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第27章 童养媳(1 / 2)

瞿秋离出发之前,跟爸妈打了声招呼,怕爸妈担心他去了震区,所以也只说了自己跟老师一起去考古了,在山里,信号不好。

但蔺向禹怎么会知道他现在的位置呢?

瞿秋离想着,自己跟蔺向禹直接完全不存在什么真假少爷之争了,可以正常当个朋友相处了。

所以直接问一问不就得了。

瞿秋离:“你怎么知道?”

蔺向禹很快就打了个电话过来,“这边才地震过,你怎么不跟我们说,一个人就跑震区来了,多危险啊。”

一开口就是责骂,但瞿秋离的唇角却挂上了笑意。

“走得匆忙,我怕你们会担心。”瞿秋离还是解释了一下,“其实这里没什么危险,有我老师带队,而且还有人民子弟兵在保护我们的安全,不用担心的。”

蔺向禹稍微放心了一些,“你还要在山上待很久吗?平时吃饭这些方便吗?”

还要在山上待多久,这个瞿秋离就说不准了,虽然现在参与考古工作的人员是足够了,但也需要有人做助理的。

而瞿秋离现在就是扮演了这么个角色。

至于吃饭住宿,这个真的就不能强求了。

山里条件艰苦,好几个人分一间屋子,睡大通铺;他还好一些,是跟尹老两个人分了一间小房间。

这条件算苦了,但人民子弟兵才是真的辛苦。

住宿不够,他们都是搭的帐篷。

至于吃饭问题,大锅饭呗。

每天考古工作这么辛苦,山上又危险,没人愿意来接做饭这个工作,只有炊事班每隔两天下山运送食材物资,顺便平时负责他们的一日三餐。

瞿秋离过年那会儿好不容易养起来的几斤肉,都在最近瘦没了。

瞿秋离没有正面回答蔺向禹的问题,随便糊弄了几句,然后把话题转了回去,“你还没说,你怎么知道我的位置呢?”

蔺向禹笑了笑,“我长大的地方就在你拍照的南面,你照片里拍到了一个信号塔,我看着熟悉。”

瞿秋离有一种原来如此的感觉,他知道蔺向禹是在西北长大的,却没想到居然会是这里。

附近的生活环境,这段时间听老师们聊天,或多或少都了解了一些。

确实是非常艰苦,听说去镇上上学都要走一两个小时的山路。

也不知道蔺向禹小时候是如何坚持下来的。

两人闲聊了一会儿,考古现场这边忙起来了,瞿秋离又被召唤过去了。

可他没想到的是,两个小时后,一个兵哥过来找他,说是有人来看他了。

考古现场,自然是全方位保护的,普通人不能随意进入。

瞿秋离还在好奇,这深山老林里的,谁会来这里找他?怕不是找错人了?

直到他看到蔺向禹拎着大包小包站在隔离线外的时候,他惊呆了。

他和蔺向禹才挂了电话两个多小时,就算是蔺向禹从安市飞过来也不可能这么快吧?

“哥,你怎么会在这里?”瞿秋离连忙大步上前。

蔺向禹笑了笑,“我不是跟你说了,我小时候是在这里长大的。昨天才回来,要办点事情,刚好看到你发朋友圈,我过来看看你。”

瞿秋离点点头,再看蔺向禹的穿着,不像是在安市的时候那么规整,现在反而有些轻松凌乱。

“这是给你带的吃的。”蔺向禹将东西递给他,“在山里估计吃不好,我从老乡那里给你收了些农副产品,都还不错,你试试?”

蔺向禹说话的时候带着一些小心翼翼,他眼里的瞿秋离是矜贵的,平时吃饭也精细,细嚼慢咽的,也不知道能不能吃得惯这些农副产品。

打电话的时候,他问瞿秋离在这边吃住怎么样,瞿秋离没有正面回答,他就已经有了猜测,所以这才出门收了这些东西,赶紧送了过来。

他突然想问自己,为什么会这么做。

找不到原因,只能归结为他的瞿秋离是一家人。

瞿秋离感动到心率不齐,真的。

说不上来这是一种什么样的感觉,他不怕吃苦,来这里之前他就预想到了考古现场的艰难,也为此做好了准备。

可是,现在突然出现了这么一个人,翻山越岭的,就为了给他送过一点土特产。

土特产有点重,但重的或许不仅仅是土特产。

“要不要跟我进去看看?”瞿秋离拎着东西,想着带蔺向禹参观一下,一般普通人都会对考古有点兴趣。

或许是华夏人民刻在dna里的?

