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企鹅中文>其他类型>骄奢文豪TXT百度云> 第75章 醉舟(3)
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第75章 醉舟(3)(1 / 2)

艾普莉和阿瑟的植物园约会被拍到了

即使被拍到的只是他们进出植物园时的场景。

“大家对这个女孩儿的兴趣是惊人的,我是说,她和当代一般的itgirl不太一样。”首先发布这组照片的《太阳报》编辑在报纸发出的当天,和自己的同事讨论了这个小小话题。

“是的,这样持续性的关注,特别是当事人对大众如此疏于应付的前提下,非常少见。”另一个戴黑框眼镜的男同事,手上握着马克杯,泡好咖啡后也过来加入了话题。

所谓‘itgirl’,起源于默片时代克拉拉在电影《it》里的形象。曾经的‘itgirl’是一个非常珍贵的头衔,能被冠以这个头衔的,无不是自己所处时代的代表人物,对青少年文化、先锋文化意义深远。

但在当代,itgirl的贬值是飞快的,这大概是因为信息传播足够快、足够方便,推出一个itgirl变得前所未有地容易了?如今每年都有不少女孩儿因为各种各样的原因走红,成为大家关注的对象,进而成为实际上的itgirl。

itgirl最厉害的地方就在于独特、叛逆、稀有、无可取代、具有时代代表性。当itgirl可以被‘量产’,一两年间就能更新迭代一批之后,itgirl也就再也没有曾经的荣光了。

如今的itgirl大约就是会穿衣穿鞋,会搭配手提包,经常参加派对、出风头了,相当‘平凡’。

一般来说,一个新晋的itgirl需要经常露面,出现在名人派对、时尚秀场中,照片被登载在报纸上、网站上一段时间不出现,不制造话题度,就会被抛弃,毕竟市面上新面孔实在是太多了。

“我想,这就是当代大众的矛盾之处,大家沉迷于窥私,特别是那些名人,那些人群里特别出众的人的私密生活。过去这很难,只能艰难地依靠报刊、电视、电台获取零星消息。而现在,大众传媒发展到新阶段,让一切变得简单了,更别说互联网的出现了没有人能逃脱被监控了,只要大众对他真的感兴趣。”

“《楚门的世界》上映于98年,距离现在也才过去13年,那时的题材是是‘科幻’,现在已经要变成现实了。”

“然而,真的当一切私密都唾手可得,甚至被窥私的名人们是实际上的推手,他们也依靠这个为生大家的态度又变得模糊起来了。只有艰难追逐得到的东西,甚至艰难追逐而不得的东西,大家才会报以最大的热情,这真是人性的弱点。”

“我们的消息越来越劲爆,越来越猎奇,不能说没有大众的神经已经被惯坏了,必须要更大的刺激才能让他们感兴趣的原因。”

但这姑娘”《太阳报》的编辑说着摇了摇头。

“她是另一种路子,追逐她的消息是前所未有地难,大众在她这里,是高度渴求的,这反而延长了她作为目光追随对象的生命线。”

“我赞同。”戴眼镜的男同事表示同意,但同时他也说:“但不只是这样,如果是这样,其他的女孩儿也大可以学她我想,如果我们的itgirl真的复制她,结果可能是被遗忘,迅速过气。”

市面上的新面孔实在是太多了,消失在众人眼前,很可能就是真的消失了。

另一个写完了一篇报导,黑眼圈浓重的同事这时也加入了话题,说:“这就是这女孩儿的珍贵之处了,我认为她有着上世纪中叶,真正itgirl的气质。她们都不知道或者不在意itgirl,只是做自己而已,itgirl是我们给她们的评价。”

“妙不可言的气质,特别迷人,人群中闪闪发亮,难以描摹,转瞬即逝这样的风情并非刻意塑造,完全天然——我们都喜欢这样的女孩儿,当她什么也不做,只是发呆的时候,也想知道她在想什么,无理由地崇拜。”

“所以每一次她出现,我们都会惊呼,仿佛是哥伦布发现了新大陆我是说,每一次看到她都完全是新的,这种感觉真奇妙,反反复复迷上一个女孩儿。”戴眼镜的男同事做了一个总结。

大家看向最新一期的《太阳报》,大幅的照片正是艾普莉束着紧紧的高马尾,穿着红丝绒连衣短裙,披着一件西装,旁边阿瑟牵着她的手,她们正往植物园内走。

《太阳报》这篇报导是下了大力气的,还原了比较完整的故事,或者说,还是他们的线人足够给力——他们的线人是艾普莉之前光顾的那家服装店的店员,听艾普莉身边的人谈话,她以为艾普莉是要接受朋友的邀请,去夜店狂欢。

她觉得这是不错的新闻,或许媒体会有兴趣,所以打了一个电话。

再之后就是帕帕拉奇们的工作了虽然最后大家发现不是去夜店的,而更像是阿瑟给艾普莉的一个惊喜约会,这把艾普莉都骗过去了。但从故事性的角度来说,这样还更好一些。

事实上,大众也确实对这则故事大感兴趣,很难讲这则故事里有什么吸引人的地方,大约就是对名人恋情的追逐?大家都喜欢看这种的。非要说有什么不同,就是两个当事人,特别是那个女孩儿,格外貌美?

