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企鹅中文>其他类型>旺家小娇妻蓝胖结局如何> 第116章 第 116 章
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第116章 第 116 章(1 / 2)

元宵和粽棕本来打算第二天回书院的,因为年年病了,两个人就没走。

年年一上午都没什么精神,到下午已经恢复如常了。

田氏听说年年病了,一大早赶过来看她,不过没待一会就走了,担心平阳刚回来不习惯,她过去照料一下。

如果是昨天年年肯定很难过,今天知道父母和两个哥哥都把她放在心上,做人不能太贪心,她已经很满足了。

赵雪窝一大早就上值去了,中午赶回来看年年,见她气色不错也就放心了。

薛彩樱心疼他两头跑,昨晚又没怎么睡,“有事我会叫你,抽空也该休息一下。”

赵雪窝笑道:“你是不是嫌弃我老了?”

薛彩樱无语的瞪了他一眼。

赵雪窝把人拉住,想起昨天见皇上的事笑了:“夫人,你猜你那女儿跟刘尚书怎么说的?”

薛彩樱想象不出来:“怎么说的?”

赵雪窝现在想想还觉得女儿霸气,小小年纪有他当年的风范,“你女儿拿着鞭子指着刘尚书骂,说我爹是平远候,正二品的禁军统领,你敢碰我一指头,我让你人头落地。”

薛彩樱被惊得目瞪口呆,这真是她女儿说出来的?

“你还笑,也不怕女儿顶着你的名义做坏事。”

赵雪窝才不怕这个:“年年聪明善良,怎么可能做坏事。”

薛彩樱被他这不要脸的劲给逗笑了,“你还挺得意。”

懂得满足的年年身体好的很快。

下午她躺不住,开始帮着水笙做衣服。

水笙给元宵和粽棕一人做了两套,以前年年有嬷嬷,不稀罕水笙的手艺,哪怕水笙做好了她都没穿过,如今心生愧疚,打算找补找补。

“水笙姐你这手艺真好,都快赶上娘的了,有时间教教我,我也跟着学学。”

水笙笑道:“你想学还不简单,什么时候都能教。”

年年担心做衣服太复杂,还是绣个手帕简单,“那等你做完,教我做手帕吧。”

水笙答应着:“好。”

年年和水笙玩了一会,有婢女过来通报说是有人找她。

年年诧异道:“谁啊?”

婢女也不认识那人,“奇奇怪怪的,说是你的朋友,我让他进来,他还不来,就在门口,让小厮传进来的,我出去看了一眼,大概有十三四岁的样子,瘦瘦高高的,看着很精神。”

年年想不起这人是谁,跟婢女出去了一趟。

没想到是那天她救过的少年,脸侧还有一道鞭痕,看着着实吓人。

“怎么是你?”年年走过去问,“你身上的伤好了?”

那少年本来绷着脸色的,等到年年走过去,脸色略有松弛,甚至还挤出了一丝笑:“好了,我今天过来是和你辞别的,不管怎么说,都谢谢你那天的举动。”

“辞别?”年年诧异道,“你要去哪?”

少年深吸了一口气:“我外公家在江南,我去投奔外公,这一走……不知道什么时候回来,”他从怀里摸出个小巧玲珑的玉如意,塞进年年手里,“这个给你,当我报答你的。”

语毕他不等年年拒绝,迈开大步走远了。

年年愣在原地,看着他的背影直到消失在拐角处。

忽然想起玉如意,等她追上去的时候,少年已经不见了。

莫名其妙的,她救人又不图报答,干嘛给她个玉如意。

侯府什么宝贝没有,年年没太当回事,回屋随手丢进了小匣子里。

水笙让元宵试了一下衣服,长短肥瘦都正好,他人长得精神,穿什么都好看,再加她手艺还不错,这就更是锦上添花了。

以前水笙没仔细打量过元宵,更没觉得他好看。

今天莫名其妙的竟然发现他哪哪都在自己的审美上,比如英挺的鼻子,乌黑浓密的眉毛,一双格外有神却又深邃的眼睛,也可能是他抽条了,需要她仰视才能看清他的脸,这个角度就容易让人迷糊。

水笙心口不受控制的狠跳了两下,开口掩饰道,“觉得哪里不合适,我一会改了。”

元宵垂眸看着眼前这个比自己低了差不多一头的小姐姐,细思起来他好像从来没喊过姐姐。

差两个月哪是姐姐。

水笙长的白,皮肤细润光洁,他甚至能清晰的看清她的每个毛孔。

好像有股说不清道不明的淡淡香气从她身上散发出来,元宵忍不住吞咽了口吐沫,声音有些哑:“没有。”

顿了下,“正好。”

小插曲很快被粽棕冲开了,“水笙姐,我这袖子有点宽,我练武不方便,你帮我收收。”

粽棕冲进来后才发现两个人不太对劲,傻呆呆的戳在那互相望着,也不说话。

“你们干什么呢,不是偷吃了什么吧,”他走过去围着水笙转了一圈,“姐,你可别偏心,有好吃的一定记着我。”

元宵不是好眼神看了粽棕一眼,抬脚出了屋。

粽棕无语的瞪了他一眼,转头跟水笙说:“姐,你别理他,整天冷着脸,他就那种人,你可千万别当回事。”

