支撑不住的表现,所以为了争取最大的收益,他将家族世代居住的宅院和十几家商铺都抵押了出去,放手一搏。

正当江明做着发财大梦的时候,没想到晴天霹雳,局势开始变得魔幻了起来。首先是有个神秘人四处出售棉纱,在各种地方以各种身份每次出售少量棉纱,他们不得不都接盘过来,生怕炒起来的价格回落。

接着便有人四处传吴家开设了大规模的纺织工坊,每日最大生产量可以达到三千担,而且其仓库内积攒了不少于三十万担,足够吴家织布工坊几个月的供应量。这个消息一出,市场出现震动,诸多参与其中的士绅各显神通,纷纷派出家仆前去打探消息。

江明心里也慌得很,他的所有身家都变成了仓库里的棉纱,要是棉纱不值钱了,他的家产就要缩水近十几倍。

果然,几天后,吴淳的织布工坊成功向各个州县供应了十万匹上好的精布,这足以说明织布工坊不缺原料,可以制造出足够的棉纱冲击原有的市场。江明听到这个噩耗,差点没有晕死过去。

完了完了,他的所有积蓄都没了,这次算是将老底都揭干净了。

上一章 目录 +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