果不其然,蔺向禹听了之后,眼睛立马就亮了。

不过,这种地方都是不允许外人随便进入的,他又问:“会不会给你添麻烦?”

“不会,做个登记就行。”瞿秋离看向一旁站岗的兵哥,“大哥麻烦一下,这是我哥,过来给我送点东西。”

兵哥黝黑的脸上都是笑意,这段时间,不是没有年轻人加入考古工作,但就是这个长得最好看的年轻人,最是辛苦。

就跟他们似的,像一块砖,哪里需要哪里搬,可关键人家从没喊过一声累。

兵哥拿出登记册,“你们兄弟的感情可真好,去吧,记得到点出来就行。”

蔺向禹的童年,这座大山就是他的玩伴,没少在山里撒泼撒野,打野兔,采蘑菇,可他还是第一次次在山里看到这样的场景。

看起来到处都是坑坑洼洼的,但细看之下又觉得有规律可寻。

瞿秋离见他感兴趣,跟他介绍道:“这些坑都是根据古墓的年代,再根据文献资料,以及曾经挖掘的古墓,初步判断出古墓形式,一一划分,避免挖坏了,或者塌方……”

他讲得很详细,蔺向禹听得也很认真。

这是在山上,大型机械上不来,所以基本上都是靠人力。

蔺向禹看着看着,感觉有点心疼,他们家阿离,在家的时候都没让他做一点事情,可没想到来考个古,还得拿着铁锹挖土。

他知道这山上的土地,硬得不行,一铲子下去,手都可能给你震麻。

但他知道这些瞿秋离热爱的事业,他不会劝瞿秋离放弃什么的,只是默默的想着,要怎么样才能改善一下瞿秋离现在的生活。

他想了想,“你估计还要在这边工作多久?”

“这真没数。”瞿秋离说,“我现在就是个编外人员,对外说的是我导师的助手,所以……”

他也不是很确定。

尹老原本是有助手的,在这次地震中受伤了,现在还在治疗,估计得等那个正牌助理上山,他才可能离开吧。

但是,他其实也不是那么想离开。

尹老最近老是在跟他说,这座古墓跟他有缘,他一来,考古工作就变得特别顺利,就连天气都很好。

而且,他自己其实也想见证这座古墓的主人,想要知道这座古墓背后的故事。

蔺向禹没说话,不知道在盘算些什么。

瞿秋离想了想,“你呢?过来办事?要待多久?”

“现在公司没什么急事,爸给我安排了网课老师,所以也不急着回去,我也挺久没回来看看了。”蔺向禹回答道。

现在老爸的意思就是让他先把该学的都学了,然后再进公司,送蔺父的助理做起,一步步慢慢熟悉。

瞿秋离点点头,他不知道该怎么说。

照理说,这个地方是蔺向禹曾经受苦的地方,但他依旧从蔺向禹眼中看到了些许的怀念。

仔细想想也没毛病,毕竟在这里生活了这么多年,多多少少都有属于自己的回忆。

两人聊了一会儿,瞿秋离还带蔺向禹去吃了大锅饭。

蔺向禹还算满意,这大锅饭比他想象中要好很多了,那他送过来这些农副产品,就可以留着偶尔打打牙祭。

送走了蔺向禹,瞿秋离这才把他送来的东西拿出来整理。

有风干肉,香肠,腊肉,菌干,还有八十个装在米盆里的土鸡蛋。

瞿秋离笑了,肉类和菌干还好说,这八十个土鸡蛋是怎么回事?

