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129|番外二:(2 / 2)

“哦。”懂了的学生都开始起哄了。

谢鹤和闻天,历史上十分有名的一对情侣了。以大长公主传奇的一生,改编的影视作品不知道凡几,而但凡演到镇国大长公主,就绝对绕不开两个人,她儿子谢介,她丈夫谢鹤。

前不久有个朗诵古代文人书信的节目刚刚火过,拜那个节目所赐,更是几乎没有人不知道——虽然谢鹤短暂却璀璨的一生只有三十载,但他专门为闻天大长公主写过的情书(诗、词以及文章)却能连起来绕地球八圈。

那份根本不加掩饰的爱,以及他们唯一的儿子谢介流传下来的一些记载在书籍里的吐槽,让c国人民吃了好长一段时间的狗粮,历史典藏,匠心国酿。

但这还不算完,就在最近另外一个走红的、介绍国家古董文物的央台节目里,收藏在皇宫博物馆里的谢鹤送给闻天的定情信物,也被展示了出来。为这把公主与驸马之间的爱情之火,又添加了一桶油,再多的柴火都不够烧的。

乍一看,谢驸马送闻公主的就是一套极其昂贵的启代钧窑,红如胭脂,全球限量。

——钧窑有别于大启其他所有知名的瓷窑,是建立在柴窑和鲁山花瓷综合基础上的一种,走出了自己独特风格的存在。大启对钧窑管理极其严格,据说一年只会在产出中择三十六件品相最完美的精品,其他会统统砸碎,一个不留。大启前前后后才多少年?算一下就知道这玩意如今有多珍贵了,更不用说是保存如此完整、还有名人buff加持的一整套了。

但真正感动感动观众的,肯定不是这东西有多昂贵,有多难得,有多久远,而是这一套钧窑瓷器背后的故事。

这是断断续续被记录在大启几代皇帝个人起居注里的,很少被人注意到的一段往事。

故事的最开始,是谢驸马刚刚与闻公主刚刚成婚,十里红妆,羡煞旁人。但也有不少人不只是羡,而是又嫉又恨。百般的看闻天这个公主不顺眼,觉得她又老又糙,不通文墨,还审美有病,反正是怎么看怎么配不上谢鹤这样神仙一样的人物的。更是不信什么是谢鹤喜欢的公主,主动求娶。

明明是公主以势压人。

在某次世家文人的宴会之上,便有醉了酒的世家子弟自视甚高,借着要送谢鹤一套瓷器为名,暗讽公主不好。

“瓷器讲究色调单纯,洁净高雅,大红大绿就要让人贻笑大方了,谢公,你说对吧?”

大启虽然过着纸醉金迷的生活,但在审美上追求的却是那种颜色单一、极简主义的性冷淡风。著名的五大瓷窑,基本出的也都是薄如纸张又单调细腻的瓷器。女性在打扮方面,也大多是那种孤傲高洁、简单大方的感觉。

只有镇国公主闻天,喜欢红红火火的颜色。不管在何时何地,她永远都是红裙摇曳,酷烈遗芳。简单点来说就是穿红戴金,说真的……这个审美是有点暴发户的。

那世家子拿这个暗讽,也没什么问题。

连闻天自己都听的麻木,懒得翻脸了。她知道这种大红大绿、浓墨重彩的风格,与世家追求的寡淡清贵格格不入,她也尊重别人的喜好,只是她自己就是改不了觉得颜色越鲜艳越喜庆的审美。她没觉得与众不同有啥不对的,但她也不会阻止别人说她有问题,反正她自己心里知道她美着呢,也就行了。

但谢鹤不能答应啊。他看着文文弱弱的,在闻天的问题上却一步都不肯退让的,谁敢说闻天一句不好,他就敢弄死谁。根本不商量,就是这小暴脾气。

有任何针对闻天的仇,谢鹤必定当场就报。

你拿瓷器来讽,他就拿瓷器还过去。

“今弟一番美意,我盛情难却,只是官家最近赐了一套钧窑瓶于我。见过最好的,总是再难去将就其次的。”

钧窑就是在颜色单调的瓷器里,特别妖艳贱货、就要与众不同的那一款神奇存在。以“釉具五色,艳丽绝伦”而闻名,唐代更是有诗赞为“绿如春水初生日,红似朝霞欲上时。烟光凌空星满天,夕阳紫翠忽成岚。”

谢鹤这话基本就是明着在说,大红大绿怎么了?我就喜欢大红大绿。不是大红大绿不好,而是你们这些俗人根本不懂,欣赏不来那五色斑斓,光彩夺目。要的就是那种我花开时百花杀的霸气,舍我其谁的独一无二,要是一样了,那又有什么值得稀罕的呢?