水笙被他说笑了:“知道了。”

兵部尚书回家思过后,满朝文武都盯上了兵部尚书那个位子。

皇上询问赵雪窝有没有意向肩负起来,赵雪窝诚惶诚恐:“皇上,微臣这点学识还是算了,如今禁军的事就够我忙乎了,微臣不怕苦不怕累,就怕耽误了皇上的大事。”

既然赵雪窝没意向,皇上只能在其他朝臣里寻摸。

兵部尚书责任重大,肯定不能随便交给什么人。

可众位大臣虎视眈眈,如果是个什么能搬走的东西,恨不得跑他面前抢走。

不光朝臣这样,后宫也在蠢蠢欲动。

皇长子已经20岁了,去年娶了皇子妃,今年皇孙都出生了。

二皇子今年18岁,也在两年前定了亲,计划明年成亲,三皇子今年也16岁了,还有四皇子五皇子,除了早夭的六皇子,曹贵妃所生的七皇子,他有六个儿子,各个聪明敏慧,可担大事。

当然了,这是他作为父亲的看法,赵雪窝可不觉得他那几个儿子有自己的两个儿子聪明。

皇长子是皇后所生,朝臣们最推荐太子的人选也是皇长子。

他即是长子也是嫡子,立太子理所当然。

只不过皇后过世的早,这后宫里没有为他说话的。

只有个刘尚书,还不争气,如今被皇上赶回家闭门思过去了。

朝臣们推荐是真推荐,可到了关键时刻,可不能指望他们拼死效忠皇长子。

这也就是皇上不愿意立长子的原因。

其实他最满意的是三皇子,前几年已经决定立他为太子了,可曹贵妃明显更喜欢小儿子。

皇后去世后,曹贵妃的父亲也就成了名副其实的太师,在朝廷里占有举足轻重的位置。

皇上宠爱曹贵妃,她又生了两个儿子,皇上不得不多考虑一些曹贵妃的想法。

可曹贵妃生的小儿子才八岁,立了他,另外几位皇子能服气吗!

其他皇子不服气,这就是乱象的开始,会有无穷无尽的祸患。

思来想去的,皇上还是觉得三儿子最合适。

不等皇上下定决心,曹贵妃主动找到了他,“皇上,安乐都到了及笄的年纪,还没定下亲事,您就一点都不着急?”

皇上一共五个女儿,曹贵妃生的女儿是他第三个女儿,聪明机智,长得也漂亮,皇上最疼爱这个女儿。

还不到五岁就封了安乐公主。

皇上笑道:“朕急啊。”

曹贵妃:“那您怎么不给她订门亲事。”

皇上无奈道:“是朕不给她订吗,是你谁家都不满意,不是嫌弃这家粗俗,不懂礼数,就是那家儿子不够聪明,要么长得不好,要么才学不够,反正你总有各种理由。”

曹贵妃确实都不满意,可这事也不怪她,确实是那些人配不上她的小公主。

“皇上,您就再想想,女儿年纪一天比一天大了,再不定下来,年纪合适的都成亲了。”

皇上确实想不到合适的人,“那你说,你钟意哪家的公子?”

曹贵妃脱口而出:“赵将军家的元宵就挺好。”

皇上绑不住连笑都没了:“你也知道元宵早就定亲了。”

曹贵妃满脸不高兴道:“我知道,是个乡下的野丫头,这事还不是您一句话的事,让赵家退亲,实在不行咱给那姑娘赐门好亲事不就行了,再不行,再多给点银子。”

皇上可做不出来逼迫大臣的事:“这事我管不了,你要觉得非元宵不可,你就自己想办法。”

“自己想就自己想,”曹贵妃毫不犹豫的说道,“那我去一趟赵家,听说老太太要过大寿了,我去赏个恩典。”

皇上懒得跟她计较这些,“你随便吧。”

就这么时隔多年,曹贵妃又一次来到了侯府。

进府前,她把一直侍奉她的老嬷嬷叫了过来,“一会我跟赵家人说话的时候,你把那个什么水笙叫出去敲打敲打,最好让她自己提出来退婚,那就赖不到咱们头上了。”

老嬷嬷答应道:“奴婢知道了。”

田氏今年58岁,算不上整寿,不过赵雪窝想好好热闹热闹,今年平阳回来了,他和雨生也没有赴外任的,一家都在京城,团团圆圆,多喜气。

雨生也有这个意思,主要是平阳回来了,他和杨二妮都高兴,赵雪窝不提,他们都打算好好庆贺庆贺。

本来赵雪窝只打算一家人聚聚,赵家这些人再加月牙一家,不请外人,最多把孙明喜一家叫上。

可雨生不同意,他想把有头有脸的朝臣们都请上。

赵雪窝不想弄那么大排场,容易引起皇上的注意。

再者君子不党,他为官这么多年,也没和谁走的特别近,就一个孙明喜还是两个人彼此有恩,否则他也不愿意过多的来往。

就一个寿宴闹那么大动静,不是什么好事。

雨生进内阁十几年了,他再也不是初入京城时那个战战兢兢被人欺负的小举人,如今他随便一句话都能代表朝廷的风向,根本不在乎赵雪窝担心的那些事。

上一章 目录 +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