都先不说鸡蛋带上山有多危险,磕磕碰碰,说不定半道上就碎了,得不偿失。

就说这八十个鸡蛋,也不知道蔺向禹跑了多少户人家才收集出来这么多。

要知道,在农村,每户人家养两三只鸡,基本上一家人就消耗得差不多了,很难存下十来二十个。

他这假大哥真的有心了。

“阿离,你这土特产不错呀。”尹老回房之后,一脸揶揄,“我刚听他们说,有个帅小伙,不远千里给你送东西。”

这话怎么有点不对劲?感觉过于暧昧了些?

瞿秋离无奈的笑着,“哪有这么夸张,人家就在山的另外一头。”

尹老挑了挑眉,“按照你们青年人的说法,你这颗白菜,被猪拱了?”

他活了这么大岁数,什么没见过,爱情应该是全世界最应该被包容的感情,关乎道德,却无关性别。

不知道怎么的,瞿秋离有点脸热,他解释道:“那是我哥,蔺家的亲儿子。”

说完,他又强行解释了他和蔺家的关系。

尹老看着瞿秋离的表情,若有所思,最后,他语不惊人事不休:“你们没在一个户口本上吧?”

瞿秋离:“……?”

当然没有在一个户口本上,当初蔺父蔺母提出收养,他拒绝了,所以他的户口未成年之前都在孤儿院,满了十八岁之后,蔺父才单独帮他把户口牵了出来。

所以他户口本上就只有他一个人。

薄薄的一本。

说起来也有点感伤。

尹老没再问什么,但表情老神在在的,甚至时不时瞟一眼这一堆土特产。

他不是馋,就是在山里呆久了,总会想吃点别的,调剂一下口味。

瞿秋离懂了,“我不会做饭,要不然给你煮两个白煮蛋?”

这个用烧水壶就能煮。

尹老咂巴了两下,“行吧。”

看起来还挺勉强。

瞿秋离无奈,这小老头儿,还真是。

给尹老把蛋煮上之后,瞿秋离把这一堆土特产分成了两份,一部分先留给自己,另外一部分他准备提到厨房那边去,让大家一起尝尝。

总不好一个人吃独食,而且他年纪小,平时大家也都很照顾他。

“瞿小哥,你这要怎么吃?”炊事班的老兵笑吟吟的接过东西,看了一眼,“你这可都是好东西啊。”

他们平时吃的菜和肉,也都是山脚下的基地准备好,他们隔两三天下去背一趟。

虽然谈不上难吃,但大锅饭嘛,怎么样都比不上精心烹饪的食物。

“您看着弄就行。”瞿秋离说,“今晚就做了吧,让大家都尝尝。”

东西不多,每人也就能尝个味道。

“好叻!”

下午,众人刚收工,就闻到了一股异香,勾得人馋虫都要出来了。

才上山的那些人还好,而最开始就上山的那一帮人,简直是要流口水了。

“今晚吃什么?”有人问。

“我闻到蒜苗炒腊肉的香味了。”

“不对,明明是炖腊排的味道。”

……

炊事班这边,今天特意分了一口锅出来,就是为了料理瞿秋离送过来的食材。

虽然比不上饭店的口味,但比平时大锅饭,上升了不止一个档次。

“小瞿。”做饭的大哥特意把每道菜都给瞿秋离留了一大碗,“你端回去,自己慢慢吃。”

虽然爱分享是好习惯,但毕竟是人家带来的食材,总不能跟别人一样,最后就吃了两筷子吧。

做饭的大哥还是有私心,想给这小帅哥多吃点,养胖点。

瞿秋离也没拒绝,顺便把尹老的饭一起打了回去,一老一少,就着这几个菜,吃得肚儿圆圆,一本满足。

屋子里还剩了些食材,瞿秋离想着,鸡蛋,他和尹老每天一人两个,剩下的那些食材,过几天再拿出去做了,大家一起吃。

可还没等到他第二次贡献食材,蔺向禹又背着大包小包的来了。

“哥。”瞿秋离提前就接了电话,现在正在出口处等着呢,大老远就看着蔺向禹身上都挂满了东西,比上次还多。

他连忙拉开警戒线,小跑过去,帮蔺向禹分担了几包。

“怎么又送这么多?”瞿秋离说,“我在这里挺好的,上次你送来的都还没吃完呢。”

蔺向禹笑了笑,“除了鸡蛋还剩着,其他的都该差不多了吧?”