眼球效应之下,大家总是会对漂亮的人更感兴趣,哪怕只是普通的事,也愿意看漂亮的人去做。

然而要说貌美,引起大众关注的明星恋情,当事人大多数都是有着不错的外貌的,这也说不上出奇了。

所以是两人都格外优越的出身在起作用?阿瑟不必说,大家都知道这位备受瞩目的网坛新人是蒂奇菲尔德侯爵,未来的波特兰公爵。如果网球打的不好,就要回家继承亿万家业,做个平平无奇、无所事事的富二代了。

艾普莉,虽然知道她一点儿底细的人都没有曝光其来历,但大家都不是瞎子,很容易就能看出这是一位真正的富家小姐。更何况还有一些‘知情人’半遮半掩地透露,就更不是什么秘密了。

这种王子和公主的完美恋情,确实容易被大众喜欢——英国如今的威尔士亲王为何如此不受公众待见?很大程度上就是当年他给了大众王子公主的爱情童话,然后又亲手摧毁了一切,以相当卑劣的方式。

如今的厌恶,其实也说明了当初的喜爱。

另外,大众对‘艾普莉’的持续追逐,也是重点。到现在,已经很明了了,大众不是因为阿瑟是名人,所以对他的女朋友有了兴趣,相反,大家对艾普莉的追逐要超过了他。

艾普莉穿的‘夜店装’(虽然最后是去植物园约会了,但那确实是她为自己选的夜店装备),在《太阳报》发出那一组照片后当日,相关品牌立刻就在网上被扒了个清清楚楚,于是从裙子到手包,飞快断货。

英国买不到了,欧洲买不到,最后美国也买不到了看来对‘艾普莉’的喜爱,也是不局限于一地的。

大家真的很喜欢这组照片,这组照片当然不是出自正牌的时尚摄影师之手,只是帕帕拉奇小心翼翼的‘偷拍照’而已。以时尚摄影师的眼光来看,实在拉胯,根本没有拍到当事人的精髓,甚至拍人像都有些模糊了。

不是那种为了塑造氛围感的模糊,就是照片没拍好的模糊。

然而大家还是喜欢这组照片,就像之前曝出的‘艾普莉’的任何一张照片一样。这些照片不多,关注艾普莉的话,几乎每一张都能数出来然而就是出圈,几乎每一张都能出圈,毫无道理可言。

不只是大众很喜欢,时尚圈此时都罕见地放下了矜持。比如这组艾普莉身穿红色丝绒短裙、披着西装的照片发布后,立刻就有顶级时尚杂志出了类似的模特照,以艾普莉的风格为基础,进行解构,做了专题look。

再然后是设计师,很多设计师立刻表示了对夜店风情的兴趣,还对丝绒这类材质有了更多的探索欲。

“这个女孩儿很惊人,如果能给她拍一组照片就好了,之前都没有真正的摄影师拍过她这完全是一种浪费,甚至亵渎。”摄影师法比奥在时尚圈里也是很有地位的那种了,在一次秀场的余兴派对里,和自己的朋友谈到了这个。

“她有一种和这个世界不亲近的特别气质,照片里的她和所有人是隔绝的这太迷人了。我认为大众轻而易举、反反复复被她迷住,很大原因就是这个——大众会排斥不合群,但又会迷恋不合群,就像影视作品总是要描绘边缘人群。”

“她有着世界上最高级的不合群,她和这个世界不合群。”

“我得说,这组照片拍的烂透了,但因为有她,我高潮了不止一次。”

“说的很好,只可惜拍不到就是拍不到,没人能预约到为她拍照我想,这也是她的魅力之一——对于你这样的艺术家来说,能够得到的缪斯就不是缪斯了,追逐不到的,才能魅力永恒。”朋友笑着调侃法比奥。

事实上,大众确实对‘艾普莉’有着持久的喜爱,甚至这组首先由《太阳报》发表的照片,在经历了大量转

载之后,直到夏天还被《gour》(魅力)转载。那是一篇历数如今itgirl的大专题,然而标题照片用的却是艾普莉的夜店装照片。

艾普莉不算itgirl,甚至她算不算公众人物,都很不确定,毕竟公众人物的界限本身就是暧昧的但在这篇杂志大专题里,笔者认为艾普莉就是当代最具代表性的itgirl——这种事,只能说每个人都有自己的看法。

“我们在思考,究竟什么样的女孩儿才能够一夜爆火,成为大众钦定的itgirl。然后一切来的那么容易,一夜之间获得了一切:大众将目光投注在她们身上,然后目光汇集之处,金钱名声随之而来。

上一章 目录 +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