故事到这里,其实也还只是一个普普通通的爽文打脸情节。

真正难赋情深的,是自那之后,一直到谢鹤死,他每一年都会去求当时在位的皇帝给个恩典,让他亲自为公主是烧一个钧窑瓷。他还会严格要求自己,一定要精益求精的烧出钧窑这一年产出中最好的,甚至是五大窑中的最好,独一个,这才肯罢休。

人人都在称这瓷器有多巧夺天工,但只有谢鹤知道,每一个瓷器里都藏着他对大长公主的一句表白。

谢鹤曾经对大长公主说国,等她白头、即将离开人世时,就把这些一件件的砸了,因为除了大长公主,谁也配不上这样独树一帜的美。

可终究大长公主在去世前,没舍得砸了这些谢鹤留给她的唯一的念想,她大概率也就没能发现藏在那些瓷器里面,谢鹤在烧制之前亲笔刻下的表白。

这些表白之前也没有人发现,毕竟没人会想要摔碎这样的珍宝。直至现代科技发达了,才终于被人透过瓷瓶表面,发现了藏在瓷器里的深情。

还都不是什么文绉绉的辞藻,因为大长公主文采不好,天下皆知。都是很简单又特别直白浓烈的话,类似于“你永远是我心中的小仙女”这种让人突然觉得原来谢大才子也不是什么仙人,就是个拥有七情六欲、还有点促狭的凡人的感觉。别人都觉得他是九重天上欲乘风归去的仙人,只有他心甘情愿为公主当一个油盐酱醋茶的肉体凡胎。

在谢鹤去世那年,他送给大长公主的最后一件瓷器里,写下了他最后一次的表白。

——生当复来归,死当长相思。

在那些瓷瓶的表白里,这是唯一一段诗句,也是唯一一段引用别人诗词的地方。主持整理了这些表白的教授提出的理论是,这是谢鹤唯一一次不知道该怎么开口的时候。所以他借用了别人之口,想要永远不和大长公主说再见。

这个被借了口的,正是苏武的《留别妻》,是他写给妻子的话。大意就是说,如果我有幸能回到你的身边,我一定回来;如果我不幸死了,我的思念也会永远伴着你。

后人对大长公主没有看到这些话的看法不一,有觉得更加遗憾的,也有觉得不看到才是幸运的。

再没有比那人死后多年,你愕然回首发现他为你做了哪些深情,更令人难受的了,不是吗?

但对于在现代的闻天来说,在第一次知道这个故事的时候,她就莫名觉得大长公主一定是知道的。正是因为知道,所以她才更加舍不得按照谢鹤的遗言砸掉那些瓷器。砸了,就什么都没有了,没有了,又怎么能让后人在无意间知道,她才是谢鹤这辈子最爱的人呢?

有人会说,感情是两个人的事情,并不需要闹的风城风雨,天下皆知。

但闻天却觉得,这就像是你家中有一件价值连城、举世无双的珍宝,若你不让别人知道你拥有,又怎么能防止宵小冒充,不锦衣夜行呢?

至少,闻天成功做到了,让历史承认她和谢鹤之间的难舍难分,谁都别想给她在什么乱七八的改编故事里,随便意淫她丈夫会喜欢除了她以外的任何一个女人。哪怕是虚构出来的也不行!

“大概有人疑惑我为什么让我朋友上来当搭档,理由很明显啊,我是谢鹤,她是闻天,我不请她来当我的独一无二,怎么行?”

作者有话要说:谢鹤:“哦,对了,这是我们的儿子,谢介。”

谢介兴奋挥手,后面的朋友,你们想我了吗~

ps:10号见,么么哒~

上一页 目录 +书签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