瞿秋离不太好意思的说:“你晚来一天,那肯定是没了,现在还有。”

蔺向禹就知道瞿秋离这性格肯定不会一个人吃独食的,所以他才趁着这几天,又赶紧在村民手里收了些。

“哥,我觉得这些土特产味道都还不错。”瞿秋离带着蔺向禹往里走,随意的问道:“你给爸妈寄了吗?”

蔺向禹愣了一下,其实他想过要寄的,但爸妈只知道他要去办点事情,要离开一段时间,却不知道他是回这里来了。

他能感受到爸妈对这个地方的排斥,他也能理解。

其实他对这个地方的感情也是很复杂的,把他养大的老头子,不是买他的那户人家,买他的那户人家又住在山的另外一头。

当初他刚被卖过来,一个娇少爷,日子一落千丈,人生地不熟,又吵又闹,不肯吃饭,天天想着跑,挨了不少的打。

后来有一天,那户人家出门被车撞了,一个重伤不治,一个残疾,那家人怪他不吉利,说他晦气,把他打得半死,丢在了山沟沟里。

然后才被那孤寡老头儿捡了回去,他醒来就记不得自己是谁了。

那孤寡老头儿原本也是有家人的,但出去打工都死在了外面。

是个可怜人。

所以那老爷子见他不记得事情了,就动了歪心思,骗他是亲孙子,想留着他给自己养老送终。

其实他中学的时候就知道老头不是亲爷爷了,但他也只是在别人半开玩笑里,一知半解,觉得买他那户人家是亲生的。

所以他那时候就想着既然那家人把他丢了,那他也不可能回去,做人要有骨气,所以也就从来没想过翻一座山,去找那户人家。

直到去年,老头儿寿终正寝,临死前才告诉他真相。

瞿秋离见他沉默,立马就反应过来了,“不寄也没关系,我只是觉得味道还不错,想让他们都尝尝。”

不过,他也不知道养尊处优几十年的爸妈能不能吃得习惯。

或许这就是亲情吧,吃到好吃的,总想着爸妈没吃过,想带给他们也尝尝。

“你帮我寄吧。”蔺向禹考虑之后说,“到时候就说你在考古这边山里找村民收的,别说是我寄的。”

他这次回来之后,把事情办好,以后应该是不会再回来了,他知道自己的家在哪儿,他是蔺家的人。

瞿秋离沉默了一下,还是答应了。

兄弟俩没再继续这个话题,蔺向禹想着瞿秋离反正不会做饭,干脆直接把东西背到了厨房那边。

“大哥。”蔺向禹一脸的憨厚,“我弟在这边吃饭,您平时多照顾,这些吃的东西,你看着做就行了。”

老大哥笑着应了,前几天那顿饭,他也尝了几筷子,唇齿留香,恋恋不忘,还想着等这边工作结束了,临走之前去村民那边收点土产带回家吃。

瞿秋离有个哥哥,又来给他送土特产了,这消息不胫而走。

大家都在期待今天的伙食了。

“阿离。”尹老背着个工具包,“你今天跟你哥下山去吧,你王哥今天下午就上山了。”

王哥就是尹老的助理,跟着尹老很多年了,比瞿秋离大了十好几岁。

瞿秋离不太想走,“我留着打下手呗,等墓地主人身份确定了再走。”

尹老笑了笑,“没让你回安市,只是给你放个假,让你休息几天,你也好下山休整一下。”

在这山里,别的都还能将就,但是没有自来水,洗个澡都不方便。

瞿秋离这些天,都只能只打一小盆水擦擦,隔几天才能洗一回头发,他自己都要嫌弃自己了。

一想到能痛痛快快的洗个澡,他心动了

上一章 目录 +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