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潜移默化(1 / 2)

环境是很重要的。

“我们为什么看重教育, 也看中新闻报道的立场呢,还是跟这个人, 接收外界信息然后被影响有关系的知道吧。就是说人啊,举个例子,就是有位犯罪学的教授说过,说人啊, 从小到大在家里,要是经常被家长念叨‘咱们在外面可不能如何如何’这种话,那么这个家的孩子就不太会做这种事。为什么呢?就是一个,他经常接受这样的信息,他会被影响, 心理上就有一个‘我不能做’的概念。”

晋教授说:“人的行为和认知模式啊, 就是长时间这样, 不断地被环境培养,最终形成的一个结果。我们很多年轻朋友啊, 一直跟我说, 说这个我以前一直觉得我们大陆和一些其他地方是非常友好的,但到了地方发现他们根本不拿我们当同胞看,就很受伤——这个其实就是各个地方的长期以来的教育不一样。你看那个教科书上的内容,其实就很能反映问题了知道吧,为什么说教科书呢?因为孩子,小朋友,包括我们很多观众,是未来社会的中坚力量。他们的想法会成为这个, 未来政策制定的民意基础,培养他们的意识,其实就是在为未来的各种,啊,分裂活动、啊,乱七八糟的活动做准备。”

孔克南就很懵:“这……至于吗?”

“怎么就不至于呢?”

晋教授假设:“你这么看哦,拿美国打个比方。咱就是一个普通人,家庭妇女,工人或者服务员。也不了解美国之外的国家,对自己国内的事情了解也有限,每天忙的就是自己的那些事情——在这个时候,如果你打开新闻,看到电视台在放,说某某国家有不好的地方,你会怎么想呢?”

“或许你会说,不是所有人都会在意这个,因为大多数人不关心。但是偶尔有一天你跟别人闲聊的时候,顺便提到了这个,你脑子里的第一想法会是什么呢?”晋教授问:“你肯定不会说,我不清楚这个事情我们不要聊了,我们聊下一个吧?很自然地,你会说一下你之前听到过的新闻,说哪里哪里不好了,对吧?”

“……”孔克南有点犹豫地点了点头:“嗯。”

“你看,这就是一种传播,在你重复的时候,还有加深了一遍印象。更别提在电视剧里面,啊,设置一些角色和剧情,刻意加深国民对这个地方的刻板印象——我也不说别的,你看很多电影里很多反派,凶神恶煞的那种,诶哟都是俄罗斯人——然后呢,你再看看,美国老百姓是怎么看俄罗斯人的?觉得俄罗斯人又凶又不讲理还总要害人——很大一部分人了解俄罗斯,就是通过这些娱乐内容的传播。”

“可那是电影啊,是虚构的啊。”孔克南又说:“谁会把这个当真啊。”

“怎么不会当真呢?”晋教授反问:“前一阵子说俄罗斯干预美国大选,后来又说这个美国领导人通俄,实际上没有什么确凿证据,但就是有很多美国人相信啊。你跟他讲,说俄罗斯是希望缓和和美国的关系的,没有,人家不听你的,就觉得俄罗斯全国上下不干别的,就天天四处派遣克格勃,一心要搞垮他们国家你知道吧。”

“我之前也讲过我自己的一个判断,就是俄罗斯呢,去搞这种事情不大可能成功。相比起来更像是美国自己国内啊,利用网络来进行大选结果的诱导。这个计算机算法啊,下次再说,我们主要讲这个阴谋论一出现,美国国内立刻接受的人有好多——这种潜意识的反应,是和美国国内一直不遗余力渲染苏联、俄罗斯的威胁是分不开的。其实很好理解,就比如你妈一直说谁谁谁要打你,咱可得小心他,你是不是看到这个人就会分外注意?就是这个道理。”

晋教授喝了一口茶:“嗯还有前一段时间,有人不是穿着这个,美国队长的制服,跑到我们香港的□□队伍里去吗?你看这就是有人当真了,一直在看这个相关的东西,有时候就会把自己带进坑里——还有小孔啊,你问这个问题的时候,是不是没想过自己啊?”

晋教授嘿嘿嘿笑了两声,弹幕也开始嘿嘿嘿。

酒店里也有人跟着嘿嘿嘿,以至于连罗伊都被感染了。

红发大男生翘起嘴角,脸上荡漾起了比平时更猥琐一点的笑容,哪怕不是完全听得动,但重点词他都听明白了。

“星星,你们这个教授太有意思了。”罗伊说:“我能去旁听吗?”

星星说:“你投共吧,我帮你争取一个机会。”

然后被杰森拍了一下。

孔克南肉眼可见地变得尴尬了,有些脸红不说,还清了清嗓子:“我当时是觉得超人对整个地球的贡献都很大……”

“所以你是中国‘超人’?”

“还不是自己也当真了……”

“哈哈哈南南翻车”

弹幕在疯狂吐槽,星星边看边笑,不太熟中文的杰森眯起眼睛看了看,问。

“南南?谁这么叫他?”

“粉丝啊,啊不,是孔克南全球学习小组的组员。”星星捂嘴:“或者学友。”

杰森表情一言难尽,说:“我觉得过一会儿可能要出问题。”

星星:“?”

“你看,”他说:“还没开始多久,孔克南以及反驳这个教授好几次了。”

孔克南是个学生。

不是说学生不应该提出观点,而是孔克南的提问很显然是他的临时反应,几乎恰好就是晋教授口中被影响的模板——他也的确在思考,可他的思考非常浅,并不到位,尤其是在从网络过渡到意识形态的时候。

晋教授博闻广识,所以能很轻松地化解这个场面。只是这个趋势不太好,起码杰森觉得,孔克南没有做好一个“好学生”的样子。

“所以说,我们的生活是很复杂的东西,是一个系统性的,没有办法概括的一个综合体。”晋教授说:“我们学界有些人呢,认为这些东西啊,是一种文化上的入侵,舆论上的战争。因为他们是觉得吧,现在我们的舆论环境中存在着很大的双标,比如电影上,同样都是好莱坞式的大片,这个什么《壮志凌云》分数就很高,但是我们国内的,啊,《战狼》之类的,比较倾向于表达民族自豪感的片子,就会引起争论。这引起了我们一些学者的警惕,认为我们国内有种逆向民族主义倾向——就是国外什么都是好的,国内就低人一等。”

他挠挠脖子:“我个人呢是觉得没有必要这样,因为这个文化自信制度自信,都是随着我们经济实力军事实力的上升而上升的,这个精神上的东西啊,是相对滞后的——等物质上来之后,大家有钱有闲了,自然就有这个心去听音乐看漫画了。而且我们也可以在这个时候学习化用国外优秀先进的理论制度,这样才能不断推陈出新,保持活力。”

“我也觉得没有那么严重。”

上一章 目录 +书签 下一页