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第101章 置产(1 / 2)

尽管,在专业乐评人笔下,钱仲武的新专辑《爆》的总体评价,并不是很好。

但是,在如此亮眼的销售数据面前,乐评人笔下的瑕疵,就显得不太重要了。

而且,即便最严苛的乐评人,也不得不承认,钱仲武的创作能力,并没有下降。

《爆》收录的歌曲质量相当来说,比较平庸,但是钱仲武却在这些歌曲中,勇敢地尝试了更多的音乐风格。

这一点,是最为乐评人看重的。

更难能可贵的是,钱仲武的尝试,并没有像罗文的概念专辑那样,脱离市场。

销售数据不会骗人。

现在的港岛歌坛,虽然并不完全以销量论英雄,但是,唱片是否大卖,是衡量一位歌手歌坛地位重要指标!

最明显的例子,就是陈柏强。

作为八十年代前面几年,港岛歌坛最火的男歌手,在第一届“十大劲歌金曲颁奖典礼”上获得“最受欢迎男歌星”奖,是对陈柏强的歌坛地位,最好的注脚。

但是,在那之后,陈柏强发行的几张新专辑,销量都不是太好,中间尝试转型,也以失败告知,现在在港岛歌坛的声势,已经被谭咏霖、钱仲武、张国嵘超越了。

如果后续,在唱片销量上再无起色,陈柏强就要过气了。

张国嵘这两年在港岛歌坛的声势,步步高升,也是建立在他销量表现越来越好的几张唱片的基础之上的。

谭咏霖之所以能够在1984年、1985年,在港岛歌坛形成统治之势,与他接连发行的“爱情三部曲”,销量个个惊爆,有直接的关系。

所以,尽管为了照顾专辑风格,钱仲武在这张《爆》中,选歌比较平庸,推出的几首主打歌,在流行度、经典值方面,不如前几张专辑。

但是,这张《爆》,却有可能,成为钱仲武港岛本土销量最高的唱片!

算是圆满完成钱仲武给这张唱片制定的任务了。

新专宣传进入到第二周,钱仲武的宣传行程,就不再仅限于港岛一地,而是要飞到宝岛、新加坡、吉隆坡等地,进行宣传。

钱仲武现在,对自己的粤语专辑,采用了区别于国语专辑的宣传策略。

国语专辑的宣传,是与演唱会捆绑在一起,在发行国语专辑的同时,会展开巡回演唱会,以演唱会的热度,带动专辑销量。

而粤语专辑,虽然在宝岛、东南亚各国,也有一定的市场,但毕竟与国语专辑,无法相比。

钱仲武的第二张国语专辑《就是我》,在大陆之外的累计销量,已经逼近300万大关了。

对这张《爆》,钱仲武的销量预期,却只有150万。

钱仲武的第二张粤语专辑《护花使者》,在大陆之外的销量,经过一年多的累积,现在也才刚刚突破了200万张而已。

现在,除了固有的大中华圈市场,钱仲武也在开放澳洲、北美,已经欧洲市场。

上一章 目录 +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